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島空防——世界密度第二防空網的理性分析
目前我們的防空網擁有號稱「七千枚」甚至「九千枚」防空飛彈同時也是防空飛彈是世界密度第二的防空網,傳統防空理論的支持者很容易被過往空防的迷思所影響,輕易認定大量的防空飛彈數量等於整體防務,數量優勢就是固若金湯可讓敵人難以破解,但詳細分析我國防空網的實際景況卻並非那回事,不管演習期間已經「試射」的耗損或是維修中無法運用的防空飛彈數量,就各式防空飛彈不同彈種的特性與各飛彈的性能來加以分析,事實上這個數量優勢可能完全不是世界第二防空能力的這個結果。
首先是「數量」的問題,目前部署與庫藏的所有7,000枚(未來增加到9,000枚水準)防空飛彈的組成大概是以下的一個統計——
▲美製愛國者二型與三型:
估計可用的數量約為800枚以上(最新購案交付完成)
▲自製天弓一型、二型與三型:
估計可用數量約為1500枚以上(12套天弓三型飛彈完成交付)
▲美製榭樹飛彈:
估計可用數量約為900枚
▲自製天劍一型地對空飛彈:
估計可用數量約為600枚
▲美製麻雀地對空飛彈:
估計可用數量約為500枚
▲美製刺針地對空飛彈(肩射+車載型):
估計可用數量2500枚以上
▲美國與挪威的NASAMS(National Advanced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美製空對空AIM-120改良型:
估計可用數量300枚(緊急採購完成交付)
由於美製「鷹式」飛彈已經操作超過60年以上,即便「鷹式」飛彈的彈體本身已經歷多次翻修與改良,但整體可靠度因為飛彈彈齡老舊早就已經大幅降低,特別是「鷹式」飛彈早在1990年伊拉克占領科威特被伊拉克俘虜而被東方集團進行過很詳盡的研究,目前台灣地區的「鷹式」飛彈已於去年全部榮退轉為庫存,未來可能會被美國送到其他地區來使用,替換「鷹式」飛彈的防空任務是向中科院採購的12套自製天弓三型飛彈,預估「鷹式」飛彈退役所產生的空缺在這幾年應該全部會由全新生產的天弓三型飛彈所取代,「鷹式」飛彈的實際存量總數應該有1000枚左右的水準。
如果把完成天弓三型飛彈生產與美國在最近幾個年度以軍事援助為名義所交付的刺針型防空飛彈及愛國者二與三型飛彈計算在內,這幾年有將近2000枚防空飛彈加入台灣目前防空網的行列。
但對抗解放軍關鍵是防空飛彈對空攔截的能力,只有美製愛國者飛彈與天弓三型飛彈具備打擊高空高速到低空低速目標的全方位能力,對於解放軍火箭軍所屬威脅最大的東風系列地對地導彈與陸軍遠程火箭炮03/191等各式遠程火箭彈,也只有美製愛國者與自製天弓三型飛彈比較合適用來對抗這類高速飛行的地對地導彈與火箭彈,以1980與90年代的技術研發的天弓一型與二型用來對抗超高音速飛行的東風系列飛彈與射程超過一百公里的遠程火箭彈是有實際困難的。
至於其他的地對空飛彈(麻雀、刺針、天劍一型)都是用來對抗中低空目標與較低速飛行的目標,例如:固定翼飛機、直升機與無人機等在中低空與慢速飛行的航空器,雖然美製愛國者與自製天弓三型也可用來對付中低空與慢速飛行的航空器,但運用這些防空飛彈來接戰中低空與慢速目標要看實際狀況而定,考慮性價比用愛國者或天弓三型飛彈來攻擊一些廉價的無人機當然是完全不划算的一個選擇。
將現代化防空系統比做古代的弓箭隊用來防禦敵人,防空飛彈為「箭矢」,那弓箭隊也要有「長弓」與「弓箭手」才能發射「箭矢」來攻擊敵人,現代的「長弓」與「弓箭手」應該是用來控制防空飛彈的各式搜索、照射雷達與控制中心等等。不管如何,我們守方的防空系統所能夠使用的飛彈(就像是弓箭隊的箭矢數量)充其量就只有7000枚或9000枚的水準。
相對於解放軍一次性所能夠投射的各式東風系列導彈與遠程火箭彈來說,台灣守軍的防空飛彈實際可用的備射數量仍遠不足解放軍的飽和攻擊能量,就像是能夠用來射箭的弓箭手與長弓進行一次齊射也只能射出過固定的箭矢數量無法再多了,這個血的教訓可用最近發生「巴勒斯坦」加薩地區「哈瑪斯」恐怖組織對以色列發動的火箭攻擊來分析,專門用來攔截哈瑪斯土製火箭的鐵芎(Iron Dome)系統在哈瑪斯的攻擊下產生破洞讓許多土製火箭越過攔截網而擊中以色列的主要城市造成傷亡。
除了一次可以用來攔截的備射數量不足外,還有另外一個重大問題,在兩岸發生戰事前即便加上能夠從美日獲得緊急籌補的防空飛彈再增加數千枚防空飛彈來運用,我軍整體防空網的可用防空飛彈數量仍然有限,一旦開戰後,西太平洋跟台灣鄰近的地區都會被解放軍的海空軍封鎖而無法獲得補給,這個關鍵與我國各軍種的庫存量問題一樣,庫存的飛彈跟砲彈及子彈一樣只要用完就沒有了,畢竟台灣是一個不太大的島而且工業基礎與材料庫存也是很有限的,理論上海峽兩岸大戰一開始後,我方的武器庫存要獲得新的運補恐怕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以上內容節錄自《台灣馬奇諾防線》施純傑◎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3871.pdf
