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漫畫零基礎學會經濟學》
作為一個投資類的財經網紅,我竟然膽大包天到敢出一本經濟學的書。其實,投資或賺錢跟經濟學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兩者不能說是毫不相關,只能說是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不少經濟學的大咖專家也都出版過經濟學著作,可謂珠玉在前,我再出版這樣一本書,就是瓦石難當了。不過既然要出,我總要為自己找點理由。於是我搜腸刮肚,終於想出了這本書的絕對優勢:能用漫畫表達的,儘量減少文字;能用故事表達的,儘量不說名詞。相比於讓你拿起來就倍感壓力的厚厚一本書,這本漫畫經濟學唯一的宗旨,就是讓你讀得輕鬆,看得開心。正是因為如此,怕你看得太過開心,忘了這是一本正經的經濟學著作,所以我把本書內容所圍繞的十大經濟學原理先列在這裏。關於人們怎樣做出決策的四大原理:
原理一:人們面臨交替關係。欲望是無限的,但資源是有限的,很多時候人們為了獲得一樣東西,就不得不放棄另一樣東西,這就需要權衡與取捨。
原理二:機會成本才是成本。因為需要權衡與取捨,所以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原理三:理性的人永遠會考慮邊際量。所謂邊際量就是指某個經濟變數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下發生的變動量,所謂邊際效應遞減,就是當你饑餓的時候,吃第7個饅頭時獲得的滿足感,遠不如咬下第一個麵包時的滿足感。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成本和收益的變動,往往會改變人們的行為和決策,當然這種激勵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而關於人們如何相互交易的三大原理:
原理一:交易能使每個人的狀況更好。雖然在交易中也存在著競爭,但這種競爭不是一定要分個輸贏,而是可以實現雙贏。
原理二: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式。有兩種調控經濟活動的方法,一種是政府計畫,一種是市場機制。
原理三:政府有時候可以改善市場結果。市場經濟有很多優勢,也有明顯的不足,比如會因為自然壟斷、資訊不對稱和不夠公平等問題導致調控失靈,從而使資源配置效率下降、環境污染等不良後果產生。
最後是關於經濟整體如何運行的三大原理:
原理一:一國的生活水準取決於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世界各國貧富不均,原因在於生產率的差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均GDP和人均GNP。
原理二: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會導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表現為貨幣貶值、物價總水準上升,大多數嚴重或者持續的通貨膨脹都是由於貨幣量的增加超出實際流通需要量。
原理三: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係。通貨膨脹時物價上漲,勞務價格也同步上漲,失業率下降;通貨緊縮時物價下降,勞務價格同步下降,失業率上升。
以上就是著名的經濟學十大原理,也是本書中難得一見的知識密集地帶。所以,接下來我會以經濟學十大原理為基礎,同時融入行為經濟學,從不同角度來分析解讀發生在本書主人公老六身邊的經濟活動。
………………………………………………………………….
2.《看漫畫零基礎學會 資產配置》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普通人做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風險,獲得穩定收益。要實現這個目標,普通人就必須學習一些資產配置的入門知識。
本書以漫畫圖解的方式,從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講起,分析了普通人做資產配置的四個目標。之後,本書簡明生動地介紹了普通人可以用來做資產配置的金融工具,比如股票、基金、債券、保險等。在此基礎上,本書又系統介紹了做資產配置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工作,資產配置的不同策略,以及在經濟週期和人生週期的不同階段,分別應該如何做資產配置。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句話,幾乎所有人都聽說過,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是這樣做,可就不好說了,為了瞭解大家的現狀,我們先來做個街頭採訪。
問:「你覺得自己有資產嗎?」
問:「你怎麼理解『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呢? 」
問:「你聽說過資產配置嗎?」
問:「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應該做資產配置?」
問:「你是怎樣做資產配置的呢?」
你有沒有跟著回答這幾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是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人擁有更多資產、更懂得資產配置,還是覺得自己對這些問題感到模糊,甚至迷茫呢?其實,不管是在我自己運營的財經公眾號裡,還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從與粉絲和朋友們的聊天中,我發現80%以上的人對資產沒有清晰的概念,90%的人認為投資就是炒股,而在所有炒股的人當中,99%是虧損的。
這可怎麼辦呢?大家原本都指望著通過投資一步步增加財富,現實卻總讓人們鎩羽而歸,不僅沒能在投資的戰場上攻城掠地,反而丟盔棄甲,將自己好不容易儲存的積蓄虧損殆盡。所以,不想浪費錢、想穩定賺錢的朋友,確實該系統地學習一下資產配置了,以便讓財富在你科學合理地選擇的不同籃子中穩定增長。
「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投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一般來說,整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本書旨在將這三個階段剝皮拆骨地展現在你的面前,陪你一步步管理好你的資產,直到達到你想要的財務狀況。
在開始講本書的主題之前,我們先來搞清楚三個概念。第一個概念是理財,理財是對包括資產和負債在內的財富進行管理,以達到保值增值並能應對未來支出的目的。
第二個概念是投資,投資是在一定領域投放資金,以達到在未來獲取收益或資金增值的目的。也就是說,理財是為了合理安排收支,不做月光族,以保證在未來任何情況下都有錢花;而投資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利,可能要承受較大的風險,很難預測未來的結局。
第三個概念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既是在理財,也是在投資,既要達到投資獲利的目的,也要兼顧風險控制,讓未來的生活衣食無憂。所以,資產配置要求在不同時期持有多種不同的資產。這是因為每種資產都有波動週期,如果你只購入一種資產,那你的財富就會完全隨著這種資產的波動而波動。比如,當你只投資股票時,如果股票是這樣波動的,那你的資產也會這樣波動。如果再加上這樣波動的債券,那你的資產就變成這樣波動。
如果在此基礎上再配置上貨幣,那你的資產就會變成這樣波動。這樣解釋,大家能夠理解資產配置了嗎?不能也沒關係,我們再舉個具體點的例子。假設,你的鄰居老王認為炒股是最好的投資方式,於是他將自己全部的積蓄100 萬元投入股票市場。而你也有100 萬元,不過你多少聽說過一點資產配置的知識,所以你將50 萬元投入股票市場,用另外50 萬元購入了波動性更小的債券。
第一年,股票市場大漲80%,債券市場則中規中矩地賺了5%。此時,老王的資產變成了180 萬元,你的資產只漲到142.5 萬元。
010第二年,股票市場大跌40%,債券市場成績斐然,漲了8%。此時,老王的資產跌得只剩108 萬元,你的資產也跌到110.7 萬元。
第三年,股票市場還算平穩,但依然跌了10%,債券市場依然表現突出,幫你賺了7%。此時,老王的資產變成97.2 萬元,你的資產則變成約109.3 萬元。
現實中,一檔股票的波動率可能比上述案例中的股票還要大,甚至有退市的可能,很多人被套牢幾年都無法自拔,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但是有了資產配置這個科學神器,你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將股票、債券、貨幣、保險等不同資產組合起來,使你的整個投資組合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更優的風險收益比。經過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的整體波動將不會像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同時也能滿足你對於收益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你不會像坐過山車一樣,時時處於恐懼和焦慮之中。
總之,將你的財富放在狂風暴雨中的船隻上,你的心情和財富安全也會風雨飄搖。將你的財富放在重重密封的保險箱裡,它們又無法自我成長。只有將你的財富放在各個不同的地方,你才能在風和日麗的沙灘上曬太陽,而不用擔心局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