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辜汪會談
千島湖事件
1994年3月31日,浙江千島湖發生一起震驚台灣民眾的搶劫焚燒事件。千島湖是浙江的一個風景區,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它是因興建水庫、攔壩積水形成一座大湖,而露出水面的群山就變成小島,數量極多,所以稱之為千島。這些島,有些面積還不小,部分有廟宇,部分則飼養蛇、猴等動物,成為有特色的蛇島或猴島,風景優美,水質清澈。知名作家龍應台的老家就在這裡,已被埋入水中,她的著作《大江大海1949》曾提及此事。
那天一團台灣北部的遊客二十四人,搭乘海瑞號遊艇遊湖,由於當時兩岸經濟發展有一定差距,大陸人看台灣人都是有錢人,因此就動了歪腦筋,又因湖面廣闊,不易察覺,他們不但搶劫,還將人員都趕至底艙燒死,塑造成意外事件的假象。當地政府並沒有通報我方,而將亡者全部火化。
經強力交涉,後來終於同意我方派時任北市刑警大隊長侯友宜率領專家前往了解,真相得以大白,這個動作事涉行使公權力的意義,能夠獲得同意,實屬不易。後來大陸方面也宣布破案,抓到嫌犯,處以極刑。當時李登輝總統對此極為不滿,大罵中國是「土匪」,腦筋「控固力」(台語混凝土,意即僵硬不化),其實以總統之尊,有無必要如此,值得商榷。
事發後,陸委會積極開會研討,並決定派員分赴受難者家庭慰問。記得受難者分別家住三重及木柵,我負責木柵部分,連夜親往慰問,並表達政府將會追究到底。民眾對於政府劍及履及的關心均表感謝。
一中各表,陸方斷章取義
一中各表共識形成後,雙方有人員往來、經貿及文化交流,又有官方授權的兩會協商,兩岸關係達到一個小高潮。1995年5月底,海協會唐樹備副會長還前來台灣,與海基會焦仁和副董事長為第二次辜汪會談舉行預備性磋商。1995年6月,李登輝總統赴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講,台灣媒體詢問唐樹備,李的訪美會不會影響第二次辜汪會談的籌備,當時唐還答稱不會。
然而後來陸方指控李違反一個中國共識,片面推遲了兩會之間的協商,暫停第二次辜汪會談,而且這一中斷,竟然長達十三年。直到2008年馬英九就任總統,指派江丙坤先生擔任海基會董事長,雙方才又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
1995年大陸的不滿,造成陸方只強調兩岸共識的一中部分,而拒絕各表;而台灣也認為大陸小題大作,兩岸關係逐漸走下坡。1995年7月及1996年3月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時,大陸發射了兩次飛彈,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好在陸方尚能克制,美國也表關切,甚至派出航空母艦,兩岸才能避免衝突。記得在那之前,1994年坊間出了一本預言書,書名就是《1995閏 8月》,預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於1995閏 8月出其不意地以武力進犯台灣,好在預言沒有成真,否則將是兩岸人民的一大災難。
1998年兩岸都曾有意緩和緊張關係,於是在上海舉行一次辜汪會晤。稱之為「會晤」,而不稱「會談」,是因為只是交換意見,沒有簽署協議。那一次,蔡英文還隨團擔任顧問。雙方約定次年由汪道涵回訪台灣。然而1999年7月,李登輝接受蔡英文建議,於接受《德國之聲》記者訪問時,拋出〈兩國論〉,指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對兩岸關係投下一枚震撼彈。第二天不僅股市大跌,陸方也做出強烈回應,取消汪道涵的回訪。江八點、李六條與兩岸麻將?
