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你的財務問題出在哪?
我討厭的事情不多,但陳腔濫調必定榜上有名,而且名次還很高。為什麼?因為它們實在太廣為流傳,導致人們不疑有她。
這麼說好了:我對任何事都心存懷疑。其實,我對格言多半不信(而且還時常駁斥),特別是牽涉到錢的時候。不過,我願意為下面這句實測後證實為真的老話網開一面:金錢就是力量。因為金錢的確就是力量──恐怕還是所有的力量之中最強大的一種。重點是,你能輕易擁有它。
請將金錢的力量視為一種工具。正如你能用鐵鎚蓋房子,你也可以用同一隻鐵鎚拆掉它。超能力能助人,也能為非作歹,錢也一樣。你要不是掌控錢,就是被錢所掌控。毫無疑問,我們要成為能掌控它的人,並且妥善運用。在此步驟中,我會協助你重塑金錢觀念,並且示範如何駕馭金錢,好讓它永遠不會反過來掌控你。
搖醒糊塗的自己
很少有其他東西像錢一樣讓人容易情緒激動。政治不行(除非扯上金錢),宗教不行,屈指可數。
對錢懷有罪惡感所以賺錢,這種想法實在有夠糊塗;覺得錢可恥所以不碰錢,這也是一種糊塗。錢的四周到處都是這種陷阱,攻擊來勢洶洶。若想全身而退,唯一正解就是奪走它的力量,並且為自己所用。
當然,人人都是有獨立意志的個體,有權為自己下決定。不過,正如我們在前言中所得出的結論,金錢正是點燃那股力量的關鍵。當你有了錢,能擁有的選項會更豐富,也會更好。當你沒錢,選項則會大大受限。
所以,對你而言,什麼樣的選擇很重要?你希望財富帶給你何種力量?也許是能做一份你想做且熱愛的工作,不是因為非做不可;也許是能恣意決定你想居住或旅行的地方,或是向你愛的人或需要的組織伸出援手;也許是能離開一份糟糕的關係,不再受限於對方的經濟援助而非得和她在一起不可;又或者,像碧昂絲那樣,決定統治世界。諸如此類。
金錢所賦予我們的選項,比有錢本身更具價值。這些選項能夠為你帶來自由。就算你還沒有意識到,缺少自由很可能正是促使你過去做出那些行動以及緊抓關係不放的原因,因為我們很常落入糊塗陷阱。
力量始終在你心中
我之所以非寫這本書不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有太多女性告訴我理財是「男人的玩意」。更糟的是,她們還和我說,她們因為沒有自己的錢,所以只能繼續被悲慘的家庭狀況所困。女孩們,搞什麼?!男性當然不是唯一能增加財富或利用財富為自己謀利的人。事實上,數據已經證明,女人是更出色的投資者,這點並不意外,畢竟她們貢獻了85%的消費額,因此對於市場需求也更敏銳。需求驅動銷售,而銷售拉抬股票。數字是誠實的,男人根本沒有更擅長投資,她們只是比我們聊得更勤罷了。無論你如何鬼遮眼,以為她們真懂些什麼好料、或是什麼高深的學問,這些資訊你也全都唾手可得。前提是你得先伸手去拿。
我們對金錢的看法之所以與男性同胞不同,絕非出於偶然,而是從小時候就開始了。女孩向來被教導要小心謹慎、要存錢,而男孩被鼓勵去追求好工作、打造自己的財富。雖然這情形並非鐵板一塊,且總有例外,但研究顯示,這是孩童階段最常見的金錢教育觀念。所以,長大成人後,女人省下出外喝拿鐵的錢,選擇自己在家染頭髮(千萬別),同時,男人卻在外尋找投資機會,並且持續關注求職市場。我們也看到,與男性相比,女性在財務及理財方面的態度格外消極。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女性將理財與負面詞語連結(例如害怕、焦慮、不足、畏懼)而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男性會這樣。
讓事情雪上加霜的是,當迪士尼公主找到她們的白馬王子,或者當賀曼頻道(Hallmark)電影中可憐沒人愛的女主角找到了真命天子,其中一個構成「從此幸福快樂」的元素是:她會擔起照顧她的責任。她會負擔所有生活費,並且保護她的安全。我們對此照單全收的程度,就像在疲憊的一天結束之際吞下一口棉花糖巧克力冰淇淋一般。但實情是這樣的:那些電影沒有告訴你,有時候,白馬王子其實是隻青蛙,而真命天子不一定會愛你一輩子。你真正擁有的只有自己,直到死亡使你們天人永隔。而且,真正的公主(也就是皇后們)是那些名下有城堡的人。
事情的真相是,像我們這樣聰明、厲害又如假包換的「女權擁護者」,內心有個小角落從小就相信,我們會嫁給一位有錢人,而他會照顧我們。如果你從未有此念頭,那麼你要不比我堅強,要不就是在欺騙自己。
回想那些你交往過的對象(或是正在交往的人),問問自己:假設我今天繼承了豐厚遺產,或自己完全能經濟獨立,我和她在感情中的關係會有所不同嗎?如果我大升官,或大賺了一筆呢?我當時會更常將自己放在第一位嗎?我可以不用每次都得忍受那些狗屁倒灶嗎?假如不用考慮錢,我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嗎?
