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息型ETF:不爭一時(股價)、爭千秋(配息)
想買高息型ETF的小資族,要堅持長期領配息的初衷,不要為了一時的股價下跌,就想改買另一檔高息型ETF。2024/4/1發行的00940ETF,曾於2024/5/31受益人數破百萬(101.2萬人),歷經連續4次(7~10月)的0.05元配息,預估年化配息率僅約6%,遠低於多數小資族所期待的(爆息)10%以上;於10/23公告11月的配息降為0.04元後,每天的受益人數持續下跌,於12/17再公告12月配息為0.03元,至2024/12/30時,受益人數僅剩82.6萬人,已有18.6萬的股民棄船逃生了。
佛法經典「華嚴經」有句名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投資高息型ETF的人,要不忘追求"穩定配息"的初心,"堅持到底"才能有獲利結果。
對於資產規模≧300億元且受益人數≧10萬人的ETF,只要「年平均配息率≧6% & 股價≦合理價」,均可考慮買進並長期持有,然後每半年(1/1及7/1前後30天)檢查一次,只要股價跌破發行價,就宜每跌10%再加碼,才能在股價回升時,實質配息率也跟著回升。※「搬巢雞母生無卵,青狂豬仔呷無潘」,下一句是:「時常換股穩了錢」!
★「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少」
想投資高息型ETF者,資本額務必要集中,尤其是月配息ETF,每月的配息金額不多,以00940ETF為例,11月的配息僅0.04元/股,如果僅買1張,則11月僅會配40元,再扣10元匯費,則實領30元,連一杯純茶類飲料都買不起;此外,ETF經理公司還要寄一份「收益分配通知書」給你,很不環保。
目前ETF市場仍蓬勃發展中,依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於2024/11/8的統計,台股ETF的受益人數正式突破1,000億人大關(1,001.98億人),光是2024年1~10月就增加了394.9萬人。受益人數排行榜前5名均是高息型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及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其中的前3名ETF 00878、0056及00919均已突破100萬人(※00940ETF也曾破百萬人),可見高息型ETF受投資人的喜愛程度。
但是,迄今仍無任何一檔(季配或月配)高息型ETF的股價倍漲過,反而自2023年以來,有多檔高息型ETF,一上市就破發。※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00713)發行價30元,2024/7/5收盤價為59.2元,是差一點倍漲的高息型ETF。
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卡小孜10年前開始買股票時也是奈米戶,以半桶金開始投資股市,前2年僅敢一張、一張地選買銅板價的高殖利率股票,每檔股票的總金額限定不超過10萬元。
若以10萬元買10張00940ETF,則11月配息為400元,仍然"無感"。因此,以過來人身份,建議想買高息型ETF的新手,可從表1-17的15大高息型ETF選股(參照表1-19),不管買哪一檔ETF(※買入價≦合理價),等累計買入總金額達20萬元以上時,再考慮買進第2檔。不宜只因媒體報導的"預估年化配息率≧10%",就買入1張或零股,等看到另一檔ETF也"預估年化配息率≧10%",又追買另一檔。
投資高息型ETF者,當想換股時,宜回想當初買高息型ETF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最佳的詮釋。再想想「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少」,資本100萬元,股利2%是2萬元;資本1萬元,股利10%是1,000元。
