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孫子兵法通詮(第1版)

95特價58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導論
一. 孫武傳略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於西元前540年左右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依據相關研究,孫武是舜的後裔,所以後說舜是孫子最早的祖先。在西周的時候,舜的後代胡公被封為陳國的侯爵,在齊桓公稱霸的時候被齊國所滅。陳國公子「完」,流亡到齊國受到齊桓公的賞識,做了齊國的大夫,從此改名為「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孫田書(孫武祖父),攻伐莒國有功,齊景公賜姓「孫」,封采地於樂安。孫書的兒子孫馮,也在齊國做官,孫馮的兒子,便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天才──孫武。
  孫子出生的年代,約在齊桓公死後一百年,齊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它雖然屢次攻莒侵魯,實際上國勢卻日漸衰落, 沒有力量去和晉、秦、楚等強大的國家爭奪霸權了。國勢的衰弱是政治腐敗的結果,政治的腐敗必然產生一批政治改革家。當時齊國姓田的貴族和姓鮑的貴族都有一部分力量,他們想聯合一些不
滿現狀的貴族們起來推翻當時的齊王,結果被齊王發覺,便下令捉拿叛黨。孫武和田家是同族,曾經參加政變。所以,在西元前517年左右,孫武為避難就流亡到了南方的吳國。孫武到了吳國後,潛心鑽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即以此為起點,記載了孫子的生平事蹟。根據其內容可將孫子生平區分為:(一)獻兵書;(二)吳宮教戰;(三)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四)急流勇退。以下分別說明:
(一) 獻兵書
1.著兵書;成書的要素:
(1) 時代背景:內因私人講學風氣盛行;外因諸侯爭霸。
(2) 孫武的主觀條件:出身軍人世家以及齊國先進的軍事思想。
(3) 擷取歷史經驗:多引用古籍兵學智慧。

2.獻兵書於吳王闔閭:
  西元前512年,經吳國謀臣伍子胥多次推薦,孫武帶上他的兵法十三篇晉見吳王闔閭。《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
於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夫?』對曰:『可。』」此即孫子獻兵書的過程。

(二) 吳宮教戰
  吳王既讚譽孫子之著作後,繼以後宮嬪妃宮女共180人,讓孫武操練陣法,親自驗證孫子的軍事才能。孫武將這些嬪妃分成兩隊,由吳王的兩位愛妾擔任隊長。操演前,孫武先宣布教制令:「三令五申之」,並詢問宮女們是否了解,宮女回答均已了解;此時,執法者也安排就位。但進行演練時,嬪妃們卻嘻笑不已。孫武以「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再次「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古隊長。吳王從臺上觀,見其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孫子曰:「臣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殉,用其次為隊長。」於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惟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三) 西破強楚、北威齊晉
  闔閭驗證了孫子的軍事才能,任命孫武為將軍,從此展開其軍事生涯,司馬遷說:「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西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率軍千里伐楚。面對強大的楚國,孫武建議吳王採取擾楚、疲楚的策略,削弱其實力,然後迂迴(不正面攻處)深入楚軍之側後方,深入楚國,在柏舉會戰中,吳國以3萬劣勢軍隊擊敗了楚國28萬的優勢軍隊,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隨後攻下了楚都郢城,使得楚國差一點亡國。然後又北威齊晉;西元前484年,吳軍在艾陵重創齊軍;482年,黃池會盟,吳國取代了晉國霸主的地位,在這些爭戰中,孫武屢建奇勳。吳王闔閭在諸侯間得以顯名,全倚仗孫武的軍事天才和謀略。不過,史書對這些記載僅以寥寥數語簡略敘之,難知其詳。
(四) 急流勇退
  在吳「北威齊晉」時,已是闔閭之子夫差當政。夫差昏聵,窮兵黷武,不受勸諫,吳子胥憤恨自殺,而孫武則不知所蹤,可謂功成、名就、身退,而孫武的軍事成就正如〈軍形篇第四〉所說:「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可謂自證其論。
  按:司馬遷的《史記》,和趙曄的《吳越春秋》是記載孫子事蹟較為詳細的兩部書;除此之外,漢代以前的古書關於孫子的記載極少,《荀子.議兵篇》、《韓非子.五蠹篇》、《國語.魏語》,都曾提到孫子善用兵,其他有關家世、出身等,一概沒說,因此孫子的身世實在是一個撲朔迷離的疑案,歷代對於孫子都有不同說法和看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