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戰爭論圖解【經典新校版】

9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 政治支配戰爭


◆ 戰爭的無限擴張性,會因現實的任何因素而緩和。
◆ 現實世界因排斥觀念上的無限擴張及抽象,而依循蓋然性的推測。
◆ 現實世界的戰爭會因某些重要因素而中斷。

觀念中,戰爭應該會因敵我不斷攻擊而無限擴大。但事實上,戰爭會因為以下各種因素,也就是克勞塞維茨所說「政治上的各種問題」而受到抑止或緩和。

◆ 戰爭不是獨立/孤立的行動(受國家影響=受政治的制約)。
◆ 戰爭不會一次即告終結(沒有理由碰碰運氣或孤注一擲)。
◆ 戰爭結束後的思維(之後的政治打算等)。

換句話說,戰爭受政治操控的成份極大。現在我們就來看一個克勞塞維茨所說「被政治所操控之戰爭」的具體例子。

▎冷戰時代的軍備擴張競爭

德國、日本相繼投降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和平看似就要來臨,卻因蘇聯史達林的貪婪而告瓦解。史達林背棄了「雅爾達會談」(Yalta Conference)所做的一切決定,擁立東歐國家的共產主義,並將東歐各國當成阻隔西方的衛星國,在東、西國家之間築起一座防壁高牆。另外,他還支援伊朗、土耳其、希臘的共產勢力,令他們發動內戰,企圖使共產勢力滲入各地。

為了對抗史達林,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表明強烈反共立場,於是藉〈歐洲復興計劃〉(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孤立共產主義。於是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以蘇聯及其衛星國家為主的「華沙公約組織」(WTO)就像是阻隔東西方的兩扇門,形成對立。這就是「冷戰」(cold war)。

在冷戰的時代背景下,美國和蘇聯為增強自己的核戰力量,展開了軍備競爭。具體的行動包括:

◆ 開發更強的核子兵器;自由主義陣線和共產主義陣營因互不信任而導致相互憎惡。
◆ 因對方的戰略、意圖不明確而相互充滿臆測。
總之,冷戰的世界像極了克勞塞維茨所說的觀念中的戰爭世界。

雙方的軍備戰爭,除了核子彈頭的開發,連搬運的手法和其他相關的配套都在競爭的行列中。如:裝配了核子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中程彈道飛彈(IRBM)及裝備了潛艇發射的彈道飛彈(SLBM)的彈道飛彈潛艇(SSBN)、搭載了核子炸彈的戰略轟炸機等,隨時保持備戰狀態。真可謂是恐怖的時代。

但是,這項無上限的軍武競爭,不久之後也遭到了控制。其原因就是克勞塞維茨所說的政治情勢,包括:

◆ 過於擴張的核子武器,嚴重威脅地球的存亡。
◆ 過於膨脹的核子戰力,形成軍事費用的沉重壓力。

於是,美蘇兩國開始對互不信任所造成的軍武擴張及軍事管理,緊急煞車。

▎冷戰因利害關係而終結

一九五三年,史達林猝死,繼位的赫魯雪夫立即進行「融雪政策」,及之後承繼其位的布里茲涅夫推行「緩和政策」(detente),讓世人以為見到了緩和形勢的一線曙光。沒想到,一九七九年十二月蘇聯入侵阿富汗,東西兩陣營又回到過往的對立關係。

一九八五年,冷戰的救世主終於登場,年輕的蘇聯共產黨書記長米海爾‧戈巴契夫(Mikhail Sergeevich Gorbachev)。由於布里茲涅夫晚年政權傾頹,早已呈現臨死前掙扎的痛苦模樣,蘇聯交到戈巴契夫手上時,戈巴契夫才五十四歲。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 軍事費用占GNP的百分之二,形成經濟壓力。
◆ 內政的荒廢、鬆弛,讓犯罪、毒品、酒精中毒犯罪事件層出不窮。
◆ 官僚政治僵硬、腐敗。
◆ 被稱為諾門克拉茲(nomenklatura)的特權階級霸占權富。

於是戈巴契夫即藉有名的「改革政策」(perestroika),力圖振興荒廢至極的蘇聯。

首先,他應用情報公開(glasnost)及民主化,為國家注入一股活潑的自發力量重振內政,再藉「新思考外交」,改善和西方各國、尤其是美國的關係。這一步棋,對於當時正為「雙胞赤字」苦惱萬分的美國雷根總統而言,無疑是及時雨。

戈巴契夫的新思考外交,在馬爾他會談時成績更是大放異彩。一九八九年二月,蘇聯自阿富汗全面撤軍,同年的十二月,戈巴契夫和美國總統布希在馬爾他島(Malta)展開會談。會談中,雙方對冷戰的終結、協調及相互依存的關係,得到進一步的確認,並對懸宕已久的〈戰略兵器削減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Treaty,簡稱START)及〈歐洲傳統武力條約〉(conventional forces in Europe,簡稱CFE)取得百分之九十的共識。

另外,戈巴契夫還答應廢除統治並束縛東歐各國的「布里茲涅夫政策」(Brezhnev detente),而布希則答應支援「改革政策」。這一談,自雅爾達會談破局後,為史達林、杜魯門而開始的冷戰畫下句點。

這就是一個因相互不信任而開始無限制的擴充軍備,進而為地球帶來被核子武器毀滅的危機,即藉由克勞塞維茨所說的各種政治情勢,例如地球毀滅的危機感、避免核戰的輿論、軍事費用過度膨脹的重壓及良心等等,而受到控制及迴避的最好例子。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