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挑選好的保險公司

為什麼一開始就要帶給大家比較嚴肅的話題,探討保險公司的安全性,那是因為從今年年初,我們便密集的看到台灣的壽險業不斷的因有不好的消息出現在媒體眼前。

2019 / 2 壽險業前2月匯損高達411億
金管會2019/2/26日公布,整體壽險業前兩月的匯兌損失高達411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05億元。

2019 / 5台灣壽險業列全球第四大風險國
穆迪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台灣壽險業出現保證型商品比重過高、平均保證利率也高、負債存續年期長等三大問題,因此當IFRS17上路後,將會使台灣壽險業面臨超高風險。

2019 / 1商業周刊1月分專題:
《保戶夢魘》五大業者單月虧150億,今年恐更慘
懸崖上的台灣奇蹟,引爆壽險業2,200億匯損

為什麼壽險業會面臨這麼大金額的匯損?為什麼穆迪會對台灣壽險公司提出警告?那是因為保險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壽險公司收集了保戶的保費之後,除了發放佣金以及營業成本之外,就把其餘的所有資金投入市場做投資:主要是投資境外的債券、股票、房地產等相關產品,以獲取收益,因此壽險公司的本質是一間大型的投資機構。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資金規模越大的保險機構,只要遇到金融動盪,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就非常堪慮。

過去的慣例都是把投資未實現的損失或利益深深的藏在財報當中,一般外人根本難以探究它的好壞。不過現在因為財報的透明度高,以及大眾傳播媒體的簡便,讓我們獲取資訊更容易,因此壽險公司的好壞立刻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

我們買保險是為了要照顧家人,保護自己的財產,但是萬一保險公司早一步倒閉了呢?美國AIG 出售旗下南山人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國外,保險公司倒閉也不是什麼少見的新聞!

而台灣的壽險業,在政府長期的扶植之下成為了巨嬰,出事時政府救、政府接管,創造出保險公司不會倒閉的假象。在我規劃保險這一區塊的時候,也常見業務人員吹噓保險公司一定不會倒閉這種言論,深深覺得這是個很弔詭的現象。

身為一位CFP認證的國際理財規劃顧問,必須幫客戶的資產做面面俱到的配置,包含保險也是。因此,挑選保險公司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因為你的人生跟保險公司倒閉,哪個會先來到呢?

唯有先做好規劃與準備,我們才能無懼於市場的風險,我們買的保險才能真正達成保險的目的。

保險公司會不會倒閉?

保險公司會不會倒閉呢?台灣的確發生過,1970年國光人壽發生財務危機,最後破產清算!

近期經過金管會接管,然後國家賠付,而讓同業接手的共有4家,分別為國華、國寶、幸福、朝陽等4家問題壽險公司。其中光國華人壽就讓政府賠付883億元,4家總共賠付1,188億元。

而現在的政府不如過去有錢,當國華人壽2012年以國家賠付金額883.68億元讓全球人壽得標,過去累計30年的保險安定基金及營業稅特別準備金一次用光,而且仍然不足560億元。

國華人壽敗於掏空,最後遇上金融海嘯而被金管會接管:國華人壽於2001年5月向黃春發購買美麗華商業大樓,雙方原本議定以73億元成交,但財政部保險司將國華人壽相關檔案移送調查局調查時發現,翁大銘幕後牽線,翁一銘以87億元向黃春發買樓,其中差價14億元回流到翁一銘的帳戶,因此檢調懷疑翁氏兄弟涉嫌背信。《蘋果》曾數度與國華人壽、德安集團聯繫,但都無回應。

可惡的是,國華人壽因為眾多弊案而造成的虧損由全民買單!

最近幾個被接管而且最後由國庫賠付,讓其他家壽險業接管為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兩家壽險公司,在2015年由政府賠付230億元給國泰人壽,由國泰人壽墊資303億元概括承受國寶人壽、幸福人壽的資產負債,還有其中的所有員工。

國寶人壽掏空:國寶人壽自2008年起,假借海外投資名義,以高價購買海外債券、衍生性金融商品,掏空國寶人壽資產並且進行海外洗錢。

幸福人壽掏空:幸福人壽前董座鄧文聰、總座黃正一被控在2007年8月將幸福人壽5,000萬美元資產移給EFG銀行成立STAAP基金後,向EFG借款2,200萬美元,兩人運用在私人企業上,鄧文聰2008年1月接任董事長後,再拿幸福人壽1億5,600萬美元資產委託EFG成立SFIP基金,向EFG質押借款後洗錢到私人帳戶。

最末朝陽人壽:金管會委託保險安定基金辦理問題壽險公司「朝陽人壽」二次公開標售案,開標結果由南山人壽以安定基金墊支金額新臺幣2億元得標。

而這樣的掏空壽險公司造成保戶的重大損失,最終也是由全民買單!

試問,以上案例都是這些不良壽險公司保戶選擇投保的,這是保戶的選擇,為何我們要替這些保戶的錯誤選擇而負責任?並且多數保險業務人員都會以最近幾個案例來說明,以台灣的保險公司不會倒閉為由,銷售這些不良壽險公司的保單,而且多半這些保單會優於市場同業,這基本上是一個錯誤!

銀行、保險公司會出問題,這些幾乎都是人謀不臧,以金管會近期接管的4家保險公司來看,有經營者蓄意掏空資產,或在海外從事不法勾當,但問題是政府為何要花錢來救這些公司呢?

金融海嘯之後,同樣的質疑聲浪也發生在歐美,這些金融機構大到不能倒,遇到經營不善或者蓄意掏空者,政府不能再繼續讓全民替這些公司或者經營者擦屁股了。而且壽險業2024年接軌IFRS17,未來總體壽險業將面對破兆元責任提存準備,壽險業未來的挑戰會很艱鉅!

