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傳奇交易員如何一個月賺兩億?
1-2 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分三類
在日本,有人說資產的「運用」就是「把運氣拿來用」,負責操作的人其實也是各式各樣。當然,我們這些運用公司資金的交易員也是操盤手的一種。
操盤手可概分成三種類型:
基金經理人
交易員
散戶
基金經理人是指受投資人委託來操作基金的人,例如避險基金或投資信託等。
避險基金或信託基金的投資經理人,會向投資家集資當作本金來操作。舉例來說,投資信託是透過銀行或證券公司等銷售金融機構,向許多散戶集資並設立基金,分散投資全世界的股市、債券、不動產或原物料等。
不過,這類運用基金的經理人必須提供客戶的公開說明書,並照上頭寫的投資方針操作資金,絕對不允許偏離投資方針。
當然,基金經理的操作自由度會隨公開說明書的內容而異,但不管是避險基金還是投資信託,基本上都不是自有資本,而是運用他人的資金,所以基金經理人無法隨心所欲地買賣,必須嚴格遵守事前向投資人提出的投資方針。
基金管理業務的操作自由度非常狹隘,但因為資金是向不特定的多數投資人集資,所以單一運用資產的規模會非常大,這也是優勢。當然,如果操作成績良好,便會不斷有新資金湧入,可運用資產規模日益增加。如此一來,就能投資許多不同個股與資產類別,建構分散的投資組合。運用自由度低,但可操作龐大的資金,可說是基金經理人有趣的地方。
另一方面,散戶又是如何呢?無論如何,說到操作自由度,沒有人能贏過散戶。他們運用自己的資金,所以能自由決定要投資什麼。日本有句話說「休息也是市場」,散戶不想持倉時也不會被上司罵。在操作自由度方面,散戶是第一名。
相對地,散戶的弱點是操作的資產規模很小。當然也有極少數的散戶能操作10億日圓、20億日圓規模的資金,但大多數的一般散戶資金並不多,雖然能不受束縛自由投資,資金面上能做的事情卻有限。
而且,自由度高是兩面刃,因為沒人監督,在風險管理方面有比較隨便的傾向,常見的情況是:好不容易賺到的獲利,一轉眼就賠光了。所以,散戶想持續累積獲利,就必須有嚴以律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再說到交易員,給人的感覺應該介於基金管理人和散戶之間。交易員可操作的資金額度,依所屬的金融機構而異。如果是資本雄厚或資金週轉能力強大的金融機構,便能運用龐大的資金,但如果所屬的金融機構並非如此,手頭資金肯定較少。此外,雖然交易員在操作上有相當大的程度是仰賴個人判斷,但必須遵守公司制訂的操作規則。
相較於避險基金和投資信託的基金經理人,過去交易員的限制比較鬆散,但近年來交易員的操作自由度年年限縮,有些金融機構的限制甚至比基金經理人還要嚴苛。總之,請大家先記住:本書介紹的交易員,在資金操作上介於基金經理人和散戶之間。
1-4 交易員的操作手法大致有四種
我現在隸屬於山和證券,總公司位於東京的日本橋兜町,是一家經營規模很小的地方證券公司,無法和大型證券公司相比,但在交易領域,我們的實績在業界堪稱頂尖。
截至2017年12月,本公司交易部有48名交易員。2015年4月成立大阪交易室,2016年4月也開始啟用新加坡交易室。
山和證券交易部,特徵是推動交易手法的多樣化。正如前述,日本的交易員從2005年以後開始,因為成功報酬制普及,獲利的主要手法變成當沖。但在2010年1月東京證交所引進箭頭系統後,HFT大舉來襲,過去靠解讀委託單做當沖獲利的交易員,要勝出變得極為困難。為了因應這種時代潮流,山和證券領先業界,推動多樣化的交易手法。
我認為以下內容也能讓散戶當作參考,因為現在散戶身處的投資環境,與職業交易員沒有太大的差異。
應該有許多散戶抱持著這樣的煩惱:「解讀委託單太困難,短期交易都賺不到什麼錢」。既然如此,就別再拘泥於當沖,應該嘗試其他的交易手法。
附帶一提,山和證券內部當然也有靠當沖獲利的交易員,但也有許多善用各種交易手法在市場奮戰的交易員,主要的交易手法如下:
◎超短期買賣(當沖)
