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摘錄1】關於這本書

歡迎大家!不管你是千禧世代、X世代或是戰後嬰兒潮的高年級生,這本《跟錢好好相處》就是為你寫的。自從《跟錢好好相處》第一版上市以來,這本書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經典,曾經幫助過無數人改善他們與金錢的關係,裡面提到的概念及想法歷久彌新。但是社會變動太快,我必須動員最佳團隊,修整內容以符合現代及未來的脈動及環境。
當然,我們最關心的就是你的需求,你一定會想:這本書真的能幫我嗎?真的可以協助我擺脫貸款,重燃擱置已久的夢想、買到心目中的房子或是離開不適合我的工作?或者讓我有足夠的錢支應更多的消費,或是讓收入成長、豐厚存款,甚或者擺脫每天為錢辛苦奔波的日子?
可以的,相信我。
準確一點說:相信你自己。
如果你能善用本書提供的工具,改變就會發生,因為有非常多人藉由使用這些工具已經改變自己。在這,我做出以下承諾:
◆ 你的消費會少很多,但生活過得更愉快。
◆ 你會存下比想像中更多的錢
◆ 你的債務也會減輕,對不必要支出的抵抗能力也會更好,也不必為了取悅一些你根本不喜歡的人,而產生無謂的花費(to paraphrase Robert Quillen).
◆ 你會花更多時間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 你可以較不費力地了解自己
◆ 你會更自在坦然地面對自己的財務
◆ 不再責怪自己以前胡亂敗家的行為,也會養成好習慣
◆ 開始為退休做準備,富足退休,可能比你想的容易一些
◆ 你會開始為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活,而不是為了錢而庸庸碌碌。
●財務獨立,才能得到真的自由
重塑你跟金錢的關係及達成財務獨立(Financial Independence),是本書最重要的目的,希望藉由健全財務九大步驟,使最珍貴的資源——你的時間——得到自由,能讓大家空下更多時間,追求真正的幸福、自由及存在的意義。
但改變與金錢的關係意義到底為何?答案不在於多賺或是少賺一點錢,重點是要釐清一件事:如果要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到底多少錢才夠?同時希望大家擺脫被金錢左右的日子,在消費時訴諸理性。每個人都做得到。
至於什麼是財務獨立?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達到財務獨立的境界,將不再為了賺錢而工作,除此之外《跟錢好好相處》這本書,將帶領你從僵固的思想解放出來,不再以為消費是達成幸福快樂的最重要手段,更不會認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越好,你會發現,以往對待金錢的模式已經消失,如果你按照本書的步驟行事,你的債務也會一點一點減少,儲蓄會同時越來越多,如果有超乎預期的額外支出,你也不再驚慌。儲蓄會變成你的好習慣,存款會越來越多,最後,到底要為熱情工作,還是為了金錢工作,選擇權就會回到你的手上。很多人都做到了,你也可以。
隨著本書提出的計畫及步驟,你會發現,自己其實不需要為了賺錢把大部分的人生投注在工作上。朝九晚五的操勞也許是社會上約定成俗的做法,但你會發現,人生其實可以有不同的道路,你可以回應內心的召喚及更美好的未來,從人生的高速公路駛下匝道,走自己的路。
到底要怎麼樣做,才能不再為了金錢而工作?現在你可能還不知道,但依照本書的建議,你會更清楚、更聚焦,當夢想出現時,會更有信心地迎向它。
一位順利蛻變的學員曾說,「這本書關心的,真的不只是金錢,而是整個人生」。

(中略)

