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傳
此傳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曹沫、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蹟。雖然這五人的行刺或行劫的緣由、目的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即他們扶弱拯危、不畏強暴、為達到目的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剛烈精神是一樣的。而這種精神的實質,即是本傳的意旨:「士為知己者死。」
曹沫劫桓
曹沫,是魯國人,憑勇敢和力氣事奉魯莊公。曹沫任魯國的將軍,和齊國作戰,多次戰敗逃跑。魯莊公害怕,就獻出遂邑地區求和。還繼續讓曹沫任將軍。
齊桓公答應和魯莊公在柯地會見,訂立盟約。桓公和莊公在盟壇上訂立盟約以後,曹沫手拿匕首脅迫齊桓公,桓公的侍衛人員都不敢輕舉妄動,桓公問:「您打算做什麼?」曹沫回答說:「齊國強大,魯國弱小,而齊國侵略魯國也太過分了。如今魯國都城一倒塌就會壓到齊國的邊境了,您要考慮考慮這個問題。」齊桓公答應全部歸還魯國被侵占的土地。說完以後,曹沫扔下匕首,走下盟壇,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談吐從容如常。桓公很生氣,打算背棄盟約。管仲說:「不可以。貪圖小的利益用來求得一時的快意,就會在諸侯面前喪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對您的支持,不如歸還他們的失地。」
齊桓公就歸還占領的魯國的土地,曹沫多次打仗所喪失的土地全部回歸魯國。
專諸刺王僚
專諸,是吳國堂邑人。伍子胥逃離楚國前往吳國時,知道專諸有本領。伍子胥進見吳王僚後,用攻打楚國的好處勸說他。吳公子光認為伍員是公報私仇,不是為吳國考慮。吳王就不再議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殺掉吳王僚,就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吳王僚十一年( 前516),楚平王去世。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著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兩個弟弟─蓋餘、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灊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楚國出動軍隊,斷絕吳將蓋餘、屬庸的後路,吳國軍隊不能歸還。這時公子光對專諸說:「不能失去這個機會,不去爭取,哪會獲得!況且我是真正的繼承人,應當立為國君,季子即使回來,也不會廢掉我啊!」專諸於是請命。公子光以頭叩地說:「我公子光的身體,也就是您的身體,您身後的事都由我負責了。」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吳王僚派出衛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裡,門戶、臺階兩旁,都是自己的親信。兩人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先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裡,再把魚進獻上去。
魚端到吳王僚桌前,專諸撥開魚,趁勢取出匕首刺殺吳王僚,吳王僚當場就被刺死。侍衛人員也殺死專諸,吳王僚手下的人一時混亂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擊吳王僚的部下,全部消滅他們,自立為國君。事後公子光成為吳王闔閭。闔閭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
國士豫讓
豫讓,晉國人,沒有好的名聲。他去事奉智伯,智伯特別地尊重寵信他。等到智伯攻打趙襄子時,趙襄子和韓、魏合謀滅智伯;消滅智伯以後,三家分割他的國土。趙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頭蓋骨漆成飲具。豫讓潛逃到山中,說:「哎啊!好男兒可以為了解人去死,好女子應該為愛慕人梳妝打扮。現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要獻出生命為智伯報仇,用以報答智伯,那麼,我就算死了,魂魄也無所慚愧了。」於是更名改姓,偽裝成受過刑的人,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身上藏著匕首,想要刺殺趙襄子。趙襄子到廁所去,心一悸動,拘問修整廁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讓,豫讓說:「我要替智伯報仇!」侍衛要殺掉他。襄子說:「他是義士,我謹慎小心地迴避他就是了。況且智伯死後沒有繼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人啊!」最後還是把他放走。
過不久,豫讓又把漆塗在身上,使肌膚腫爛,像得癩瘡,吞炭使聲音變得嘶啞,使形體相貌不可辨認,沿街討飯。就連他的妻子也不認識他了。
