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為什麼要買配息型股票?

▋你投資是為了賣出退場,還是為了穩定金流?

多年前我和老婆去了奧勒岡州的艾許蘭(Ashland)。我們非常喜歡這座小鎮,開始討論如何擺脫城市的競爭壓力,搬到艾許蘭開一間披薩店。我們在加拿大洛磯山脈的班夫(Banff)、北卡羅來納州的艾許維爾(Asheville),甚至以色列的特拉維夫(Tel Aviv)旅行時,都一再提起這個話題。
由於我對餐飲業一竅不通、不想離開美國大城市太遠,而且我的廚藝非常差,所以這間披薩店始終只是美好的幻想。
但是為了解說本書提出的概念,可以把這間幻想中的「馬克.利希滕菲爾德義式小館」,當成一個有營收和獲利的企業範例。還可以假設我是你的姐夫(你姐姐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好),而你已經同意成為我的生意夥伴。
有一天我帶著餐廳企畫書去找你們談合作事宜。我已經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地點,位置熱鬧,行人眾多。我也正與一位熱情洋溢的年輕廚師洽談,他渴望讓當地人和評論家留下深刻印象。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就是你出手的時候了。你投資10萬美元,可以獲得10%的股權。我向你說明我的預測結果:餐廳第一年達到收支平衡,第二年獲利10萬美元,第三年獲利20萬美元。
你可能會問的其中一個問題是,你要如何收回投資的資金?要等到餐廳出售,還是每年可以從獲利中分紅?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目標是將餐廳的營業額做到150萬美元,然後以營收的兩倍價格(300萬美元)出售,屆時你會得到30萬美元,你的反應可能會和我告訴你另一個計畫不同。另一個計畫就是將一半的獲利再投資於餐廳,另一半則每年按比例分給合夥人(即分紅)。
你是否決定給我這筆錢,部分將要視你的目標而定。你願意冒險等待幾年後餐廳出售時獲得高額報酬,還是你比較希望從投資中獲得穩定的收入金流,但是沒有退場策略(例如出售餐廳)?
投資股票時,投資人也需要做出類似的決定。他們買進一支股票是為了未來以更高價格出售,還是選擇一支既能提供收入金流、又能帶來收入成長和資本利得的股票?
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如果我要投資於別人的事業,我希望儘早看到報酬,而不是一直等待所謂的出場策略。
還有另一個可能影響你投資餐廳的決策因素:與其每年支付你應得的分潤,我可能會提出將這筆錢再投資於餐廳,並給你更多的股權。這樣一來,你每年的分潤比例會逐步增加。最後你可以開始每年獲得一筆可觀的現金分潤,或是當你出售股權時,由於你的持股比例已超過原來的10%,所以能夠獲得更高的報酬。
這個情境與股利再投資類似,而這也是我所知創造財富最穩健的方法之一。
我喜愛這個策略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不論美國總統是誰,歐洲、俄羅斯、伊朗或中東發生了什麼事,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有多高等情況,這個策略都會有效(而且一直有效)。以上這些因素絕對會影響短期結果,但是長期下來卻毫無影響,甚至可能幫助你累積更多財富。我將在第3章討論熊市時解釋原因。
 
