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大家好,我是美股航海王,聽眾們都稱呼我為「船長」。
我是一個全職的美股交易者,兩年前(2023)開始錄製「美股航海王 Podcast」,分享美股走勢與大小事。
本書改寫自我另一個節目「航海王的富人學 Podcast」前10集,收錄我人生中真實發生的10則小故事。說實話,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坐在書桌前,寫下一本關於「富人學」的書;直到有一天,總編輯聽了我的Podcast後,敦促我應該寫下來。
他說:「讓更多人認識這些觀念吧!」
劣勢開局,不代表輸掉結局
我從小成績不是特別優秀,總是在及格邊緣打轉,又常被拿來與哥哥姊姊及親戚比較,父母對我的前途總是感到憂心忡忡,師長也頻頻搖頭。每次遇到難關,總是靠「臨時抱佛腳」過關,我的學生時代就像一艘載滿不切實際的夢想、又常漏進海水的船隻,每次好不容易補好一個破洞,下一個浪花又打了過來。
畢業當兵出社會後,我以為「努力」能改變一切,定能修成正果,賺進大筆鈔票,買下心目中的美麗跑車。於是我從第一份工作開始,下班後就跟同學努力創業,忙了一整年(夙夜匪懈,連週末都賠上了),結局卻並沒有如我們期望地美好,想買的跑車,連輪胎都買不起。
深刻檢討後我們發現,努力只是一艘船的槳,方向才是舵。如果大方向思考錯誤,航線沒能適時修正,越拚命划槳,只會讓你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那一刻我開始去質疑:「思考是如此重要的事情,為何學校都沒教呢?」
談起我們的國民教育,把我們訓練成反應迅速的「答題高手」,卻沒教我們「如何精準提問」;我們最擅長背考古題,也善於用加法堆疊自己的工作,卻不懂如何用減法消除生活中的噪音。現在的世界啊,生活中充斥太多雜訊,妨礙我們的判斷,甚至令我們不經思考就起身勞作、終日瞎忙,卻沒得到應有的酬勞。
然而,這樣的劇情造就惡性循環,努力的人卻得不到想要的,卻目睹別人靠著「投資不勞而獲」賺進大把鈔票,或是「別人命好、金湯匙伸手可得」,大眾的仇富情緒隨之產生,把「富人」與「投資」貼上刻板的標籤,把投資視為「奸詐狡猾之事」。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啊!這現象令我不禁開始思考,那麼我能做些什麼嗎?
於是,在去年(2024)我開了「航海王的富人學 Podcast」,藉由分享自身真實故事,來傳達我推崇的富人精準思考方式,希望能幫助到正在致富航道上的朋友、或是年輕學子們(此時,他們對出社會後的現實與思維斷層尚渾然不知)。
腦袋裡的思考方式,誰也拿不走
我經歷過那種從富裕天堂墜入地獄的感覺(詳見本書第六章)。
2018年,我投資順利、收入穩定、身邊的人都以為我「成功了」。但短短幾天,我從雲端墜入深海。財務崩盤、健康亮起紅燈、生活像被抽空一樣,更慘的是我每天還得「強顏歡笑」去上班,裝作一切沒事的樣子。
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真正的財富,不是你擁有多少錢,而是你擁有多強的信念。錢會被奪走,這是投資的必然(要接受這件事,是很痛的領悟),但腦袋裡的思考方式,誰也拿不走。股票會漲跌、房價會波動、職場會改變,但唯一能陪你一輩子的,是「思考的方式」。我告訴自己,要改變命運,除了修正投資方式,還需要更精準的思考方式,化繁為簡消除雜音,好比一個頂尖的棒球打者,只須專心挑好球打。
真正的富人,懂得謀定而後動,用同樣的精力創造更多價值,富人深知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也可以說,選擇比努力重要)。而我當年所經歷的災難,歸根究柢,仍是「有選擇的時候,我沒想清楚」。
學習富人的思考方式,你不需要高超智商、不需要出身富裕、但需要一開始就願意學。因為當你開始模仿富人的方式去思考,看到的世界將會全然不同,就好比將一張紙翻過來,你才會看到上面畫的是圓、不是線,而財富,通常是富人思維下自然而然的結果。
如何使用本書?