路上遇見他的朋友,辨認出來,流著眼淚說:「憑著您的才能,委身事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親近寵愛您。親近寵愛您,您再做您所想做的事,難道不是很容易的嗎?何苦摧殘身體,醜化形貌,想要用這樣的辦法達到向趙襄子報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難嗎?」豫讓說:「託身事奉人家以後,又要殺掉人家,這是懷著異心事奉君主啊!我知道選擇這樣的做法非常困難,可是我選擇這樣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後世的懷著異心事奉國君的臣子感到慚愧!」不久,襄子正趕上外出,豫讓潛藏在他必定經過的橋下。襄子來到橋上,馬受驚,襄子說:「這一定是豫讓。」派人去查問,果然是豫讓。襄子就列舉罪過指責他說:「您不是曾經事奉過范氏、中行氏嗎?智伯把他們都消滅,而您不替他們報仇,反而託身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經去世,您為什麼如此急切地為他報仇呢?」豫讓說:「我事奉范氏、中行氏,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士那樣報答他。」襄子喟然長嘆,流著淚說:「哎啊!豫讓先生!您為智伯報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寬恕你,也足夠了。您該作個打算,我不能再放過您了!」命令士兵團團圍住他。豫讓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埋沒別人的美名,而忠臣有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寬恕我,普天之下,人人皆稱道您的賢明。今天的事,我本當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幾下,這樣也達到我報仇的意願了,那麼,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恨。我不敢指望您答應我的要求, 但我還是冒昧地說出心意!」襄子非常讚賞他的俠義,就派人拿著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說:「我可用以報答智伯於九泉之下!」於是以劍自殺。自殺那天,趙國有志之士聽到這個消息,都為他哭泣。
荊軻刺秦王
荊軻是衛國人,他的祖先是齊國人,後來遷移到衛國,衛國人稱呼他慶卿。到燕國後,燕國人稱呼他荊卿。
荊軻到燕國以後,喜歡上一個以宰狗為業的人和擅長擊築的高漸離。荊軻雖說混在酒徒中,可他的為人卻深沉穩重,喜歡讀書;他遊歷過的諸侯各國,都是與當地賢士豪傑德高望重的人相結交。他到燕國後,燕國隱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對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過不久,適逢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國。秦王嬴政對待燕太子不友好,所以太子丹因怨恨而逃歸。歸來就尋求報復秦王的辦法。此後秦國像蠶吃桑葉一樣,逐漸地侵吞各國。戰火將波及燕國,燕國君臣唯恐大禍臨頭。
在田光的引見下,太子丹與荊軻共商刺秦王的大事。太子就尊奉荊卿為上卿,住進上等的賓館。太子天天到荊軻的住所拜望,供給貴重的飲食,時不時地還獻上奇珍異物,車馬美女任荊軻隨心所欲,以便滿足他的心意。過很長一段時間,荊軻仍沒有行動的表示。這時,秦將王翦已經攻破趙國的都城,俘虜趙王,把趙國的領土全部納入秦國的版圖。大軍挺進,向北奪取土地,直到燕國南部邊界。太子丹害怕,請求荊軻。荊軻說:「太子就是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現在到秦國去,沒有讓秦王相信我的東西,那麼秦王就不可以接近。先前秦國的樊於期將軍,替秦國出兵討伐趙兵失敗,畏罪逃往燕國,現正在太子您門下為客。秦王先誅殺樊於期將軍的家人,並懸賞黃金千斤、封邑萬戶來購買他的腦袋。如果能得到樊將軍的腦袋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接見我,這樣我才能夠有機會報效您。」
荊軻明白太子不忍心,就私下會見樊於期說:「現在有一句話可以解除燕國的禍患,洗雪將軍的仇恨,怎麼樣?」樊於期湊向前說:「怎麼辦?」
荊軻說:「希望得到將軍的首級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地召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那麼將軍的仇恨可以洗雪,而燕國被欺凌的恥辱可以滌除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樊於期聽後便自刎了。
當時太子已預先尋找天下最鋒利的匕首,找到趙國人徐夫人的匕首,花了百金買下,讓工匠用毒水淬之,用人試驗,只要見一絲血,沒有不立刻死的。接著就準備行裝,送荊軻出發,派秦舞陽做助手。