▋股利投資創造財富的證據

投資配息型股票是長期在股市中獲利的最佳方式。但是別只因為我這麼說你就相信了。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雪薇波特分校(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in Shreveport)的哈維.魯賓(Harvey Rubin)和卡洛斯.史帕特二世(Carlos Spaht II)說:「對於那些採用10年或15年長期投資策略的投資人來說,股利投資策略將帶來一生的財務自由。無論市場走向如何,穩定且不斷成長的股利是一個源源不絕的收入金流5。」
我在前幾頁才說過,沒有彈性的教條是行不通的,結果我現在一直這麼說,反而顯得我很沒有彈性。但是股利投資能創造財富的證據就在數字中。
首先,投資股市本身就是有效的。如果你投資於整體市場指數,1937年以來85個滾動的10年期間中,其中有78個是獲利的,成功率高達92%。這還包括了股利再投資。
至於那七個出現虧損的10年期間,結束的年份分別是1937、1938、1939、1940、1946、2008和2009年。結束於1937至1940年以及1946年的期間,虧損與大蕭條有關。從1936年到1940年結束的那些10年期極為慘烈,平均虧損40%。而1946年結束的那個10年期則相對溫和,只虧損了11%。至於2008與2009年結束的10年期,各自虧損9%。
哈佛大學的保羅.艾斯奎斯(Paul Asquith)和小大衛.穆林斯(David W. Mullins Jr.)得出結論:那些開始支付並提高股利的公司,其股票為股東帶來了超額報酬。此外,初次支付的股利金額愈大以及後續股利成長愈多,表現的優勢也愈明顯6。
研究還顯示,在市場下跌時,配息型股票的績效顯著超越大盤。
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的麥克.高德斯汀(Michael A. Goldstein)和凱薩琳.富勒(Kathleen P. Fuller)發現:「在下跌的市場中,配息型股票每月的績效比非配息型股票高出1%至2%,表現顯著超過市場上漲時的表現7。」
在經濟衰退期間,這種更好的績效會更加明顯。根據諾瓦東南大學(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的亞伯特.威廉斯(Albert Williams)和米契爾.米勒(Mitchell Miller)的研究,在2001和2008年的經濟衰退期間,標普500股利貴族指數(Dividend Aristocrats Index,第2章將進一步介紹這類股票)每年表現比標普500指數高出6.45個百分點8。
我將在本書稍後說明如何實現兩位數的殖利率,就算是在最疲弱的市場,績效受到的影響也會被抵銷,無論市場總體走勢如何,你都能獲利。
回想一下我在本章開頭提到的其他方法:價值型投資、成長型投資和技術分析。這些方法有時的確有效。但就我所知,任何能達到92%成功率的系統、策略或方法,都能在長期股利再投資後,達到接近100%的成功率。
對,我知道,你會說「這次不一樣」。我們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債台高築、高失業率、金融危機、聯準會和總統和國會都很無能,還有其他一切令人不愉快的狀況。

▋市況惡劣時,市場報酬率依然保持正數

2020年,由於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大流行病,全球陷入了不確定的封鎖狀態。市場因此大跌,但隨後又迅速反彈,並維持強勁直到那年結束。
接著,在2021年1月,一場暴力行動試圖推翻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市場的反應如何?股市隨後立即上漲,並在當年持續走高。
再往前看,2009年的情況也很糟糕,整個金融系統瀕臨崩潰。但市場迅速反彈,在2年間翻漲一倍,5年漲三倍。同樣地,在1970年代,房貸利率和通膨率都達到兩位數,每一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福特和卡特)的支持率都不斷下滑,似乎沒有什麼值得興奮的事情發生。但是從1970年代到1980年代,每一個10年期間的市場報酬率都是正的。
自1937年以來,股市每個滾動10年期的平均累計報酬率為131%,包括了七個10年期是負報酬。自1999年(首次有10年的相關資料可使用)以來,標普500股利貴族指數每個滾動10年期的平均累計報酬率為215%,而且每年都是正報酬。其中最低的10年是在2008年底為止的期間,但仍有40%(當年股市暴跌38%),而標普500指數截至2008年的10年期報酬則是虧損9%(若不計股利則虧損26%)。
我在2014年撰寫本書第二版時,看到某位政府官員的估算(我們都知道政府官員的估算有多「準確」),他預測由於嬰兒潮一代的資金退出市場,未來10年股市將下跌13%。
但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可能發生,因為自那時以來市場已經上漲了113%(不計股利)。要實現這個預測,市場必須從高點下跌64%。我並不是說這完全不可能,但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低。
尤其是就像我所說明的,歷史上市場在10年期間給予正報酬的機率高達92%。此外,嬰兒潮世代會將他們的資金放在哪裡?2022年債券殖利率有所上升,雖然你可以獲得5%或6%的報酬,但根本跟不上通膨─尤其是在扣除稅款之後。
我寧可投資於一支有4%股利殖利率的股票,而且股利持續成長、稅率較低,並且相信10年後的股價至少會維持在我今天買進時的價位。
但是你知道嗎?就算股價下跌,我還是能賺錢。
假設你以每股20美元的價格,買進一支股票500股,總投資金額1萬美元。這間公司每年支付1美元的股利,相當於5%的股利殖利率。而且這間公司長期以來每年都會增加股利。接下來的10年,它每年平均會增加5%的股利。
我們再假設政府官員說的沒錯,這支股票跟隨大盤,並下跌了13%。
如果你在接下來的10年內將股利再投資,儘管股價下跌,但是股利在成長,你的投資後來將達到大約17,000美元。這表示你賺到了70%的成長,複合年成長率為5.45%─雖然股價下跌了13%!
但是如果你投資年利率為3%的10年期公債呢?10年後,你會拿回1萬美元的本金,再加上3,000美元的利息,總共13,000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為2.66%。
所以在這個例子中,雖然你投資的股票跌了13%,但它的績效還是超過保本的10年期公債。
請花點時間想一想。你的股票價值下跌了,但是因為你把股利拿來再投資,所以報酬超過了10年期公債的保本報酬,而且這是考量到市場出現過去76年中第五大跌幅的情況。
對了,如果你在10年後決定開始花用股利,而不是拿來再投資,那麼你將收到每股1.63美元的股利,比原來的1美元還要多。因為你之前將股利再投資,所以你領取的1.63美元股利是來自975股,而不是一開始的500股。所以你的殖利率將是原始投資的15%。光是這一點,應該就能說服你去買進配息型股票。
 
