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哈拉瑞的書,震撼就像是親身去參拜埃及金字塔!」歐巴馬曾在一次專訪中這麼說。
專研世界史、中古史的哈拉瑞,近年逐步聚焦於人類集體命運、乃至於地球的明天,其實,哈拉瑞最終想要探討的是生命的意義。
在《21世紀的21堂課》,他論辯AI(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帶來的挑戰,示警「演算法將成為獨裁者」;另方面,則憂心法西斯主義的捲土重來,呼籲每個人都該是分享共好價值的全球主義者。
疫情當前,哈拉瑞對台灣,只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書面回覆諸多關鍵議題,並指出疫後世界的全新路徑圖。
「病毒這場仗,台灣已贏得國際敬重!」他推崇台灣的防疫努力,再次強調唯有合作才能戰勝病毒。其實,在《人類大歷史》中,他已指出「智人」能夠彼此合作,是人類發展超越其他物種的最關鍵因素。
此次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哈拉瑞觀察這根本是人禍,因為人類明明有「能力」遏制病毒蔓延,卻沒有「智慧」阻止這一切。
同時,哈拉瑞也在訪談中提出警訊。
「二○二○將是重塑世界面貌的關鍵年!」他提醒世人,病毒顛覆所有秩序,世界變得流動而具可塑性。所以,此刻必須緊盯政治人物言行,敦促各國政府採行正確的行動、制定對的政策,否則一旦新規則確立,就難以力挽狂瀾。
以下,是《遠見》訪談哈拉瑞的精采摘要:
科技龍頭臨危肩負更大責任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您注意到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努力?對於台灣在疫情中的國際處境,有何建議?
哈拉瑞答(以下簡稱「答」):台灣這次的危機處理已受到全球矚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在於台灣阻止疫情擴散的同時並未犧牲民主,也未訴諸極權。
如果有人說:「想阻止疫情,我們必須學中國的極權,那是唯一可能成功的方式!」就會有人反駁:「沒這回事,看看台灣對疫情的處置,甚至比中國更有效,而他們可是個民主政體。」
台灣一直被孤立,國際處境困難,在可見的未來也不容易改變。然而,在這場危機中,台灣已贏得國際諸多敬重。如果台灣能夠分享抗疫寶貴經驗、告訴世界如何應對疫情,必然也能得到長久的感激之情。
問:您如何觀察全球企業因應疫情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思考企業的社會責任?
答:這場危機中,企業扮演關鍵角色。Google、臉書、騰訊等科技龍頭的重要性遠超以往,許多過去在實體世界運作的活動,現在都由這些科技大咖提供數位基礎架構來運行。
這意味著,這些科技龍頭,甚至所有業界都肩負更大責任。除了自身的商業營利,也該把社會公益納入考量,不該反過來趁機牟利。
以遠距(在家)辦公為例,有諸多優點,相對地也有諸多問題。員工在家辦公,代表著老闆接手了我的住處,讓我的住處也成了公司的一部分;但老闆可不用為此付錢。家裡的電費和電話費是我在付,清潔是我在維護,午餐還得自己煮,而且我必須要求其他家人保持安靜。這對員工來說可不公平。
如果要把住處變成公司的一部分,老闆應該付錢吧?企業不能只想到自己的營利,而必須考量這些情境對員工的影響。
每一個人都得仰賴合作度過難關
問:疫情當前,您觀察到哪些做得很好、發揮合作的案例?
答:最佳典範,就是目前全球科學界的全體總動員與攜手合作。
全世界的科學家公開分享各種資訊,彼此信賴、共同研發各種療法及疫苗。例如台灣醫師早上取得的重大發現,可能到晚上已能在西班牙拯救人命。
每一個人都得仰賴這樣的合作來度過難關,據此,所有人都能出於本能反抗易使人陷入孤立的國族主義。
如果法國的科學家研發出有效的疫苗,我不相信中國或美國會有人高喊:「我們不要外國疫苗!我們要等本國科學家研發出愛國疫苗!」
問:您曾提到,人類的三大天敵:饑荒、瘟疫與戰爭,到二十一世紀已可獲控制。但新冠肺炎快速蔓延全球,是否讓您改變看法?
