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無可取代的一門藝術:現代戰略的三代制定者

/撰稿者:霍爾.布蘭茲(Hal Brands),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等國際研究學院擔任亨利.季辛吉全球事務特聘教授,同時也是美國企業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

戰略無可取代。在混亂的世界中,戰略讓我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如果我們要在思維和行動上戰勝敵人,戰略則十分重要。缺乏戰略的行動,只不過是隨機且漫無目的,白白浪費了權力和優勢,無法有效運用。在缺乏良好戰略的情況下,也許強大的帝國可以存活一段時間,但沒有任何帝國能夠長久興盛。

戰略非常複雜,卻也非常簡單。戰略的概念一直都是辯論的主題,也不斷被人誤解和重新定義,包括戰略的本質、涵蓋的範圍、最佳的實行方式。即使是有才華的領袖,也曾經努力克服戰略的困境。但是,戰略的本質其實很容易理解:在全球事務的摩擦中,以及在競爭對手和敵人的抵制中,戰略是一種召喚力量的技巧,能運用力量去實現核心的目標;戰略是不可或缺的藝術,能讓我們運用本身擁有的條件去實現願望。

從這個角度來看,戰略與武力的使用密切相關,因為暴力的陰影籠罩著任何有爭議的互動關係。如果世界充滿了和諧,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就不需要一門鑽研競爭性互動的學科了。這本書完成時,恰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歐洲帶來了二戰之後最大的州際陸戰。不幸的是,這一點能提醒我們:軍事力量並沒有過時。然而,戰略也包括利用各種形式的勢力,在難以駕馭的世界中蓬勃發展。其實,戰略基本上屬於樂觀的活動,前提是強制性的手段能達到建設性的效果,以及領導者可以掌控事件,而不是被事件控制。

那麼,戰略是永恆的。但我們對戰略的認識並不是如此。戰略的基本挑戰對修昔底德(Thucydides)、馬基維利(Machiavelli)或克勞塞維茲(Clausewitz)而言,並不陌生。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的作品至今仍然是必讀經典。戰略研究的領域根植於這種信念:它的基本邏輯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戰略」這個詞的基本含義並未定型、僵化,我們總是透過自己關注的焦點去重新詮釋,就連存在已久的文獻也不例外。因此,如果戰略令人覺得難以捉摸且變化多端,那只是因為每個時代都教導我們一些關於有效執行戰略的概念和條件。

如今,我們有必要更新理解戰略的方式。嚴謹的人不該再像過去的世代那樣認為,戰爭和戰略已經在後冷戰的和平時代過時了。現代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伴隨著災難性的衝突威脅,明擺著是殘酷的現實。民主世界的地緣政治霸權和基本安全,面臨著幾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當風險變得太高,而且失敗的後果很嚴重時,戰略便顯得寶貴。也就是說,良好的戰略以及人們對戰略歷史的深刻理解,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從1986年以來,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冷戰結束後,美國贏得了現代歷史中無可匹敵的主導地位,卻也面臨著新、舊問題的考驗。核武擴散、恐怖主義、叛亂、灰色地帶衝突、非正規戰爭以及網路安全的問題,都列入(或再度列入)不斷增加的戰略關切項目表。新的技術和戰爭模式,考驗著受到認可的戰略和衝突模式。曾有一段時間,美國有機會免於強國的地緣政治競爭。但是,這段時期已經結束了,因為中國挑戰霸權,俄羅斯試圖對歐洲平衡進行重大的修正,還有許多修正主義者考驗著華盛頓及其帶領的國際秩序。

如今,全球的現狀陷入激烈不斷的爭議。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之間可能會爆發戰爭,確實令人驚恐。沒有人能保證民主國家在二十一世紀會像二十世紀那樣,在地緣政治或意識形態方面占上風。經過了前所未有的主導時期後,戰略的疲乏效應已緩和下來,美國和同盟國都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需要戰略紀律和洞察力的時代。

隨著未來變得不樂觀,我們對過去的理解也有所改變。在過去的四十年間,國際政治、戰爭以及和平的學術研究越來越國際化,伴隨著新開放的檔案和新納入的觀點。學者為看似熟悉的研究主題帶來了新的見解,包括經典文本中的涵義、世界大戰和冷戰的起因與過程。或許這是進行戰略研究的挑戰性時刻,卻也是我們重新認識戰略的好時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