目前我們的防空網擁有號稱「七千枚」甚至「九千枚」防空飛彈同時也是防空飛彈是世界密度第二的防空網,傳統防空理論的支持者很容易被過往空防的迷思所影響,輕易認定大量的防空飛彈數量等於整體防務,數量優勢就是固若金湯可讓敵人難以破解,但詳細分析我國防空網的實際景況卻並非那回事,不管演習期間已經「試射」的耗損或是維修中無法運用的防空飛彈數量,就各式防空飛彈不同彈種的特性與各飛彈的性能來加以分析,事實上這個數量優勢可能完全不是世界第二防空能力的這個結果。
首先是「數量」的問題,目前部署與庫藏的所有7,000枚(未來增加到9,000枚水準)防空飛彈的組成大概是以下的一個統計——
▲美製愛國者二型與三型:
估計可用的數量約為800枚以上(最新購案交付完成)
▲自製天弓一型、二型與三型:
估計可用數量約為1500枚以上(12套天弓三型飛彈完成交付)
▲美製榭樹飛彈:
估計可用數量約為900枚
▲自製天劍一型地對空飛彈:
估計可用數量約為600枚
▲美製麻雀地對空飛彈:
估計可用數量約為500枚
▲美製刺針地對空飛彈(肩射+車載型):
估計可用數量2500枚以上
▲美國與挪威的NASAMS(National Advanced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美製空對空AIM-120改良型:
估計可用數量300枚(緊急採購完成交付)
由於美製「鷹式」飛彈已經操作超過60年以上,即便「鷹式」飛彈的彈體本身已經歷多次翻修與改良,但整體可靠度因為飛彈彈齡老舊早就已經大幅降低,特別是「鷹式」飛彈早在1990年伊拉克占領科威特被伊拉克俘虜而被東方集團進行過很詳盡的研究,目前台灣地區的「鷹式」飛彈已於去年全部榮退轉為庫存,未來可能會被美國送到其他地區來使用,替換「鷹式」飛彈的防空任務是向中科院採購的12套自製天弓三型飛彈,預估「鷹式」飛彈退役所產生的空缺在這幾年應該全部會由全新生產的天弓三型飛彈所取代,「鷹式」飛彈的實際存量總數應該有1000枚左右的水準。
如果把完成天弓三型飛彈生產與美國在最近幾個年度以軍事援助為名義所交付的刺針型防空飛彈及愛國者二與三型飛彈計算在內,這幾年有將近2000枚防空飛彈加入台灣目前防空網的行列。
但對抗解放軍關鍵是防空飛彈對空攔截的能力,只有美製愛國者飛彈與天弓三型飛彈具備打擊高空高速到低空低速目標的全方位能力,對於解放軍火箭軍所屬威脅最大的東風系列地對地導彈與陸軍遠程火箭炮03/191等各式遠程火箭彈,也只有美製愛國者與自製天弓三型飛彈比較合適用來對抗這類高速飛行的地對地導彈與火箭彈,以1980與90年代的技術研發的天弓一型與二型用來對抗超高音速飛行的東風系列飛彈與射程超過一百公里的遠程火箭彈是有實際困難的。
至於其他的地對空飛彈(麻雀、刺針、天劍一型)都是用來對抗中低空目標與較低速飛行的目標,例如:固定翼飛機、直升機與無人機等在中低空與慢速飛行的航空器,雖然美製愛國者與自製天弓三型也可用來對付中低空與慢速飛行的航空器,但運用這些防空飛彈來接戰中低空與慢速目標要看實際狀況而定,考慮性價比用愛國者或天弓三型飛彈來攻擊一些廉價的無人機當然是完全不划算的一個選擇。
將現代化防空系統比做古代的弓箭隊用來防禦敵人,防空飛彈為「箭矢」,那弓箭隊也要有「長弓」與「弓箭手」才能發射「箭矢」來攻擊敵人,現代的「長弓」與「弓箭手」應該是用來控制防空飛彈的各式搜索、照射雷達與控制中心等等。不管如何,我們守方的防空系統所能夠使用的飛彈(就像是弓箭隊的箭矢數量)充其量就只有7000枚或9000枚的水準。
相對於解放軍一次性所能夠投射的各式東風系列導彈與遠程火箭彈來說,台灣守軍的防空飛彈實際可用的備射數量仍遠不足解放軍的飽和攻擊能量,就像是能夠用來射箭的弓箭手與長弓進行一次齊射也只能射出過固定的箭矢數量無法再多了,這個血的教訓可用最近發生「巴勒斯坦」加薩地區「哈瑪斯」恐怖組織對以色列發動的火箭攻擊來分析,專門用來攔截哈瑪斯土製火箭的鐵芎(Iron Dome)系統在哈瑪斯的攻擊下產生破洞讓許多土製火箭越過攔截網而擊中以色列的主要城市造成傷亡。
除了一次可以用來攔截的備射數量不足外,還有另外一個重大問題,在兩岸發生戰事前即便加上能夠從美日獲得緊急籌補的防空飛彈再增加數千枚防空飛彈來運用,我軍整體防空網的可用防空飛彈數量仍然有限,一旦開戰後,西太平洋跟台灣鄰近的地區都會被解放軍的海空軍封鎖而無法獲得補給,這個關鍵與我國各軍種的庫存量問題一樣,庫存的飛彈跟砲彈及子彈一樣只要用完就沒有了,畢竟台灣是一個不太大的島而且工業基礎與材料庫存也是很有限的,理論上海峽兩岸大戰一開始後,我方的武器庫存要獲得新的運補恐怕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以上內容節錄自《台灣馬奇諾防線》施純傑◎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387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