保守型小資族,可從選買表1-17的12大ETF開始,認清"高息型ETF不可能倍漲"的事實,投資高息型ETF,就像是買房當包租公(婆),買入的高息型ETF,要有持股5年的決心,才會成為真正安穩配息的"收租型ETF"。
★市值型ETF vs債券型ETF
如果把高息型ETF視為穩健派的投資標的,那麼,市值型與債券型ETF則分別為積極派與保守派的投資標的,當不想為配息率忽高忽低的高息型ETF而三心二意時,不妨考慮市值型ETF與債券型ETF。
市值型ETF:配息率偏低,以追求股價倍漲為目標
債券型ETF:股價難成長,以追求穩定配息為目標
在臺灣證券交易所(TWSE)的官網中,ETF有多種分類方式,例如,股票型、債券型、期貨型及槓桿型等(※見「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p.230);若依ETF的配息頻率來區分,則可分為高息型、市值型及無息型(第1-5節)3種。
"高息型"ETF,係指名稱上有高股息、高息、優息、優利等字眼的ETF,是以追求定期高配息為目標,這是目前最受小資族青睞的ETF,元大高股息ETF(0056)是高息型ETF的代表。迄2024/10/31止,台股市場的ETF已逾268檔,其中27檔為高息型ETF,多是標榜月配或季配息的ETF,於2024/10/31時,台灣ETF之受益人數排行榜的前5名(00878、0056、00919、00929及00940),均是高息型ETF,其平均的年配息率多高於6%。
"市值型"ETF,在ETF剛上市時,並不知道是否為市值型,只不過在經歷3~5年之後,其股價已(數)倍漲,其每年配息次數多為1~2次,因而被歸類為市值型ETF,不過,也有不少AI類及ESG類的新生代ETF,雖然股價尚未倍漲過,但也被媒體歸類為市值型ETF。
市值型ETF每年的(配息)殖利率多在4%以下,但是,【配息+股價】報酬率多高於高息型ETF,如0050(半年配)、0051(年配)、0052(年配)、0053(年配)、006204(年配)及006208(半年配)等ETF,股價已成為發行價的3倍以上(即報酬率已達200%以上)的市值型ETF。
★債券型ETF:配息率多介於市值型與高息型之間
自2008年的金融風暴以來,美國聯準會持續採取低利息政策(抗通膨、救經濟…),基準利率最低曾低至0.05%(2020/4/5),直到2023年7月才將利率升至5.5%,在2024年9月及11月,美國聯準會宣佈降息2碼(0.5%)及1碼之後,引發一波債券型ETF的熱潮,但是,基本上,債券型ETF的配息率,多低於高息型ETF的配息率。
想投資債券型ETF者,可從表1-28挑選,目前(2024/11/16)的股價均低於合理價,不過,只有(排名3)00937B及(排名8)00933B的股價略高於發行價,其他10檔的股價均低於發行價,這是想投資債券型ETF的新手要克服的心理障礙。
如前述,債券型ETF的配息率雖然多低於高息型ETF,但每次的配息金額穩定(※配息來源為(債)利息而非股息),也列入定存股的考量因素,資金充裕的投資人,可以「股票70%(或60%)、債券30%(或40%)」作資產配置。
※4.0%、5.0%及7.0%才是分別為市值型ETF、債券型ETF與高息型ETF的年平均"合理"配息率期待值,若超過此值,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金。
★"有遠見"的小資族投資無息型ETF
ETF,除了小資族熟悉的高息型及市值型之外,尚有無息型ETF。
有人以為ETF均會配息,事實上,有不配息的ETF,也有被下市的ETF。無息型ETF的公開說明書,就開宗明義表示其"不配息"的政策,而是以追求高報酬率為目標。理論上,無息型ETF可有"較低的管理成本"以及"獲利再投資"的複利效果,因而可能有較高的(股價)報酬率。台股市場中有80檔以上的無息型ETF,如00662、00757及00762ETF,是3檔成立滿5年,股價已成為發行價3倍以上的無息型ETF。
雖然有許多的小資族對高息型ETF趨之若鶩,但是,在2024年10月的臺灣證券交易所(TWSE)「ETF定期定額排行榜」的前20名中,也有4檔無息型ETF:統一FANG+(00757)、元大S&P500(00646)、富邦NASDAQ(00662)及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分別名列第14名、第15名、第19名及第20名(表1-23)。
