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致富覺察: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

79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01 致富渴望──你到底想不想要賺錢?
──────
主要觀念:
賺錢要有渴望的目的
賺錢要有明確的好處
──────

記得剛進入創投產業工作時,曾經聽到一個小故事,描述有位年輕創業家特別請教他心目中的經營大師,怎麼樣才可以創業成功?

沒想到大師聽完他的問題後,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把這位年輕人逕自帶到了游泳池畔,邀請他一起跳入之後,接著竟突然用力把他的頭壓進水裡。

這位年輕人,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之下,不僅喝了好幾大口水,甚至驚恐失措地拚命掙扎;最後在快要窒息關頭,才被大師放開了手讓他浮出水面。

就在他怒睜雙眼看著大師,想要質問他為什麼做出這麼失格行為的時候,即聽到大師和藹地說:「如果你對創業的認知,就像剛才在瀕死狀態,對新鮮空氣的渴望,對求生目標的追求,是一模一樣的態度;那麼你距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這讓我想到小時候,住在台中后里眷村,雖然資源非常匱乏,但是因為大家生活條件和環境都非常類似,所以或許收入不是很好,但是感覺生活卻非常自在,對於賺錢致富也沒有什麼太大概念。

在眷村,我們家住的是竹籬笆牆,只有鐵皮搭了個大後院當廚房,甚至沒有浴室和廁所。晚上要洗澡的時候,老媽就會拿個大鐵盆裝熱水,放在廚房地板充當浴缸。廁所則是用痰盂,方便完之後直接倒到側院大土坑裡,回歸大自然做養分肥料。

直到小學六年級,因為父親從軍職轉任教官,被分配到了苗栗縣的高中,我們也就因緣際會舉家遷移,搬進學校教職員宿舍。

記得第一天看到新家,整個人都驚呆了,因為沒想到僅僅是公家宿舍租賃的房子,就可以有這麼棒的廚房、完整的淋浴洗澡間,還有從未見過的抽水馬桶。

從那一刻起,我告訴自己,將來一定要賺大錢,讓自己有能力買間讓家人能夠過上舒服幸福日子的房子。

特別是一定要有浴室和抽水馬桶。

現在想想真的是很質樸的嚮往,但是在那個年代,確實是不折不扣的遠大奢望。

尤其在我升上國中二年級的時候,父親因為生病驟然離世,龐大醫療開銷,加上母親要獨自張羅三個孩子的生活教育經費,常常心力憔悴,更讓身為家中長子的我,對於賺錢渴望日益熾烈、日益熱切。

當然這種渴望,也影響了我日後所有的行為決策,不管是做家教、去餐廳駐唱、參與直銷賣貨、開補習班、考證照,甚至最後讀完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學系,又決定報考企管研究所,並選擇「財務管理」為主修。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賺錢的目的非常明確,賺錢的好處非常清晰,能夠為後續賺錢的行動,提供最好的養份。難怪曾聽人說:

少年得志大不幸,
千金難買少年貧。

所以「賺錢」兩個字,到底:

只是可有可無的希望和想要?
還是即知即行的渴望和必要?

對於到底賺不賺得到錢來說,扮演著至為重要攸關的影響。認真思考「賺錢」這兩個字,你必須要有:

渴望的「目的」,
必要的「好處」。

才會讓賺錢化為「即知即行」的行動。這樣子的「想要」,才是「真要」。

【思考練習】
試著列出讓自己賺錢最渴望的「目的」?並且將目的達成之後,可以獲取什麼樣「好處」清晰表列出來。


 

03財商認知──你身旁朋友或家人有錢嗎?
──────
主要觀念:
我們無法成為不知道的人
我們無法賺到不理解的錢
──────

我常常在演講或者是授課過程中,會請教參與者或觀眾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通常是:「請問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家長或長輩,要您好好努力用功讀書,將來長大才能夠找個好工作?換句話說,就是把求學目標,和找到好工作劃上等號?」

通常問完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把手給舉了起來。

接著問第二題:「那有沒有長輩或家長,要您好好努力用功讀書,將來長大才能去創業賺大錢的呢?也就是說把求學目標,放在創業這條道路上面?」

這個時候就會發現,舉手的人可說是寥寥可數少得可憐。

最後當我再問:「有沒有家長或者是長輩,要您們好好努力用功讀書,將來長大才能變成像巴菲特一樣的投資家?也就是把求學目標,放在變成專業投資人的這個角色上面?」

想當然爾,到了這個環節,幾乎沒有任何人舉手了。

觀眾或者是學員們,甚至還會發出笑聲並竊竊私語地說:「我爸媽可能連巴菲特是誰都不知道呢!」

是啊,如果我們連巴菲特都不認識,就算他再有錢,再會投資、再會賺錢,我們也不會把它當成模仿對象,和效法榜樣,當然也就沒有辦法學習他的致富道路,成為像他一樣的投資高手。

這就是我常說的,

我們不可能成為我們不知道的人,
我們不可能理解我們不知道的事。

所以小時候常常聽別人說「生意仔難生」(台語),好像會做生意是一種「天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不是後天培養,而是先天具備的。

但重點在於,如果我從來不知道創業或做生意是人生的一種選項,甚至身旁的家長或長輩,都不是這類做生意或創業的角色,我又怎麼可能知道原來做生意也可以成為致富的道路?

●不懂,就去向懂得人學
曾經有一個白手起家的大哥告訴我,創業對他而言,是與生俱來血液裡流淌的DNA。我聽完後,很好奇地問他,為什麼他會有這樣子的認知和感想?

