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二○二四年十二月三日,這天是我結束三十九年在大學的正規課程、正式邁入退休階段的日子。沒想到當天晚上總統突然宣布緊急戒嚴,那一瞬間,我心想:「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假新聞?呃,竟然是真的戒嚴?這瘋狂的……,真是出大事了!」當意識到這是現實的瞬間,我心中湧起了絕不能容許這種事情,必須挺身而出的堅決信念。

四十八年前的一九七七年,我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但可惜校園的浪漫只維持了片刻,隨即學校就全面禁止任何學生活動,監視與鎮壓成為日常。在朴正熙總統的緊急措施之下,大學等於是處於戒嚴狀態,而到了高年級時,更是直接面臨到真正的緊急戒嚴狀態,所以我的大學生活可說是始於戒嚴、也以戒嚴結束。十五年過後,對全斗煥、盧泰愚等屠殺與鎮壓的主謀,本來差點以不起訴處分收場,但在全體國民的努力之下,最終才能走到起訴與懲罰,自那之後,我以為緊急戒嚴這樣的字眼,只會被當作在現代史博物館之中才能回憶的歷史。當聽到其他國家發生政變或戒嚴的消息時,我都只覺得是落後國家的不幸新聞。一直以來我抱著這樣的自豪感生活,然而如今戒嚴的消息卻不是在過去、不是別的國家,而是現在、就在這個國家真實上演。就我個人而言,學生時代在戒嚴中度過,初任職教授時,深信軍事政權已然終結,沒想到居然在退休之際再次遭遇戒嚴事態。我的學生與教授歲月的最後一刻,絕不能以戒嚴時代的回歸作為結束。當政權赤裸裸地顯露出獨裁化、法西斯化的末期症狀時,國民身為憲法守護者,就有義務挺身抵抗,找回憲政秩序。

短暫的慌亂之後,全體國民紛紛出面糾正局勢。市民們真可謂以光速行動,迅速聚集,包圍了汝矣島國會議事堂、阻擋軍警進入,國會議員們也不顧自身安危,奔赴國會、通過解除戒嚴的決議案,讓緊急戒嚴在一百五十分鐘內就劃下句點。面對政權的「緊急」戒嚴,國民也以「緊急」的行動回應。國民與國會攜手,寫下民主歷史上的偉大功績,成功抵擋了這場戒嚴內亂。就連被動員執行戒嚴的軍隊與警察都與過往不同,當市民阻擋時,他們選擇後退,猶豫不前,有時甚至直接無視上級命令,從而避免了非法的擴散與人命的犧牲。新形成的民、官、軍的泛民主連合徹底挫敗了戒嚴當權者那荒謬的企圖。

緊急戒嚴的執行被定性為內亂罪,國會也提出總統彈劾訴追。雖然並非第一次就成功,但後續在國民壓倒性的要求之下,國會最終通過了彈劾案。參與內亂主要任務的執行者陸續來到國會接受質詢,並接受警方、檢方、公搜處(全稱:高階公職者犯罪搜査處)的偵訊調查,也幾乎全部遭到羈押與起訴。對於內亂主謀也發布了逮捕令。雖然這位主謀在漢南洞的總統官邸中,將警衛處當作私人武裝士兵,阻止逮捕令的執行,但這也只擋得了一時,在第二次執行時便不得不就範。隨後,憲法法院正式啟動彈劾程序,戒嚴主謀這一方不斷進行詭辯與煽動,對部分國民確實頗具效果,令人憂心局勢「是否會走到準內戰狀態?」然而,他公開恣意的施行戒嚴與內亂行為,是無法掩蓋或扭曲的明確證據。即便法院與檢方相繼出現前所未有的撤銷羈押決定與放棄即時抗告,使其一度獲釋,但刑事審判的車輪並未停止轉動,其罪行必將迎來與其惡性相稱的嚴厲制裁。最終,憲法法院作出了宣判,歷來只有兩次對總統有此類裁決:

「被請求人總統朴槿惠罷免」(二○一七年三月十日)
「被請求人總統尹錫悅罷免」(二○二五年四月四日)

要彈劾由國民選出、兼有行政權與國軍統帥權的現任總統的過程極其艱難,但對於背叛國民信任、嚴重違反憲法與法律的總統,實在是無法繼續讓其擔任總統一職,而彈劾就是國民給予這位總統成績的「死當」。根據過往經驗,總統彈劾需耗費超過三個月的時間,過程中需要突破重重關卡,在這期間國民也會分裂成不同陣營,政治上的操弄更是層出不窮,政局也隨之動蕩不安。不過,我認為積極推動彈劾案-審判過程的不是國會、政黨或憲法法院,而是來自國民的判斷與能量。兩度彈劾總統也並非是韓國政治失敗的表現,而是作為國家主權者「擁有悠久歷史與傳統的韓國國民」,再次重申主權,充分發揮出守護憲法力量的結果。

本書是以我在戒嚴與彈劾的局勢中所上傳的文章,以及這段時間的演講、對話為基礎集結而成。在宣布戒嚴後不到三十分鐘內,我就在臉書(Facebook)上寫下第一篇文章,題目是〈總統破壞憲法〉,文中強烈警告:總統宣布戒嚴已屬違法、非法的內亂罪行,若國會決議解除戒嚴,總統必須遵守。之後,在局勢發展的每個階段,也都持續在臉書撰寫文章,並從讀者的回應中獲得許多學習。在緊張的時刻,我數度於國會討論會上擔任主持人,協助討論進行;在市民的聚會中,也發表演說與進行對話;同時,也試著回應媒體的提問。透過各種場合的交流,我得以確認市民朋友想要理解憲法、法律條文與憲法精神的知識渴望,並掌握他們關切的疑問所在。具體來說,我整理了在「人權Plus」、「青年政策網絡」、「新路聚會」、「大學生集談會」、「刑事政策學會」等學術聚會中交流與對話的內容。由於這一局勢下的關鍵字為「戒嚴、內亂、彈劾」,因此我將本書書名定為「超越戒嚴與內亂」;又因為本書是與渴望健全民主主義的市民一起以憲法爲素材的對話,所以副書名為「國民寫下的憲法故事」(編註:原書副書名)。本書是以各種演講、對話的文字與語言資料重新彙整而成。雖然內容編排像是講座的形式,但閱讀時應按照發話當時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的時間點區分。成書過程中,我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出版社「亞馬遜蝴蝶」的代表吳承俊(音譯)的邀請與編輯;學生池敏雅(音譯)則協助將我的演講內容轉化為文字。韓國刑事.法務政策研究院的金大根(音譯)博士也不時提供我方向上的建議,並透過「更近一步探知」的單元補充學術性內容。獨自扛著攝影機記錄下歷史現場的媒體「mediamongu」也爽快地同意我使用他的照片,並完整提供他手上的影像。因此,本書可說是集結臉書、演講、聚會所凝聚而成的集體智慧與相互交流的產物。對我而言,這也是我在退休之後,立下要與「市民之海」同行的決心後,所結出的第一個果實。

彈劾的時刻與春天的到來一致。春天是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的季節。然而這一切都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是眾多生命竭盡全力,融化冬日的霜雪,方能一同開啟春天。當滿山遍野瀰漫春之氣息時,就能從中感受到一個又一個生命的熾熱與盼望。同樣地,我認為我們民主的春天,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每一位市民的奮鬥與渴望所凝聚而成的總和。願我們能一同迎接共同創造的春日。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