你可能會問我:這本書到底在教什麼?是投資還是理財?
我說都不是,這本書講的是「如何駕馭金錢財富」的思考方式。因為沒有正確的思維,就算給你一艘核子潛艇,你也會開進暗礁;而擁有了富人思維,即使只是乘著一條小木船,也不至於迷路。
這本書收錄的每一堂,都是我自己在人生不同階段裡留下的小故事。它們看似分散,其實都在講同一件事:如何在風浪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富人思考方式。
本書分成三大階段,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去吸收富人的思維:
第一階段:富人的態度(第一~三堂)
先別急著學投資,正確的態度比投資還加重要。「優勢」、「習慣」、「巨人」這三堂讓你知道,在「面對現實時,該有怎樣的心智模型」。沒有態度,就算給你大筆財富,你也會很快再失去。
第二階段:致富的方法(第四~五堂)
當你有了正確的態度,就開始學方法吧!「竊盜」與「投資」這兩堂教你如何「設計時間與金錢的流向」。
畢竟,致富不是比速度,而是方向與技巧的競賽。
第三階段:活出自我與快樂(第六~十堂)
最後五堂課是整本書的靈魂,也是最難的。「地獄」、「束縛」、「天缺」、「角度」、「比較」,這些主題看似哲學,其實是人生的經濟學,因為當你能理解自己的限制與渴望,你就不是只會賺錢,而是會用錢活出自我。
因為,快樂才是人生最後的成績單。
願本書成為你的生命羅盤
如果你此刻正在掙扎、懷疑自己、覺得自己無法致富、甚至仇富,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希望你能從我的錯誤(或成功)得到學習,節省你寶貴的時間。
願這本書成為你的羅盤,讓我們一起啟航吧!讓我們停止仇富,換顆腦袋!
這趟航程或許漫長,但我保證——
當你願意換顆腦袋看世界,
整個世界,也會開始對你微笑。
大家好,我是美股航海王,聽眾們都稱呼我為「船長」。
我是一個全職的美股交易者,兩年前(2023)開始錄製「美股航海王 Podcast」,分享美股走勢與大小事。
本書改寫自我另一個節目「航海王的富人學 Podcast」前10集,收錄我人生中真實發生的10則小故事。說實話,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坐在書桌前,寫下一本關於「富人學」的書;直到有一天,總編輯聽了我的Podcast後,敦促我應該寫下來。
他說:「讓更多人認識這些觀念吧!」
劣勢開局,不代表輸掉結局
我從小成績不是特別優秀,總是在及格邊緣打轉,又常被拿來與哥哥姊姊及親戚比較,父母對我的前途總是感到憂心忡忡,師長也頻頻搖頭。每次遇到難關,總是靠「臨時抱佛腳」過關,我的學生時代就像一艘載滿不切實際的夢想、又常漏進海水的船隻,每次好不容易補好一個破洞,下一個浪花又打了過來。
畢業當兵出社會後,我以為「努力」能改變一切,定能修成正果,賺進大筆鈔票,買下心目中的美麗跑車。於是我從第一份工作開始,下班後就跟同學努力創業,忙了一整年(夙夜匪懈,連週末都賠上了),結局卻並沒有如我們期望地美好,想買的跑車,連輪胎都買不起。
深刻檢討後我們發現,努力只是一艘船的槳,方向才是舵。如果大方向思考錯誤,航線沒能適時修正,越拚命划槳,只會讓你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那一刻我開始去質疑:「思考是如此重要的事情,為何學校都沒教呢?」
談起我們的國民教育,把我們訓練成反應迅速的「答題高手」,卻沒教我們「如何精準提問」;我們最擅長背考古題,也善於用加法堆疊自己的工作,卻不懂如何用減法消除生活中的噪音。現在的世界啊,生活中充斥太多雜訊,妨礙我們的判斷,甚至令我們不經思考就起身勞作、終日瞎忙,卻沒得到應有的酬勞。
然而,這樣的劇情造就惡性循環,努力的人卻得不到想要的,卻目睹別人靠著「投資不勞而獲」賺進大把鈔票,或是「別人命好、金湯匙伸手可得」,大眾的仇富情緒隨之產生,把「富人」與「投資」貼上刻板的標籤,把投資視為「奸詐狡猾之事」。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啊!這現象令我不禁開始思考,那麼我能做些什麼嗎?
