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建立多空趨勢線與主力脈動線

 

「多空趨勢指標」是本選股系統最關鍵的元素,本文將完整解讀如何透過這個指標選出飆股,據此指標繪製出的「多空趨勢線」與「主力脈動線」,又是如何幫助投資人判別多空、決定買賣訊號?

 

「追高殺低」可說是所有散戶的通病,看到優質股起漲時一路不敢追高,股價就一路漲,漲到後來股價修正時,卻覺得還是觀望一下比較好。等到最後終於受不了,跳進去追買,下場就是悲慘地買在波段最高點,而且剛買進就開始反轉下跌,最後忍痛砍在「阿呆谷」。在一連串的交易的過程當中,被市場洗來洗去。

 

而本書獨創的「多空趨勢指標差」與「多空趨勢線」,即可完全解決散戶的痛點,它更是本書獨創選股系統與交易系統中最關鍵的指標,透過這兩個指標,可以精準選股與決定何時該買賣。

 

人對未來的判斷,常基於歷史經驗

首先來談談多空趨勢指標差,要清楚解釋,就必須引用經濟學中的「適應性預期理論」做為核心理論基礎。

 

適應性預期理論(Adaptive Expectations Theory)是總體經濟學理論古典學派對未來預期所提出的一個假說。該理論最早由約翰.穆斯(John Muth)在1961年提出。適應性預期理論的核心思想是,經濟參與者(如消費者、生產者和投資者)在預測未來經濟事件時,主要依賴過去的觀察和經驗。換句話說,他們認為未來的經濟情況將繼續沿著過去的趨勢發展,而不會基於全新的訊息來調整他們的預期。

 

136個月漲跌幅,算出股票多空趨勢指數

適應性預期也可以運用在股市中,具體的表現為投資者根據過去的股價表現來預測未來的趨勢。一般人投資最常關心的投資期間約莫在半年以內;而法人機構檢討績效也會用1個月、3個月、半年的角度來檢討。所以本書團隊選擇以半年的資料計算形成預期的區間,即將個股近6個月、近3個月、近1個月的漲跌幅相加,計算所得之「值」即為「適應性預期指數」。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6個月的漲跌幅包含3個月與1個月的漲跌幅,3個月漲跌幅又包含1個月漲跌幅;若3個數字相加,就代表1個月表現被加3次,3個月表現被加2次,6個月表現則1次。轉換成權重,意味著投資人對持股損益的看法,受6個月前漲幅1/6的影響,受三個月前漲幅1/3的影響,受一個月前漲幅1/2的影響。這就完全吻合上述適應性預期的算式,也就是人們對未來的看法,受短期影響最深,中期影響次之,長期影響最淺。

 

目前台股上市上櫃股票將近2,000檔,若是沒有好的選股方法,很難從中挖到寶,除非你擁有一個像投信或機構法人一般的專業研究團隊和資源,才能幫你分層研究,減少需要關注股票的數量,專注在有潛力的股票上,但這對散戶來講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為了解決散戶的種種難題,「多空趨勢指標差」便成為了投資人選股最關鍵的守門員。因為多空趨勢指標差是比較個股或產業與大盤過去某段期間的強弱,指標差即代表投資人對個股或產業的認同感,有了認同感才會共襄盛舉,並且前仆後繼投入資金。

 

多空趨勢指標差大於零的股票,就是我們篩選出的「持續關注股票池」,只要多空趨勢指標差大於零,就表示股票有續漲的機會,但仍需觀察指標差數值的變化;倘若指標差數值下滑到一定程度,仍須有賣出調節的打算。

 

接下來的核心任務,就在於闡釋如何透過多空趨勢指標,進一步建構本書獨創的「多空趨勢線」與「主力脈動線」。

 

 

多空趨勢線與主力脈動線應用全解析

本書獨創的「多空趨勢線」可精確掌握個股股價波動的波峰及谷底,同時輔以另一條反映三大法人及千張大戶等市場主流力量集結而成的「主力脈動線」,以這兩條線的交會,作為決定買進和賣出的時點與價位。不管短線找強勢股、長線找波段股,甚至飆股漲到尾聲,依舊能帶領投資人全身而退

 

找短線買賣點

股市裡有句名言:「新手死於追高,老手死於抄底。」怎麼說呢?因為初入市場的投資新手,面對螢幕上跳動活躍的K線,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紅漲綠跌的變化,每當看到行情漲起來,就興奮異常,生怕錯過這場「行情」,於是便急急忙忙地買入進場。結果買完沒多久,股價居然漲不動了,甚至反轉向下。

 

