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家有孩初長成:矛盾衝突的中學時期
小學畢業前,接到補習班招攬私中考試課程的廣告,從小學六年級下學期開始上課。我大為驚駭,想在公立明星學校占缺要搶先設籍,連進入私立中學也要提前布局?
因為爸爸媽媽都沒有這樣的經驗,自己不懂又怕錯過了什麼,所以只能跟著其他熱心媽媽的建議,讓哥哥跟著同學報名私中考試,條件是考完之後可以讓他去打籃球看電影吃炸雞。哥哥一共參加四間私中的考試(天啊!),幸運地上了三間,一間候補。
拿到小學畢業證書之後,私立學校就來電了:「請趕快來報到,逾時不候。」畢業證書當場就要繳交(扣留),另外一間學校則是要求立即購買貴森森的校服運動服等,不能退貨。也接到某間學校通知限時半小時內過去報到,因為還有人在現場等候補。
那段期間,我跟爸爸整天愁眉苦臉,餐桌上都在討論這個話題。問了很多朋友,經驗之談都很受用,但是自己的孩子到底適合哪種體制?哥哥自己也無法判斷,最大的誘因大概是同學去哪裡他也要去,因為打籃球有伴。
我們終究讓哥哥進入一間以升學率聞名的私中,特色就是聽說直升該校高中之後,醫學系保證班就在這裡。暑假期間先修課程,才一個禮拜,哥哥就哇哇叫。我想著因為從兒童玩耍階段要遁入考試地獄,也只能盡量輔導安慰他。
開學後的親師會,見識到了大家爭先恐後要擔任家長代表的盛況,前後左右的爸爸媽媽聊的都是哪一間補習班比較好,要不就是「哎呀好巧,市長獎頒獎那天我們坐隔壁」。我心中忐忑不安,這裡全是龍中龍、鳳中鳳,我們家哥哥可有喘息的空間?
念了半學期的七年級,週考月考加上每天的作業,哥哥回家都垂頭喪氣,再加上無止盡的抱怨。「A同學很機車,上課一直打斷老師問蠢問題。」「B同學整天在看色情頻道,還告訴我男人的精蟲數目有多少、女生輸卵管的長度」「C同學考試都在作弊,跟D同學互抄。」「甲老師上課都在罵人,說:我看你們也考不上台大,就讓我這個台大畢業的告訴你們台大有多好。」「乙老師都只是一直唸答案,讓我想睡覺。」「丙老師對女生偏心,男生犯錯都處罰較重。」「學校福利社好小。」「操場根本不夠打球。」
媽咪看著他扭曲猙獰不開心的臉,心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於是跟他商量後,下學期立即轉到公立學校。
開學一個月後,開始另一波的抱怨。「a同學很愚蠢,一直問重複的問題。」「b學說,你想去一個有很多女生不穿胸罩的地方嗎?我帶你去~幼稚園!」「c同學整天在炫耀:這次月考,我比你多二十七分!」「X老師只會唸課本,讓我想睡覺。」「Y老師講得好慢,還遲延下課!」……
媽咪實在受不了,問他:你要不要想想,是不是你自己的問題?你看事情的角度和態度是不是導致你會這樣埋怨的最大原因?
