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流傳千年的史記故事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公渭水垂釣——既釣得功名又釣到霸業

太公姜尚,字子牙,以其封地之名作姓,所以又被稱為呂尚。呂尚的先祖曾輔佐夏禹治水而立下了大功。後被舜、禹二帝封在呂,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到了夏、商的時候,申、呂有的封給了旁系子孫,也有的後代淪為了平民,而呂尚就是其遠代後裔。

相傳姜尚曾隱居於東海之濱,他博學多知,精通兵法,深諳韜略。當時的殷商王朝已經經濟衰退,民不聊生,四處怨聲載道,而西部的周國卻相反,在西伯姬昌的帶領下,社會清明,人心安定,國勢日益強盛,諸侯們全都聞風歸服於他。

於是壯心不老的姜尚在得知姬昌正在廣納天下賢士來治國安邦後,便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商朝。獨自一人來到了渭水之濱的西周領土上,住進了岐山深處的一間茅屋裡。他雖然是整天拿著魚竿外出前去垂釣,實則卻是在靜觀世態的趨勢,伺機出山。此時的姜尚已經年過七旬。

姜太公釣魚和別人截然不同,他每天去釣魚的時候拿的釣鉤都是直直的,並且從不在上面掛魚餌,釣鉤也沒有沉到水裡,而是放在離水面大約三尺高的半空中。他一邊那手高高持著這釣竿,一邊自言自語地說道:「魚兒啊魚兒,你們有誰要是不想活願意上鉤的話,就自己上鉤吧!」

一天有一個打柴的人來到了溪邊,他看到太公用那沒有放魚餌的直鉤放在水面上空垂釣著,就忍不住說道:「我說老先生啊,像你這般釣魚的話,恐怕就是再釣個一百年也未必能釣到一條魚吧?」太公聽了後,舉了舉魚竿說道:「跟你說實話吧,我在這裡釣的不是魚,而是王與侯!」

後來,周文王姬昌帶著他的兒子和士兵來到渭水北岸打獵。在外出打獵之前,文王曾占卦說此次外出遇到的不是龍,不是螭,不是老虎也不是熊,而是一個可以輔佐他成就千秋霸業的賢臣。待文王來到渭水北岸的時候,卻只發現一個頭髮蒼白的老頭坐在河岸上垂釣。文王帶領的大隊人馬過去後,那老頭依然在那兒正襟危坐,屏息凝神地垂釣著,文王見狀也不禁黯然起敬,準備上前同他攀談。

文王走到跟前時,卻發現這位白髮老翁釣魚的魚鉤竟然是直的,於是便也忍不住好奇地問道:「老先生,為什麼您釣魚用的魚鉤是直的,這樣能釣到魚嗎?」那白髮老翁笑著答道:「因為我要釣的不是魚,而是天下的明主君王!」姬昌忽然想到自己外出之前所卜的那一卦,於是便問:「敢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姓呂,單名一個尚字!」

「聽老先生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不知老先生仙鄉何處?」

「我本住於東海之濱,後聽說西伯君仁德愛民的聲名後,便千里迢迢地趕到了這裡。」白髮老翁答道。

文王聽後心裡已經斷定了眼前這位老人便是自己所要尋找的人了。當下非常高興,於是便席地而坐,與太公談論起了天下大勢,一番談論後,文王越來越覺得呂尚卓識超群,便請呂尚返回都城。

在西周,文王先是立呂尚為國師,也就是當時最大的武官,後來又升他為國相,因為他是自己祖父所期盼的人,所以便尊稱他為「太公望」。

從此,太公望開始竭盡全力地輔佐文王治理周國,一直到最後他輔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平天下,推翻商朝的殘暴統治,並建立了周朝。後來,他還被周武王封為了齊君,從此,他便成為了齊國的第一代君主,定都營丘。

從此,太公望開始竭盡全力地輔佐文王治理周國,一直到最後他輔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平天下,推翻商朝的殘暴統治,並建立了周朝。後來,他還被周武王封為了齊君,從此,他便成為了齊國的第一代君主,定都營丘。

小知識:

姜子牙的老婆「窮神」

相傳,姜太公封神之後,各神歸位,但是姜太公的老婆卻因為自己沒有得到神位而整日囉嗦。

有一天,姜太公的老婆馬氏又開始和姜太公吵著封神,姜子牙無奈的說:「自從妳嫁到我家,我就受窮,整整一輩子都沒有富裕起來,而妳卻整日追名逐利,嘴裡一點也不閒著,活像一個窮神。」誰知馬氏以為老公終於封神給自己了,當即四下亂跑,得意的宣傳。

可是,她所到之處,就算本來富裕的地方也會變窮,姜太公聽說後,把她拉了回來,不讓她四處亂跑,免得帶給人們窮困。還規定只要是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這件事傳到百姓耳中後,開始在大門上貼上「福」字,以免受到馬氏的壞運氣牽累。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