除了追高,另一個散戶投資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愛「抄底」,個股稍微跌一點,跌到某支撐位就以為調整結束了,可以All in抄底了。誰不知天有不測風雲,抄底抄在半山腰,股價仍然持續破底。

 

為何散戶總是學不會教訓,老是要飛蛾撲火呢?說穿了,就是想賺快錢,想靠短線操作快速獲利。雖然常聽到投資達人說,股票就是要長期投資,短線操作賺不了什麼錢;但投資人最難克服的就是人性,看到股市劇烈震盪,市場情緒過度興奮或過於恐慌,就容易追高套牢或砍在「阿呆谷」,這也是為何股市總有8成投資人賠錢,而賺錢的贏家往往不到兩成,最主要的原因。

 

那麼喜歡操作短線的投資人要如何找到完美切入點,買進不用等太久,股價就突破盤整區,很快就能獲利呢?本書獨創的「多空趨勢線」就可派上用場。

 

做法很簡單,首先算出大盤與個股多空趨勢值,並將個股值減去大盤值,得到「多空趨勢指標差」,若以指標差為縱軸,收盤日為橫軸,即可繪出相對大盤可呈現多空趨勢的「多空趨勢線」。當個股的多空趨勢標準差躍升到零軸之上,該檔股票即進入持續觀察的「股票池」。

 

然而,僅符合以上條件,不足以證明該股票已可進入「嚴選股票池」。要進入筆者及研究團隊嚴選股票池,這檔個股必須先滿足以下條件:在技術面部分:成交量能及股票市值達標;ß值大於0.81;MACD為正值;KD指標的K值大於D值。在基本面部分,每月營收月增且年增,獲利為正,且毛利率未出現連續下滑等。籌碼面部分,必須要有三大法人或千張大戶買進等。

 

當以上前提要件全都滿足,而且維持「一段時日」都持續出現在嚴選持股池名單之內,這顯示在市場中主流的力量,包括三大法人及千張以上大戶等各路人馬,對該檔股票都產生「可買進」的市場認同度,這就形成判斷多頭可以買進的訊號;反之,則是趨向空頭應賣出的訊號。在此,我們又可繪出另一條由市場主流力量所匯聚形成的「主力脈動線」。

 

主力脈動線的畫法是將多空趨勢指標差值計算出均線(如20日均線。做法為:累加近20日多空趨勢指標差值並除以20,取得20日均值,連續連結每日均值即可得出),多空趨勢指標差值之均線,便可利用差值與均線的交叉決定買賣點。

 

綜上所述,我們得到以下結論:

1.當個股的多空趨勢指標差達到零軸之上,表示該股呈現比大盤強勢的多方趨勢,可進入持續觀察股票池;唯有同時滿足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要件後,方可進一步納入嚴選股票池,開始分批布局。

 

2.在嚴選股票池內的優質強勢股,當個股的多空趨勢線由下而上突破主力脈動線,為買進訊號;當個股的多空趨勢線由上而下摜破主力脈動線,為賣出訊號。                                   

 

找翻倍上漲的長線布局股

一些不擅長短線操作的投資人,就希望找到值得長線布局的股票,可是通常事與願違,時常發生買進的股票股價波動不大,又或者與僅大盤漲跌幅相當,看到別檔股票活蹦亂跳,自己的股票卻分毫不動;等到受不了,賣出持有許久持股,去追逐其他強勢股之後,賣出的股票卻開始大漲一倍甚至兩倍。

 

其實股票要飆漲,要嘛有題材,要嘛獲利佳,要嘛有轉機,不過這三者只是必要條件,有心拉抬或炒作的主力大戶們,何時發動才是重點。

 

但要看穿主力吸籌手法,談何容易,尤其是在股價爬升的階段,主力既要吸引散戶積極參與,又不能讓散戶獲取太多利益,所以在拉升一段股價後,會想辦法「洗籌碼」,亦即用「甩轎」或摜壓價的手法,把散戶趕跑。而散戶通常會被主力的操盤手法所迷惑,太早被騙下車。

 

身為散戶的我們並不曉得控盤主力何時要發動,所以只能等待,為達到最大的等待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適當的時機分批投入。也就是說,如果發現一檔潛力股,它近期的多空趨勢線一直在零軸附近徘徊,就將資金分為3到4份,只要每次多空趨勢線突破零軸,就投入一部分,下次轉正,再投入一部分。若是股價率先發動了,便可將剩餘資金全部投入;若是股價遲遲不發動,那就把再把餌分批投入,等待大魚上鉤,直到多空趨勢線由下而上正式突破主力脈動線的那一刻。

 

當然,一旦多空趨勢線由上而下摜破主力脈動線,顯示市場上的主流力量已經開始出貨,投資者應盡快抽回資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股海裡全身而退。

 