答:我在書中指出:「有鑑於人類在二十世紀的成就,如果以後的人類仍然苦於饑荒、瘟疫和戰爭,已不能再怪在自然或上帝的頭上。我們已有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並減少未來受苦的發生率。」
在我看來,面對此次疫情,以上說法依然成立。
我們顯然不可能避免新的傳染病出現,各種病原體還是會不斷從動物傳到人類身上,或是透過突變而變得更易傳染、更致命。然而人類確實已有能力抑制各種疫情,避免數百萬人命的犧牲。
而想了解今日疫情,應該和過去做比較。在前現代時期,人類多半還不知道瘟疫的成因,也不知道如何抑止瘟疫。於是通常會把瘟疫怪罪於神明發怒、黑魔法肆虐,唯一能做的就是舉辦大型群眾祈禱,反而造成大規模群聚感染。在十四世紀,黑死病帶走了歐亞大陸超過四分之一人口,但當時的人自始至終對病因毫無頭緒,陷入全然的無助。
相對地,新冠病毒爆發之後,科學家只花了兩週,就確認並完成了這隻新病毒的基因定序,還研發出可靠的檢測方式。同時,政府及銀行也推出方案避免經濟崩潰。
然而,疫情仍帶來一大警訊!人類有「能力」抑制疫情,並不代表人類總是有「智慧」得以妥善運用這份能力。
目前全世界所面對的,並不是什麼無可避免的天災,而是人禍。
是不負責任的政府忽視了醫療保健系統,未能及時回應,未有效全球合作,才造成今日景象。人類確實有能力阻止,但目前為止,我們還缺少了阻止這一切的智慧。
問:如果您重寫《21世紀的21堂課》,「病毒」會是您這本書的第22堂課嗎?
答:在線性思考中,我們總以為過去發生的事在未來會繼續發生,但歷史其實難以預料。
因為新冠病毒的疫情,所有人都覺得再過個五年十年應該還會有另一場大的流行病。但有可能人類未來根本不會遇上疾病流行,而是遭逢另一項完全不同的危機,例如極速的氣候變遷、狂暴的火山爆發,甚至是一場核戰。
專研世界史、中古史的哈拉瑞,近年逐步聚焦於人類集體命運、乃至於地球的明天,其實,哈拉瑞最終想要探討的是生命的意義。
在《21世紀的21堂課》,他論辯AI(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帶來的挑戰,示警「演算法將成為獨裁者」;另方面,則憂心法西斯主義的捲土重來,呼籲每個人都該是分享共好價值的全球主義者。
疫情當前,哈拉瑞對台灣,只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書面回覆諸多關鍵議題,並指出疫後世界的全新路徑圖。
「病毒這場仗,台灣已贏得國際敬重!」他推崇台灣的防疫努力,再次強調唯有合作才能戰勝病毒。其實,在《人類大歷史》中,他已指出「智人」能夠彼此合作,是人類發展超越其他物種的最關鍵因素。
此次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哈拉瑞觀察這根本是人禍,因為人類明明有「能力」遏制病毒蔓延,卻沒有「智慧」阻止這一切。
同時,哈拉瑞也在訪談中提出警訊。
「二○二○將是重塑世界面貌的關鍵年!」他提醒世人,病毒顛覆所有秩序,世界變得流動而具可塑性。所以,此刻必須緊盯政治人物言行,敦促各國政府採行正確的行動、制定對的政策,否則一旦新規則確立,就難以力挽狂瀾。
以下,是《遠見》訪談哈拉瑞的精采摘要:
科技龍頭臨危肩負更大責任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您注意到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努力?對於台灣在疫情中的國際處境,有何建議?
哈拉瑞答(以下簡稱「答」):台灣這次的危機處理已受到全球矚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在於台灣阻止疫情擴散的同時並未犧牲民主,也未訴諸極權。
如果有人說:「想阻止疫情,我們必須學中國的極權,那是唯一可能成功的方式!」就會有人反駁:「沒這回事,看看台灣對疫情的處置,甚至比中國更有效,而他們可是個民主政體。」
台灣一直被孤立,國際處境困難,在可見的未來也不容易改變。然而,在這場危機中,台灣已贏得國際諸多敬重。如果台灣能夠分享抗疫寶貴經驗、告訴世界如何應對疫情,必然也能得到長久的感激之情。
問:您如何觀察全球企業因應疫情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思考企業的社會責任?
