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關於投資
「市場只是一個參考點,看看是否有人在做蠢事。我們投資股票,就是要投資企業。」──華倫.巴菲特
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原則,他自己說是「簡單、老式、幾乎沒有原則可言」。巴菲特許多原則來自他的個性,其他則是從老師與經驗中學習。跟所有的好學生一樣,他將所受的訓練當作基礎,堆砌出比他最好的老師還要高的磚牆。
有一套哲學
「規則一:絕不虧錢。規則二:絕不忘記規則一。」
「多年來,許多非常聰明的人終於學到的一點是,一長串數字乘以一個零,還是等於零。」
巴菲特一再回歸到葛拉漢:
「我認為是有三個基本概念,構成智慧的基礎架構,合理運用這三個概念在股票上,對你才會有幫助。這三個基本概念既不複雜,也不需要數學天賦或是任何才能。葛拉漢說你應該將股票當作企業的一小部分,將市場波動視為朋友而不是敵人,從愚行中獲利,而不要參與愚行。在《智慧型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最後一章,葛拉漢說投資最重要的四個字是『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我認為這些概念,即使到今天已經有一百年,仍然是理想投資的三個基礎。」
巴菲特將葛拉漢的話概述如下:
「適當的性格加上適當的智慧架構,你就會有合理的行為。」
巴菲特不擔心他的原則了無新意:
「如果原則會過時,那就不是原則。」
認識敵人:通貨膨脹
「只要簡單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通貨膨脹比立法機關所通過的任何稅收更可怕。通貨膨脹損耗資本的能力實在難以置信。假設一位寡婦靠銀行存款年利率五%過活,如果一年的通貨膨脹率為五%,即使不必繳納所得稅,也跟通貨膨脹率為零,卻要繳納一○○%的所得稅一樣。她的所得都被『課稅』,等於沒有真正的收入,她的任何開銷都是吃老本。一二○%的所得稅,她可能會覺得太過分了,但是她可能沒有發覺,五%的通貨膨脹率對她經濟上的影響就等於是課徵一二○%的所得稅。」
「如果你覺得在股市進出,獲利可以擊敗通貨膨脹率,那麼我願意當你的經紀人,但不是你的夥伴。」
即使在通貨膨脹率高的年代,巴菲特還是持有股票,他解釋說:
「部分原因是習慣使然,部分原因則是股票代表企業,而擁有企業要比擁有黃金或土地更有趣。此外,在通貨膨脹的年代,如果你能以適當的價格購買股票,至少股票可能還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如何控制通貨膨脹,巴菲特有一些概念:
「我有個非常容易的方法,可以消除或是降低通貨膨脹。如果憲法修正案規定,消費物價指數漲幅超過三%的年度,該年度的眾議員或參議員都喪失競選連任的資格。」
巴菲特十九歲時,是內布拉斯加大學四年級生,讀到葛拉漢經典名著《智慧型投資人》。他將這經驗比作「保羅前往大馬士革路上的經歷」,也學到「以四十分買一元」的哲學。巴菲特說他閱讀這本書之前:
「我漫無邊際到處蒐集各種曲線圖,閱讀所有的技術分析,打聽內幕消息。然後我看到葛拉漢的《智慧型投資人》,這才豁然開朗,就像是看到光明。」
「我並不想讓人家覺得我像是宗教狂,但是這真的讓我很狂熱。」
「在這之前,我是用膽量進行投資,而不是用頭腦。」
										「市場只是一個參考點,看看是否有人在做蠢事。我們投資股票,就是要投資企業。」──華倫.巴菲特
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原則,他自己說是「簡單、老式、幾乎沒有原則可言」。巴菲特許多原則來自他的個性,其他則是從老師與經驗中學習。跟所有的好學生一樣,他將所受的訓練當作基礎,堆砌出比他最好的老師還要高的磚牆。
有一套哲學
「規則一:絕不虧錢。規則二:絕不忘記規則一。」
「多年來,許多非常聰明的人終於學到的一點是,一長串數字乘以一個零,還是等於零。」
巴菲特一再回歸到葛拉漢:
「我認為是有三個基本概念,構成智慧的基礎架構,合理運用這三個概念在股票上,對你才會有幫助。這三個基本概念既不複雜,也不需要數學天賦或是任何才能。葛拉漢說你應該將股票當作企業的一小部分,將市場波動視為朋友而不是敵人,從愚行中獲利,而不要參與愚行。在《智慧型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最後一章,葛拉漢說投資最重要的四個字是『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我認為這些概念,即使到今天已經有一百年,仍然是理想投資的三個基礎。」
巴菲特將葛拉漢的話概述如下:
「適當的性格加上適當的智慧架構,你就會有合理的行為。」
巴菲特不擔心他的原則了無新意:
「如果原則會過時,那就不是原則。」
認識敵人:通貨膨脹
「只要簡單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通貨膨脹比立法機關所通過的任何稅收更可怕。通貨膨脹損耗資本的能力實在難以置信。假設一位寡婦靠銀行存款年利率五%過活,如果一年的通貨膨脹率為五%,即使不必繳納所得稅,也跟通貨膨脹率為零,卻要繳納一○○%的所得稅一樣。她的所得都被『課稅』,等於沒有真正的收入,她的任何開銷都是吃老本。一二○%的所得稅,她可能會覺得太過分了,但是她可能沒有發覺,五%的通貨膨脹率對她經濟上的影響就等於是課徵一二○%的所得稅。」
「如果你覺得在股市進出,獲利可以擊敗通貨膨脹率,那麼我願意當你的經紀人,但不是你的夥伴。」
即使在通貨膨脹率高的年代,巴菲特還是持有股票,他解釋說:
「部分原因是習慣使然,部分原因則是股票代表企業,而擁有企業要比擁有黃金或土地更有趣。此外,在通貨膨脹的年代,如果你能以適當的價格購買股票,至少股票可能還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如何控制通貨膨脹,巴菲特有一些概念:
「我有個非常容易的方法,可以消除或是降低通貨膨脹。如果憲法修正案規定,消費物價指數漲幅超過三%的年度,該年度的眾議員或參議員都喪失競選連任的資格。」
巴菲特十九歲時,是內布拉斯加大學四年級生,讀到葛拉漢經典名著《智慧型投資人》。他將這經驗比作「保羅前往大馬士革路上的經歷」,也學到「以四十分買一元」的哲學。巴菲特說他閱讀這本書之前:
「我漫無邊際到處蒐集各種曲線圖,閱讀所有的技術分析,打聽內幕消息。然後我看到葛拉漢的《智慧型投資人》,這才豁然開朗,就像是看到光明。」
「我並不想讓人家覺得我像是宗教狂,但是這真的讓我很狂熱。」
「在這之前,我是用膽量進行投資,而不是用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