好書試閱

【摘錄1】1∣我的三個職業

我就快要八十五歲了,儘管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變老。但藉著這個機會,我想要回顧這大半輩子,究竟得到了什麼?我滿足嗎?是,也不是。

說不是,是因為時間過得太快。說是,是因為我只有一個願望:經濟與思想上的獨立。這個願望我已經達到了,「我不是任何人的主人,也不是任何人的僕人!」這就是我的成就。

我的雙親是富裕的中產階級,我的父親在布達佩斯是受敬重的企業家,我的母親愛好音樂,具有真誠的高貴思想,她的繪畫與寫作天分並沒有用在穿著打扮上,因為她把一生都貢獻在養育四個孩子。如同歌德所說:「從父親,我得到立身處世的軀體,從母親,我得到樂觀的性情與荒誕不經的興趣。」但是我們整個家產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全部付之一炬,幸虧父母讓我受的教育,讓我可以照顧他們在瑞士像帝王般生活。

我在布達佩斯大學主修哲學跟藝術史,本來還想修音樂,但因為已經額滿而作罷。後來我空降到巴黎股市,並且留在那裡。接著我在財經世界的叢林裡努力學習,轉戰紐約、倫敦跟蘇黎世。今天我把十個城市當成自己的家,說四種語言:跟上帝用匈牙利文,交朋友用法文,與銀行家用英文,和學生,還有女士們用德文。

◎三十五歲就可以退休了

三十五歲時,我的第一個事業可以說已經達成了,可以用投資所得退休養老去。在沒有任何挑戰跟煩憂的情況下,五十歲時我得了精神官能症,甚至被沮喪所困擾。在這樣的危機下,我開始了第二個事業:財經記者跟作家,這一切要歸功於一位心理學教授,那時我向在蘇黎世任教並執業的李歐普‧斯容帝(Leopold Szondi,著名的遺傳性精神疾病分析專家)教授求教。他給我進行了到目前還是很實用的斯容帝測驗,我必須把四十八張照片依喜歡或不喜歡分類出來。教授將那些照片重新混在一起,讓我反覆測驗了好幾次,然後他開始計算並分析、結束時他突然問我一個問題:「您家裡有誰是暴虐狂?您不用震驚,我的意思是,有誰是精力充沛而且容易動怒的。」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我父親了,他暴怒的時候是很嚇人的。我母親則是特別的溫柔。」

「您是遺傳到父親的天性,身體裡積壓了許多能量,他們想要出來卻找不到出口,您是否偶爾會暴躁不安?」這點我必須承認。

「看吧,因為您是受過教育的,一旦要抵抗身體裡那股蠢蠢欲動的能量時,就造成精神上的失衡。如果是沒念過書的鄉下人,我會建議您去砍柴,折彎鐵棍,敲碎石塊,如果年紀適合,我會建議您去學習外科,那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對別人動刀。但現在我只能建議您:寫些東西吧!有什麼是您特別感興趣的嗎?」

最令我感到興奮的就是音樂跟股市。

「那您就寫這些東西吧。」

我由衷地感謝並且答應他,一定會試試他的建議。我還記得,當時我還覺得很丟臉,在經過這位世界聞名的教授診治後,我還從他的學生身上得到一筆酬金,五十法郎。 因此我搖身一變,除了是股市專家(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還是財經作家。雖然我也是頭號樂迷,可惜學藝不精,沒辦法當個專業的音樂人。我的第一本書《這就是股市》,是用法文寫的,且被譯成七種語言。過一陣子,我成了《資本》雜誌的專欄作者,從此就再也沒有沮喪的困擾。伏爾泰(Voltaire)曾經說過:「描寫金錢是比賺錢簡單的。」但是對我來說,完全相反;我必須先會賺錢,才有辦法寫出來。

現在《這就是股市》發行已經超過三十年了,除了有不少正面的評價,在蘇黎世的《世界週刊》還有過一則書評,標題是〈一個偽君子的告白〉(而不是〈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很顯然大家把我跟費利克斯‧克魯爾〔Felix Krull,是托瑪斯‧曼(Thomas Mann)未完成的遺作《騙子費利克斯‧克魯爾》的主人翁〕給搞混了。

我住在蘇黎世的大姐對這件事十分生氣,他的小弟竟然被稱作偽君子!朋友也建議我上法院去抗告,但是我一點也不這麼想。太好了!我這麼認為:大家一定比較喜歡看一個「偽君子」的告白,而不是隨便一個財經專家所寫的枯燥文章。《這就是股市》銷售相當成功。

有一本在維也納相當知名的經濟雜誌那幾年前有很大一篇關於我的報導,而這個聲名狼藉的字眼又再次給用上了。他們訪問了幾位股市投資者對於我的看法。我的朋友,匈牙利的貴族葛拉芙‧安柏若奇(Graf Ambrozy),退休前是維也納一家銀行的高階領導人,現在從事蘭花育種,他發表了以下的聲明:「我認為我相當敬重的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是一個偽君子。證據是:有一次我請他一起吃晚餐,最後讓他付咖啡錢。」這當然是他不怎麼高明的玩笑,但是雜誌社還是很欣然地接受了他的說法。然後發生什麼事呢?因為這篇文章,我收到許多從維也納寄來的申請函,說要來上我的股市研究課程。我怎麼會是偽君子呢?否則大家怎麼都想來上我的課,這件事真的替我打了個實質的廣告。

十六年前,我跟我的朋友兼拍檔哥德佛利‧海勒一起設計一個股市研究課程,也開始了我的第三個事業「股市教授」。那時我在銀行跟大學裡已經是相當知名的客座講師,當然他們不會給我一個正式且常設的教職,所以我便開辦自己的研究課程,不是在大學裡,而是在咖啡屋的桌子旁,教授的便是關於股市的知識與股市預測。在這個屬於我的講台上,我實現自己的願望,也可以跟新的一代分享我的理論跟經驗。