在成分股中挑最強個股──以2021年航海王為例

在股市要提高投資勝率的不二法門,不外乎要從掌握產業主流,並從中嚴選優質的強勢股。本書所指的「主流」,涵蓋了產業的主流與投資風格的主流,而個股的強弱勢,則是以個股的漲跌幅,與大盤漲跌幅相較所得,當個股的漲跌幅,在一段期間的加權平均,強過同一段期間大盤漲跌幅的加權平均,代表該檔個股「多空趨勢指標」趨向強勢;反之,倘若弱於大盤漲跌幅的加權平均,代表該檔個股「多空趨勢指標」趨向弱勢。而產業主流與趨勢走強的強勢股,這兩者通常要一起看。

 

貨櫃三雄從一路狂飆到慘烈修正

2020~2021年,台灣航運股進入大飆特飆的「大航海王時代」,就是典型案例。最初是由貨櫃三雄的長榮海運(2603)領軍,在2020年8月底已開始轉強,萬海(2615)則在同年11月中旬轉強,而陽明海運(2609)也在12月中旬跟上。

 

筆者仔細爬梳這波大航海王的多頭行情的結構和順序,讀者會發現,若要事先掌握這些飆股的大波段行情,其實從這些產業類股的「多空趨勢指標圖」及其「多空趨勢線」,早已出現強勁的多方訊號。

 

長榮、陽明與欣興(3037)南電(8046)等電子股相較,在2020年8月之前,都處在綠色冷門的區塊,多屬存股族的最愛,然而,從該年度8月之後,「多空趨勢指標圖」顏色開始由綠轉黃,甚至出現備受法人籌碼關注的熱門紅色。

 

貨櫃三雄目標價不斷調高,股價亦創新高

當航運股走勢轉強,此時,市場開始傳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造成全球貨櫃運輸主要港口缺人、缺櫃、缺船,上海出口集裝箱指數(SCFI)及散裝貨運參考的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狂升,造成全球航運運價大漲,掀起航運股一路大幅狂飆。

 

在這場航運股大戲中,主角是貨櫃三雄,股價從2020年8月的11~12元,一路衝上2021年7月的最高價:長榮233元、陽明234元、萬海353元。然而,「樹再高,也無法長上天」,這種不合理的股價,終歸還是要面臨修正的。

 

本土疫情爆發,創高後劇烈震盪

無論是由三大法大及千張大戶代表的市場主流力量,將航運股一路攻高推進,或是螞蟻雄兵的散戶跟著推波助瀾,漲勢都在2021年7月達到頂點,當時長榮的總市值一度突破上兆元。

 

大漲時來勢洶洶,修正回檔的過程,當然是驚天動地。不論是法人、官股行庫,甚至是散戶,各方人馬都嘗試在高達六、七千億成交量的資金浪潮中機會抄底,找反彈。所謂跌了再套,套了再買,下跌的刀子不要接,什麼說法都有。

 

所幸航運股的確是有基本面支撐,在止跌後進入3~6個月的整理,投信機構法人的研究員重新估價後,願意再度進場,開始一波反彈行情。只是這波反彈行情會走多久、走多遠,事後都有各式評論與專家解釋,但事前卻沒有人能預期。

 

「多空趨勢指標圖」及「多空趨勢線」預告漲跌訊號

然而,透過本書提供的個股「多空趨勢指標圖」,卻有機會讓你跟著市場衝浪,經過個股的「多空趨勢線」有無突破零軸,判斷是否已能夠進行多方操作;同時透過「主力脈動線」,掌握個股的三大法人與千張大戶的動向,不僅能與市場主流的力量同步進場,一旦行情反轉,也能避開最高風險,甚至全身而退。

 

以長榮為例,常年股價波瀾不興,但在2020年8月後,K線圖雖呈現放量上漲趨勢,畢竟它是景氣循環的傳產股,股價要發動攻勢前,不容易引發市場主力的關注。然而,透過在同一段時期的長榮多空趨勢線,就能明顯看出,原來長榮多空趨勢已悄悄躍上零軸,正式進入多頭市場。在2020年8月27日正式由下而上,穿越主力脈動線研判,跟著進場買長榮,就能買在初升段的起漲點。

 

更重要的是,當長榮的多空趨勢線歷經四個波段大漲後,跌穿「主力脈動線」,且至此無力再上攻,這條多空趨勢線由上而下,近乎直線下墜的走勢,而且幾乎無法再回到主力脈動線之上。

 

看「個股多空趨勢指標圖」,轉強買,轉弱賣

長榮在2021年11月5日收盤114元,轉為強勢股,個股多空趨勢指標圖顏色由綠轉紅;2022年1月7日收盤140元,轉為弱勢股,個股多空趨勢指標圖顏色由紅轉綠;2022年2月11日收盤131元轉強勢股,直到4月15日收盤145元,仍未轉弱。