在易水岸邊,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為荊軻送行。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著拍節唱歌,發出蒼涼淒婉的聲調,送行的人都流淚哭泣,一邊向前走一邊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又發出慷慨激昂的聲調,送行的人們怒目圓睜,頭髮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隨後,荊軻便頭也不回,堅毅的上車走了。荊軻一行人抵達秦國,秦王很高興,穿上禮服,安排外交上極為隆重的九賓儀式,在咸陽宮召見燕國的使者。荊軻捧著樊於期的首級,秦舞陽捧著地圖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進,走到殿前臺階下秦舞陽臉色突變,害怕得發抖,大臣們都感到奇怪。荊軻回頭朝秦舞陽笑,上前謝罪說:「北方藩屬蠻夷之地的粗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戰。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對荊軻說:「遞上舞陽拿的地圖。」荊軻取過地圖獻上,秦王展開地圖,圖卷展到盡頭,匕首露出來。荊軻趁機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未近身,秦王大驚,抽身跳起,衣袖掙斷。慌忙抽劍,劍長,只是抓住劍鞘。一時驚慌急迫,劍又套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刻拔出。荊軻追趕秦王,秦王繞柱奔跑。
這時,侍從醫官夏無且用他所捧的藥袋投擊荊軻。正當秦王圍著柱子跑,倉猝慌急,不知如何是好時,侍從們喊:「大王,把劍推到背後再拔出!」秦王把劍推到背後,才拔出寶劍攻擊荊軻,砍斷他的左腿。荊軻身殘,就舉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沒有擊中,卻擊中銅柱。秦王接連攻擊荊軻,荊軻被刺傷八處。荊軻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張開兩腿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罵道:「大事沒能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訂立歸還諸侯們土地的契約回報太子。」這時侍衛們衝上前來殺死荊軻。
秦王大發雷霆,增派軍隊前往趙國。此後李信率軍追趕太子丹,燕王聽信李信的讒言,就派使者殺了太子丹。此後五年,秦國滅掉燕國,俘虜燕王喜。
論贊
太史公曰:世人談論荊軻,當說到太子丹的命運時,都說「天上像下雨一樣落下糧食來,馬頭長出角來!」這說得太過。又說荊軻刺傷秦王,這都不是事實。當初公孫季功、董生和夏無且交遊,他們都知道此事,他們告訴我的就像我記載的。從曹沫到荊軻五個人,他們的義舉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但他們的意志都很清楚,都沒有違背良心,以至名垂後世,這難道是虛妄的嗎!
此傳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曹沫、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蹟。雖然這五人的行刺或行劫的緣由、目的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即他們扶弱拯危、不畏強暴、為達到目的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剛烈精神是一樣的。而這種精神的實質,即是本傳的意旨:「士為知己者死。」
曹沫劫桓
曹沫,是魯國人,憑勇敢和力氣事奉魯莊公。曹沫任魯國的將軍,和齊國作戰,多次戰敗逃跑。魯莊公害怕,就獻出遂邑地區求和。還繼續讓曹沫任將軍。
齊桓公答應和魯莊公在柯地會見,訂立盟約。桓公和莊公在盟壇上訂立盟約以後,曹沫手拿匕首脅迫齊桓公,桓公的侍衛人員都不敢輕舉妄動,桓公問:「您打算做什麼?」曹沫回答說:「齊國強大,魯國弱小,而齊國侵略魯國也太過分了。如今魯國都城一倒塌就會壓到齊國的邊境了,您要考慮考慮這個問題。」齊桓公答應全部歸還魯國被侵占的土地。說完以後,曹沫扔下匕首,走下盟壇,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談吐從容如常。桓公很生氣,打算背棄盟約。管仲說:「不可以。貪圖小的利益用來求得一時的快意,就會在諸侯面前喪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對您的支持,不如歸還他們的失地。」
齊桓公就歸還占領的魯國的土地,曹沫多次打仗所喪失的土地全部回歸魯國。
專諸刺王僚
專諸,是吳國堂邑人。伍子胥逃離楚國前往吳國時,知道專諸有本領。伍子胥進見吳王僚後,用攻打楚國的好處勸說他。吳公子光認為伍員是公報私仇,不是為吳國考慮。吳王就不再議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殺掉吳王僚,就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吳王僚十一年( 前516),楚平王去世。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著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兩個弟弟─蓋餘、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灊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楚國出動軍隊,斷絕吳將蓋餘、屬庸的後路,吳國軍隊不能歸還。這時公子光對專諸說:「不能失去這個機會,不去爭取,哪會獲得!況且我是真正的繼承人,應當立為國君,季子即使回來,也不會廢掉我啊!」專諸於是請命。公子光以頭叩地說:「我公子光的身體,也就是您的身體,您身後的事都由我負責了。」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吳王僚派出衛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裡,門戶、臺階兩旁,都是自己的親信。兩人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先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裡,再把魚進獻上去。
