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被客戶拒絕4次,信任才開始

除了利他思維,我還從冠軍業務身上學到「一日10訪」。勤能補拙,正如前輩們常說的:「業務是跑出來的。」我決定如法炮製,開始嘗試一日10訪,每天打電話邀約客戶、安排行程,但才兩週就發現,這些拜訪不但無效,而且太耗費精力。
臺灣人一向很客氣,接到業務的殷勤邀約電話,多半會答應見面。不過,第一次見面通常只會噓寒問暖,不太有機會聊到商品。
在這樣的拜訪中,我既無法了解對方的需求,也推薦不了合適的保單,這是「無效拜訪」。
因此,我決定改變策略。既然一日10訪沒有效果,就改為「一人10訪」。我告訴自己,只要被客戶拒絕十次,不願意讓我再去找他,我就舉雙手放棄。
神奇的是,通常不用10次,第6次或第7次就可以掌握到客戶的需求、取得對方信任,並且真正成功賣出保單。我就是靠一人10訪,在即將被考核的當月,簽下全家約50萬元的醫療險。


拜訪客戶,不要每次都聊商品
拜訪客戶時,還有個祕訣:不要每次都聊商品,否則對方心裡可能只會想:「你又來了?」、「怎麼還不走?」、「這個業務也太煩了」、「都這樣說了,還看不出我在拒絕你?」
我觀察到,這位客戶非常孝順,三代同堂和母親住在一起。不過,由於菜市場的工作很忙碌,大哥中午經常無法陪母親吃飯,從利他的角度出發,我可以扮演陪伴者的角色。
於是,有一天中午,我碰巧路過他家,就順便帶了便當,陪他媽媽一邊吃飯,一邊看連續劇、聊天。當他從市場收工回家後,看到我又來了,這次我沒有提到保險。
在第6次拜訪時,我很誠懇的告訴他:「國泰人壽很了解顧客的想法,知道大家賺錢很辛苦,想將錢花在刀口上。現在公司推出醫療險,繳費期間
身體健康,用不到理賠金,20年後不用繳費。萬一沒有理賠,未來還會將存放在公司的錢退給你想給的人。」
我接著說:「你可以將這份保單當成是資產配置,用不到也沒有損失,還多了一份保障。
「繳保費的這幾年,就當作是花少許的利息,讓全家得到保障。以全家年50萬元的醫療險來說,銀行一年利息2%左右,50萬元存在銀行一年的利息才一萬多元,若將這筆錢放在保險,保單不僅能替你守護全家的財務,萬一發生風險,也不會因急需大筆資金而動用存款。」
我試圖讓他明瞭,醫療險是保全資產的一部分。
第7次拜訪時,他終於說:「好啦!妳下次拿資料來,我們全家的醫療險一次簽好。」這是我的第一筆大單。我不只成功賣出保單,也驗證了一人10訪的效果。

找不同時間,訪同一位客戶

我發現,在一次次的拜訪中,我不僅更了解客戶,也能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進而成交保單。
成交的關鍵就在於:找不同的日子及時間,拜訪同一位客戶。就像賣豬肉的大哥,每週二到週日上午是菜市場最忙碌的時候,他無法好好聽我說話。週一則是市場公休日,早上和下午他會去辦事,晚上才有空聽保單說明。第6次拜訪,我是在週一晚上,才說服了他。
拜訪客戶,第幾次後該放棄?很多業務認為,如果拜訪三次仍沒有成交,就該放棄。然而,根據科學研究指出,被拒絕超過4次以上,信任才真正開始。
我的經驗也驗證了這一點──拜訪客戶超過5次以上,才能真正了解客戶的想要及需要。
尤其是保單不是家具、電器、服裝、包包等生活必需品,只能透過一次次的拜訪,發掘客戶的需求,協助他們做出最完善的規畫。


從別人嫌麻煩的校園理賠,滾出大雪球訂單

在沒有人脈的情況下,想要拓展客戶,該怎麼做?就在拜訪完公司的三、五百件資源件後,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坐等客戶上門,想要做出業績,就必須主動出擊。
在一天早會結束後,我主動詢問主管:「請問有什麼別的業務不要的資源嗎?」
在臺灣,許多中小學的學生平安保險,都是由國泰人壽承保。某天主管問:「妳有沒有興趣跑校園,幫學生辦理賠?」學生平安險的數量龐大、理賠需求很多,因為是團體保險,投保金額不高,所以業務大都不感興趣。然而,我和別人不一樣,當主管提出時,我很開心的接下了這項任務,並且負責四所國中。
青春期的學生活潑好動,在校園跑跑跳跳,跌倒、摔傷在所難免。我當時幾乎每天都要跑校園,曾一週辦理逾百件理賠案。
但我發現,辦理賠實在太花時間,我不是領固定薪水的行政人員,而是有業績壓力的業務,如果無法達標,就要回家吃自己。
當初會想接學生平安保險,是因為我相信,理賠是創造自身價值的最好機會,為此,我必須想辦法從中挖掘出機會。

