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台灣,大國夾縫中的生存之道
「維持美國的力量,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
——美國《台灣關係法》
利用區域爭端,北京拉扯台灣
2012 年,中日釣魚島爭端激化後,北京奢望兩岸聯合保釣,極少數台灣統派或大中華民族主義者,也趁機鼓噪兩岸聯合保釣,以為機會難得。初時,台灣出動,甚至演出台日艦艇水炮互射的一幕(2012 年 9 月 25 日)。但不久,美國政府向台灣政府打招呼,直接施壓,馬英九政府力避「兩岸聯合保釣」的嫌疑,轉而對釣魚島爭端冷處理,北京為之喪氣。
2013 年 4 月 10 日,日本與台灣簽訂《日台漁業協議》,允許台灣漁船在尖閣諸島以南水域捕魚,日台雙方皆大歡喜,日本、台灣雙贏。台灣明確聲明:該協議不適用大陸漁船,如大陸漁船前來,將予以「勸導離開或驅離」。日台合作,打擊了北京氣焰。5 月間,台灣果然驅離了進入該水域的大陸漁船。北京臉色難看,卻無從發作。
2013 年 5 月 9 日,在南海爭議海域,菲律賓公務船向台灣漁船開火,射殺一名台灣漁民。台灣為此憤怒,要求菲方道歉和賠償,實屬常理。然而,此時,北京趁勢插一腳,以台灣「保護人」自居,對菲律賓大聲咆哮,出言威脅。隨後,派出大批艦船前往仁愛礁,對駐守在那裏的菲律賓海軍實施圍困。
北京用意,在於拉攏台灣,並在國際上混淆中國與台灣之別,藉機兜售其政治「一中」。台灣人形容,中共大吃台灣豆腐。北京同時不失時機地利用台菲衝突,乘隙而入,在南海得寸進尺。
共諜猖獗,影響美國對台軍售
2011 年 9 月,美國宣布一筆總價值約 58 億美元的對台軍售。這宗軍售,是在台灣政府一再催促、美國政府一再推遲之下,拉鋸近一年多,才勉強達成的。據悉,這宗軍售的主要條款,是美國為台灣 145 架 F-16A/B 型戰鬥機提供最新裝備和改裝,以及培訓與後勤支持。
台灣擁有美國 F16-A/B 型戰機,想要升級為 F16-C/D 型戰機,為此,台方就向美方提出這宗軍購案,美方初時曾表露出售意願,之後卻陷入猶豫。台北再三催促,華盛頓卻再三推遲,一拖兩年。後來更傳美方「拒絕出售」這批武器給台灣。
起先,美方將推遲或拒絕對台軍售的理由,曲折解釋為「顧慮影響美中關係」。然而,1979 年美國與中共建交的同時,確立《台灣關係法》,之後,美國一直對台灣出售武器,北京先期默認,後期抗議,又發展到一邊抗議、一邊默認,不論如何,華盛頓從未看北京臉色行事,後來又怎會顧忌?況且,近些年,美國經濟不景氣,售武獲利,應該比從前更迫切。
陳水扁時代,美國對台軍售一度陷於停滯,與其說是美國拒售,毋寧說是軍售案屢遭國民黨控制的台灣國會封殺(黨派政治利益使然)。國民黨領袖馬英九上台後,國會與政府大致同調,幾年間,美國先後對台出售武器達 130 億美元。中共抗議,甚至動輒以中斷中美軍事交流為手段,予以要脅,美方不以為然、不為所動。華盛頓很清楚,北京潑婦姿態,鬧幾天就會自動收場。
