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波克夏的最大交易回落法
現金為王的金融海嘯
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雷曼兄弟倒閉,當年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AIG因為財務危機面臨滅頂,高盛金融集團也受到重創急需資金,這時候高盛去找主管機關,看看美國政府要不要出錢。這時候美國政府跟高盛你看我我看你,整個美國財經部會包含聯準會主席雖然跟高盛有很深的淵源,但是美國政府的立場,就是不能救高盛,因為雷曼讓他倒了,救了高盛,就還有第二家第三家會出現,這是美國政府不樂見的,因此美國政府這時候拿出了波克夏公司的電話,讓高盛去找巴菲特。
巴老爺是沙場老將了,趁你病,怎麼能不好好撈一筆?很快的高盛因為火燒屁股,答應了巴老爺的條件:
1. 巴菲特認購50億美元的高盛特別股,票面利率10%,並且約定高盛在3年後要用溢價10%買回去。這一來一回等於就是12%以上的高利貸啊!
2. 除了上面的特別股之外,還要給巴菲特用115美元買進高盛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規模是4,300萬股。
PS:認股權證這有什麼利益?以最近一年平均高盛股價超過400元的狀況,巴菲特的115元認股權證可以在市價400元的時候,用115元向高盛買股票,隨即就可以在市場賣掉高盛股票,狠賺3倍,台灣最近很火紅的可轉換公司債也是類似的獲利結構。
但是高盛在2008年公司都快倒了,無奈之下也只能接受巴菲特的條件。沙漠中當你快渴死了什麼最值錢?水,因為人不喝水只能活3天,這時候有人開價一杯水100萬美金,為了求生存也只能接受。
而高盛的故事,也被台灣各大投信當作招攬特別股基金的文宣,豈不知這是趁你病大撈一筆的案例,並不是什麼成功投資的別股的案例。
從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就可以深刻理解巴菲特設定波克夏公司的深層意義,波克夏有他獨特的護城河,因此筆者就選定波克夏來當MDD策略的核心。
當然筆者的客戶不少,這時就有客戶提問了:標普500ETF不行嗎?筆者當然思考過這個問題,因此就放上2000至2010年的標普指數說明了。
標普500在近代曾經套牢10年沒有突破新高,同一期間,波克夏A股是上漲的,可以在上面的年報中可以看到這些數據。因此筆者選擇了波克夏作爲執行MDD買進策略的標的。

思考現在要投資的可能性與市場未來反應的應對
當選定波克夏MDD之後,筆者對自己進行了第二階段的靈魂拷問:MDD這個策略的基礎條件,是標的物能夠持續創新高,那我怎麼能確定波克夏能持續創新高?
筆者就對波克夏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波克夏的獲利大致上可以分為四大部分:1.保險公司 2.100%持有的公司 3.投資股票 4.現金與短期國庫券。
1. 保險公司:根據過去年報的數據,除了2008年與卡崔納風暴以外,50年來保險公司沒有虧損。
2. 100%持有的公司:基本上跟美國的食衣住行高度關聯,例如波克夏能源:是當地知名的電力公司;Sees’ candy就是知名糖果公司,而這一部分的公司根據巴菲特給股東的一封信記載,即使連金融海嘯,也是獲利的。
3. 投資股票:當時最大持倉是美國銀行、美國運通、可口可樂等,民生相關股票,用標普500年平均報酬率7%計算(PS:筆者當時首次執行MDD是在2015年,2018年巴菲特才買進蘋果公司)。
4. 現金:基本上沒有虧損的可能。
那我們化繁為簡,能讓波克夏公司產生鉅額虧損的只有3,投資的股票按照巴菲特常用邏輯,都是民生必需股為主,除非是遇到景氣發生大問題,或是公司治理出狀況,才有可能造成長期虧損,例如近年卡夫亨氏就因為公司治理的關係,讓股價長期低迷不振。
然而波克夏公司因為不發行股利,因此每年的獲利最終都會回到股東權益(淨值)中,在2018年以前的年報中,波克夏公司都會紀錄Book Value,只有在2000年科技泡沫與2008年是虧損。