★(A)適當買價:(基準買價+複查買價)÷2
保守理財者宜以(A)適當買價作為首次買進的目標價,(A)適當買價是以"買入價的殖利率6.67%"為目標,這53檔潛力股,並非現階段均符合(A)適當買價;若目前的股價仍高於(A)適當買價,宜耐心等待,如果閒錢多而仍想買進時,可依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自行修訂適當買價,我們自訂的風險上限是「適當買價×1.1」,約相當於買入價的殖利率為6.06%。
※當無法以(A)適當買價買到股票時,可檢查是否有以「近5年最低價」(即(B)機會買價)買入的機會。通常,股價跌至「近5年最低價」的機率並不高,不過,在2025年1月時,有不少以往的收租(定存)股,股價已跌至「近5年最低價」,例如,表3-12中的②佳格(1227)、③福懋(1434)、及⑦裕日車(2227)等股票,見第3-3節的「買前檢查表」。
★(B)機會買價:「≦近5年最低價」且「欲買入價殖利率≧3%」時用:
當「近4季EPS和」異常低,比近5年平均EPS低50%以上,而導致(A)適當買價超低時,若公司具有產業競爭力,只因景氣循環、營利衰退之故,則可改用(B)機會買價(※≦近5年最低價),作為(首次)買入的目標價。然而,「近5年最低價」也可能不是"谷底價"(※表2-11及表3-10之台化例)。※他人恐懼我貪婪,"買跌不買漲"是存股獲利的必要勇氣。
★「收租型ETF」的心靈雞湯
1.不要只想賺大錢,要想如何不虧本。
2.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不當理財,財會損你。
3.買股票不看基本面,如同過馬路不看紅綠燈。
4.遵守紀律與原則;勤作功課、不如做對功課。
5.買跌不買漲:每跌20%再加碼,不漲1倍不賣出。
6."融資、融券與當沖"小資族不要碰,存股收租享長利。
7.存股平常心,價跌不心驚,逢低再加碼,獲利無法檔。
8.他人恐懼我貪婪,千金難買早知道,逢低加碼早解套。
9.蘇武牧羊19年,寶釧寒窯18年,存股倍漲5年不算長。
10.存股獲利訣:慎選股、低價買、不追高、長持股、倍漲賣。
11.股票買賣是你丟我撿的金錢遊戲,沒有對錯,只有輸贏。
12."頻繁買賣股票"形同賭博,賺的錢只是暫寄放在戶頭而已。
13.遵守收租股SOP,每年練對2次功,勝過每日看盤辛苦功。
14.存股猶如馬拉松;下坡(價跌買)戒急,上坡(價漲賣)用忍。
15.存股理財是"打零工賺外快",富貴不需險中求,小富可以安穩得。
16.股有不測漲跌,人有旦夕賺賠。一夕致富聽天命,5年倍還靠人為。
17.存股三大難題:①每年操作2次、②買跌不買漲及③股價未倍漲不賣。
18.「搬巢雞母生無卵,青狂豬仔呷無潘」,下一句是:「時常換股穩了錢」!
19.好股票/ETF的"股價腰斬"黑雲之後,必有"股價倍漲"黃金雨;恐懼與貪婪,輸贏見真章。
20.買進好股票後,要假設從明天起,股市將休市半年。(※股神巴菲特名言為休市5年)
★高息型ETF:不爭一時(股價)、爭千秋(配息)
想買高息型ETF的小資族,要堅持長期領配息的初衷,不要為了一時的股價下跌,就想改買另一檔高息型ETF。2024/4/1發行的00940ETF,曾於2024/5/31受益人數破百萬(101.2萬人),歷經連續4次(7~10月)的0.05元配息,預估年化配息率僅約6%,遠低於多數小資族所期待的(爆息)10%以上;於10/23公告11月的配息降為0.04元後,每天的受益人數持續下跌,於12/17再公告12月配息為0.03元,至2024/12/30時,受益人數僅剩82.6萬人,已有18.6萬的股民棄船逃生了。
佛法經典「華嚴經」有句名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投資高息型ETF的人,要不忘追求"穩定配息"的初心,"堅持到底"才能有獲利結果。
對於資產規模≧300億元且受益人數≧10萬人的ETF,只要「年平均配息率≧6% & 股價≦合理價」,均可考慮買進並長期持有,然後每半年(1/1及7/1前後30天)檢查一次,只要股價跌破發行價,就宜每跌10%再加碼,才能在股價回升時,實質配息率也跟著回升。※「搬巢雞母生無卵,青狂豬仔呷無潘」,下一句是:「時常換股穩了錢」!