他很得意的說道,因為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以及外公、外婆,都是白手起家的創業家,他從小就看著家裡做生意,不管是合作廠商,或者是來來往往客戶,全都是他日常耳濡目染的生活點滴。

所以他認為,做生意這件事情根本就是他骨子裡應該做的,不容置疑的傳承。

我聽完之後恍然大悟,什麼血液裡流淌的DNA,根本就是環境塑造人才,近朱者赤,見賢思齊。正因為父母親和長輩是他的好典範、好榜樣,慢慢一點一滴漸漸有樣學樣,不知不覺讓他變成了一個想要做生意的模樣。

難怪有人說,我們身旁最親近的六個人,他們平均身價,會等同於我們的身價。這個觀念的本質,其實說的就是旁人的認知和價值觀,會影響我們對理財和投資的觀念,進一步讓我們行為會越來越趨向一致,也讓財富水平逐漸趨同。

記得看《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時,男主角極度窮困潦倒,雖有強烈賺錢欲望卻不得其門而入。後來在證券公司大樓門口,偶見衣著光鮮亮麗,開著豪車的經理人,忍不住走上前去問他:「我怎麼做才可以變成像你一樣有錢?」從那刻開始,他決定選擇靠近富人、觀察富人、學習富人、模仿富人,最終成為富人。

所以,如果想要成為富人,卻不知如何開始,或許可以就從「靠近」開始。
因為靠近,才會知道,進而做到,最後達到。


【思考練習】
思考周遭有沒有讓你尊敬或者是想要仿效的企業家、創業家?
試著聯繫他、靠近他,向他請益,理解他是怎麼樣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成就。
並且開始行動,試著學習和模仿他努力的過程。
 

38學習增值──什麼樣投資最抗通膨?
──────
主要觀念:
投資充實自身知識
累積對抗通膨漲勢
──────

身旁的朋友經常會跟我抱怨,天下萬物皆漲,就是薪資不漲。換句話說,這種陳述背後的意義,說明了我們收入增加的幅度,趕不上所有商品價格增加的幅度。在這種情況之下,原來可以消費的東西買不起,原來可以享受到的服務,沒有辦法獲取,那麼很有可能讓我們的生活品質變差,至少在感受上會覺得變得拮据。

因此投資目的會變得更加關鍵;也就是要思考如何把增加不多的收入,放在對的地方,然後讓這些收入創造更多價值,並讓這些價值可以進一步提升收入水平,超過天下萬物價格的漲幅。

每次聊到這個話題,就會引起很多人的興趣,甚至各種不同投資建議。包含買賣房地產租給他人當包租公、包租婆,投資能夠打敗通膨甚至是股票大盤的ETF,或者共同基金,甚至是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等等。

當然除了前述投資之外,節省花費也是種抗通膨的有效方式,甚至也要「投資」一些東西,才能夠達到節約的目的。

這就讓我想到從小老媽告訴我們,不要老是去貴的地方消費,多花點心力找找,投資一些你的時間,只要能夠找到便宜的地方買東西,省一塊錢就是賺一塊錢。

後來每當有人向我抱怨買東西很貴,尤其是日常生活的食物、食品、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就會告訴對方,或許你不一定都得到超級市場或大賣場採購,偶爾逛逛傳統市場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許多朋友按照我建議去做的時候,常常會很驚喜的回覆:「真的是貨比三家不吃虧,沒想到有些東西的價錢,可以便宜到倍數以上。」

所以說,只要願意投資一點「時間」,選擇比較便宜的花錢管道,就可以抗通膨。

用實惠方式消費,
對通膨足以防備。

●投資自己最實惠
另外有個在大學就讀的年輕朋友告訴我,在疫情之前他拼命賺錢打工的方式,就是在不同地方來回奔波擔任家教。沒想到疫情來了之後,他沒有辦法進行實體授課,於是特別去學習如何透過線上方式進行有趣的互動教學,反而開啟了另一個線上家教收入的來源。

重點是這個方式,不僅大幅減少了他交通往返時間,甚至他還把上課的過程錄製成線上課程,當成教材進行販售,又額外增加了一筆收入。根據他自己計算,疫情後的收入,增加了將近兩到三倍,遠遠超過通貨膨脹幅度。

提升能力增加收入,
超越通膨開創新路。

當然我身邊還有很多好友,他們對投資的態度,就跟巴菲特及其老師葛拉漢(Benjamin Graham)一樣,認為必須將投資視為一種專業持續認真研究。

這些人除了賺取股票差價資本利得之外,更多人每年光靠股息的報酬都可以高達10%到20%。像這樣子的投資,早已超越了我們心目中懼怕的通貨膨脹幅度。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點疑惑,也就是似乎有各種不同的方式或投資,可以避免通貨膨脹對我們的影響。事實上,不管是花時間研究如何進行實惠的消費方式,或是努力尋求不同提升自己收入的管道,甚至是成為專業的研究投資者,讓報酬率能夠超越通貨膨脹率。所有抵抗通膨的底層邏輯,最大的投資,都來自於自己知識的積累,進而提升價值以及決策的品質。

畢竟,通貨膨脹從來不是一個固定的變數,懂得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隨著大環境變化,不斷地投資自己與時俱進,才是抗通膨的最佳選擇。

投資充實自身知識,
累積對抗通膨漲勢。


【思考練習】
回顧過去一兩年,你是否有學習任何新事物、新知識,來提升自己並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上?讓自己擁有更多省錢和賺錢的判斷能力,來應對通膨影響?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