所以波克夏的淨值會隨著獲利的不斷累計持續增加,也就是說,除非波克夏連續很多年都是虧損的,不然正常的情況下,隨著公司獲利持續的累計,公司淨值不斷地持續上升,股價也應該隨著淨值上升而上漲。
市場上也有用淨值比來去衡量波克夏股價的方法。根據歷史經驗,波克夏長期的股價都會落在淨值的1.3至1.6倍之間,偶而市場過度恐懼或是過度貪婪的時候,會超過這個區間。所以從上面的估價方法看來,波克夏的股價會明確的跟隨著淨值的持續上升,股價也會持續創新高,甚至從上圖2018年年報的數據分析,只要市場當年度報酬率為負數,但是波克夏Book Value仍然是正數,未來1至2年波克夏很容易在市場價格做出報復性反彈,反應波克夏的應有淨值。
從上面的辯證與反思之後,筆者認為波克夏不創新高的機率很低,除非就是市場連續多年的崩盤與暴跌,進入大蕭條,否則波克夏的股價應該會隨著他的Book Value的提升,而持續創新高,而近幾年隨著股市的高漲與巴菲特指標的持續上升到歷史最高的極端值,波克夏除了Book value會持續上漲以外,巴菲特也會因為市場沒有太多投資標的而執行庫藏股,這更會提高Book value提升的速度,也帶動股價一起反應。

最後筆者還多思考了一件事情:如果波克夏倒閉,那麼當時市場會發生什麼狀況?
1. 光是波克夏手上有千億美元的現金,相信遇到了金融風暴,能存活下來的公司中,絕對有波克夏,畢竟全球沒有幾間公司手上的現金能達到這種富可敵國的狀態,也因為手上現金非常多了,他可以撐過金融風暴。
2. 波克夏的獲利項目跟美國有深度連結,如果波克夏倒閉,大致上美國應該也是即將倒閉或是滅國。如果美國滅國或是即將倒閉,那麼這應該是科幻電影才有的情節,或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核戰了。
波克夏倒閉的機率不為零,但是真發生了,那我們也就鼻子摸摸吧!讓筆者想起愛因斯坦的名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甚麼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人們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塊。」(”I know not with what weapons World War III will be fought,but World War IV will be fought with sticks and stones.”)

分享了這麼多,無非為了驗證一件事情:波克夏會持續創新高,這在股票市場裡面是非常獨特的存在,因此筆者在MDD的策略上選擇的波克夏當作主要投資標的。

回測MDD這個策略的應用與可能性
會放上這一張圖,主要就是因為這一次按照MDD的投資是筆者投資生涯中一次重要的成就(賺錢),在2020年3月因為Covid-19造成市場上重大回落並且買入比較大額的現貨。除了2020以外,波克夏過去也發生過較小幅度的回落,例如2019年中的中美貿易大戰,2018年底的史上最慘聖誕節,2018年2月的3天波動1,000點巨幅波動等等都出現過MDD超過10%的情況。
1.回落幅度10%
2.回落幅度20%
3.回落幅度超過20%
不過開始正式介紹之前,我們先跟大家溝通一個觀念:如果股票從100下跌到90元,下跌的幅度是10%,那股票從90元上漲到100元,請問上漲的幅度是多少?
答案絕對不是10%,是11%
如果股票從100下跌到80元,下跌的幅度是20%,那股票從80元上漲到100元,請問上漲的幅度是多少?答案不是20%是25%
如果股票從100下跌到30元,下跌的幅度是30%,那股票從70元上漲到100元,請問上漲的幅度是多少?答案不是30%,是43%
當股票由高點回落的幅度越大,透過MDD這個策略去買股票,並且當股價回到新高之後,報酬率往往會同步被擴大。
這就是MDD策略的魅力,下圖作者整理出來當價格回落多少,並且回到新高的時候投資人可以取得多少報酬率。

