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壽保險營業處的經營與管理
人壽保險營業處是一個很特殊的企業單位,雖然各公司組織的設計大不相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國內前幾大壽險公司全國都有300多個營業處,近日因規模及成本的考慮,數目可能會減少。
台灣壽險業自西元1963年開始營業,已有逾60年的歷史,很多處經理已屆65歲法定退休年齡。然而壽險營業處有一定的晉升規定(需要一定的年資、人數及業績才能晉升一級),不像其他主管只憑學歷、資歷聘任。所以,最近很多營業處因為處經理退休被整併,公司派內勤組訓專員暫代處經理。
營業處的另一特點是十分缺乏人力資源,尤其是管理人才的資源。一般而言,處經理必須負起所有責任,區經理往往只是陪暖組員,重要決策都是看著處經理執行。然而處經理不可能是全能,如此營業處的效能及效率可能就會低落。業界有些單位善用經營委員會,有效提升營業處的績效;本書將在第四章更深入的探討。
最近業界又掀起了另一股風氣,那就是經紀人與代理人公司(本書簡稱經代公司)的崛起。經代公司利用跟多家保險公司簽約的優勢(即可以去跟客戶說明有更多的選擇),擁有較高的佣金、免業績考核、免出勤考核、免參加開會、離開可續領佣金等誘因,吸引較成熟的業務員或業務主管從保險公司跳槽到其公司。
然而除了人壽保險營業處處經理的職掌外,作者認為要做好壽險營業處處經理的工作,一定要精通「管理學」!也就是要了解如何做好工作的效能與效率,以達成組織的目標。包括精通管理的功能、做好經理人的角色、發揮經理人的技巧,還有執行經理人的活動,其中重點在傳統的管理與領導、定期與不定期的溝通、與利益關係人的人際網絡,以及計畫、執行與控制的有效執行。
1.2 組織
組織(organization)是將人員做制度上的安排,以達成公司某些特定的目標。壽險或經代公司的營業處即是一個組織,一般而言,其目標多為業績或人數。
⊙管理者對組織為何很重要
管理者對組織十分重要,理由有3個:
1.在當今這種不確定、複雜而且混亂的環境中,組織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需要管理者。
2.管理者對組織任務的達成非常關鍵。
3.根據蓋洛普對數百萬名員工及數萬名管理者的調查顯示,影響員工生產力與向心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薪水、福利或工作環境,而是員工和直屬長官的關係是否良好。另外的調查也發現,公司的管理方式和其財務績效有很密切的關係。
1.3 組織內的管理階層
一、管理者是誰
先說明組織內的管理階層如下:
1.基層管理者(first-line managers):是管理的最基層,負責有關產品製造或顧客服務的管理。
2.中階管理者(middle managers):介於基層管理者與高階管理者之間,他們的工作是管理基層管理者。
3.高階管理者(top managers):負責制定組織全面性的決策,並決定組織的計畫與目標。
二、營業處組織的層級
營業處組織的層級有4層:1.基層員工(業務代表);2.基層管理者(主任/襄理);3.中階管理者(區經理);4.高階管理者(處經理/協理、副總經理)。一般總公司還設有部長(或其他名稱)來管理營業單位。
人壽保險營業處是一個很特殊的企業單位,雖然各公司組織的設計大不相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國內前幾大壽險公司全國都有300多個營業處,近日因規模及成本的考慮,數目可能會減少。
台灣壽險業自西元1963年開始營業,已有逾60年的歷史,很多處經理已屆65歲法定退休年齡。然而壽險營業處有一定的晉升規定(需要一定的年資、人數及業績才能晉升一級),不像其他主管只憑學歷、資歷聘任。所以,最近很多營業處因為處經理退休被整併,公司派內勤組訓專員暫代處經理。
營業處的另一特點是十分缺乏人力資源,尤其是管理人才的資源。一般而言,處經理必須負起所有責任,區經理往往只是陪暖組員,重要決策都是看著處經理執行。然而處經理不可能是全能,如此營業處的效能及效率可能就會低落。業界有些單位善用經營委員會,有效提升營業處的績效;本書將在第四章更深入的探討。
最近業界又掀起了另一股風氣,那就是經紀人與代理人公司(本書簡稱經代公司)的崛起。經代公司利用跟多家保險公司簽約的優勢(即可以去跟客戶說明有更多的選擇),擁有較高的佣金、免業績考核、免出勤考核、免參加開會、離開可續領佣金等誘因,吸引較成熟的業務員或業務主管從保險公司跳槽到其公司。
然而除了人壽保險營業處處經理的職掌外,作者認為要做好壽險營業處處經理的工作,一定要精通「管理學」!也就是要了解如何做好工作的效能與效率,以達成組織的目標。包括精通管理的功能、做好經理人的角色、發揮經理人的技巧,還有執行經理人的活動,其中重點在傳統的管理與領導、定期與不定期的溝通、與利益關係人的人際網絡,以及計畫、執行與控制的有效執行。
1.2 組織
組織(organization)是將人員做制度上的安排,以達成公司某些特定的目標。壽險或經代公司的營業處即是一個組織,一般而言,其目標多為業績或人數。
⊙管理者對組織為何很重要
管理者對組織十分重要,理由有3個:
1.在當今這種不確定、複雜而且混亂的環境中,組織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需要管理者。
2.管理者對組織任務的達成非常關鍵。
3.根據蓋洛普對數百萬名員工及數萬名管理者的調查顯示,影響員工生產力與向心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薪水、福利或工作環境,而是員工和直屬長官的關係是否良好。另外的調查也發現,公司的管理方式和其財務績效有很密切的關係。
1.3 組織內的管理階層
一、管理者是誰
先說明組織內的管理階層如下:
1.基層管理者(first-line managers):是管理的最基層,負責有關產品製造或顧客服務的管理。
2.中階管理者(middle managers):介於基層管理者與高階管理者之間,他們的工作是管理基層管理者。
3.高階管理者(top managers):負責制定組織全面性的決策,並決定組織的計畫與目標。
二、營業處組織的層級
營業處組織的層級有4層:1.基層員工(業務代表);2.基層管理者(主任/襄理);3.中階管理者(區經理);4.高階管理者(處經理/協理、副總經理)。一般總公司還設有部長(或其他名稱)來管理營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