 

多空趨勢指標圖在弱轉強時(綠轉黃或紅),是進場的時點,而在強轉弱時(紅轉黃或綠),是最後停利或停損的時點。

 

 

選好股的4大基本功

「多空趨勢線」與「主力脈動線」是本書獨創選股與交易系統的最後守門員、可大幅提高投資勝率的最佳利器。在使用之前,有些基本觀念要搞懂,例如哪些股票不能買、哪些能買,搭配「多空趨勢線」即可預先判斷個股或大盤將進入多方或空方趨勢。同時再透過與「主力脈動線」的交會點,來決定股票的買點與賣點。

 

這三種股票不要碰

在股市裡,你一次次成功獲利,甚至累積數次所賺到的錢,可能還抵不過一次大賠所造成的虧損。身為小資族的我們該如何有效穩健累積資產呢?經過筆者多年的驗證,得出一個結論:有些股票短期搶進殺出或許能賺到快錢,但時間拉長來看,根本無法累積更多金額,可能還會讓投資人血本無歸。以下盤點3種投資人應該避開的股票類型。

 

1.莫名其妙暴漲暴跌的妖股

綜合坊間對於「妖股」的定義,妖股指的是,在公司營收獲利尚未出現明確利多或利空訊息情況下,股價卻連續大漲或大跌,且通常與市場盤勢背離,大盤下跌時連續暴漲,大盤上漲時卻暴跌;又或者有的公司明明虧損,股價卻連續漲停。如此奇怪的走勢彷彿有妖怪操盤,因此叫做妖股。

 

2.經營不善的地雷股

買到地雷股是投資人椎心之痛,尤其是買進後充滿著期待,公司前景也一片看好,無奈發生虛增營收、隱藏損失、財報作假、過度借貸擔保、掏空公司資產等劣行,等到東窗事發,股價瞬間下跌,投資人躲避不及,最終深度套牢。本書整理出幾種地雷股可能的樣貌。

 

1.董監或大股東持股比例持續下降

2.董事會權力內捲化後又拼命出脫持股

3.董事、監察人、財務等主管有多人辭職與更換會計師

4.利用子公司作帳或存在許多重大且異常的關係人

5.長期投資占資產比率過高,且設立許多投資公司與複雜海外轉投資公司

6.過高的員工分紅配股與認購權憑證

 

3.無盡下跌的盤跌股

投資人買到盤跌股,那種進退兩難的心情,時時刻刻在腦中盤旋,或許損失的不多,但每天跌一點點,三不五時來個小反彈,然後又繼續盤跌。此時所有技術線型與指標都全部失效,股價沒有最低點,只有更低點。

 

這四種股票別錯過

投資優質公司的股票具有潛在的長期增值機會,透過長期持有,投資者能受益於公司的成長與發展,為投資組合增添穩定且持久的價值,如能以更便宜的價錢入手,潛在價差更大。而好公司通常擁有穩定的財務狀況和持續獲利的能力,因此投資者能享受相對較低的風險。以下盤點4種值得投資人關注的股票類型。

 

1.主流產業與題材股

例如2015年台股雖屬盤跌的行情,大盤全年下跌約10%,那年卻是生技類股的多頭年,生技類股受全球生技類股的大多頭影響,表現亮眼,若有機會掌握,確實可避開當年股災。2016年投資風格轉換,大型權值股大行其道,大盤上漲了11%,其中ETF 元大台灣50(0050)當年上漲了將近20%,掀起了一股ETF投資熱潮,同年的中小型類股卻修正了2成以上。

2.價值被低估股

「低估值」指的是低本益比(P/E)與低股價淨值比(P/B)的股票。本益比是用來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的指標之一,本益比越低,越有投資價值;反之,本益比越高,就比較沒有投資價值。

 

3.高成長能續航股

由於完整的選股系統,是由「多空趨勢指標差」所形成的「多空趨勢線」,作為是否進行該筆投資最後的把關者,因此設定的高成長條件必須符合下列要項:

  1. 營收呈現月成長或年成長
  2. 盈餘為正
  3. 兩季毛利率至少有一季上揚
  4. 營收成長要大於營業費用成長
  5. 市占率需不斷擴大

 

4.財務健全股

一家公司的財務指標可以依照判讀目的分成4種:獲利能力、成長性、經營效率、償債能力。只要不是財報瑕疵或造假,基本上不會影響擇股條件,畢竟有了「多空趨勢指標」與「多空趨勢線」在選股上進行最後把關,就不用擔心錯失值得投資的股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