接著,筆者就從波克夏的MDD統計中,跟各位分享筆者按照過去統計中歸納出來的經驗:
如圖1-11,當MDD來到10%,2000至2024出現的次數是19次,這個數據相當於每1.5年會出現一次從高點回落超過10%的機率,並且根據過去的經驗,每一次從高點回落10%附近,股票就落底並且開始回復到創新高,歷史的經驗是90至180天,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這個數據思考一下。
每1.5年會有一次MDD10%的機會,然後只要我們能把握住機會買進,在未來的90至180天就會創新高,投資人就可以確實取得11%的報酬率(當然創新高後不一定要出售),180天取得11%的報酬率,就相當於一年22%的報酬率,這個報酬率相當不錯啊!

當MDD來到20%,2000至2024出現的次數是5次,這個數據相當於每4至5年會出現一次從高點回落超過20%的機率,並且根據過去的經驗,每一次從高點回落20%附近,股票就落底並且開始回復到創新高,歷史的經驗是180至400天,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這個數據思考一下。

讓波克夏公司造成的20%回落的事件反思
2000年科技泡沫
標普500指數在2000至2007年一直都維持著不創新高,甚至2000、2001、2002連續三年都呈現負報酬,直到2003年才開始落底有回升的跡象,並至2007年5月的收盤價與2007年10月的收盤價才超過2000年8月科技泡沫前的高點收盤價。
2000年至2002年,標普500指數連續3年負數報酬,波克夏在這一段時間仍持續創新高。

2015年8月美國升息前
該次升息循環從2015年12月第一次升息到2018年末聯邦基準利率從0至0.25 升高到2.25至2.5這個區間
當年筆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5年8月24 日,當時筆者在一間私人公司擔任操盤人,當天一早我就開車到南投的南崗工業區去拜訪上緯(南崗工業區有四家上櫃公司,分別是茂順、上緯、鑫永銓、廣隆)。當天期貨一開盤跌停 下跌幅度超過600點,這也是筆者第一次遇到期貨跌停的狀況 ! 當時美元指數從80上漲到100以上,同一時間美元兌日圓從80元貶值到122元,俄羅斯更因為入侵克里米亞,匯率從30貶值到70元,台股也從9,800點下跌到7,200點 。

2022年美國暴力升息
這一次大家就歷歷在目了,美國FED從2022年3 月至2023年7月花費一年半的時間把利率從小於0至0.25 快速拉高到5.25至5.5,當無風險利率快速調整,市場的股票估值也快速的調整,波克夏就從361歷史新高最低回落到268,下跌幅度最深的時候達到25%。
每5年會有一次MDD20%的機會,然後只要我們能把握住機會買進,在未來的180至400天就會創新高,投資人就可以確實取得25%的報酬率(當然創新高後不一定要出售),就以400天取得25%的報酬率,就相當於一年22%至23%的報酬率,這個報酬率相當不錯啊!
當MDD來到30%以上,這種狀況都是財富翻轉的好時機!
投資人務必要把握這種機會的出現。從2000至2024出現的次數是2次:
2008金融海嘯
2008金融海嘯下跌的幅度是53%,金融海嘯從房地產價格下跌,房貸無以為繼造成房屋貸款的衍生性商品發生問題,然後延燒到發行券商雷曼兄弟倒閉,造成全球經濟大損傷。

Covid19
因為Covid-19疫情爆發,導致全球政府封閉邊界全球貿易,訂單急速的萎縮,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美股竟然連續出現3次的熔斷直到2020年3月16日聯準會降低利率為零,並且宣佈無限量QE,到了2020年3月18日 股市仍然因為恐慌而下跌的幅度最深是33%,隨後恐慌賣壓結束,市場才開始慢慢回到穩定。

