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理財,先理心
理財,先理心;心不定,財不聚。
透過「理心」的過程,去檢視、調整生活中的物慾,再經由正確的「理財」方式,有紀律的長期投資與收入,換取人生的自由,用年輕的汲汲營營,換未來的遊刃有餘。
我想,這就是你現在該努力的目的。
01別把自己活成「精緻窮」!
/ 金句 /
「人生」的本質,
本來就是「不精緻」的啊!
如果不能擁抱這些粗糙的部分,
你就無法真正地接納自己。
你身邊應該有一、兩個這樣的朋友,不管自己窮不窮,只問自己棒不棒。新款手機一上市,他立刻入手;當季名牌新品到櫃,她火速買單……。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認識的一個朋友。
剛認識的時候,覺得她根本就是個「行走的名牌專櫃」,L牌的包包、G牌的洋裝、J牌的高跟鞋,連香水都非C牌不可;朋友們約吃飯,她只願意約在高檔餐廳;我一度以為她是個富家千金。
認識久了,越來越瞭解她的個性。
她的時尚icon是《Sex and the City》的凱莉.布雷蕭(Carrie Bradshaw),人生以追求「精緻」為己任,眼裡容不下「粗俗」的事物。
她是那種會用「全身行頭」去判斷要不要和一個人交朋友的人;三不五時會嫌棄「長得沒那麼精美」、「穿得沒那麼精緻」的無辜路人。
因為三觀不合,所以我和這個朋友漸行漸遠。
/
某天,久沒聯絡的她突然約我吃飯,一時想不出推託的台詞,只能答應了。
碰面之後,她先是制式的閒聊一番,後來話鋒一轉,說自己經營公司,因為廠商付款日拖很久,急需現金週轉,想和我調錢,承諾我一週後歸還。
我心裡想著:「她應該不是沒錢還的人吧!」最後還真的答應借她了。
第一次,她如期還款;緊接著又借了第二次、第三次……,金額越借越大、還款時間越拖越久,我心裡開始覺得不對勁。
陸續有朋友提醒我,她借錢不是為了公司周轉,而是要為她的「精緻生活」買單!
花費入不敷出的她,四處和朋友借錢,模式一模一樣,先借小錢、準時還,後來越借越多、越還越晚,最後索性避不見面。
後來她又和我借錢,當我明確地拒絕之後,她從此也沒再理過我。
這事過了好幾年,我竟然在社會新聞看到她的名字和照片。她因為詐財,被抓了,那個滿口精緻的人,再也精緻不起來了。
有一個名詞叫作「精緻窮」,是形容沒有足夠的能力,卻硬要消費超標的人,似乎以為裝得「精緻」,就能忘記自己「真的窮」。
你/妳知道嗎!
妳和凱莉.布雷蕭之間的距離,是她努力地拚事業,而妳只是買了和她一樣的名牌包。
你和彭于晏之間的距離,是他努力運動健身;而你只是買了一個和他同款的運動鞋,如此而已。
有人這樣說過:所謂精緻,並不需要靠過度消費。每天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這是精緻。擁有迷人的幽默感,這是高級的精緻。言行舉止讓人如沐春風,這是頂級的精緻。
「人生」的本質,本來就是「不精緻」的啊!如果不能擁抱這些粗糙的部分,你就無法真正地接納自己。
在這個不斷在吹捧物質、不斷灌輸我們「人造精緻」的世界,要有多大的勇氣和定力,才能去選擇最適合我們的生活啊?
生命中最精緻的東西,不在名牌專櫃裡;它不需要身外之物去點亮,靠自己就能閃閃發光。
02投資理財第一課:別上當,是一種風險控管
/ 金句 /
人在江湖走,
學會「別上當」是一種「風險控管」。
這堂課你一定要學好啊!
否則遇上一次大騙子,你的努力都只是枉然。
當你認真地經營自己的人生,總是會冒出幾個搗蛋鬼,出其不意地打亂你的步調;被朋友騙錢、幫人作保跑路、被廠商倒帳……,這樣的例子真的不勝枚舉,你也一定聽過不少。
聽別人的故事,覺得被騙的人都是傻子,當自己遇上的時候,因為當局者迷,你也變成了傻子。人在江湖走,學會「別上當」是一種「風險控管」,這堂課你一定要學好啊,否則遇上一次大騙子,你的努力都只是枉然。
受騙上當不是最可怕的事,就怕你學不會教訓,又不記取別人的經驗…
/
創業初期,我好像有種「被騙體質」常遇到鳥人鳥事,有段時間被搞得身心俱疲。
不過現在回頭檢討,只能怪自己當時太嫩,被騙大多是自找的!這些找上門的人、事、物,其實都「有跡可循」。
這幾年,像是被訓練出「敏感體質」,我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到底正不正派、「一件事」到底合不合理。當我有「好像哪裡怪怪的……」念頭閃過,馬上就會啟動熔斷機制,和他們保持距離。
■ 什麼都「沒問題」,其實「大有問題」
習慣把「沒問題」掛在嘴邊的人,不算是真的壞人,他們只是過度自信又欠缺思考,才這麼輕易做出超出能力的承諾。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遇上這樣的人,一定要時時留意進度、心裡也要有備案,一旦發現不對勁,要趕快止血善後;把自己的命運,全部交給輕易承諾的人,其實是高風險的行為。
這種人並不難對付,要求白紙黑字立下合約,就可以讓他們收斂自信,開始用腦思考。
■ 出了包,卻丟包!