1995年1月30日農曆除夕,中共總書記發表了題為「江八點」的講話,其內容是:
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與前提。
二、對於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不持異議。
三、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是中共一貫主張。
四、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絕不是針對台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台灣獨立」的圖謀。
五、大力發展兩岸經濟文化經濟交流與合作,主張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
六、五千年文化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
七、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做主的願望,保護台灣同胞一切正當權益。
八、歡迎台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分前往訪問。
這八點內容要旨,可以歸納如下:
. 主張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 進行兩岸和平統一談判
. 開放兩岸三通(註:指通航、通郵、通商)
. 主張兩岸領導人可以互訪,不必借助任何國際場合
當天是農曆除夕,而蕭萬長主委又出國,於是我只好趕緊召集主管,放棄年假,研商如何因應。對外也邀集學者專家舉辦四場座談會,徵詢各方看法和意見。歸納整理後,提出「對江澤民新春談話的分析」,2月9日由蕭主委於行政院院會報告,2月13日蕭主委又連續三天向立法院各黨團分析。後來我跟對方開玩笑說,拜託不要挑放假的日子給我們功課做。
針對江八點的回應,當時的行政院院長連戰於2月21日在立法院施政報告中,指出四項具體作法是「面對現狀、增加交流、相互尊重、追求統一」(也被稱為連四點),強調現階段兩岸關係仍宜以經貿關係為主軸。
隨後李總統於4月8日國家統一委員會上發表談話,提出「李六條」:
一、在兩岸分治的現實上追求中國統一。
二、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兩岸交流。
三、增進兩岸經貿往來,發展互利互補關係。
四、兩岸平等參與國際組織,雙方領導人藉此自然見面。
五、兩岸均應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
六、兩岸共同維護港澳繁榮,促進港澳民主。
回頭追溯陸方對台最早發表此類文件的是「葉九條」,那是1981年10月1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長葉劍英提出「有關和平統一台灣的九條方針政策」,陸方從葉九條到江八條,而我方則提了連四點及李六條。當時有人開玩笑地以麻將術語來分析兩岸的互相喊話,陸方提了葉九條、江八點,原先希望台灣出個七條就能胡了,但台灣卻拆了四條及六條,難怪胡不了,這當然是玩笑語。不過後來兩岸不時發表這類談話,例如後來的胡錦濤也於2008年12月31日提出六點對台政策方針,被簡稱為「胡六點」;習近平也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馬習會提出四點,各點開頭兩字均為「堅持」,故又稱「四個堅持」,但歸納來說,大陸對台政策核心其實只有八個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目前的策略是主張「九二共識,一個中國」。
劫機潮與黑金鋼手機
1990年代初期,剛發明手機,當時的手機不僅體積龐大,比一瓶礦泉水還大,而且相當笨重,顏色又是黑的,所以大家戲稱那是「黑金鋼」。唯一的好處是「可移動的」,不必坐在定點使用電話,但通常無法隨身攜帶,且價錢不便宜,當時要價近兩萬元台幣。我因為職務的關係,也備了一支,但是我並無隨扈隨行,不知這手機有什麼用。