私立與公立之糾結,不僅僅在於校園大小、設備優劣、同學素質、老師程度,還有更多的考量,讀私立的家長想避免孩子(被同學影響)變壞,擔心公立的老師不敢嚴管、放牛吃草怎麼辦,又被遊說私立直升高中部可以搶先預習大學學測的科目,或者是掛保證國際班一定可以申請到國外大學,同學個個都是達官貴人百大企業之第二代,人脈基礎先打下江山。但是挺公立說的那一派,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比較重要,睡飽一點可以長高,學業部分就靠補習班來加強,想辦法進去人情班,至少導師的口碑可以信任。近幾年來的趨勢,私中似乎是績優股,家長付完學費便安心地等待收成。
兩派說法都有其依據,我無意陷入論戰,但自己養育哥哥妹妹的過程,確實就是遵守一個原則:「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找到最適合的方式」。
哥哥個性外向,不喜歡高壓統治或一言堂,耐性不足而且常常挑戰權威。有一天他回來,輕描淡寫地跟我說,有位老師上課總是罵人「你是智障嗎?」,同學課本忘了帶、問題答不出來,老師就丟下這一句。本來大家都默默承受,自顧自看書就好,那天他又罵哥哥的好夥伴「你是智障嗎?」,哥哥馬上回一句:「有智障的老師才有智障的學生!」
我聽了心中涼半截,想著明天等著接到導師或者學務處的電話。雖然我也不贊成老師亂罵人,只好跟他溝通:老師每天應付很多學生,有時候耐性不足就會脫口而出,應該不是惡意。媽媽也會媽媽只有對你爸爸才會偶爾抱怨幾句(?),我在法庭上也盡量會謹守專業原則,口不出惡言,即使是當事人已經失控或者惡意,我也盡量不反擊。曾有一位濫訴成名的當事人開完庭後當面對我嗆聲:「妳是妓女生的嗎?妳媽媽是妓女嗎?全天下法官都是妓女生的。」第一時間我很訝異,沒想到這位頗有「名聲」的當事人會這樣恣意發言,下一刻我理解到,他是刻意挑釁且期待我們跟他對幹,這樣子他又有話題可以搶版面。所以我只請法警請他離開法庭,並且將他的發言記名筆錄。回到辦公室,我默默地跟我天上的老媽道歉,我不想誣衊她的名聲,但我認為我老媽也不會希望我浪費時間跟這種人糾纏,她一定希望我早點回家休息,把時間拿來看小說看漫畫都好過於跟這種人計較。
總之,哥哥回到公立國中之後,又跟許多老同學見面,適應上也沒問題。所以第二年妹妹要上七年級,我們乾脆不讓她去考私中了。可是妹妹比較隨性,開始追星之後對功課就很不在意,也不喜歡補習,常常說很累沒力氣,對媽媽開始叛逆回應,撒嬌抱抱都沒有了,曾經母女兩人互罵到淚眼相對,兩位男士在一旁也不知如何處理。
中學時期,更年期的媽媽遇上青少年叛逆期如獨角獸的孩子,交手之激烈堪比世界大戰,能夠解決這種問題的人,應該拿諾貝爾和平獎。
孩子的課業負擔真的不輕,英數理化社會每一科都要均衡,考試領導教學,所以斤斤計較每一題,因為高中會考的計分方式,差一題就會差一級分,比序的結果可能會差距好幾個學校……這些,遠比法條的適用以及契約條款的訂定更複雜,我跟爸爸都似懂非懂,只好交給學校導師,以及利用各種志工時刻,跟其他的媽媽交換意見。
難得在餐桌的和平時刻,我利用機會盡量跟孩子們聊,也會借他們的課本來看一下,畢竟以前我們讀國立編譯館的唯一版本,相對簡單一點,只要背熟青年十二守則就不會差太遠。現在的一綱多本,課綱必須素養提升、適性教學,環境資源公益永續國際化,我都不知道什麼是什麼之本了。
「我喜歡上歷史課。」哥哥說。
喔?真的?很棒啊!
「因為像在聽床邊故事。」哥哥塞進一口鮪魚壽司,口齒不清地說。
「是啊!你就知道媽咪在你小時候多麼用心、唸故事給你聽、讓你不會輸在起跑點」媽咪應該領教育獎章啊!
「不是。是因為歷史課很好睡。老師一講課我就會睡著。」哥哥爆笑。
妹妹也不遑多讓。
「我在國文課的時候,覺得瀏海很長,就拿一把小剪刀,開始剪。」
「老師咳了一下。我剪刀放下來之後,老師說:『剛才怕吵到妳,剪壞了怎麼辦?現在可以了吧?』」妹妹嘻嘻笑著說。
天啊!妳在國文課上剪瀏海?那地理課的時候妳在幹嘛?