但到了 2010 年,情況卻發生微妙變化,對台軍售,華盛頓出現猶豫。起因是,2010 年前後,台灣先後爆出兩樁嚴重共諜案,都涉及染指美國售台軍備。台灣軍事情報局上校羅奇正、陸軍司令部通信電子資訊處少將處長羅賢哲,先後被中共收買為間諜。其中,羅賢哲是國民政府遷台後,六十多年間,最高階的國軍涉案共諜。案發時,二羅已經分別為中共效力三年和七年以上,傳送給中共的主要機密,包括美國售台的電子作戰指揮系統(「博勝案」,光纖系統)、陸軍戰術區域通信系統(「陸區案」)、阿帕契直升機採購合同(「天鷹專案」),等等。而在美國,同一時期,也陸續破獲多起華人間諜案,如台灣僑民郭台山等,竊取美國機密,包括美國售台軍事技術,提供給中共。
美國由此而生警覺。2011 年,一名台灣媒體人投書《亞洲華爾街日報》,指出:台灣軍方遭中共嚴重滲透,如果馬英九總統不清理門戶,就難以再獲購美國先進武器。中共日益猖獗的間諜活動,損害了美台同盟關係。這未必是中共的離間計,但的確達到了一定程度的離間效果。
北京垂涎美國售台軍備
得知美國推遲對台軍售,中共輿論顯得很高興,似乎一舉兩得,欣慰道:「美國推遲對台軍售是明智之舉」。實際上,中共的「高興」,未必是真高興;中共的「欣慰」,未必是真欣慰。兩岸關係於近些年的演變,足以讓中南海對美國對台軍售產生「新思維」,那便是:與其阻止你軍售,不如慫恿你軍售;因為,你的那些軍事技術,轉眼就會變成我的軍事技術;不僅僅是因為我密布間諜,更重要地,是因為中台關係的空前走近;或許,台灣政府內部,就有裏應外合的推手;再多一些幻想,兩岸統一,或許轉眼即至,到那時,不論是台灣的技術,還是美國的技術,盡歸我中共所有!所以,歡迎你軍售,多多益善。
國共內戰時期(上世紀四○年代),共軍最愛吹噓的一句話:「蔣委員長是運輸大隊長」,因為,國軍的美製武器,最終都落到共軍手上。或許有一天,中共再度吹噓,美國總統是運輸大隊長,因為美國售台武器,最終都落到了共軍手上。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兩岸關係不斷緩和,以至於全無戰爭跡象,但中共方面,仍然不願撤除瞄準台灣的千枚導彈?而北京明知,撤彈,是爭取台灣民心的重要手段。北京有意保持兩岸軍事敵對,目的之一,讓台灣有理由繼續從美國採購先進軍備。針對美國軍售台灣,中共依然密集表態、強烈抗議,然而,從前當真,如今,更像做樣子。中共擅長「佯攻」,佯攻越猛,越能「誘敵深入」。這是「中南海厚黑學」的一部分。
2013 年 1 月,由美國參議院親台議員組成的「台灣連線」訪問台灣,他們在會見馬英九總統時,樂觀估計,未來兩年,美國會向台灣出售幾批先進武器,包括 30 架阿帕契直升機、60 架黑鷹直升機、「愛國者-3」型導彈、以及台灣夢寐以求的升級版F16-C/D 型戰機。在中國,黨的喉舌《環球時報》對此報導,「美
國議員承諾對台售大量武器,被疑開空頭支票」。這個標題,反映了北京的真實心態:與其說是擔心美國繼續對台軍售,不如說是擔心美國停止對台軍售。
在「二羅」共諜案之後,台灣又陸續曝光一系列共諜案:2012 年 2 月,一名任職於台灣空軍北部區域作戰管制中心的蔣姓上尉,涉嫌向中共洩露威脅台灣空防安全的機密,涉案的,還包括兩名通共台商;2012 年 10 月,台灣電子面板生產商友達光電公司的兩名主管,涉嫌向中共洩露敏感技術;2012 年 10 月,退
役海軍中校張祉鑫等 8 名軍官,涉嫌向中共提供台灣潛艇海圖。其中一名叫做錢經國的退役上尉,已被發展為中共地下黨員,並在島內招募到退役或現役軍官十多人。同文同種的中國和台灣,在某種程度上,為共產黨的統戰和間諜活動,帶來便利。