沒想到第一次使用黑金鋼手機,是用來處理大陸劫機來台事件,那是1993年4月初的清明節假期,發生第一起大陸人士劫持民航機來台,由於無前例可循,我立即以手機與移民局、航警局與交通部民航局等機關聯繫,並請示國安單位,研商後決定本著國際公約及慣例,人機分離處理,使航空器及乘客、機組員盡速繼續其航程,而留置劫機人犯依法追訴處罰,經法院判決,發監執行。
很奇怪的是,在1993到1994年間,大陸竟有十二架飛機被劫持來台,而且多半是在假期發生,致使我們相關人員須加班處理,忙得不可開交,這也算是一個世界奇蹟的「劫機潮」。
本來陸方對我們留置劫機犯追訴判刑,從政治的管轄權理由表示反對。但是後來1997年3月,台灣也有一架民航機被劫往廈門,他們同樣也採取「人機分離」模式,將劫機犯留下偵辦。此後二十年,都沒再發生劫機,目前世界各國飛安檢查都極嚴格,大陸甚至有飛安人員隨機,應該也不會再發生這種情形。
千島湖事件
1994年3月31日,浙江千島湖發生一起震驚台灣民眾的搶劫焚燒事件。千島湖是浙江的一個風景區,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它是因興建水庫、攔壩積水形成一座大湖,而露出水面的群山就變成小島,數量極多,所以稱之為千島。這些島,有些面積還不小,部分有廟宇,部分則飼養蛇、猴等動物,成為有特色的蛇島或猴島,風景優美,水質清澈。知名作家龍應台的老家就在這裡,已被埋入水中,她的著作《大江大海1949》曾提及此事。
那天一團台灣北部的遊客二十四人,搭乘海瑞號遊艇遊湖,由於當時兩岸經濟發展有一定差距,大陸人看台灣人都是有錢人,因此就動了歪腦筋,又因湖面廣闊,不易察覺,他們不但搶劫,還將人員都趕至底艙燒死,塑造成意外事件的假象。當地政府並沒有通報我方,而將亡者全部火化。
經強力交涉,後來終於同意我方派時任北市刑警大隊長侯友宜率領專家前往了解,真相得以大白,這個動作事涉行使公權力的意義,能夠獲得同意,實屬不易。後來大陸方面也宣布破案,抓到嫌犯,處以極刑。當時李登輝總統對此極為不滿,大罵中國是「土匪」,腦筋「控固力」(台語混凝土,意即僵硬不化),其實以總統之尊,有無必要如此,值得商榷。
事發後,陸委會積極開會研討,並決定派員分赴受難者家庭慰問。記得受難者分別家住三重及木柵,我負責木柵部分,連夜親往慰問,並表達政府將會追究到底。民眾對於政府劍及履及的關心均表感謝。
一中各表,陸方斷章取義
一中各表共識形成後,雙方有人員往來、經貿及文化交流,又有官方授權的兩會協商,兩岸關係達到一個小高潮。1995年5月底,海協會唐樹備副會長還前來台灣,與海基會焦仁和副董事長為第二次辜汪會談舉行預備性磋商。1995年6月,李登輝總統赴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講,台灣媒體詢問唐樹備,李的訪美會不會影響第二次辜汪會談的籌備,當時唐還答稱不會。
然而後來陸方指控李違反一個中國共識,片面推遲了兩會之間的協商,暫停第二次辜汪會談,而且這一中斷,竟然長達十三年。直到2008年馬英九就任總統,指派江丙坤先生擔任海基會董事長,雙方才又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
1995年大陸的不滿,造成陸方只強調兩岸共識的一中部分,而拒絕各表;而台灣也認為大陸小題大作,兩岸關係逐漸走下坡。1995年7月及1996年3月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時,大陸發射了兩次飛彈,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好在陸方尚能克制,美國也表關切,甚至派出航空母艦,兩岸才能避免衝突。記得在那之前,1994年坊間出了一本預言書,書名就是《1995閏 8月》,預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於1995閏 8月出其不意地以武力進犯台灣,好在預言沒有成真,否則將是兩岸人民的一大災難。
1998年兩岸都曾有意緩和緊張關係,於是在上海舉行一次辜汪會晤。稱之為「會晤」,而不稱「會談」,是因為只是交換意見,沒有簽署協議。那一次,蔡英文還隨團擔任顧問。雙方約定次年由汪道涵回訪台灣。然而1999年7月,李登輝接受蔡英文建議,於接受《德國之聲》記者訪問時,拋出〈兩國論〉,指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對兩岸關係投下一枚震撼彈。第二天不僅股市大跌,陸方也做出強烈回應,取消汪道涵的回訪。江八點、李六條與兩岸麻將?