●這本書是給誰看的?
只要你有收入、也有支出,那就是這本書的讀者,不是讓每個人都變有錢,而是透過此書了解,自己生命中定義的「足夠」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透過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改善與金錢的關係,這是每個人必做的人生功課,《跟錢好好相處》希望能幫大家達到「足夠」的境界。貪求越多越好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黑洞,不論你現在手上有多少錢,心中那個「越多越好」的聲音,把你帶向越買越多的死胡同。貪念是人心眾多的欲望之一,非常頑強地存在在著,不受公平、平衡及愛的約束,貪念會讓我們快樂的能力消失。要定義「足夠」,必須先問自己以下的關鍵問題:
◆ 什麼讓你感到快樂?
◆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 哪些價值,你絕對不願妥協?
◆ 假如你現在有三千萬,你會用空下來的時間做什麼?
◆ 如果在你的生命中拿掉一個東西,會讓你更快樂一些,那個東西會是什麼?(只能選東西,不能選人)
◆ 你會有足夠的錢退休嗎?
◆ 如果有人可以幫你還清現在所有的債務,你還會再次去借錢嗎?你會怎麼做?
諾貝爾獎得主,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對金錢與幸福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富足到的某個程度之後(以美國現在的標準約一年七萬五千美金),更多的金錢就無法買到更多的快樂了。在一九八〇年代,當我們推廣財務獨立計畫時,曾對參與的人進行了一項分析(因為那時還沒有筆記型電腦,我們都用紙和筆當工具),問到:要賺多少錢,你才會快樂?結果,不論參與者的薪資落在那個水準,幾乎每個人的答案都是:比我現在多五〇%;請他們對目前的幸福感打分數(一至五分),分析答案後發現,所得水準最高的群組與所得相對低的水準之間,沒有顯著的差距。當課堂上的學生,知道坐在他前面一排的同學,沒有因為所得比較高而感覺比較快樂時,現場鴉雀無聲。
這顯示,與金錢維持一個良性、清楚及賦權(empowered)的關係,是成功人生的重要關鍵,而非你擁有的「數字」〔金額只是憑空創造及設定的目標〕。當《跟錢好好相處》在一九九二年出版時,坊間並沒有討論金錢與幸福相關的書籍,現在,已有許多人透過我們的方法,達到財務獨立的境界。這些人有兩項強大的人格特質:
1.人生的目標比目前身處的有限客觀環境(包括工作)更遠大。
2.願意改變,誠實面對一切,變成可靠的人,而且一直堅持下去。
這些特質,代表追求FIRE(財務獨立,及早退休)財務獨立的內心渴望已經被點燃。
就我的觀察發現,FIRE運動的核心有三種深刻的價值(strands)——儉樸、簡單及自我滿足。這三種價值,千年來織就了人類文明、現代社會及各式宗教,且貫穿了不同政治背景、文化差異及不同地理位置的人,當然也適用在不同的財務目的。

(中略)

●四種財務智商
財務智商
主要是指必須有能力客觀地看待自己的金錢,跳脫原有的偏見及情緒。金錢真的能買到幸福快樂嗎?每個人都一定要為五斗米折腰嗎?金錢真的會讓我們恐懼、貪婪,又愛又恨嗎?我把大部分的時間,賣給了工作,這樣安全感真的比較高嗎?
建立財務智商的重點,在於了解你已經賺了多少錢、有沒有把它們記錄下來、如何清楚表達、多少錢會流入、多少錢會流出。除此之外,你要清楚金錢的真義為何?你的一生,用金錢交換到哪些東西?就實務來說,我們希望這階段的目標,是讓你脫離債務的泥淖,銀行裡有足夠支撐六個月生活所需的存款,如果你跟著本書的步驟,就能建立基本的財務觀念及能力。
財務健全
就字典上的定義來說,所謂「健全」有幾個意義:第一,對於道德及人文的價值,有一定想法及堅持;沒有腐化及污染。其次,在一個沒有受損傷的狀況下;完整。3.第三,沒有分裂、完整及完全的狀態。
要達到財務健全,必須確實了解你的收入及花費對社會帶來的影響,不僅是自己的家庭,還有整個地球;同時也要清楚需要多少錢及物質條件,才能滿足你定義裡的「圓滿」人生(最理想的狀態),哪些是多餘及雜亂的東西。在這個階段,你的財務狀況與你的價值,應該已經平行發展,如果你按照本書的步驟,就能走向財務健全。
財務獨立
財務獨立不僅只是收入獲得保障,也同時要能摒除對財務錯誤的認知,擺脫債務的束縛及凡事貪求「便利」的心態及行為。財務獨立是要去除所有讓金錢左右你生活的可能。
財務依存
在上一個財務獨立階段,我們已經擺脫朝九晚五的輪迴,工作及各方面的關係及基本的想法,也都有了轉變,但這不代表我們要脫離群體及社會存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源於愛及貢獻。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讓生命更有意議。我們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社會,一起做事、接納彼此。共同創造生活,這是生命豐厚的要素,相互照應,是生活的真實面貌。當然,我們也依賴大自然,共享建設——從道路、機場、圖書館到社會安全網,我們在一片互相聯結的海洋裡生存,事實上,在完成財務獨立之後,很多人(只要休息一段時間,或是完成長久以來的夢想之後),都願意把時間投注在讓世界變得更好。