然而MDD30%就是說明經濟發生重大轉折的系統性風險,並且這種大幅度崩盤的週期相當於每10年就會出現一次。這是人生財富大轉折的時間,請務必一定要把握住。
但是問題來了,如果你沒有做任何預備,當MDD30%的股市大崩盤發生了,口袋空空怎麼翻轉財富?因此就需要資產配置讓我們在面對這種MDD30%以上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時候,仍留有子彈,可以在低點搜刮別人廉價砍出來的資產。細節我們後面再跟大家分享。

並且根據Covid-19的經驗,從高點回落30%附近,股票就落底並且開始回復到創新高,歷史的經驗是1000天,當時2020年3月18日創當年度最低,並且在2020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確定,波克夏B股當天從200元跳空開高來到220元,並且隔天宣布Covid-19疫苗確定誕生,在2020年12月31日當晚波克夏股價就創了歷史新高當天收盤價231.87,前一次的歷史新高231元則是2020年1月17日盤中創下的。
筆者還記得2020總統大選塵埃落定當天,雖然看到當天波克夏B股的股價已經從200元跳空開高到220元,仍單筆加碼直接追買波克夏,到了2020年12月31日筆者再追加買一筆波克夏的B股。
因為創新高的股票代表的籌碼意義為,「從此沒有人套牢」,沒有人套牢表示沒有賣壓,沒有賣壓就很容易持續一直創歷史新高,MDD是一個撿便宜策略,但是不是每一次創新高,都需要賣股票,反而創新高後要停看聽,不要急著賣股票。

因此根據上面的所有得資料,筆者規劃出一個結論:波克夏的MDD就是一個典型的逆市場策略,股價左側交易的策略,他注重的是心理素質與資金控管,筆者從使用這個策略到今天,沒有失敗過的經驗。

2020 Covid-19的加碼經驗分享:分享時間2020年3月
當年筆者從MDD 10%從波克夏B股199元,一直加碼到到MDD 30%波克夏B股159元。
為什麼不等市場見底之後一次敲進?如果您本身有這種特異功能,那請跟我說,我可以拜您為師,請教這次會跌到什麼時候,並且什麼點位,這時如果您說的是真的,那應該壓身家期貨放空,到底部時,期貨全力做多,這樣直接就財富自由了,根本不用買股票。
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確認,因此採取這種機械化的操作方式,避免人為的情緒影響到該做的事情。
這是一個 可執行,可複製,並且簡單易懂的操作方式,並且長期而言,很難賠錢,有這樣勝率很高的計畫,為何不實行?
其他投資人看Covid-19是金融風暴,我看到的反而是絕佳的機會,巴菲特 89 歲才學到原來市場可以短期間內熔斷多次,我們很年輕就能見證歷史,我們很幸運。
而巴菲特也準備了1,280億的現金,正等著好公司的價值浮現,我個人預估,最差的情況,就是他自己把波克夏買下來,直接庫藏股,無論是哪一種狀況,對我們來說,都是好狀況。
三年後(1,000個交易日後)回頭來看,這可能是我們過去投資經驗中最大的勝利之一,因為我們買的部位夠多、夠大。
預判市場的變化與我們投資應對方法,就可以做出投資決策,並且監控掌控市場的走勢,是否如我們預料
波克夏MDD策略的最後,筆者還是持續反問自己,如果有一天波克夏不適用MDD從長期的成長股,變成宏達電(景氣循環股)怎麼辦?或是我們有什麼辦法知道波克夏變成宏達電了?因此筆者思考了幾種波克夏質變的可能性,提出來跟大家共同思考:

