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獨門技巧:收盤前進場、隔日開盤出場
本書介紹的是隔日沖──持股延續到隔天的交易手法。簡單來說,就是持倉「兩天一夜」的短線戰術。
隔日沖有許多不同的操作方式,而我採用的,是在收盤前進場,隔天開盤時出場的策略。
(按:台股在早上9點開盤、下午1點30分收盤;日股交易分成兩個時段:上午盤﹝也稱為前場﹞是早上9點至11點30分、下午盤﹝也稱為後場﹞是中午12點30分至下午3點)。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在短時間內追求利潤的技巧。
縱使出現帳面損失,也要在開盤時停損
無論採用哪一種手法,不可能每一次操作都獲利,有時也會出現虧損。
本書介紹的隔日沖策略,原則上不論帳面顯示賺或賠,都應在隔日開盤時平倉。尤其當情勢看起來不利於自己時,更要堅持果斷出場。
不少人或許會想:「即使出現損失,只要耐心持有,總有一天能回本吧?說不定還能反轉為獲利?」確實,偶爾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反過來說,負報酬也可能持續惡化,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打擊。
許多股票交易員的部落格提到,操作表現不佳的人通常有一個共通點:遇到虧本不肯出場。結果損害加劇,等到心態崩潰時才慌張認賠,這時通常已血本無歸。
當虧損達到某個程度,就代表這筆交易的判斷已經出錯。這時認賠出場,重新調整心態來面對下一次進場,才是比較明智的做法。
在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讓單筆交易造成重大虧損。一旦出現龐大的虧額,往往須花費極大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彌補;如果只是小幅虧本,就有機會在後續幾次操作中迅速補救。
此外,一旦遭遇重大虧損,還可能因為資金短缺而被迫退出市場。在某些分享投資心得的部落格中,可看到這樣的例子:承受一次大虧後,寫下「我要收手了」。其實背後的原因多半是資金已經所剩無幾,無法開始新的一筆買賣。
為了避免走到這一步,投資人要避免單筆交易慘賠,所以一開始就要設定好停損點。
要是出現帳面收益,也可部分持有
就如前面所言,隔日沖的基本原則是在隔天開盤時將所有持倉出清。
然而,這不代表一定得全部出場,操作策略也可保有彈性。
若你判斷個股仍具有上漲空間,可以繼續持有。根據情況,有時也能轉為波段交易,或僅出清部分持股,保留一些部位以追求更大的利潤。
例如,當你持有3,000股,可在開盤時先實現2,000股的收益,其餘的1,000股持續操作,追求更大的上漲機會。
我也經常先了結部分持股,再以剩下的部位追求更大的報酬。
就像這樣,並非一定要在隔天開盤,就把所有持倉全數了結。不過,這只適用於帳面上出現獲利的情況;假如帳面呈現虧額,就須在開盤時果斷退場。
‧預估將出現帳面獲利:不必在開盤時一次出清所有持股。
‧預估將出現帳面虧損:應在開盤時斷然平倉,全面退出。
透過信用交易做空
在這一節當中,我會介紹如何透過信用交易進行做空操作。
信用交易是指向券商借錢買股票(融資)或借股票賣出(融券)。
透過這種方式,投資人可以運用槓桿操作來放大交易部位,藉此以小博大(按:台股的融資交易可提供最高2.5倍的槓桿,融券交易的槓桿則約為1.1倍),這對於資金有限的投資人而言極具吸引力。
要進行信用交易,首先須開設信用交易帳戶。在券商的網路介面上,通常會開設「申請信用交易帳戶」的選項,只要透過該頁面即可提出申請。
不過,須通過審核才能開戶,並非人人都能順利申請。過去,審核標準相當嚴格,但近年來已逐漸放寬,即使股票交易的經驗不多,通過的機率也相當高。
接著,我要說明做空,也就是建立空頭部位。
在做多時,流程是先買進股票,之後再賣出;做空則正好相反,先賣出股票(建立空頭部位),之後再買進(回補)。
你可能會感到疑惑:「手上明明沒股票,為什麼可以賣出?」這是因為可透過融券借股票。雖說是「借」,但不需要繁瑣的手續,像平常買股票一樣,只要在下單畫面直接操作就好。
做空時,如果賣出後股價下跌,就能低價買回,賺取差價;若賣出後股價上漲,就會產生損失。這與做多的情況相反。
‧做空後股價下跌:產生獲利。
‧做空後股價上漲:產生虧損。
舉例來說,假設以500日圓做空一檔股票,如果股價下跌至480日圓,每股就能獲得20日圓的利潤;反過來說,若股價上漲至520日圓,則會產生每股20日圓的虧損。