【摘錄2】1∣心理學造就九○%行情

◎股市術語

我要強調,我絕對沒有高估心理學在股票操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股市中,短期的漲跌有九○%受心理因素的影響。股市心理學是一門極具敏銳觸感的學問,幾乎稱得上是一種藝術了。股市中最常用到的話有:或許、希望、可能、有這種可能、雖說、雖然如此、然而、我覺得、我在想、可是、似乎、這在我看來——所有這些想的、說的,都語帶保留,最後發展的結果也可能完全不同。

不論在世界上的哪一個股票市場中,最不好的股票就是所謂的「概念股」,因為概念股的股價完全不隨趨勢走動,全球各地股市皆然。這種股票高低震盪,表現的只不過是十萬名歇斯底里的股票專家或所謂半弔子行家的反應罷了,而這些人的想法往往說變就變。

很多人喜歡說,完全無法看透現今的股市。我要說,股市要是能被看透,就不叫股市了。股票玩家是在一池渾水中釣魚,邊釣邊放一堆空頭廢話,池水就這樣被他們自己搞得更混濁了。媒體則繼續散播這種「股市智慧」,這麼一來,報導及評論給的消息完全是一團混亂。往往是股價變動之後,他們才急忙找出個中因素,再放個馬後砲。今日有人說,股市行情會下跌,是因為失業率下降,失業率下降造成通貨膨脹,導致利息升高。過幾天,大家反過來又擔心失業率攀升會成為經濟衰退的徵候,出現較高的貿易赤字。同樣的消息,可以一下把它解釋為利多,一下又將其視為負面訊息。出口量過大會造成通貨膨脹,這時大家把美元走穩視為好事,因為美國聯準會就不必提高利息了,這麼說或許也不無道理;過兩天,大家又把美元走穩說成是負面因素,然後是這樣,然後是那樣——要是專家心情不爽,再怎麼樣也沒用。

我不得不承認,往往連我也猜不透,大眾對某個事件、對一則金融消息,抑或是對一道傳聞,到底會有正面還是負面的反應。因為一條新聞對經濟的進展會有何種影響、對自己的投資是好是壞、對股市整體是利是弊,基本上交易人本身都一無所知。股市往往像個酒鬼般,聽到好消息哭,聽到壞消息笑。為了說清楚講明白,我要引用一段外匯投資的例子。

七○年代,美元便承受這樣的心理情結,當時阿拉伯半島國家共同成立一個油國組織。美國人深信這個組織的成立將使原油價格持續攀升。每當價格調漲時,美元外匯的投資人便疾呼:「如此一來,將造成通貨膨脹,對美元行情亦十分不利。」這樣的呼聲代表投資人看空美元,因此,美元外匯價格也就應聲倒地。

就在此時,我在《資本》雜誌的專欄如此寫道:「這樣的市場反應真是荒謬。」原油價格上漲,表示油價的相對價格提高。一些工業大國如日本、法國或是德國對美元的需求便會增加。美元需求大增應視為利多行情,可是投資人卻反其道而行,讓美元一再貶值。

◎快樂,但不幸福

幾年後,到了八○年代,美元再創歷史新低價位,這時有人對這樣的情勢給予完全相反的說法,他們說這是因為全球石油消耗量下降,而原油價格相對也就下跌。這一次的解讀總算和後來的實際發展相符,美元後來因工業國家對美元需求減少而隨之貶值。

在七○年代,每次「石油危機」一出現都會帶來這樣的預測:石油價格上漲,代表出產石油的阿拉伯國家手頭上會有較多美元以供花用,他們可以用美元跟工業國家換購貨品,如此一來,石油危機便有助於經濟蓬勃發展。但在此同時也有不同的聲音:原油及燃料費用大幅提高會導致其他消費支出緊縮,這意味著石油危機將嚴重危害到經濟發展。總而言之,行情發展的解讀總是事後才出現,總是在股市及外匯行情上下波動之後,才有數不清的投機客、投資顧問和行情分析師,用完全相反的理由來解釋行情發展,也就是「行情造就報導,而非報導造就行情」。

媒體的報導對行情發展並無決定性的影響,然而股票投資人卻毫無緣由地對行情抱悲觀態度。這種情形就像我的老朋友綠先生一樣,綠先生是移居美國的維也納人,有一次他的同事問他:「你在美國快樂嗎?」他抑鬱地回答:「雖然快樂,但並不幸福。」

悲觀的根本緣由其實在股票玩家的本身性格。他們不太用腦袋思考,也很少在意股市重大事件所代表的真正含義。他們只想以買賣操作來踏出有利的一步,並在賭局中生存下來。天哪!這些人真是完全受制於衝動的行為。

若愈多人在股市發生重大事件時,不分青紅皂白地亂軋一腳,股市就愈容易陷入不穩定的氣氛中。這時,基本面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投資者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他們是否將所有錢投入股市?還是他們投資的金額比手頭上擁有的錢少?

情勢經常是這樣:股票上漲時,連帶公司的營收也有亮麗表現。分析師說,如此情況下,股市表現將趨於平穩,因為好的營收表現會讓投資大眾對這支股票保持高度關注。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簡直大錯特錯。因為在行情上漲時,營收愈高,就會有愈多股票由﹁強手﹂轉至﹁弱手﹂,也就是由意志堅定的人手中轉換到意志容易動搖的人手中。一旦所有股票為意志薄弱之人持有,經濟危機肯定不遠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