1. 接班人問題。
2. 公司沒辦法持續盈利。
3. 美國不再具有優勢淪落為第三世界。

1. 接班人問題:
蒙格在去年年度末的時候逝世了,2024年的波克夏股東會迎來第一次沒有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的股東會,筆者就在直播中看到巴菲特還是很習慣的喊這一個問題讓蒙格來答覆,巴老爺等了很久,沒有回應,轉頭一看,啊!原來蒙格走了。跟他共事多年的老師老友走了,現在在股東會上坐在巴菲特身邊的,就是波克夏的接班人之一阿貝爾(Greg Abel),目前掌管著波克夏公司的非保險公司部門。因此波克夏已經做好了接班準備,畢竟巴菲特已經93歲了,他隨時都有可能離世,所幸筆者在2018年到奧瑪哈親自參與波克夏股東會,親眼見過查理蒙格本人跟巴菲特本人,是沒有遺憾的追星!
因此美國公司在接班的問題上,處理的往往比台灣的公司好,因此就2024年波克夏股東會的安排來看,波克夏公司已經準備了接班。


2. 公司沒辦法盈利?
波克夏公司的分析,筆者在文章前半段有粗淺的分享,接著公司是否盈利,筆者想波克夏公司的盈利跟美國景氣與全球景氣息息相關。從1965年到今天為止,唯二兩年的負報酬與虧損發生在2000年與2008年,也就是說即使經過1955至1975年的越戰、1973一次石油危機,1979二次石油危機與1980年代多次冷戰與其他區域戰爭,波克夏公司都能保持盈利,可見波克夏公司的根基很深。
當然波克夏也不能說完全不會發生極端事件,但我們投資人能做的事情很少,只能時時去關心公司的治理了。筆者相信一件事情:當公司的經營者是公義與信實的,如同巴菲特與查理蒙格,那麼波克夏公司即使短時間遭遇到市場逆風,最終也能回歸常軌,期待接班人也能如此。
最後附上Bloomberg對波克夏未來盈餘預估的圖。根據Bloomberg的資料,至少到2028年波克夏盈餘都是正數。

3. 美國不再具有優勢淪落為第三世界
筆者想過這種狀況的發生:最大的可能就是美債違約導致美元被全世界所唾棄,並且所有的商品交割結算,換到其他更有公信力的貨幣,美元體系崩壞造成美國崩壞並且造成美國內戰。

不過上述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如果我們了解過現在貨幣發行的底層,其實就是貨幣準備制度。而非美國的貨幣發行,通常需要美元當作價值的準備,並且最新的貨幣準備報告中,美元仍在全球貨幣儲備的59%。

美元最有可能的挑戰者是人民幣,不過因為中國本身的共產與獨裁政權加上人民幣無法自由流通等因素,人民幣在全球貨幣儲備中僅佔了2.29%,並且隨著美元的高利率持續與中國的鎖國,很多國家紛紛拋棄人民幣回到美元的儲備中,因此要看到人民幣超越美元或是取代美元,在我們這一代人可能很難看到這種狀況。

並且,美國掌握了下一代的產業升級契機:AI、機器人,這將會讓全世界再一次的展開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雖然想要極力追趕,但是因為中美之間關係破裂,導致美國全力封殺中國的AI發展,限制晶片相關的技術輸入中國,未來甚至一些生產晶片的基礎化學物品,包括光阻液、極紫外光機、晶圓製造等,都有機會因為美國的禁令而禁止銷售給中國。

因此中國科技跟美國科技的差距,將會快速被拉大,而AI晶片的最大的公司NVDA幾乎所有高階產品都禁止銷售往中國,僅有一些低階晶片(效能是高階晶片的1/1000)能到中國去,因此在地緣政治與科技落差兩點考量,中國很難追上美國。

再加上中國因為Covid-19的爆發時高強度的封城清零,提早引爆了中國內部的問題:房地產泡沫與人口負成長的提早到來,並且因為清零等壓迫性的政策,讓許多中國人潤走,而潤走的目的地竟然是中國視為敵人的美國,正是李斯諫逐客書中所描繪的: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