(中略)

財務獨立九大步驟的基本精神,仍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擺脫「工作—消費」的循環,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與金錢的關係。當然,喬依及我,或者其他社會支援團體的協助,也能扮演提醒及誘發改變的角色,在全書的最後,我完整地介紹了全新的方法「談一談錢:關於錢的幾個問題」互助團體。經過實際驗證,藉由這個方法,你可以跟朋友或是任何陌生人談論生命中最重要的議題:你與金錢的關係。在每一章節的最後,都總結了幾個重要的問題,在與朋友、家人或其他團體討論金錢議題時,這些都可以當做是很好的話題,甚至在你獨處自省的時候也非常好用。當我們願意分享我們的夢想、疑惑、恐懼、偏執時,改變就會發生。
●勇敢開啟改變吧!
我希望透過這個前言,引發你對執行財務獨立九大步驟的興趣,開啟改變的第一步。當好奇心被燃起,行動就會跟著產生,我希望你有自信未來可以改變,接著,可以好好閱讀這本書了。看完之後重回第一章,開始一步一步執行你的改變計畫,以落實財務獨立的目的。
老讀者,歡迎回來。新讀者,也歡迎開始認識這套方法,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透過這個方法走出困境。誠摯地希望你也能成為其中一分子,這個世界需要你挺身而出,追尋夢想。

