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強的槍口下力挽狂瀾
巴黎和會主權爭奪戰
「號外!號外!德國戰敗!」西元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的膠州半島一片歡騰,百姓們均認為德國的殖民統治就此終結。
很快,國際上就傳來戰勝國要舉行巴黎和會的消息,北洋政府信心大增,認為收回被德奧列強長期霸佔的領土有望,便對此次會議寄予高度重視,派出駐美公使顧維鈞、北京外交總長陸征祥、軍政府外交總長王正廷等五位重量級的外交官,連同五十多名隨行人員,組成了一個陣容強大的代表團,前往巴黎進行談判。
可是,中國的外交官們沒想到,與此同時,日本正在蠢蠢欲動,密謀從德國手裡奪走山東,而他們的第一步,就是給中國代表團一個下馬威。
在巴黎和會舉行的前一天晚上,顧維鈞忽然發現中國代表團攜帶的一個密碼檔案箱消失無蹤。
他大吃一驚,吩咐所有中國外交代表幫忙尋找。
這個密碼箱裡裝有很多絕密檔案,內容涵蓋了滿、魯、蒙、藏問題,而中國與日本簽訂的一些秘密協定的原件也在裡面,若丟失對中國來說損失極大,因此中國的外交官們均心急如焚。可惜,儘管眾人努力搜尋,那個箱子始終沒有音信,成為了一個歷史遺案。翌日,打擊還未結束,顧維鈞等人在下午時分接到會議通知:日本在上午提出山東應交由日本「管理」,中國必須對此做出相應的陳述。
顧維鈞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他還是美國前助理國務卿約翰莫爾的門徒,因此具有高水準的外交能力。
顧維鈞知道日本用心險惡,在缺失密件的惡劣條件下,他在腦海中迅速分析山東形勢,然後用流暢的語言就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等方面闡述了山東是中國主權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駁斥得日本代表啞口無言。
當顧維鈞發言完畢,各國首腦紛紛露出欣賞之色,用掌聲給予這位優秀的外交官熱情的稱讚。很快,顧維鈞雄辯巴黎的故事傳遍大洋兩岸,很多中國人都為此感到驕傲,中國雖然是個弱國,卻以其傑出的才華博得其他強國的讚許,這是一次巨大的勝利!
然而,巴黎和會畢竟照顧的是大國的利益,繼義大利因分贓不均退出和會後,日本也宣稱若山東不經日本人之手,日本就將退出會議。
為了自己的利益,各國列強犧牲了中國,讓日本強行霸佔了山東。所有中國人都氣憤不已,在大街上遊行抗議,此事還為「五四運動」埋下了伏筆。中國代表團據理力爭,在眼見奪回領土無望的情況下,代表團一致決定:拒絕在對德合約上簽字。
當時,北洋政府來電,命令代表團簽約,王正廷卻首先表態稱,若簽約便是喪權辱國。他不惜違背命令,將北洋政府的通電公布天下,激起全國人民的一致抗議,終於迫使北洋政府不得不同意代表團的拒簽行為。
當時,北洋政府來電,命令代表團簽約,王正廷卻首先表態稱,若簽約便是喪權辱國。他不惜違背命令,將北洋政府的通電公布天下,激起全國人民的一致抗議,終於迫使北洋政府不得不同意代表團的拒簽行為。
這已是中國代表團巴黎之行的最大勝利。雖然在巴黎和會上備受大國欺凌,但中國人有自己的氣節和骨氣,他們的精神將永遠銘刻中國外交史的光輝篇章上。
顧維鈞,上海人,十六歲時留學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主修國際法和外交。回國後,他先後擔任了袁世凱的秘書、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的外交官。據說袁世凱還曾請教過顧維鈞,問他中國成為共和國的條件有哪些。顧維鈞侃侃而談,認為政府應該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來推動民主制度的發展,結果袁世凱沒有採納,一門心思想著如何鎮壓人民,反而導致中國發展的退步。
此次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由北京和廣州各大官員組成,由於剛開始對和會抱有極大的期望,代表團提出了七大主權條件:廢棄列強的勢力範圍;撤走外國軍隊、巡警;裁撤外國郵局及有線、無線電報機關;撤銷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歸還租界;關稅自由權。然而,當和會持續進展下去之後,人們才發覺,這場會議不過是戴著正義面具的分贓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