從小單開始,滾出大生意

當時,有一位女學生的眼睛受傷,必須開刀治療。在辦理學生平安保險理賠的過程中,因學生理賠需要家長簽署文件,我便主動聯繫並自我介紹:「你好!我是國泰人壽的服務專員,正在協助您女兒辦理理賠。因為要確認一下文件,不知道您什麼時候方便?我可以親自送資料過去,順道向您說明一下!」
家長得知原由後,親切的邀約我到家中詳談。解說完學生平安險的理賠內容,請家長確認後,我忍不住多問了一句:「您女兒除了國泰人壽保單之外,還有投保其他相關保單嗎?國泰可以協助一併辦理。」
此時,還發現,他們過去向親戚投保,多半是出於人情。隨著親戚離開保險業,現在已經沒有人處理相關業務。我仔細檢視全家的保險內容,發現保障明顯不足,於是建議增加醫療險,以提升整體的保障。家長聽完專業分析後,非常認同,也成了我的新客戶。

做好事,但不要有目的

在過程中,還有個小插曲。在我的業務處,當地有個很知名的社區,社戶上千人、設施完善,還設有老人協會。為了開發客戶,我和同事每週都會安排幾天中午前往協會幫忙,陪伴長輩運動、做手作、聊天。中午時段由志工準備午餐,我們則負責幫忙端菜。
其中,有一對七十多歲的夫妻,個性親切又隨和。因為常常見面,也漸漸熟絡了起來。
某天,我正好要到社區替眼睛受傷的女學生辦理賠。抵達管理室時,沒想到竟然碰上那位爺爺。我又驚又喜的問:「爺爺,你住在這棟?」
更巧的是,爺爺不僅住在這裡,他的孫女正是前面提到的女學生。
我說:「你的孫女眼睛開刀,國泰人壽派我來辦理平安保險理賠。」
爺爺得知此事後,開心的帶我上樓找媳婦。見到兒子和媳婦時,他說:「她是個很有愛心的人,平時會到老人協會當志工,對我們都很好。」學生的家長聽了以後,立刻對我產生好感,並謝謝我願意陪伴他們的父母。
也因為這個巧合,提出協助檢視全家保單、提供相關保險建議時,他們都非常樂於接受。在我的建議下,他們加保了醫療險。這位中小企業主後來因生病開刀住院,因為有保險,也順利得到一筆理賠金。
多年來,我和這家人保持良好互動。有一次,對方需要退休理財計畫,我建議可以善用保單,他也欣然接受。10年下來,對方陸續購買的保單已高達千萬元,成為我最重要的客戶之一。
若不是當初協助學生辦理平安保險、走進社區當志工,就不會串起這些善緣,也不會有後來這麼多的優質客戶與真摯的友誼。
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平時就要多做好事,過程中不必有太多目的,因為老天自有安排。當你真心對人好,全世界都會成就你的事業。

好好看待每一次服務

此外,我也體會到一件事:經營人脈,一定要「主動出擊」。
很多業務只看眼前,不去想未來,甚至認為,眼前都經營不下去,哪有力氣經營人脈?但換個角度想,如果不經營客戶、不替他們解決問題,就不會有日後的保單,更遑論建立信任與轉介紹。
以學生平安保險來說,客戶眼前的困擾是孩子的保障,以及受傷後的理賠,當我幫他妥善處理好後,才會有更進一步的交流機會。若我只看當下,因嫌辦理賠麻煩,保費才收那麼一點,還要跑這麼多流程而作罷,不就失去了接觸家長的好機會。
以學生平安保險來說,學生是「被動」成為國泰人壽的保戶,理賠是我們主動出擊,取得拓展人脈的機緣。我們應該好好看待每一次的服務,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面對怎麼樣的客戶。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面對客戶,不妨更著重於未來,並且思考:「如果你能解決他當下的問題,就能解決他未來的需求。」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