1995年1月30日農曆除夕,中共總書記發表了題為「江八點」的講話,其內容是:
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與前提。
二、對於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不持異議。
三、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是中共一貫主張。
四、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絕不是針對台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台灣獨立」的圖謀。
五、大力發展兩岸經濟文化經濟交流與合作,主張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
六、五千年文化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
七、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做主的願望,保護台灣同胞一切正當權益。
八、歡迎台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分前往訪問。
這八點內容要旨,可以歸納如下:
. 主張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 進行兩岸和平統一談判
. 開放兩岸三通(註:指通航、通郵、通商)
. 主張兩岸領導人可以互訪,不必借助任何國際場合
當天是農曆除夕,而蕭萬長主委又出國,於是我只好趕緊召集主管,放棄年假,研商如何因應。對外也邀集學者專家舉辦四場座談會,徵詢各方看法和意見。歸納整理後,提出「對江澤民新春談話的分析」,2月9日由蕭主委於行政院院會報告,2月13日蕭主委又連續三天向立法院各黨團分析。後來我跟對方開玩笑說,拜託不要挑放假的日子給我們功課做。
針對江八點的回應,當時的行政院院長連戰於2月21日在立法院施政報告中,指出四項具體作法是「面對現狀、增加交流、相互尊重、追求統一」(也被稱為連四點),強調現階段兩岸關係仍宜以經貿關係為主軸。
隨後李總統於4月8日國家統一委員會上發表談話,提出「李六條」:
一、在兩岸分治的現實上追求中國統一。
二、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兩岸交流。
三、增進兩岸經貿往來,發展互利互補關係。
四、兩岸平等參與國際組織,雙方領導人藉此自然見面。
五、兩岸均應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
六、兩岸共同維護港澳繁榮,促進港澳民主。
回頭追溯陸方對台最早發表此類文件的是「葉九條」,那是1981年10月1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長葉劍英提出「有關和平統一台灣的九條方針政策」,陸方從葉九條到江八條,而我方則提了連四點及李六條。當時有人開玩笑地以麻將術語來分析兩岸的互相喊話,陸方提了葉九條、江八點,原先希望台灣出個七條就能胡了,但台灣卻拆了四條及六條,難怪胡不了,這當然是玩笑語。不過後來兩岸不時發表這類談話,例如後來的胡錦濤也於2008年12月31日提出六點對台政策方針,被簡稱為「胡六點」;習近平也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馬習會提出四點,各點開頭兩字均為「堅持」,故又稱「四個堅持」,但歸納來說,大陸對台政策核心其實只有八個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目前的策略是主張「九二共識,一個中國」。
劫機潮與黑金鋼手機
1990年代初期,剛發明手機,當時的手機不僅體積龐大,比一瓶礦泉水還大,而且相當笨重,顏色又是黑的,所以大家戲稱那是「黑金鋼」。唯一的好處是「可移動的」,不必坐在定點使用電話,但通常無法隨身攜帶,且價錢不便宜,當時要價近兩萬元台幣。我因為職務的關係,也備了一支,但是我並無隨扈隨行,不知這手機有什麼用。
沒想到第一次使用黑金鋼手機,是用來處理大陸劫機來台事件,那是1993年4月初的清明節假期,發生第一起大陸人士劫持民航機來台,由於無前例可循,我立即以手機與移民局、航警局與交通部民航局等機關聯繫,並請示國安單位,研商後決定本著國際公約及慣例,人機分離處理,使航空器及乘客、機組員盡速繼續其航程,而留置劫機人犯依法追訴處罰,經法院判決,發監執行。
很奇怪的是,在1993到1994年間,大陸竟有十二架飛機被劫持來台,而且多半是在假期發生,致使我們相關人員須加班處理,忙得不可開交,這也算是一個世界奇蹟的「劫機潮」。
本來陸方對我們留置劫機犯追訴判刑,從政治的管轄權理由表示反對。但是後來1997年3月,台灣也有一架民航機被劫往廈門,他們同樣也採取「人機分離」模式,將劫機犯留下偵辦。此後二十年,都沒再發生劫機,目前世界各國飛安檢查都極嚴格,大陸甚至有飛安人員隨機,應該也不會再發生這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