★「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少」
想投資高息型ETF者,資本額務必要集中,尤其是月配息ETF,每月的配息金額不多,以00940ETF為例,11月的配息僅0.04元/股,如果僅買1張,則11月僅會配40元,再扣10元匯費,則實領30元,連一杯純茶類飲料都買不起;此外,ETF經理公司還要寄一份「收益分配通知書」給你,很不環保。
目前ETF市場仍蓬勃發展中,依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於2024/11/8的統計,台股ETF的受益人數正式突破1,000億人大關(1,001.98億人),光是2024年1~10月就增加了394.9萬人。受益人數排行榜前5名均是高息型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及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其中的前3名ETF 00878、0056及00919均已突破100萬人(※00940ETF也曾破百萬人),可見高息型ETF受投資人的喜愛程度。
但是,迄今仍無任何一檔(季配或月配)高息型ETF的股價倍漲過,反而自2023年以來,有多檔高息型ETF,一上市就破發。※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00713)發行價30元,2024/7/5收盤價為59.2元,是差一點倍漲的高息型ETF。
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卡小孜10年前開始買股票時也是奈米戶,以半桶金開始投資股市,前2年僅敢一張、一張地選買銅板價的高殖利率股票,每檔股票的總金額限定不超過10萬元。
若以10萬元買10張00940ETF,則11月配息為400元,仍然"無感"。因此,以過來人身份,建議想買高息型ETF的新手,可從表1-17的15大高息型ETF選股(參照表1-19),不管買哪一檔ETF(※買入價≦合理價),等累計買入總金額達20萬元以上時,再考慮買進第2檔。不宜只因媒體報導的"預估年化配息率≧10%",就買入1張或零股,等看到另一檔ETF也"預估年化配息率≧10%",又追買另一檔。
投資高息型ETF者,當想換股時,宜回想當初買高息型ETF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最佳的詮釋。再想想「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少」,資本100萬元,股利2%是2萬元;資本1萬元,股利10%是1,000元。
保守型小資族,可從選買表1-17的12大ETF開始,認清"高息型ETF不可能倍漲"的事實,投資高息型ETF,就像是買房當包租公(婆),買入的高息型ETF,要有持股5年的決心,才會成為真正安穩配息的"收租型ETF"。
★市值型ETF vs債券型ETF
如果把高息型ETF視為穩健派的投資標的,那麼,市值型與債券型ETF則分別為積極派與保守派的投資標的,當不想為配息率忽高忽低的高息型ETF而三心二意時,不妨考慮市值型ETF與債券型ETF。
市值型ETF:配息率偏低,以追求股價倍漲為目標
債券型ETF:股價難成長,以追求穩定配息為目標
在臺灣證券交易所(TWSE)的官網中,ETF有多種分類方式,例如,股票型、債券型、期貨型及槓桿型等(※見「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p.230);若依ETF的配息頻率來區分,則可分為高息型、市值型及無息型(第1-5節)3種。
"高息型"ETF,係指名稱上有高股息、高息、優息、優利等字眼的ETF,是以追求定期高配息為目標,這是目前最受小資族青睞的ETF,元大高股息ETF(0056)是高息型ETF的代表。迄2024/10/31止,台股市場的ETF已逾268檔,其中27檔為高息型ETF,多是標榜月配或季配息的ETF,於2024/10/31時,台灣ETF之受益人數排行榜的前5名(00878、0056、00919、00929及00940),均是高息型ETF,其平均的年配息率多高於6%。
"市值型"ETF,在ETF剛上市時,並不知道是否為市值型,只不過在經歷3~5年之後,其股價已(數)倍漲,其每年配息次數多為1~2次,因而被歸類為市值型ETF,不過,也有不少AI類及ESG類的新生代ETF,雖然股價尚未倍漲過,但也被媒體歸類為市值型ETF。
市值型ETF每年的(配息)殖利率多在4%以下,但是,【配息+股價】報酬率多高於高息型ETF,如0050(半年配)、0051(年配)、0052(年配)、0053(年配)、006204(年配)及006208(半年配)等ETF,股價已成為發行價的3倍以上(即報酬率已達200%以上)的市值型ETF。
★債券型ETF:配息率多介於市值型與高息型之間