我有一個開製作公司的朋友,幫客戶拍了廣告後遲遲沒收到尾款,當他打電話詢問拖欠款項的負責人,對方竟然說:「我也沒收到廠商的款,拿什麼錢給你!」明明是甲、乙方買賣,硬是要牽拖丙方,一副就是要賴帳的姿態。
一個上道、有誠信的人,一定會想盡辦法把錢生出來還,或是主動找你協商,而不是兩手一攤說:「我也沒辦法……。」
從一個人處理事情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的價值觀和檔次。眼中的「利益」比「義氣」更值錢的人,有朝一日肯定會為了利益賣了你;只要有一次經驗,你最好從此就和他斷捨離。
■ 只講結果,不講方法的人
這種人有個很明顯的特質,非常「重包裝」,很類似感情裡的「愛情騙子」。
我之前遇過兩次這種角色,其中一位還是曾經共事過的朋友,一副「金玉其表」的模樣,開著名車、穿戴體面,連公司裝潢都搞得很氣派。
他一開始會很誠懇地找你合作,而且會釋放很多「誘因」,讓你覺得天上掉下來這麼好的機會和禮物。
「只要你和我合作,我們一定可以……」、「只要你聽我的,你一定可以……」,這些都是他們慣用的話術。
但他們從不和你談「方法」、該怎麼達到這些目標,也不和你提可能的風險和困難,你會發現他說的話「很虛」,到處都是漏洞和破綻。
當有人猛灌迷湯、愛畫大餅的時候,就要立刻有所警惕。他們最後的目的,是要拿你手上的資源或是錢。
大家出來做事業,「誠信、實在」是基本的原則,說話要算數,做事要靠譜。說話像是雲山霧罩、抓摸不定,做事常常指東打西、沒有章法的人,這種人是江湖上最典型的騙子。如果你「敢」和他們合作事業,最後肯定會吃大虧的。
理財,先理心;心不定,財不聚。
透過「理心」的過程,去檢視、調整生活中的物慾,再經由正確的「理財」方式,有紀律的長期投資與收入,換取人生的自由,用年輕的汲汲營營,換未來的遊刃有餘。
我想,這就是你現在該努力的目的。
01別把自己活成「精緻窮」!
/ 金句 /
「人生」的本質,
本來就是「不精緻」的啊!
如果不能擁抱這些粗糙的部分,
你就無法真正地接納自己。
你身邊應該有一、兩個這樣的朋友,不管自己窮不窮,只問自己棒不棒。新款手機一上市,他立刻入手;當季名牌新品到櫃,她火速買單……。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認識的一個朋友。
剛認識的時候,覺得她根本就是個「行走的名牌專櫃」,L牌的包包、G牌的洋裝、J牌的高跟鞋,連香水都非C牌不可;朋友們約吃飯,她只願意約在高檔餐廳;我一度以為她是個富家千金。
認識久了,越來越瞭解她的個性。
她的時尚icon是《Sex and the City》的凱莉.布雷蕭(Carrie Bradshaw),人生以追求「精緻」為己任,眼裡容不下「粗俗」的事物。
她是那種會用「全身行頭」去判斷要不要和一個人交朋友的人;三不五時會嫌棄「長得沒那麼精美」、「穿得沒那麼精緻」的無辜路人。
因為三觀不合,所以我和這個朋友漸行漸遠。
/
某天,久沒聯絡的她突然約我吃飯,一時想不出推託的台詞,只能答應了。
碰面之後,她先是制式的閒聊一番,後來話鋒一轉,說自己經營公司,因為廠商付款日拖很久,急需現金週轉,想和我調錢,承諾我一週後歸還。
我心裡想著:「她應該不是沒錢還的人吧!」最後還真的答應借她了。
第一次,她如期還款;緊接著又借了第二次、第三次……,金額越借越大、還款時間越拖越久,我心裡開始覺得不對勁。
陸續有朋友提醒我,她借錢不是為了公司周轉,而是要為她的「精緻生活」買單!
花費入不敷出的她,四處和朋友借錢,模式一模一樣,先借小錢、準時還,後來越借越多、越還越晚,最後索性避不見面。
後來她又和我借錢,當我明確地拒絕之後,她從此也沒再理過我。
這事過了好幾年,我竟然在社會新聞看到她的名字和照片。她因為詐財,被抓了,那個滿口精緻的人,再也精緻不起來了。
有一個名詞叫作「精緻窮」,是形容沒有足夠的能力,卻硬要消費超標的人,似乎以為裝得「精緻」,就能忘記自己「真的窮」。
你/妳知道嗎!