憑藉著掏空公司獲利的都是投機分子,無論是經營者、銷售人員與保戶,都會因此受惠,反而讓奉公守法的國民受害!因此我認為,挑選好的保險公司是保戶跟壽險顧問的責任。我們買保險是為了保障家人,並且萬一遇到事情的時候,保險公司能按照約定給我們的家人一筆錢!

但萬一保險公司在我們發生事情之前就倒閉了呢?請選擇財務狀況穩健的保險公司,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選擇好的保險公司,才能做好保障!

我認為一間投資穩健的保險公司,才能保護保戶,並且在該理賠的時候順利理賠。那什麼樣的保險公司叫做投資不穩健?就跟我們投資股票一樣,投資股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一個正直且有智慧的老闆。

前文提到,過去的壽險公司會經營到倒閉、淨值為負數,都是因為經營者的掏空與舞弊,因此我們要選擇一家保險公司投入血汗錢去投保,第一要務就是要觀察這間公司老闆的品格,其次要盯緊著注意這間公司的投資是否穩健。

為何買個保險需要注意這麼多事情?就以現在最火紅的失能險來看,目前的失能險年繳保費不過數萬元,而20年繳下來,不過百萬元的水平,但只要發生失能的狀況,保險公司的理賠都是動輒數百萬計,這樣超高的賠率萬一保險公司賠付不出來怎麼辦?因此一間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好壞,就非常重要了,它關係到未來我們保戶的權益是否被履行。

保險的原意是:集合眾人的錢,然後理賠給發生事故的家庭,用以規避風險;其本身包含了保障與社會福利的含義在內。而現代的壽險公司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拿眾人的保費去市場盈利。何謂去市場盈利?就是去投資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獲利。

但萬一這間保險公司的投資失利呢?別忘了這是保戶的資金,若是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要理賠的,結果這筆錢卻被保險公司拿去投資輸光了,保險公司要拿什麼理賠呢?我們可以從哪裡知道壽險公司的投資做得好或不好呢?其實所有壽險公司的投資都會放上公開資訊的觀測站,我們可以透過壽險公司的財報來檢查公司的好壞。

只是壽險公司的財報一向是非常難懂的,尤其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除了請教專業的顧問之外,一般人如何才能得知一間保險公司的投資好壞呢?凡事都會有蛛絲馬跡的,我們可以從過去的一些新聞裡發現一些較差的壽險公司,而這樣的公司無論它的產品有多好,我們都要特別注意,而且最好是敬而遠之!

2014年06月12日 13:25中時電子報 盧宏奇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612003242-260410
聽耳語亂買股票,賠掉的可能不只是買菜錢,而是幾十億的慘痛代價!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透露,新光金控在千元以上買進6千張宏達電股票,原因竟是董事長吳東進聽到宏達電創辦人王雪紅的談話,就指示投資部門進場力捧,結果至今損失將近60億元,「要多賣兩棟摩天大樓才補得回來」!

新光金在2011年第2季,以每股平均1,100元的高檔價格,大力買進6千張宏達電,隨基本面逐漸衰落,最終在2015年以平均價格約70元出清,損失將近60億元。

2015-11-03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29165
〔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前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臉書PO文直指新光集團轉投資大賠,拖累新光醫院;新光金今年以來獲利表現不佳,旗下新壽更因投資一檔宏達電,慘虧50億元,雖然新壽已全數出清宏達電,但截至第二季底,新壽帳上未實現損失仍高達308億元。為了一次性彌補帳上未實現虧損,新壽決出售金雞母信義計畫區新光三越A8館,底價280億元,希望擺脫虧損陰霾,結果流標收場,新壽也火速拍板續賣A8;值得注意的是,相較其他主要壽險公司帳上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都是正數,唯有新壽帳上未實現虧損高達300多億元。

2015-06-17 16:42 自由財經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351758
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上週在董事會承認新光人壽投資宏達電慘賠近50億,然而有週刊報導,除了宏達電外,新光人壽還有其它的投資未爆彈。

《財訊》雜誌報導,除了新光人壽投資宏達電虧損49.5億外,新壽先前投資的仁寶及一檔2倍反向標普500指數型基金,都是吳東進沒有說出口的財務未爆彈。

報導指出,仁寶董事長許勝雄和吳東進私交多年,新壽就曾在5年前大買仁寶股票,買到成為10大股東;而在去年仁寶股價一度跌至19元之際,新壽甚至還加碼6萬張,一舉成為第2大股東。

新壽另一顆未爆彈,是投資了標普指數的2倍放空ETF,新壽從2008年最高達451美元,如今只剩約20美元,等於爆跌了9成,虧損也極為慘重。由於一般投資2倍放空一定要設停損,會賠得如此淒慘,也讓外界質疑新壽的停損控制出了問題。

對此,有決策主管表示,相關標的預計在今年底前全數出清,等於間接證實了有這檔投資,而且止血如此緩慢,恐怕還是避免對財報造成立即影響。

以上3則報導,可由一句話最佳詮釋:錯誤的政策比貪污可怕。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帶來的影響,就是虧損數十億元!整體股本不過800億元,光是上面的損失就達到百億水平,試問如果你是它的保戶,你還安心嗎?

除此之外,此公司在今年還可能透過可轉換公司債偷吃小股東的豆腐,面對這樣的壽險公司,我們還是優先考慮購買其他同業的保險吧!如果真的沒有選擇了,回頭再考慮這一間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