這種手法也稱為搶帽子。持倉不過夜,當日平倉了結。這是一種靠極短期的股價變動來獲利的投資手法,目前採用這種方式的交易員依舊占比較大宗。
◎短線交易
這種交易法會持倉過夜。但並不是長期持有部位,而是藉由數日之內的股價變動獲利。就像當沖一樣,這也是交易員愛用的交易手法。
◎中長期投資
這不像當沖或波段靠股價的變動獲利,而是把重點放在企業的基本面,以中長期賺取高報酬的交易手法,感覺比較接近投資信託的基金經理人。
此外,還有一種方法稱為多空策略,是搭配被高估的空頭部位和被低估的多頭部位,中長期持有並獲利,這在時間軸來看也屬於中長期。
◎衍生性金融商品
英文是Financial Derivatives,有不同的時間軸,期貨交易或選擇權交易就屬於這一類。包括利用期貨或選擇權的超短期交易和各種套利,以及基於策略進行的部位交易等,涵蓋的交易手法可說是包羅萬象。
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相當複雜,光是要講解基礎知識便能寫一本書,但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此,所以第6章只會解說其特性、歷史與一般性知識。
正如上述,交易員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大家會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手法進行交易。乍看之下相當分散、沒有統一感,但這對公司整體來說也算是一種避險方案。
如果所有人都採取超短期交易,很容易持有類似的部位,若是交易手法分散,可讓各交易員的持有部位產生差異。從結果來看,有些時候能藉此度過嚴峻的局面,例如:在當沖無法獲利的局面,靠中長期的多空策略依舊能確保獲利,整體不會產生太大的損失。
1-5 一個月賺兩億,我的一天行程如何安排
我還在第一線時,如何度過每一天呢?我把它整理成圖表1-1供各位參考。
收盤後要做的事情,光是大致列出就跟山一樣多。反省、確認和準備工作上,需要花費許多時間。過去在收盤後還要整理傳票或核對,因此我年輕時幾乎每天都在公司待到三更半夜。
不管是什麼交易,如果想獲利,就不能怠慢準備和努力。據我所知,頂尖好手都是一群嚴以律己,努力不懈的人。
交易員這個職業總給人光鮮亮麗的印象,大家往往關注他們的收入或花錢方式,但頂尖好手之所以頂尖,是有原因的。
圖表1-1 我現役時代的每日行程
四點 起床
四點~五點 確認美股到收盤為止的走勢,同時確認睡覺時發生的新聞或消息。確認日本市場相關個股的動向等。
六點左右 通勤。在電車上仔細閱讀《日本經濟新聞》
七點左右 進公司,確認當天的消息或行程(大致記下當週的事情)。
利用資訊裝置等確認其他新聞或消息。依據收集到的資訊,針對當天的市場動向擬定交易劇本。
八點 交易所開始接單。確認委託單,觀察買賣單狀況,確認是否有不協調之處、跟自己擬好的劇本有無差異。
九點 開盤。這個時段,市場的波動比較大,也是超短期交易的機會。不過,供需關係容易出現非預期的波動,所以我大多一直觀察到價格相對穩定為止。
盤中 集中交易。
收盤 收盤前股價也比較容易有波動,所以也是超短期交易的機會。從當日的股價變動,可推測出這個時段的波動及供需,所以我會積極參與。有些證券公司會限制這個時段的交易。
盤後 確認和反省自己的交易內容。再次確認自己的行動在盤中是否適當。
超短期交易(當沖會對照跳動點圖,逐一確認)。
分析觀察股的圖表(我自己有近900檔)。
檢查主要指數、匯率、利率、商品等圖表。
分析財報或指標。
收集數據、程式分析。
列出下個交易日預定交易的個股,並存入觀察股名單。
如果交易目的是做短線,會先確認和登錄進場價格、停損、目標價位。
對於選擇權策略等部位,會以模擬的方式再次計算和修正對沖計畫。
分析、整理中長期持有個股的相關消息與新聞。
其他研究等。
傍晚 持倉或有交易機會時,會利用夜盤交易。有時會參與交際應酬,在這類活動中獲得助益。
晚上 持倉或有交易機會時,會用夜盤或到海外交易所進行交易(任職於有這種環境的公司時)