自2008年的金融風暴以來,美國聯準會持續採取低利息政策(抗通膨、救經濟…),基準利率最低曾低至0.05%(2020/4/5),直到2023年7月才將利率升至5.5%,在2024年9月及11月,美國聯準會宣佈降息2碼(0.5%)及1碼之後,引發一波債券型ETF的熱潮,但是,基本上,債券型ETF的配息率,多低於高息型ETF的配息率。
想投資債券型ETF者,可從表1-28挑選,目前(2024/11/16)的股價均低於合理價,不過,只有(排名3)00937B及(排名8)00933B的股價略高於發行價,其他10檔的股價均低於發行價,這是想投資債券型ETF的新手要克服的心理障礙。
如前述,債券型ETF的配息率雖然多低於高息型ETF,但每次的配息金額穩定(※配息來源為(債)利息而非股息),也列入定存股的考量因素,資金充裕的投資人,可以「股票70%(或60%)、債券30%(或40%)」作資產配置。
※4.0%、5.0%及7.0%才是分別為市值型ETF、債券型ETF與高息型ETF的年平均"合理"配息率期待值,若超過此值,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金。
★"有遠見"的小資族投資無息型ETF
ETF,除了小資族熟悉的高息型及市值型之外,尚有無息型ETF。
有人以為ETF均會配息,事實上,有不配息的ETF,也有被下市的ETF。無息型ETF的公開說明書,就開宗明義表示其"不配息"的政策,而是以追求高報酬率為目標。理論上,無息型ETF可有"較低的管理成本"以及"獲利再投資"的複利效果,因而可能有較高的(股價)報酬率。台股市場中有80檔以上的無息型ETF,如00662、00757及00762ETF,是3檔成立滿5年,股價已成為發行價3倍以上的無息型ETF。
雖然有許多的小資族對高息型ETF趨之若鶩,但是,在2024年10月的臺灣證券交易所(TWSE)「ETF定期定額排行榜」的前20名中,也有4檔無息型ETF:統一FANG+(00757)、元大S&P500(00646)、富邦NASDAQ(00662)及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分別名列第14名、第15名、第19名及第20名(表1-23)。
★(A)適當買價:(基準買價+複查買價)÷2
保守理財者宜以(A)適當買價作為首次買進的目標價,(A)適當買價是以"買入價的殖利率6.67%"為目標,這53檔潛力股,並非現階段均符合(A)適當買價;若目前的股價仍高於(A)適當買價,宜耐心等待,如果閒錢多而仍想買進時,可依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自行修訂適當買價,我們自訂的風險上限是「適當買價×1.1」,約相當於買入價的殖利率為6.06%。
※當無法以(A)適當買價買到股票時,可檢查是否有以「近5年最低價」(即(B)機會買價)買入的機會。通常,股價跌至「近5年最低價」的機率並不高,不過,在2025年1月時,有不少以往的收租(定存)股,股價已跌至「近5年最低價」,例如,表3-12中的②佳格(1227)、③福懋(1434)、及⑦裕日車(2227)等股票,見第3-3節的「買前檢查表」。
★(B)機會買價:「≦近5年最低價」且「欲買入價殖利率≧3%」時用:
當「近4季EPS和」異常低,比近5年平均EPS低50%以上,而導致(A)適當買價超低時,若公司具有產業競爭力,只因景氣循環、營利衰退之故,則可改用(B)機會買價(※≦近5年最低價),作為(首次)買入的目標價。然而,「近5年最低價」也可能不是"谷底價"(※表2-11及表3-10之台化例)。※他人恐懼我貪婪,"買跌不買漲"是存股獲利的必要勇氣。
★「收租型ETF」的心靈雞湯
1.不要只想賺大錢,要想如何不虧本。
2.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不當理財,財會損你。
3.買股票不看基本面,如同過馬路不看紅綠燈。
4.遵守紀律與原則;勤作功課、不如做對功課。
5.買跌不買漲:每跌20%再加碼,不漲1倍不賣出。
6."融資、融券與當沖"小資族不要碰,存股收租享長利。
7.存股平常心,價跌不心驚,逢低再加碼,獲利無法檔。
8.他人恐懼我貪婪,千金難買早知道,逢低加碼早解套。
9.蘇武牧羊19年,寶釧寒窯18年,存股倍漲5年不算長。
10.存股獲利訣:慎選股、低價買、不追高、長持股、倍漲賣。
11.股票買賣是你丟我撿的金錢遊戲,沒有對錯,只有輸贏。
12."頻繁買賣股票"形同賭博,賺的錢只是暫寄放在戶頭而已。
13.遵守收租股SOP,每年練對2次功,勝過每日看盤辛苦功。
14.存股猶如馬拉松;下坡(價跌買)戒急,上坡(價漲賣)用忍。
15.存股理財是"打零工賺外快",富貴不需險中求,小富可以安穩得。
16.股有不測漲跌,人有旦夕賺賠。一夕致富聽天命,5年倍還靠人為。
17.存股三大難題:①每年操作2次、②買跌不買漲及③股價未倍漲不賣。
18.「搬巢雞母生無卵,青狂豬仔呷無潘」,下一句是:「時常換股穩了錢」!
19.好股票/ETF的"股價腰斬"黑雲之後,必有"股價倍漲"黃金雨;恐懼與貪婪,輸贏見真章。
20.買進好股票後,要假設從明天起,股市將休市半年。(※股神巴菲特名言為休市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