魚端到吳王僚桌前,專諸撥開魚,趁勢取出匕首刺殺吳王僚,吳王僚當場就被刺死。侍衛人員也殺死專諸,吳王僚手下的人一時混亂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擊吳王僚的部下,全部消滅他們,自立為國君。事後公子光成為吳王闔閭。闔閭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
國士豫讓
豫讓,晉國人,沒有好的名聲。他去事奉智伯,智伯特別地尊重寵信他。等到智伯攻打趙襄子時,趙襄子和韓、魏合謀滅智伯;消滅智伯以後,三家分割他的國土。趙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頭蓋骨漆成飲具。豫讓潛逃到山中,說:「哎啊!好男兒可以為了解人去死,好女子應該為愛慕人梳妝打扮。現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要獻出生命為智伯報仇,用以報答智伯,那麼,我就算死了,魂魄也無所慚愧了。」於是更名改姓,偽裝成受過刑的人,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身上藏著匕首,想要刺殺趙襄子。趙襄子到廁所去,心一悸動,拘問修整廁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讓,豫讓說:「我要替智伯報仇!」侍衛要殺掉他。襄子說:「他是義士,我謹慎小心地迴避他就是了。況且智伯死後沒有繼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人啊!」最後還是把他放走。
過不久,豫讓又把漆塗在身上,使肌膚腫爛,像得癩瘡,吞炭使聲音變得嘶啞,使形體相貌不可辨認,沿街討飯。就連他的妻子也不認識他了。
路上遇見他的朋友,辨認出來,流著眼淚說:「憑著您的才能,委身事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親近寵愛您。親近寵愛您,您再做您所想做的事,難道不是很容易的嗎?何苦摧殘身體,醜化形貌,想要用這樣的辦法達到向趙襄子報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難嗎?」豫讓說:「託身事奉人家以後,又要殺掉人家,這是懷著異心事奉君主啊!我知道選擇這樣的做法非常困難,可是我選擇這樣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後世的懷著異心事奉國君的臣子感到慚愧!」不久,襄子正趕上外出,豫讓潛藏在他必定經過的橋下。襄子來到橋上,馬受驚,襄子說:「這一定是豫讓。」派人去查問,果然是豫讓。襄子就列舉罪過指責他說:「您不是曾經事奉過范氏、中行氏嗎?智伯把他們都消滅,而您不替他們報仇,反而託身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經去世,您為什麼如此急切地為他報仇呢?」豫讓說:「我事奉范氏、中行氏,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士那樣報答他。」襄子喟然長嘆,流著淚說:「哎啊!豫讓先生!您為智伯報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寬恕你,也足夠了。您該作個打算,我不能再放過您了!」命令士兵團團圍住他。豫讓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埋沒別人的美名,而忠臣有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寬恕我,普天之下,人人皆稱道您的賢明。今天的事,我本當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幾下,這樣也達到我報仇的意願了,那麼,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恨。我不敢指望您答應我的要求, 但我還是冒昧地說出心意!」襄子非常讚賞他的俠義,就派人拿著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說:「我可用以報答智伯於九泉之下!」於是以劍自殺。自殺那天,趙國有志之士聽到這個消息,都為他哭泣。
荊軻刺秦王
荊軻是衛國人,他的祖先是齊國人,後來遷移到衛國,衛國人稱呼他慶卿。到燕國後,燕國人稱呼他荊卿。