1-2 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分三類
在日本,有人說資產的「運用」就是「把運氣拿來用」,負責操作的人其實也是各式各樣。當然,我們這些運用公司資金的交易員也是操盤手的一種。
操盤手可概分成三種類型:
基金經理人
交易員
散戶
基金經理人是指受投資人委託來操作基金的人,例如避險基金或投資信託等。
避險基金或信託基金的投資經理人,會向投資家集資當作本金來操作。舉例來說,投資信託是透過銀行或證券公司等銷售金融機構,向許多散戶集資並設立基金,分散投資全世界的股市、債券、不動產或原物料等。
不過,這類運用基金的經理人必須提供客戶的公開說明書,並照上頭寫的投資方針操作資金,絕對不允許偏離投資方針。
當然,基金經理的操作自由度會隨公開說明書的內容而異,但不管是避險基金還是投資信託,基本上都不是自有資本,而是運用他人的資金,所以基金經理人無法隨心所欲地買賣,必須嚴格遵守事前向投資人提出的投資方針。
基金管理業務的操作自由度非常狹隘,但因為資金是向不特定的多數投資人集資,所以單一運用資產的規模會非常大,這也是優勢。當然,如果操作成績良好,便會不斷有新資金湧入,可運用資產規模日益增加。如此一來,就能投資許多不同個股與資產類別,建構分散的投資組合。運用自由度低,但可操作龐大的資金,可說是基金經理人有趣的地方。
另一方面,散戶又是如何呢?無論如何,說到操作自由度,沒有人能贏過散戶。他們運用自己的資金,所以能自由決定要投資什麼。日本有句話說「休息也是市場」,散戶不想持倉時也不會被上司罵。在操作自由度方面,散戶是第一名。
相對地,散戶的弱點是操作的資產規模很小。當然也有極少數的散戶能操作10億日圓、20億日圓規模的資金,但大多數的一般散戶資金並不多,雖然能不受束縛自由投資,資金面上能做的事情卻有限。
而且,自由度高是兩面刃,因為沒人監督,在風險管理方面有比較隨便的傾向,常見的情況是:好不容易賺到的獲利,一轉眼就賠光了。所以,散戶想持續累積獲利,就必須有嚴以律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再說到交易員,給人的感覺應該介於基金管理人和散戶之間。交易員可操作的資金額度,依所屬的金融機構而異。如果是資本雄厚或資金週轉能力強大的金融機構,便能運用龐大的資金,但如果所屬的金融機構並非如此,手頭資金肯定較少。此外,雖然交易員在操作上有相當大的程度是仰賴個人判斷,但必須遵守公司制訂的操作規則。
相較於避險基金和投資信託的基金經理人,過去交易員的限制比較鬆散,但近年來交易員的操作自由度年年限縮,有些金融機構的限制甚至比基金經理人還要嚴苛。總之,請大家先記住:本書介紹的交易員,在資金操作上介於基金經理人和散戶之間。
1-4 交易員的操作手法大致有四種
我現在隸屬於山和證券,總公司位於東京的日本橋兜町,是一家經營規模很小的地方證券公司,無法和大型證券公司相比,但在交易領域,我們的實績在業界堪稱頂尖。
截至2017年12月,本公司交易部有48名交易員。2015年4月成立大阪交易室,2016年4月也開始啟用新加坡交易室。
山和證券交易部,特徵是推動交易手法的多樣化。正如前述,日本的交易員從2005年以後開始,因為成功報酬制普及,獲利的主要手法變成當沖。但在2010年1月東京證交所引進箭頭系統後,HFT大舉來襲,過去靠解讀委託單做當沖獲利的交易員,要勝出變得極為困難。為了因應這種時代潮流,山和證券領先業界,推動多樣化的交易手法。
我認為以下內容也能讓散戶當作參考,因為現在散戶身處的投資環境,與職業交易員沒有太大的差異。
應該有許多散戶抱持著這樣的煩惱:「解讀委託單太困難,短期交易都賺不到什麼錢」。既然如此,就別再拘泥於當沖,應該嘗試其他的交易手法。
附帶一提,山和證券內部當然也有靠當沖獲利的交易員,但也有許多善用各種交易手法在市場奮戰的交易員,主要的交易手法如下:
◎超短期買賣(當沖)
這種手法也稱為搶帽子。持倉不過夜,當日平倉了結。這是一種靠極短期的股價變動來獲利的投資手法,目前採用這種方式的交易員依舊占比較大宗。
