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翻開孫子兵法

9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南唐滅亡的教訓

戰爭是國家大事,攸關國家生死存亡。因此,一定要重視戰爭,避免在戰爭中失利,否則就會使國家滅亡。

五代十國時,十國之一的南唐是建立在富庶的長江中下游地帶的小朝廷。據史書記載,南唐烈祖李昪建立南唐,即位後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由於地理條件優越,環境比較安定,南唐吸收了不少從北方流亡過來的勞力,使這裡經濟迅速地發展起來,出現了當時少有的繁榮氣象。

此時,在北方,後漢大將郭威起兵推翻後漢的統治,建立了後周。郭威文武雙全,他招賢納士,革除弊政,減少賦稅,終生保持節儉。經過郭威的精心治理,後周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實現了國富民強。

郭威死後,他的養子郭榮即位。郭榮本姓柴,父親柴守禮是周太祖郭威妻子的哥哥,後來由於家道中衰,投靠姑父郭威,遂改名為郭榮,他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周世宗。郭榮即位後,進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取得很大成效,史稱「周世宗英毅雄傑,以衰亂之世,區區五六年間,威武之聲,震懾夷夏,可謂一時賢主」。

剛繼位時,郭榮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他雖然在即位五年以後就患病辭世,但在這短短五年的時間裡,後周已經成為當時最為強盛的國家,為後來北宋的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五代十國動盪的社會局面和頻繁的朝代更迭中,郭榮認識到要想維持國家長期的繁榮穩定,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是不行的。於是他進一步整頓軍隊,對作戰時貪生怕死的將領加以懲處,建立一支精銳的禁軍,為此後的南征北戰創造條件。

隨著後周軍力的增強,郭榮開始不斷兼併各國土地,為統一全國大業努力。

在向西攻取後蜀統治下的秦(今甘肅秦安縣)、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東)、鳳(今陝西鳳縣東)四州之後,郭榮立即將兵鋒指向了南唐。

南唐雖地富民豐,但南唐中主李璟卻昏庸無能。他才華出眾,應該說是一個優秀的文學家,但在治理朝政方面顯然是碌碌無為。他的周圍經常聚集著一批文人,這些人身居要職,終日陪李璟飲酒作詞,打發時日,使朝政更加混亂了。

而此時後周軍隊在周世宗郭榮帶領下,不斷南下侵擾南唐。

周世宗郭榮從顯德三年(956)開始,三次親征南唐。第一次南征時,後周軍隊進展順利,但由於南唐將領劉仁贍死守壽州(今安徽壽縣),後周大軍一連攻打了好幾個月,始終無法攻克,只好退兵。

公元957年,郭榮又一次親征南唐,強攻拿下了壽州,但很快又撤兵回到北方。

第三次南征是在958年,因為準備充足,又總結了前兩次的經驗,加之郭榮注意收服民心,結果後周軍隊一鼓作氣拿下了南唐的江北十個州,郭榮到達長江北岸,駐於迎釜鎮(今江蘇儀徵)。

後來,後周大將趙匡胤率水師殺過長江,擾亂江南敵營,向南唐軍隊示威挑釁。南唐中主李璟被迫求和,又割淮南四州給後周,並削去帝號,向周稱臣。這樣,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四縣盡入後周手中,南唐每年還向後周進獻大批貢物。

顯德六年(959),周世宗郭榮病死,他的兒子柴宗訓繼位,即周恭帝,其時只有七歲。一年後,當時的禁軍首領趙匡胤發動了「陳橋兵變」, 黃袍加身做了皇帝。陳橋兵變次日,趙匡胤引兵回京,逼周恭帝禪位,改國號為宋。

公元961年,南唐中主李璟薨,他的第六子李煜繼位。作為詞人,李煜才華橫溢;作為君主,他極不稱職。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對他作了這樣的評價:

「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好高談,不恤政事」。( 歐陽修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李煜驕奢淫逸,喜好聲色,又沉迷於禮佛誦經;喜歡空談,不顧政事。)

北宋在攻滅割據嶺南一帶的南漢後,形成北、西、南三面合圍南唐的態勢。為延緩宋軍的進攻,李煜每年向北宋進貢大量財寶,又改革南唐制度, 把國主的旨令「詔」貶稱為「教」,將諸王降稱為國公,尚書省降稱為司會府,御史台降稱為司憲府等。但這一切並不能改變趙匡胤滅掉南唐,進而統一全國的決心。

公元974年,趙匡胤以曹彬、潘美為帥,起兵十萬討伐南唐,大敗唐兵於采石磯,而後圍攻南唐都城金陵,次年十一月攻陷金陵,南唐後主李煜率領群臣出城迎降,南唐宣告滅亡。

南唐的經濟和文化在當時很繁榮,但南唐君臣們懈於整軍備戰,整日沉溺鶯歌燕舞之中,終於在北宋雄兵面前束手就擒。這正應了孫子所說的一句話: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