【摘錄2】第2章_金錢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樣子了!——從來就不是

●你的生命能量
到底金錢=生命能量的意義是什麼?畢竟,我們四分之一的人生用在與金錢有關的事情上,賺錢、花錢、憂慮錢的事、對追求金錢充滿熱情。傳統社會對錢的價值,我們必須學習及遵守,但金錢到底對我們的意義為何?需要人們自己決定,這就是生命能量。用一生中的所有時間,換取可能的金錢報酬,還得決定怎樣花費這些錢。我們心中對錢的定義,決定了對待它的態度,我們的生命能量,比你實際花出去的錢還真實。
金錢這件事,對我們而言,並沒有內在真實性(intrinsic reality);但生命能量有,至少對我們來說,它是具體的,恆常地存在。生命能量是我們所有的一切,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是有限的,也沒有辦法重新來過,我們如何處理生命能量,決定我們人生在世的意義。
如果你今年四十歲,一般估計,在臨終之前,你應該有三五‧六七五萬小時(四○‧七年)的生命能量。假設用一半的時間維持身體的機能,睡覺、吃飯、上廁所、梳洗及運動,那麼,你會有十七‧八萬小時的生命能量需要分配,包括:
◆你與自己的關係
◆你與他人的關係
◆你的創意表達
◆你對社會的貢獻
◆你對世界的貢獻
◆追尋內在平衡
◆維持一份工作
現在我們知道,金錢是你用生命能量交易得來的結果。所以,你現在有機會建立使用生命能量的先後順序,畢竟,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比生命能量更重要了!
(中略)
●你用生命能量換到多少錢?
我們知道金錢的主要目的是用來換取生命能量。現在來算算看,到底我們一生用了多少錢,換取多少生命能量;也就是說,你用了多少時間在工作上,總共因此賺到多少錢?
多數人對於「生命能量∕所得」比(life-energy-to-earnings ratio),都有不切實際的錯誤認知:「我週薪是一千美美元,工作一週四十小時,所以我每小時的生命能量是二十五美美元!」生命能量沒有這麼簡單,為了工作所投入的相關事項,通勤時間多久,花了多少錢,這些全部要算進去。
注意,結果可能令你大吃一驚!有些人可能痛恨他們的工作,視為長時間的苦差事、無聊、同事間勾心鬥角、工作進度落後,與老闆或同事意見不合,無力感等……準備好算一下,你花在「我恨這份工作」上的時間及理由。
如果不工作,你會花多少錢及時間在其他事情上?例如:煮飯、修理東西等。還有你為了保住這個職銜及地位,需要投入多少努力及花費?車子、得體的衣著,住大城市、精華區、買好宅,或把小孩送進私校。
把以下的討論當做腦力激盪,盤算一下,為了保住這個朝九晚五的工作,你花了多少時間及資源。這裡提到的東西,不一定適用在你身上,你可以想想還有沒有應該列進來的事。對於自雇者來說,情況可能更複雜一點,但盤點之後好處更大。你可能發現,很多工作不是被高估就是被低估了。
以下的練習,我們假設了一些狀況及數字,目的是要製作一個假想的表格,在最後的討論中,估算出生命能量及金錢的實質「交換比率」。你也可以用自己的實際狀況來推估,自己真正的時薪到底多少。
通勤
不論你是自己開車、搭計程車、搭別人便車、騎腳踏車、走路或是搭乘公共運輸,只要你是上班族,就會花時間及金錢在通勤上。在這裡,我們假設你是開車上班,別忘了你必須把停車費、過路費、過橋費這些零碎的支出,還有汽車的折舊維修都要一併計入。
假設每天你花一個半小時通勤開車上下班,一週五天,花的時間就是七個半小時,油錢及維修算每週一百美美元。(假如是大眾運輸,費用及時間當然就不同)
7.5 小時∕週, $100∕週
治裝
你上班穿的衣服跟假日時的穿著一樣嗎?你在工作時,為了職場禮儀,必須穿著合宜的服裝嗎?這裡指的,不只是像護理師、建築工人的制服而已;還包含建築工人的鐵鞋、廚師的圍裙,以及為搭配工作場合,必須穿著的訂製服、高跟鞋,領帶、褲襪等。如果不是工作需求,你會在脖子上繫上領帶,或是每天穿三吋的高跟鞋嗎?不只是金錢,你也必須計算花在治裝及打扮上面的時間,還有刮鬍水及國外進口的高檔化妝品。
所有的行頭都需要量化成數字,從逛街到塗上睫毛膏,刮鬍及打領帶。假設每週必須花一個半小時,花費大約二十五美美元。
1.5小時∕週, $25∕週
外食
為了工作而養成的飲食習慣及其產生的額外費用及時間也要列入,例如:早上及下午的咖啡;中午在員工餐廳排隊所花的時間;為了節省時間,外食或叫外賣所產生的花費。
假設每週需要花五小時在吃食上面,每週五天的午餐花費,假設是三十美元;犒賞自己的咖啡每週約二十美元。一共在飲食上每週必須付出五十美元。
5小時∕週, $50∕週
舒壓及吐苦水
每天下班之後,你是充滿熱情及活力,準備與家人及所愛的人一同生活?還是精疲力盡,拖著疲憊的身體,拿起啤酒或馬丁尼縮在沙發上,看著眼前的電視或電腦螢幕,動都不想動,還不忘哀怨地說:「今天真是夠了」?要花你一些時間,才能釋放工作的壓力。包括你大聲向他人抱怨工作及同事,這些因工作衍生的時間及花費,也得列入。估算每週花在吐苦水及舒壓的時間,可能要花五小時,衍生的費用大約三十美元。