就像這樣,做空是透過股價下跌獲利的交易方式。
本書介紹的是隔日沖──持股延續到隔天的交易手法。簡單來說,就是持倉「兩天一夜」的短線戰術。
隔日沖有許多不同的操作方式,而我採用的,是在收盤前進場,隔天開盤時出場的策略。
(按:台股在早上9點開盤、下午1點30分收盤;日股交易分成兩個時段:上午盤﹝也稱為前場﹞是早上9點至11點30分、下午盤﹝也稱為後場﹞是中午12點30分至下午3點)。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在短時間內追求利潤的技巧。
縱使出現帳面損失,也要在開盤時停損
無論採用哪一種手法,不可能每一次操作都獲利,有時也會出現虧損。
本書介紹的隔日沖策略,原則上不論帳面顯示賺或賠,都應在隔日開盤時平倉。尤其當情勢看起來不利於自己時,更要堅持果斷出場。
不少人或許會想:「即使出現損失,只要耐心持有,總有一天能回本吧?說不定還能反轉為獲利?」確實,偶爾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反過來說,負報酬也可能持續惡化,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打擊。
許多股票交易員的部落格提到,操作表現不佳的人通常有一個共通點:遇到虧本不肯出場。結果損害加劇,等到心態崩潰時才慌張認賠,這時通常已血本無歸。
當虧損達到某個程度,就代表這筆交易的判斷已經出錯。這時認賠出場,重新調整心態來面對下一次進場,才是比較明智的做法。
在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讓單筆交易造成重大虧損。一旦出現龐大的虧額,往往須花費極大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彌補;如果只是小幅虧本,就有機會在後續幾次操作中迅速補救。
此外,一旦遭遇重大虧損,還可能因為資金短缺而被迫退出市場。在某些分享投資心得的部落格中,可看到這樣的例子:承受一次大虧後,寫下「我要收手了」。其實背後的原因多半是資金已經所剩無幾,無法開始新的一筆買賣。
為了避免走到這一步,投資人要避免單筆交易慘賠,所以一開始就要設定好停損點。
要是出現帳面收益,也可部分持有
就如前面所言,隔日沖的基本原則是在隔天開盤時將所有持倉出清。
然而,這不代表一定得全部出場,操作策略也可保有彈性。
若你判斷個股仍具有上漲空間,可以繼續持有。根據情況,有時也能轉為波段交易,或僅出清部分持股,保留一些部位以追求更大的利潤。
例如,當你持有3,000股,可在開盤時先實現2,000股的收益,其餘的1,000股持續操作,追求更大的上漲機會。
我也經常先了結部分持股,再以剩下的部位追求更大的報酬。
就像這樣,並非一定要在隔天開盤,就把所有持倉全數了結。不過,這只適用於帳面上出現獲利的情況;假如帳面呈現虧額,就須在開盤時果斷退場。
‧預估將出現帳面獲利:不必在開盤時一次出清所有持股。
‧預估將出現帳面虧損:應在開盤時斷然平倉,全面退出。
透過信用交易做空
在這一節當中,我會介紹如何透過信用交易進行做空操作。
信用交易是指向券商借錢買股票(融資)或借股票賣出(融券)。
透過這種方式,投資人可以運用槓桿操作來放大交易部位,藉此以小博大(按:台股的融資交易可提供最高2.5倍的槓桿,融券交易的槓桿則約為1.1倍),這對於資金有限的投資人而言極具吸引力。
要進行信用交易,首先須開設信用交易帳戶。在券商的網路介面上,通常會開設「申請信用交易帳戶」的選項,只要透過該頁面即可提出申請。
不過,須通過審核才能開戶,並非人人都能順利申請。過去,審核標準相當嚴格,但近年來已逐漸放寬,即使股票交易的經驗不多,通過的機率也相當高。
接著,我要說明做空,也就是建立空頭部位。
在做多時,流程是先買進股票,之後再賣出;做空則正好相反,先賣出股票(建立空頭部位),之後再買進(回補)。
你可能會感到疑惑:「手上明明沒股票,為什麼可以賣出?」這是因為可透過融券借股票。雖說是「借」,但不需要繁瑣的手續,像平常買股票一樣,只要在下單畫面直接操作就好。
做空時,如果賣出後股價下跌,就能低價買回,賺取差價;若賣出後股價上漲,就會產生損失。這與做多的情況相反。
‧做空後股價下跌:產生獲利。
‧做空後股價上漲:產生虧損。
舉例來說,假設以500日圓做空一檔股票,如果股價下跌至480日圓,每股就能獲得20日圓的利潤;反過來說,若股價上漲至520日圓,則會產生每股20日圓的虧損。
就像這樣,做空是透過股價下跌獲利的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