妳和凱莉.布雷蕭之間的距離,是她努力地拚事業,而妳只是買了和她一樣的名牌包。
你和彭于晏之間的距離,是他努力運動健身;而你只是買了一個和他同款的運動鞋,如此而已。
有人這樣說過:所謂精緻,並不需要靠過度消費。每天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這是精緻。擁有迷人的幽默感,這是高級的精緻。言行舉止讓人如沐春風,這是頂級的精緻。
「人生」的本質,本來就是「不精緻」的啊!如果不能擁抱這些粗糙的部分,你就無法真正地接納自己。
在這個不斷在吹捧物質、不斷灌輸我們「人造精緻」的世界,要有多大的勇氣和定力,才能去選擇最適合我們的生活啊?
生命中最精緻的東西,不在名牌專櫃裡;它不需要身外之物去點亮,靠自己就能閃閃發光。
02投資理財第一課:別上當,是一種風險控管
/ 金句 /
人在江湖走,
學會「別上當」是一種「風險控管」。
這堂課你一定要學好啊!
否則遇上一次大騙子,你的努力都只是枉然。
當你認真地經營自己的人生,總是會冒出幾個搗蛋鬼,出其不意地打亂你的步調;被朋友騙錢、幫人作保跑路、被廠商倒帳……,這樣的例子真的不勝枚舉,你也一定聽過不少。
聽別人的故事,覺得被騙的人都是傻子,當自己遇上的時候,因為當局者迷,你也變成了傻子。人在江湖走,學會「別上當」是一種「風險控管」,這堂課你一定要學好啊,否則遇上一次大騙子,你的努力都只是枉然。
受騙上當不是最可怕的事,就怕你學不會教訓,又不記取別人的經驗…
/
創業初期,我好像有種「被騙體質」常遇到鳥人鳥事,有段時間被搞得身心俱疲。
不過現在回頭檢討,只能怪自己當時太嫩,被騙大多是自找的!這些找上門的人、事、物,其實都「有跡可循」。
這幾年,像是被訓練出「敏感體質」,我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到底正不正派、「一件事」到底合不合理。當我有「好像哪裡怪怪的……」念頭閃過,馬上就會啟動熔斷機制,和他們保持距離。
■ 什麼都「沒問題」,其實「大有問題」
習慣把「沒問題」掛在嘴邊的人,不算是真的壞人,他們只是過度自信又欠缺思考,才這麼輕易做出超出能力的承諾。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遇上這樣的人,一定要時時留意進度、心裡也要有備案,一旦發現不對勁,要趕快止血善後;把自己的命運,全部交給輕易承諾的人,其實是高風險的行為。
這種人並不難對付,要求白紙黑字立下合約,就可以讓他們收斂自信,開始用腦思考。
■ 出了包,卻丟包!
我有一個開製作公司的朋友,幫客戶拍了廣告後遲遲沒收到尾款,當他打電話詢問拖欠款項的負責人,對方竟然說:「我也沒收到廠商的款,拿什麼錢給你!」明明是甲、乙方買賣,硬是要牽拖丙方,一副就是要賴帳的姿態。
一個上道、有誠信的人,一定會想盡辦法把錢生出來還,或是主動找你協商,而不是兩手一攤說:「我也沒辦法……。」
從一個人處理事情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的價值觀和檔次。眼中的「利益」比「義氣」更值錢的人,有朝一日肯定會為了利益賣了你;只要有一次經驗,你最好從此就和他斷捨離。
■ 只講結果,不講方法的人
這種人有個很明顯的特質,非常「重包裝」,很類似感情裡的「愛情騙子」。
我之前遇過兩次這種角色,其中一位還是曾經共事過的朋友,一副「金玉其表」的模樣,開著名車、穿戴體面,連公司裝潢都搞得很氣派。
他一開始會很誠懇地找你合作,而且會釋放很多「誘因」,讓你覺得天上掉下來這麼好的機會和禮物。
「只要你和我合作,我們一定可以……」、「只要你聽我的,你一定可以……」,這些都是他們慣用的話術。
但他們從不和你談「方法」、該怎麼達到這些目標,也不和你提可能的風險和困難,你會發現他說的話「很虛」,到處都是漏洞和破綻。
當有人猛灌迷湯、愛畫大餅的時候,就要立刻有所警惕。他們最後的目的,是要拿你手上的資源或是錢。
大家出來做事業,「誠信、實在」是基本的原則,說話要算數,做事要靠譜。說話像是雲山霧罩、抓摸不定,做事常常指東打西、沒有章法的人,這種人是江湖上最典型的騙子。如果你「敢」和他們合作事業,最後肯定會吃大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