於是,在去年(2024)我開了「航海王的富人學 Podcast」,藉由分享自身真實故事,來傳達我推崇的富人精準思考方式,希望能幫助到正在致富航道上的朋友、或是年輕學子們(此時,他們對出社會後的現實與思維斷層尚渾然不知)。
腦袋裡的思考方式,誰也拿不走
我經歷過那種從富裕天堂墜入地獄的感覺(詳見本書第六章)。
2018年,我投資順利、收入穩定、身邊的人都以為我「成功了」。但短短幾天,我從雲端墜入深海。財務崩盤、健康亮起紅燈、生活像被抽空一樣,更慘的是我每天還得「強顏歡笑」去上班,裝作一切沒事的樣子。
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真正的財富,不是你擁有多少錢,而是你擁有多強的信念。錢會被奪走,這是投資的必然(要接受這件事,是很痛的領悟),但腦袋裡的思考方式,誰也拿不走。股票會漲跌、房價會波動、職場會改變,但唯一能陪你一輩子的,是「思考的方式」。我告訴自己,要改變命運,除了修正投資方式,還需要更精準的思考方式,化繁為簡消除雜音,好比一個頂尖的棒球打者,只須專心挑好球打。
真正的富人,懂得謀定而後動,用同樣的精力創造更多價值,富人深知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也可以說,選擇比努力重要)。而我當年所經歷的災難,歸根究柢,仍是「有選擇的時候,我沒想清楚」。
學習富人的思考方式,你不需要高超智商、不需要出身富裕、但需要一開始就願意學。因為當你開始模仿富人的方式去思考,看到的世界將會全然不同,就好比將一張紙翻過來,你才會看到上面畫的是圓、不是線,而財富,通常是富人思維下自然而然的結果。
如何使用本書?
你可能會問我:這本書到底在教什麼?是投資還是理財?
我說都不是,這本書講的是「如何駕馭金錢財富」的思考方式。因為沒有正確的思維,就算給你一艘核子潛艇,你也會開進暗礁;而擁有了富人思維,即使只是乘著一條小木船,也不至於迷路。
這本書收錄的每一堂,都是我自己在人生不同階段裡留下的小故事。它們看似分散,其實都在講同一件事:如何在風浪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富人思考方式。
本書分成三大階段,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去吸收富人的思維:
第一階段:富人的態度(第一~三堂)
先別急著學投資,正確的態度比投資還加重要。「優勢」、「習慣」、「巨人」這三堂讓你知道,在「面對現實時,該有怎樣的心智模型」。沒有態度,就算給你大筆財富,你也會很快再失去。
第二階段:致富的方法(第四~五堂)
當你有了正確的態度,就開始學方法吧!「竊盜」與「投資」這兩堂教你如何「設計時間與金錢的流向」。
畢竟,致富不是比速度,而是方向與技巧的競賽。
第三階段:活出自我與快樂(第六~十堂)
最後五堂課是整本書的靈魂,也是最難的。「地獄」、「束縛」、「天缺」、「角度」、「比較」,這些主題看似哲學,其實是人生的經濟學,因為當你能理解自己的限制與渴望,你就不是只會賺錢,而是會用錢活出自我。
因為,快樂才是人生最後的成績單。
願本書成為你的生命羅盤
如果你此刻正在掙扎、懷疑自己、覺得自己無法致富、甚至仇富,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希望你能從我的錯誤(或成功)得到學習,節省你寶貴的時間。
願這本書成為你的羅盤,讓我們一起啟航吧!讓我們停止仇富,換顆腦袋!
這趟航程或許漫長,但我保證——
當你願意換顆腦袋看世界,
整個世界,也會開始對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