「維持美國的力量,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
——美國《台灣關係法》
利用區域爭端,北京拉扯台灣
2012 年,中日釣魚島爭端激化後,北京奢望兩岸聯合保釣,極少數台灣統派或大中華民族主義者,也趁機鼓噪兩岸聯合保釣,以為機會難得。初時,台灣出動,甚至演出台日艦艇水炮互射的一幕(2012 年 9 月 25 日)。但不久,美國政府向台灣政府打招呼,直接施壓,馬英九政府力避「兩岸聯合保釣」的嫌疑,轉而對釣魚島爭端冷處理,北京為之喪氣。
2013 年 4 月 10 日,日本與台灣簽訂《日台漁業協議》,允許台灣漁船在尖閣諸島以南水域捕魚,日台雙方皆大歡喜,日本、台灣雙贏。台灣明確聲明:該協議不適用大陸漁船,如大陸漁船前來,將予以「勸導離開或驅離」。日台合作,打擊了北京氣焰。5 月間,台灣果然驅離了進入該水域的大陸漁船。北京臉色難看,卻無從發作。
2013 年 5 月 9 日,在南海爭議海域,菲律賓公務船向台灣漁船開火,射殺一名台灣漁民。台灣為此憤怒,要求菲方道歉和賠償,實屬常理。然而,此時,北京趁勢插一腳,以台灣「保護人」自居,對菲律賓大聲咆哮,出言威脅。隨後,派出大批艦船前往仁愛礁,對駐守在那裏的菲律賓海軍實施圍困。
北京用意,在於拉攏台灣,並在國際上混淆中國與台灣之別,藉機兜售其政治「一中」。台灣人形容,中共大吃台灣豆腐。北京同時不失時機地利用台菲衝突,乘隙而入,在南海得寸進尺。
共諜猖獗,影響美國對台軍售
2011 年 9 月,美國宣布一筆總價值約 58 億美元的對台軍售。這宗軍售,是在台灣政府一再催促、美國政府一再推遲之下,拉鋸近一年多,才勉強達成的。據悉,這宗軍售的主要條款,是美國為台灣 145 架 F-16A/B 型戰鬥機提供最新裝備和改裝,以及培訓與後勤支持。
台灣擁有美國 F16-A/B 型戰機,想要升級為 F16-C/D 型戰機,為此,台方就向美方提出這宗軍購案,美方初時曾表露出售意願,之後卻陷入猶豫。台北再三催促,華盛頓卻再三推遲,一拖兩年。後來更傳美方「拒絕出售」這批武器給台灣。
起先,美方將推遲或拒絕對台軍售的理由,曲折解釋為「顧慮影響美中關係」。然而,1979 年美國與中共建交的同時,確立《台灣關係法》,之後,美國一直對台灣出售武器,北京先期默認,後期抗議,又發展到一邊抗議、一邊默認,不論如何,華盛頓從未看北京臉色行事,後來又怎會顧忌?況且,近些年,美國經濟不景氣,售武獲利,應該比從前更迫切。
陳水扁時代,美國對台軍售一度陷於停滯,與其說是美國拒售,毋寧說是軍售案屢遭國民黨控制的台灣國會封殺(黨派政治利益使然)。國民黨領袖馬英九上台後,國會與政府大致同調,幾年間,美國先後對台出售武器達 130 億美元。中共抗議,甚至動輒以中斷中美軍事交流為手段,予以要脅,美方不以為然、不為所動。華盛頓很清楚,北京潑婦姿態,鬧幾天就會自動收場。
但到了 2010 年,情況卻發生微妙變化,對台軍售,華盛頓出現猶豫。起因是,2010 年前後,台灣先後爆出兩樁嚴重共諜案,都涉及染指美國售台軍備。台灣軍事情報局上校羅奇正、陸軍司令部通信電子資訊處少將處長羅賢哲,先後被中共收買為間諜。其中,羅賢哲是國民政府遷台後,六十多年間,最高階的國軍涉案共諜。案發時,二羅已經分別為中共效力三年和七年以上,傳送給中共的主要機密,包括美國售台的電子作戰指揮系統(「博勝案」,光纖系統)、陸軍戰術區域通信系統(「陸區案」)、阿帕契直升機採購合同(「天鷹專案」),等等。而在美國,同一時期,也陸續破獲多起華人間諜案,如台灣僑民郭台山等,竊取美國機密,包括美國售台軍事技術,提供給中共。
