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穿越時報 02 春秋戰國卷

9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前言
一般歷史書記錄的都是過去的回憶。但是,我相信,人們更想親自回到古代,看看古人的真實生活、歷史的真實面貌。
如果回到過去,你會發現,那時雖然沒有電視,沒有網絡,但也有數不完、道不盡的新聞。那時的人和現在的我們一樣,也要學習、工作和娛樂,也會七嘴八舌的討論當時最流行的話題,瘋狂的崇拜明星。
為了報導第一手的現場實況,我們派人穿越到過去,將你想知道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刊登在《穿越時報》上。
我們的記者隊伍非常龐大,他們分布在各地,將自己身邊發生的新鮮事兒記錄下來,寄回編輯部。在這些記者中,有人喜歡記錄重大事件,我們將這些稿件放在《天下風雲》專欄;有人喜歡搜集趣聞八卦,我們將這些稿件放在《八卦驛站》專欄。
《穿越時報》有一批非常勤奮的通訊員,每天穿梭在各大茶館。不過,他們可不是去喝茶的哦,而是為了搜集百姓的心聲,刊登在《百姓茶館》專欄中。
我們還有一位大嘴記者,專門負責採訪當時最傑出或最有爭議的人物。他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傢伙,就算是皇帝,他也要刁難一下,大人物對他的採訪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此外,編輯們還將部分讀者來信和廣告刊登在報紙上。
希望大家在讀完這份報紙後,能更真切的了解歷史,並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教訓,讓我們的穿越功夫沒有白費。

第一期
平王大搬家
──來自雒邑的加密快報

西周末年,周幽王的岳父申侯因為不滿周幽王獨寵褒姒(ㄙˋ),廢掉自己的女兒、外孫,便與犬戎聯手攻進都城鎬(ㄏㄠˋ)京。現在,原本繁華熱鬧的京城,到處一片狼籍。
西元前七七○年,原太子宜臼(史稱周平王),也就是申侯的外孫登上王位後,發現國庫空空,便想將都城搬遷至雒邑。
幾乎所有的大臣都贊成這個決定。只有衛侯極力反對說:「大王如果放棄鎬京,恐怕王室就要從此衰落了。不如在此地勵精圖治,重振周朝雄風,打敗犬戎。」
周平王正在猶豫時,申侯派人送來緊急信件,說犬戎來勢凶猛,請平王出兵。周平王怕惹禍上身,便急急忙忙的搬到雒邑去了,並正式定為周朝新都(史稱東周)。
消息一傳出,老百姓亂成一團。有人大罵:「膽小鬼,居然會害怕區區一個蠻夷!」也有人大為贊同:「平王英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不久後,據官方消息說:「我們這樣做,不是向敵人讓步,而是迷惑敵人。而且我朝士兵經過上次一戰,元氣大傷,所以藉此機會休養生息,請大家稍安毋躁。」老百姓這才安下心來。


分封制度帶來的惡果
周平王遷都之後,鎬京呈現一片蕭條,但還是有一些百姓堅守家園,表達自己「誓與鎬京共存亡」的決心。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導致平王搬家的根本原因是人們詬(ㄍㄡˋ)病已久的「分封制度」。
什麼是分封制度呢?這得從西周初年說起。周朝滅了商朝之後,天子可以說是天下第一大財主,要地有地,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多威風就有多威風。
天子也有很多老婆;老婆一多,子孫就多。但是王位只能給一個人坐,其他的孩子統統都得靠邊站。但是這些都是自己的骨肉,既然不能繼承王位,那麼就給塊地、給些錢,封個侯爺的名號吧!
可是這大周的天下又不是光憑你一大家子就能打下來的,立功最多的多半是大臣們。要是只封給自己的親人,不封給功臣,就有可能江山不保了。所以,也分封給功臣們一點兒地,封個官稱,讓他們可以好好的生活!
這就是周朝的分封制度。最初,這種制度的弊端還不太明顯,時間一久,分封的諸侯越來越多,分出的地也就越來越多。這樣一來,天子的地就大大縮水。地少了,錢自然就少了,再加上出了幾個昏君,不打敗仗才怪呢。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