「睡覺啊!」妹妹不經思索回答。
國中(七年級至九年級)大部分採取男女合班,老師管理起來,有優點也有缺點。我當然希望孩子從小在正常的環境下,習慣社會上的性別差異,我自己高中是念女校,體育課在班上直接換衣服的方便,以及校園內很自然地撩起裙子搧風的動作,還好沒有養成習慣。不過,荷爾蒙發達的青少年,校園內隨時可嗅得的粉紅泡泡戀愛風、爭風吃醋或者初嚐禁果的事件當然也會發生,著實考驗著家長、老師與學生的三方智慧。
妹妹曾經被男同學取鬧,在午餐時被他們嘲笑:「妳這麼胖還吃這麼多?」;哥哥也曾經約女同學出來打籃球、對方的哥哥跟著來(監督)。幾乎每天都發生爭風吃醋的事件、謠言亂傳的事件,誰看誰不順眼的衝突;傍晚走出校門之後,女同學直接上了重機後座或者搭上跑車;畢業典禮時,轄區派出所的小隊長身穿警服在校園遊走,展現警力的積極度,讓我彷彿倒回六○年代的國中校園。有家長到學校想帶走孩子,因為他們的離婚官司正在進行,監護權爭奪戰從法庭延伸到校園,孩子何辜?老師跟校長又應該如何處理?有孩子離家出走,爸媽得到校門口堵孩子,並且憤而向略誘他孩子的網友提告;有初嚐禁果的兩個孩子,既是被害人也是加害人,雙方家長若無法冷靜,見面又是一番激戰,到後來變成家長指責學校根本就是犯罪的溫床。
這些問題,不是公立學校獨有,我常常想,校園問題,就是社會問題。這些已經發生的問題,家長們更要隨時與學校合作,一起來面對解決。
學生自己呢?男生變粗獷的聲音、突出的喉節以及夜晚不聽話的褲襠,大家都講幹話交換欣賞黃色影片;女生開始在意臉上的痘痘以及隔壁班的男生,算準校隊的隊長經過走廊的時間,跟他要IG或者傳遞卡片;Threads上面都在討論,哪個偶像團體要來了要如何搶見面會的票。
孩子們開始接觸這世界,各種眼花撩亂的人事物,每一種都是新奇、有趣且想嘗試看看的,朋友的重要性大過於任何事。在爸媽面前他們突然變成獨語族:回答的話不是「嗯」就是「啊」,爸媽看不到以前孩子崇拜的眼神,大部分只獲得一個白眼。房間關起來就是聖地,要見他們比見教宗難。想要用零用錢控制又怕他們走歪去外面借或搶或賣,不給手機難聯絡,給了手機就像是送他們往宇宙飛行,從此脫離地球軌道一去不返。
「媽咪!妳不要離我太遠!!」
這句話聽起來多麼令人心醉感動。
幼稚園時期,哥哥妹妹總是緊緊抓住我的衣腳,瑟瑟縮縮地不敢亂走,只要離開他們的視線,就哇哇大叫喊娘叫母,連上廁所都要跟我擠進同一間,母子間承受著這黏膩的甜蜜。
青春期的孩子,好不容易被我們勸(拉)出門,清明掃墓的大日子,爸爸堅持要他們同行,哥哥妹妹嘟著嘴不肯叫叔叔舅舅阿姨姑姑,無奈地拿香亂拜,鐵著臉一直問何時才可以回家。
然而,在我奔去停車場拿祭拜的物品,氣喘吁吁地回到靈骨塔旁時,哥哥妹妹氣急敗壞地衝出來大叫:「媽咪!妳不要離我太遠!!」我以為是想念、是擔心、是關懷,連這種短暫的離別都無法忍受。
不,不,不。
因為他們只能用我的網路。
網路是娘,是上帝,是無可取代的存在。我能夠分享給孩子的無價之寶,是網路吃到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