荊軻到燕國以後,喜歡上一個以宰狗為業的人和擅長擊築的高漸離。荊軻雖說混在酒徒中,可他的為人卻深沉穩重,喜歡讀書;他遊歷過的諸侯各國,都是與當地賢士豪傑德高望重的人相結交。他到燕國後,燕國隱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對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過不久,適逢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國。秦王嬴政對待燕太子不友好,所以太子丹因怨恨而逃歸。歸來就尋求報復秦王的辦法。此後秦國像蠶吃桑葉一樣,逐漸地侵吞各國。戰火將波及燕國,燕國君臣唯恐大禍臨頭。
在田光的引見下,太子丹與荊軻共商刺秦王的大事。太子就尊奉荊卿為上卿,住進上等的賓館。太子天天到荊軻的住所拜望,供給貴重的飲食,時不時地還獻上奇珍異物,車馬美女任荊軻隨心所欲,以便滿足他的心意。過很長一段時間,荊軻仍沒有行動的表示。這時,秦將王翦已經攻破趙國的都城,俘虜趙王,把趙國的領土全部納入秦國的版圖。大軍挺進,向北奪取土地,直到燕國南部邊界。太子丹害怕,請求荊軻。荊軻說:「太子就是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現在到秦國去,沒有讓秦王相信我的東西,那麼秦王就不可以接近。先前秦國的樊於期將軍,替秦國出兵討伐趙兵失敗,畏罪逃往燕國,現正在太子您門下為客。秦王先誅殺樊於期將軍的家人,並懸賞黃金千斤、封邑萬戶來購買他的腦袋。如果能得到樊將軍的腦袋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接見我,這樣我才能夠有機會報效您。」
荊軻明白太子不忍心,就私下會見樊於期說:「現在有一句話可以解除燕國的禍患,洗雪將軍的仇恨,怎麼樣?」樊於期湊向前說:「怎麼辦?」
荊軻說:「希望得到將軍的首級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地召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那麼將軍的仇恨可以洗雪,而燕國被欺凌的恥辱可以滌除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樊於期聽後便自刎了。
當時太子已預先尋找天下最鋒利的匕首,找到趙國人徐夫人的匕首,花了百金買下,讓工匠用毒水淬之,用人試驗,只要見一絲血,沒有不立刻死的。接著就準備行裝,送荊軻出發,派秦舞陽做助手。
在易水岸邊,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為荊軻送行。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著拍節唱歌,發出蒼涼淒婉的聲調,送行的人都流淚哭泣,一邊向前走一邊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又發出慷慨激昂的聲調,送行的人們怒目圓睜,頭髮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隨後,荊軻便頭也不回,堅毅的上車走了。荊軻一行人抵達秦國,秦王很高興,穿上禮服,安排外交上極為隆重的九賓儀式,在咸陽宮召見燕國的使者。荊軻捧著樊於期的首級,秦舞陽捧著地圖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進,走到殿前臺階下秦舞陽臉色突變,害怕得發抖,大臣們都感到奇怪。荊軻回頭朝秦舞陽笑,上前謝罪說:「北方藩屬蠻夷之地的粗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戰。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對荊軻說:「遞上舞陽拿的地圖。」荊軻取過地圖獻上,秦王展開地圖,圖卷展到盡頭,匕首露出來。荊軻趁機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未近身,秦王大驚,抽身跳起,衣袖掙斷。慌忙抽劍,劍長,只是抓住劍鞘。一時驚慌急迫,劍又套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刻拔出。荊軻追趕秦王,秦王繞柱奔跑。
這時,侍從醫官夏無且用他所捧的藥袋投擊荊軻。正當秦王圍著柱子跑,倉猝慌急,不知如何是好時,侍從們喊:「大王,把劍推到背後再拔出!」秦王把劍推到背後,才拔出寶劍攻擊荊軻,砍斷他的左腿。荊軻身殘,就舉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沒有擊中,卻擊中銅柱。秦王接連攻擊荊軻,荊軻被刺傷八處。荊軻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張開兩腿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罵道:「大事沒能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訂立歸還諸侯們土地的契約回報太子。」這時侍衛們衝上前來殺死荊軻。
秦王大發雷霆,增派軍隊前往趙國。此後李信率軍追趕太子丹,燕王聽信李信的讒言,就派使者殺了太子丹。此後五年,秦國滅掉燕國,俘虜燕王喜。
論贊
太史公曰:世人談論荊軻,當說到太子丹的命運時,都說「天上像下雨一樣落下糧食來,馬頭長出角來!」這說得太過。又說荊軻刺傷秦王,這都不是事實。當初公孫季功、董生和夏無且交遊,他們都知道此事,他們告訴我的就像我記載的。從曹沫到荊軻五個人,他們的義舉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但他們的意志都很清楚,都沒有違背良心,以至名垂後世,這難道是虛妄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