◎短線交易
這種交易法會持倉過夜。但並不是長期持有部位,而是藉由數日之內的股價變動獲利。就像當沖一樣,這也是交易員愛用的交易手法。
◎中長期投資
這不像當沖或波段靠股價的變動獲利,而是把重點放在企業的基本面,以中長期賺取高報酬的交易手法,感覺比較接近投資信託的基金經理人。
此外,還有一種方法稱為多空策略,是搭配被高估的空頭部位和被低估的多頭部位,中長期持有並獲利,這在時間軸來看也屬於中長期。
◎衍生性金融商品
英文是Financial Derivatives,有不同的時間軸,期貨交易或選擇權交易就屬於這一類。包括利用期貨或選擇權的超短期交易和各種套利,以及基於策略進行的部位交易等,涵蓋的交易手法可說是包羅萬象。
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相當複雜,光是要講解基礎知識便能寫一本書,但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此,所以第6章只會解說其特性、歷史與一般性知識。
正如上述,交易員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大家會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手法進行交易。乍看之下相當分散、沒有統一感,但這對公司整體來說也算是一種避險方案。
如果所有人都採取超短期交易,很容易持有類似的部位,若是交易手法分散,可讓各交易員的持有部位產生差異。從結果來看,有些時候能藉此度過嚴峻的局面,例如:在當沖無法獲利的局面,靠中長期的多空策略依舊能確保獲利,整體不會產生太大的損失。
1-5 一個月賺兩億,我的一天行程如何安排
我還在第一線時,如何度過每一天呢?我把它整理成圖表1-1供各位參考。
收盤後要做的事情,光是大致列出就跟山一樣多。反省、確認和準備工作上,需要花費許多時間。過去在收盤後還要整理傳票或核對,因此我年輕時幾乎每天都在公司待到三更半夜。
不管是什麼交易,如果想獲利,就不能怠慢準備和努力。據我所知,頂尖好手都是一群嚴以律己,努力不懈的人。
交易員這個職業總給人光鮮亮麗的印象,大家往往關注他們的收入或花錢方式,但頂尖好手之所以頂尖,是有原因的。
圖表1-1 我現役時代的每日行程
四點 起床
四點~五點 確認美股到收盤為止的走勢,同時確認睡覺時發生的新聞或消息。確認日本市場相關個股的動向等。
六點左右 通勤。在電車上仔細閱讀《日本經濟新聞》
七點左右 進公司,確認當天的消息或行程(大致記下當週的事情)。
利用資訊裝置等確認其他新聞或消息。依據收集到的資訊,針對當天的市場動向擬定交易劇本。
八點 交易所開始接單。確認委託單,觀察買賣單狀況,確認是否有不協調之處、跟自己擬好的劇本有無差異。
九點 開盤。這個時段,市場的波動比較大,也是超短期交易的機會。不過,供需關係容易出現非預期的波動,所以我大多一直觀察到價格相對穩定為止。
盤中 集中交易。
收盤 收盤前股價也比較容易有波動,所以也是超短期交易的機會。從當日的股價變動,可推測出這個時段的波動及供需,所以我會積極參與。有些證券公司會限制這個時段的交易。
盤後 確認和反省自己的交易內容。再次確認自己的行動在盤中是否適當。
超短期交易(當沖會對照跳動點圖,逐一確認)。
分析觀察股的圖表(我自己有近900檔)。
檢查主要指數、匯率、利率、商品等圖表。
分析財報或指標。
收集數據、程式分析。
列出下個交易日預定交易的個股,並存入觀察股名單。
如果交易目的是做短線,會先確認和登錄進場價格、停損、目標價位。
對於選擇權策略等部位,會以模擬的方式再次計算和修正對沖計畫。
分析、整理中長期持有個股的相關消息與新聞。
其他研究等。
傍晚 持倉或有交易機會時,會利用夜盤交易。有時會參與交際應酬,在這類活動中獲得助益。
晚上 持倉或有交易機會時,會用夜盤或到海外交易所進行交易(任職於有這種環境的公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