對少數幸運的女人來說,答案是「不」,但對於我們剩下的其他人,讓我來搶先回答:會,百分之百會。
我們必須打破這個循環。在〈步驟十二:掌控大局〉中,我會深入談談你能為自己和口袋裡的錢採取的預防措施,包括婚前協議、保險和遺囑,但此刻,你只要知道我不會袖手旁觀,不會讓你因為沒有勇氣去做點什麼,直到臨終前才懊悔當初怎麼會留下來受苦,或是後悔錯失追逐此生至愛的機會。無論是潛移默化,還是驟然巨變,金錢能改變所有關係中的權力平衡,尤其是愛情。(嗨,我有一檔節目叫做《不能說的祕密》(Hush Money),就是在討論這點。)

雪兒(Cher)曾經分享一段有名的回憶:「我媽對我說,『寶貝,你知道嗎,有一天你應該要定下來,找個有錢人嫁了』,而我回她,『媽,我就是有錢人。』」
在本書的最後,你將可以自信十足地說自己「很有錢」,而且不只是因為你淨資產上的數字(這個也會有的,親愛的),還有伴隨金錢而來的一切,包含選擇的權力,握有諸多選擇的權力。而一旦這事發生了,你往後也會用更健康的方式進入任何一段親密關係。
當然,這不是一本談感情的書。這本書是在教你如何增長財富。然而,為了要了解你為什麼需要在經濟上獨立自主,我們必須好好聊聊究竟、到底是什麼因素耽擱了你這麼久。我相信,我們身上所背負的精神及情感重擔是拖慢且妨礙我們試圖改善財務的最大原因。如果你的包袱和我的很像,那麼還挺重的。是時候放下它們並且看清──容我引用且稍微改寫一下一句電影台詞,台詞出自我最愛的兒童奇幻電影《綠野仙蹤》(劇情與找到王子無關)──力量始終在你心中,親愛的;只是需要你自己發現它。
斷開鎖鏈
有能力左右你的不只是另一半,家人和友情也可能同樣複雜,有各自的立場和責任義務關係。如果你發現金錢正在一段關係中扮演不健康的角色,無論是幫你埋單但因此越線的父母,還是基於從小一起長大的理由就付你不合理薪資的朋友,該是斷開鎖鏈的時候了。
你完全可以接受父母的錢或是為好友工作,一切和樂融融,沒有責任義務,人生就是如此完美。嗯哼,太棒了。但是,請務必對自己誠實。任何事物背後都有代價,那就是,你為了它放棄了什麼。
這麼說好了,假設你父母每個月給你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的零用錢,但條件是希望你永遠留在家鄉,那麼代價就不只是一年1萬2000美元(約新台幣36萬元)而已,而是你留在那裡所錯失的所有機會,更別提這整項交易所造成的焦慮,而這種焦慮可能還會讓你得花錢看心理醫生。大約有七成的千禧世代(這代人住在家裡的機率也最高)雖然有全職工作,但還是從父母那裡拿錢以支付帳單。這麼做只會讓她們就算成年後也無法脫離父母掌握。
值得嗎?我無法替你回答。你的心理醫生或朋友也無法。只有你能回答。每天必須起床面對生活的是你。所以,捫心自問吧:我過的是我自己想要的人生嗎?我熱愛它,並且引以為傲嗎?對於這個人生該如何發展,我有最終的決定權嗎?
如果你現在在過的人生是某人故事中的配角,我希望你能鼓起勇氣徹底改寫。讓我再說一遍:時間是你最寶貴的資產,而且也是你增長財富時最不可或缺的戰友。錢賠了再賺就有,但你永遠無法賺到更多時間。你等越久,賠的就越多。而那些鎖鏈只會越來越粗,也越來越難切斷。
你的財務創傷是什麼?
如果你讀過我的上一本書,《做你自己的英雄》,你便知道,我兒時的受虐經歷加上父親用藥過量致死一事讓我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假如你沒看過,現在你知道了。)我們總以為,創傷必定源自生命中驚天動地的事件。但那些成長過程中曾經挨餓的人、有著自戀的父母的人、受虐過的人或長年被忽視的人,都有可能和那些遭逢過車禍、攻擊或性侵等重大意外的人活在類似的折磨當中。無論是否經醫生診斷確診,那些事件或經年累月的行為都會影響我們成年後的生活方式。我深信,而且我本人就是活生生的證據,我們能夠從創傷中復原,但前提是我們能認知到此事件、或是多個創傷事件的存在。一旦你能有所認知,並且拆解、重塑,它甚至會成為一種超能力,如同我所經歷的那樣。
無論規模或大或小,我們每個人對錢都有創傷。總體層面的金錢創傷可能包含:工作上經歷過網際網路泡沫時期、見證過金融海嘯,或是面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造成的經濟恐慌。個體層面的金錢創傷可能包含:幼時靠救濟過活、老家被強制法拍、錢被偷或遭資遣。
任何潛在的創傷背後,都隱含了某種根深蒂固的金錢觀,有可能是你從小到大聽來的,或是長期在文化中耳濡目染。家庭養成的金錢觀可能有:看父母囤積物品、揮霍無度或是收集優惠券。社會對金錢觀的影響可能是:看朋友欠債、衝動購物或避談一切金錢話題。
不管你在小時候、青少年或該死的成人時期經歷過什麼,通通無關緊要。從現在開始,你有機會決定要讓錢為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你有機會打造文化,制訂標準。也許你想要用和過去成長時完全一樣的方式面對一切,那也很好,只要你記得停下來、好好審視一番,然後拿出獨立自主的態度,有意識地繼續這麼做。然而,要是你仔細審視的時候發現,那套方法已經不適合現在的你,那麼請著手改變。就算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不代表你非得那樣做不可。你完全可以學習採用一種不同、甚至更好的方法。
關於理財(還有人生)的所有知識,都是我自己透過反思(並且,最終駁斥它)小時候家裡那套方法學來的。甚至可以說,我用自己希望被養育的方式重新教育了自己。所以,我說你可以打破任何循環的時候,是根據一些沉重的經驗(和諮商費用)說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