答:這場危機中,企業扮演關鍵角色。Google、臉書、騰訊等科技龍頭的重要性遠超以往,許多過去在實體世界運作的活動,現在都由這些科技大咖提供數位基礎架構來運行。
這意味著,這些科技龍頭,甚至所有業界都肩負更大責任。除了自身的商業營利,也該把社會公益納入考量,不該反過來趁機牟利。
以遠距(在家)辦公為例,有諸多優點,相對地也有諸多問題。員工在家辦公,代表著老闆接手了我的住處,讓我的住處也成了公司的一部分;但老闆可不用為此付錢。家裡的電費和電話費是我在付,清潔是我在維護,午餐還得自己煮,而且我必須要求其他家人保持安靜。這對員工來說可不公平。
如果要把住處變成公司的一部分,老闆應該付錢吧?企業不能只想到自己的營利,而必須考量這些情境對員工的影響。
每一個人都得仰賴合作度過難關
問:疫情當前,您觀察到哪些做得很好、發揮合作的案例?
答:最佳典範,就是目前全球科學界的全體總動員與攜手合作。
全世界的科學家公開分享各種資訊,彼此信賴、共同研發各種療法及疫苗。例如台灣醫師早上取得的重大發現,可能到晚上已能在西班牙拯救人命。
每一個人都得仰賴這樣的合作來度過難關,據此,所有人都能出於本能反抗易使人陷入孤立的國族主義。
如果法國的科學家研發出有效的疫苗,我不相信中國或美國會有人高喊:「我們不要外國疫苗!我們要等本國科學家研發出愛國疫苗!」
問:您曾提到,人類的三大天敵:饑荒、瘟疫與戰爭,到二十一世紀已可獲控制。但新冠肺炎快速蔓延全球,是否讓您改變看法?
答:我在書中指出:「有鑑於人類在二十世紀的成就,如果以後的人類仍然苦於饑荒、瘟疫和戰爭,已不能再怪在自然或上帝的頭上。我們已有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並減少未來受苦的發生率。」
在我看來,面對此次疫情,以上說法依然成立。
我們顯然不可能避免新的傳染病出現,各種病原體還是會不斷從動物傳到人類身上,或是透過突變而變得更易傳染、更致命。然而人類確實已有能力抑制各種疫情,避免數百萬人命的犧牲。
而想了解今日疫情,應該和過去做比較。在前現代時期,人類多半還不知道瘟疫的成因,也不知道如何抑止瘟疫。於是通常會把瘟疫怪罪於神明發怒、黑魔法肆虐,唯一能做的就是舉辦大型群眾祈禱,反而造成大規模群聚感染。在十四世紀,黑死病帶走了歐亞大陸超過四分之一人口,但當時的人自始至終對病因毫無頭緒,陷入全然的無助。
相對地,新冠病毒爆發之後,科學家只花了兩週,就確認並完成了這隻新病毒的基因定序,還研發出可靠的檢測方式。同時,政府及銀行也推出方案避免經濟崩潰。
然而,疫情仍帶來一大警訊!人類有「能力」抑制疫情,並不代表人類總是有「智慧」得以妥善運用這份能力。
目前全世界所面對的,並不是什麼無可避免的天災,而是人禍。
是不負責任的政府忽視了醫療保健系統,未能及時回應,未有效全球合作,才造成今日景象。人類確實有能力阻止,但目前為止,我們還缺少了阻止這一切的智慧。
問:如果您重寫《21世紀的21堂課》,「病毒」會是您這本書的第22堂課嗎?
答:在線性思考中,我們總以為過去發生的事在未來會繼續發生,但歷史其實難以預料。
因為新冠病毒的疫情,所有人都覺得再過個五年十年應該還會有另一場大的流行病。但有可能人類未來根本不會遇上疾病流行,而是遭逢另一項完全不同的危機,例如極速的氣候變遷、狂暴的火山爆發,甚至是一場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