美國由此而生警覺。2011 年,一名台灣媒體人投書《亞洲華爾街日報》,指出:台灣軍方遭中共嚴重滲透,如果馬英九總統不清理門戶,就難以再獲購美國先進武器。中共日益猖獗的間諜活動,損害了美台同盟關係。這未必是中共的離間計,但的確達到了一定程度的離間效果。
北京垂涎美國售台軍備
得知美國推遲對台軍售,中共輿論顯得很高興,似乎一舉兩得,欣慰道:「美國推遲對台軍售是明智之舉」。實際上,中共的「高興」,未必是真高興;中共的「欣慰」,未必是真欣慰。兩岸關係於近些年的演變,足以讓中南海對美國對台軍售產生「新思維」,那便是:與其阻止你軍售,不如慫恿你軍售;因為,你的那些軍事技術,轉眼就會變成我的軍事技術;不僅僅是因為我密布間諜,更重要地,是因為中台關係的空前走近;或許,台灣政府內部,就有裏應外合的推手;再多一些幻想,兩岸統一,或許轉眼即至,到那時,不論是台灣的技術,還是美國的技術,盡歸我中共所有!所以,歡迎你軍售,多多益善。
國共內戰時期(上世紀四○年代),共軍最愛吹噓的一句話:「蔣委員長是運輸大隊長」,因為,國軍的美製武器,最終都落到共軍手上。或許有一天,中共再度吹噓,美國總統是運輸大隊長,因為美國售台武器,最終都落到了共軍手上。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兩岸關係不斷緩和,以至於全無戰爭跡象,但中共方面,仍然不願撤除瞄準台灣的千枚導彈?而北京明知,撤彈,是爭取台灣民心的重要手段。北京有意保持兩岸軍事敵對,目的之一,讓台灣有理由繼續從美國採購先進軍備。針對美國軍售台灣,中共依然密集表態、強烈抗議,然而,從前當真,如今,更像做樣子。中共擅長「佯攻」,佯攻越猛,越能「誘敵深入」。這是「中南海厚黑學」的一部分。
2013 年 1 月,由美國參議院親台議員組成的「台灣連線」訪問台灣,他們在會見馬英九總統時,樂觀估計,未來兩年,美國會向台灣出售幾批先進武器,包括 30 架阿帕契直升機、60 架黑鷹直升機、「愛國者-3」型導彈、以及台灣夢寐以求的升級版F16-C/D 型戰機。在中國,黨的喉舌《環球時報》對此報導,「美
國議員承諾對台售大量武器,被疑開空頭支票」。這個標題,反映了北京的真實心態:與其說是擔心美國繼續對台軍售,不如說是擔心美國停止對台軍售。
在「二羅」共諜案之後,台灣又陸續曝光一系列共諜案:2012 年 2 月,一名任職於台灣空軍北部區域作戰管制中心的蔣姓上尉,涉嫌向中共洩露威脅台灣空防安全的機密,涉案的,還包括兩名通共台商;2012 年 10 月,台灣電子面板生產商友達光電公司的兩名主管,涉嫌向中共洩露敏感技術;2012 年 10 月,退
役海軍中校張祉鑫等 8 名軍官,涉嫌向中共提供台灣潛艇海圖。其中一名叫做錢經國的退役上尉,已被發展為中共地下黨員,並在島內招募到退役或現役軍官十多人。同文同種的中國和台灣,在某種程度上,為共產黨的統戰和間諜活動,帶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