5 小時∕週, $30∕週
逃避式娛樂(Escape Entertainment)
注意到這個標題多了「逃避式」三個字嗎?逃避什麼呢?是因為困在牢裡?或是在什麼樣受限制環境中,你才要逃出來嗎?如果日子過得充實又令人興奮,那為何要逃?你在螢幕前待的時間太久了嗎?看看下面的情境,「這星期工作實在太辛苦了,我們晚上去城裡好好瘋狂一下吧」,「讓我們逃離這煩人的東西,到拉斯維加斯週末狂歡吧!」真的需要這樣做嗎?
以生命能量或是金錢計算,這樣在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在辛苦了一週,埋首無聊的工作之後,週末的娛樂活動真的有補償作用嗎?當然,有一些藝文活動帶來刺激、啟發心靈、滋養生命,若將生命能量用在這上面,可以豐富人生;或是你特別去學了藝術,這種花費不能算在逃避式娛樂中,因為這是生命的提升,跟工作無關。讓我們假設,平均每週用在逃避式娛樂的時間為五小時,費用為四十美元。
5小時∕週, $40∕週
度假
把時間花在旅遊,或到不同的地方體會不同的文化及自然,就像藝術欣賞一樣,都是人生非常棒的經驗。但如果度假是因為需要找一個角落恢復美元氣,以便回職場打拚,那就屬於跟工作相關的花費了。
例如你因為工作太辛苦,懶得規畫旅遊,乾脆把一家人帶到巴哈馬群島,你自己就在躺椅上放鬆,這也算是與工作相關的花費。但如果你把家中多餘用品賣掉,拿這些錢到巴哈馬做志工,評估珊瑚的健康狀況,這可能也應該算在提升生命的費用上,只有你自己知道,這些花費應不應該算在工作帳上。
還有什麼呢?度假小屋、遊艇或是露營車,這些用來逃離都市及工作的工具,若把這些加總除以五十二,我們假設每週你必須花五小時,三十美美元在因工作衍生的度假活動上。
5小時∕週, $30∕週
工作帶來的病痛
你因為工作而生病的比率有多高?因為壓力太大,身體負擔太重,因為想要有表現工作太衝,或是與同事及員工起衝突?
至善科學中心(The 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這個組織,一直致力於倡導用科學方法提升生命意義。他們的研究發現,幸福感能增加心臟健康,強化免疫系統、對抗壓力、減少痠痛疼痛並延長壽命。在我們自己的經驗裡,志工身體出現問題或是怠工的情況,都比一般受雇員工低很多。日子過得簡單、快樂及富足的人,相對健康許多。
在這個項目中,什麼樣的疾病會歸因於工作,要花多少時間及金錢,治療這些衍生的疾病,難免會有「內在感覺」的主觀認定。我們假設,每週我們平均大約要花一小時,或約二十五美美元的費用,用來看醫生、拿藥及處理這些病痛。
1小時∕週, $25∕週
其他因工作產生的花費
檢查步驟一中的資產負債表,有沒有一些本來不會支出,但因為工作才產生的花費?在「雇人幫忙」的項目中:請清潔公司打掃家裡、請人整理花圃,雇用雜工處理家務,或是找保母,如果你沒有工作,這些支出還會存在嗎?不管是單親或雙薪家庭,托兒所是一個不小的開銷,如果你沒有工作,這個開銷其實不會發生。找時間精算你一週的生活,多少花費是跟工作有關?
在網路上長資訊,或是為了建立人脈而晚上出席社交活動,為了工作挫折而拿另一半出氣的時間,仔細找找,有沒有一些因為工作衍生的隱藏性支出,那些職場進修訓練、課程、書籍、會議,都要算在裡面。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但基本原則相同,找出你自己的實質時薪。
現在,把這些數字整合成一個表,把因為工作所耗的時間(例如通勤),加上平常的工時;另一方面,計算因工作衍生的相關花費。再加上一些一次性的重大花費,例如度假及醫療費用,把它除以五十週(我們假設一年五十二週之中,你應該有兩週的假期)。如果你為了要重新獲得工作動力,有了一次度假旅遊,花費約一千五百美元,那麼就把它除以五十……當然這種特殊的一次性費用,大部分是一個概括的數字,不會太精確,但請多用點心思,讓數字盡量精準。
圖表2-2示範了計算你真正時薪的計算過程及數據結果,是你的人生中,每一美元代表的小時或分鐘數。數字是推論而得,你自己的數字和支出項目可能跟這個很不一樣。
如果公司有給你一些福利(例如保險,或是退休金提撥),記得把這些加進你的正常時薪中。因為不是每家公司或是每個受薪族都有這樣的福利,所以我們在這裡,並沒有把這些算進來。
●精打細算真正的時薪
這數字很值得玩味,案例裡每支出的一塊錢,等於花掉六分鐘的生命能量,下次當你花二十美美元,買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前,好好想想這個數字。試著問自己:這個東西,真的值得花掉一百二十分分鐘的生命能量?花了這兩小時,我得忍受擠在火車上、陷在車陣中的通勤;或為了保住工作,焦慮地尋找下一位客戶?記住,我們這個表,還沒有把一些花在想方設法升官的時間算在裡面;也沒有把處理家庭生活不安(因為工作負擔太重)的時間算進來;更沒有把平衡工作及家庭生活,所需的花費及時間算進來。工作的成本方方面面地影響你整個人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