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一〕
掌握海洋的國家=超級大國
雖然世界上依然有許多貧困的地區,但從整體上來看,全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已變得十分富裕。得益於貿易量的增加,與一九六○年相比,世界整體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了六十倍以上,貿易額也增加了兩百倍以上。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主要透過船舶進行,因此海路的安全不可或缺。但是,自古以來往來於世界各地的船舶都曾受到海盜的威脅,也有一些國家擅自封鎖海上的航線。
而以壓倒性的軍事力量維持海上秩序,確保各國能夠進行穩定的貿易,這正是「超級大國」所扮演的角色。自戰後以來,這個角色一直是由美國負責,美元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貨幣。在十九世紀,英國也曾扮演超級大國的角色,受到各國尊敬,英鎊也成為當時最強勢的貨幣。換句話說,如果未來美國將軍隊撤回國內,並放棄超級大國的角色,那麼美元的價值將會下跌,導致國家的經濟逐漸下滑。
不過,在美國國內,有越來越多人認為「與其將錢花在部屬海外軍隊,不如用來改善國民的生活」。美國總統川普在二○一七年至二○二一年期間,以及二○二五年再次上任時,都主張「美國優先政策」(優先將錢花在國內建設、經濟、民生),贏得許多國民的支持。因為,對生活困難的人來說,希望政府優先考量國內經濟,是再自然不過、也非常容易理解的訴求。
然而,如果不承擔起維持海上秩序的責任,美國將會失去超級大國的地位,難以維持如今的富裕生活。「美國優先」這條路,反而有可能通向諷刺的結果:導致美國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
〔試閱二〕
多民族國家如何走向富裕?
目前世界上有一百九十六個國家。因為歐美殖民地獨立建國,過去一百年中,國家數量增加了三倍以上。但是,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順利發展。許多非洲國家至今仍深陷內戰,人民飽受貧困之苦。
為什麼有些國家發展得慢?主要是國民缺乏團結。要建立一個國家,大家必須克服民族與宗教的差異,一起合作。然而,在許多非洲國家,人們往往更認同自己的部落或民族,而不是「國家」這個身分,導致國內的對立與衝突不斷。
在這些國家,即使舉行民主選舉也很難發揮作用。民主的基礎是公正的選舉,選舉後不管由誰當選,輸家都要支持當選的人。但是,如果大家只投票給自己部落的代表,而不管候選人的能力或品格如何,最後選出了不合自己心意的執政者,就可能不認同選舉結果,不僅不配合執政者,甚至拿起武器對抗。而執政者也不會保護輸家,反而壓制他們。選舉中還可能出現作弊,讓選舉失去意義。國內持續不斷的衝突,也成了外國和跨國公司獲取非洲資源的可乘之機。
不過,新建立的多民族國家中也有成功的例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九六五年才誕生的年輕國家,建國之父李光耀採取了一系列完善的措施,以防止華人、馬來人與印度人等族群之間的衝突。例如,確保不同族群可以居住在同一個社區,創造便於交流的環境,避免單一民族聚居在自己的居住區造成對其他民族的無知和偏見更容易散播。
新加坡還將不屬於國內任何族群母語的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此外,賦予國民購買便宜公寓的權利也是政策的其中一環。如果國家發展良好,將來公寓的價值也會上漲,可以說國家未來與自己能否致富息息相關。新加坡政府花了很長的時間,培養出超越民族的「新加坡人」這個身分認同,讓「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在國民心中漸漸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