▋跟上通膨的腳步

過去30年來,人們並沒有那麼重視通膨。結果到了2022年,物價開始暴漲。自1914年以來,美國的平均通膨率為3.2%。自2008年大衰退以來,通膨一直處於極低的水準。直到2021年3月,我們才看到通膨率持續超過歷史平均水準。事實上,從2009年到2020年,年均通膨率只有1.5%,低到幾乎可以不管它。
通膨率3.2%看起來相當溫和,尤其是對於記得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那時的通膨率曾經達到兩位數。但即使只有3.2%,20年後你的購買力仍只剩下一半。
由於長期以來通膨偏低,人們低估了通膨對購買力的侵蝕性。儘管在過去十多年來,通膨平均低於3.2%的歷史數字,但購買力仍然被削弱。
2009年要花1,000美元買的東西,到2020年可能需要1,200美元才買得到。
那麼,如果你正在為某個價格漲幅超過平均3.2%通膨率的事物儲蓄,例如大學學費或退休金(以及相關的醫療費用),情況又是如何?
舉例來說,過去20年來,美國私立大學的學費漲了144%,複合年成長率為9.3%。而公立大學的本州州民學費則飆升了211%,複合年成長率高達驚人的12%。
那麼,你在哪裡能找到一個能成長12%的投資呢?今天,如果你把錢鎖定在公債中20年,你大概只能獲得每年3.5%的報酬。
我們就來看看,未來學費的漲勢會如何影響教育費用。目前在公立大學的本州學生,每年的學費、住宿、課本和雜費平均為22,690美元。私立大學的學生則平均需要支付51,690美元,不過我個人不知道哪間私立大學的學費這麼低。
自1972年以來,大學費用已經漲到通膨率的近五倍。
假設大學費用的漲幅只是通膨的兩倍而不是五倍,那麼18年後,你每年將必須支付69,308美元的公立大學學費,私立大學的學費則是157,890美元。希望你孩子的籃球球技很厲害,這樣就可以拿籃球獎學金上大學了。
所以如果你夠幸運,能為你的新生兒買175,000美元的公債,每年支付3.5%的利息,那麼你應該幾乎能支付4年學費所需的金額。但是請記住,這只是公立學校的情況。如果是私立大學,這筆錢根本不夠。你需要買39萬美元的公債。
大多數人不可能一次投入那麼多資金,為新生兒的教育基金做準備。所以他們需要讓自己的資金,成長得比公債或大多數固定收益投資所能提供的收益更多。
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是這樣你就可以看到,長期來說,公債很難讓資金增值。固定收益的問題之一,在於你無法像投資配息型股票那樣,透過收益再投資來實現複利成長。
你很快就會看到,當你投資於配息型股票時,達到12%的複合年報酬率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事實上,如果你將股利再投資,那麼長期下來,你絕對可以每年賺取12%的報酬。
12%,這不是打錯字,而是真正的數字。透過投資於那些穩定支付股利的大型績優股,你每年可以賺到這樣的報酬(甚至更多),這些公司只需要跟隨市場的長期平均漲幅即可。而且以12%的年報酬率來看,只要你用2,500美元啟動大學基金,每年再增加3,500美元,當你的孩子高中畢業時,本州大學的學費就可以完全由這些累積的資金支付。
以上的計算並沒有納入額外的風險。我們並沒有要投資那些投機性的公司,它們的新技術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我們所做的只是試圖選擇那些有長期支付股利的紀錄、跟著市場一起成長的公司。我即將說明的系統,將幫助你實現財務目標。
你需要知道該買哪種類型的配息型股票,才能實現最大的報酬。接著我就要開始說明怎麼做。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