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一杯酒,能讓人類喪失理智,還原成猿猴;一本書,能使一介莽夫智慧昇華,蛻變成文人。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僅人類能用語言表達溝通,以文字傳達訊息,並懂得用火烹煮、填海造陸,使人類成為眾獸之首、萬物之靈。

●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僅中華民族有能力將自己的歷史完整傳承下來(25史),這全歸功於歷代史官,傾其一生、用生命書寫記錄;加上東漢蔡倫革新造紙術、北宋畢昇發明活版印刷術,在眾多先人的努力下,才讓中華文學史料精華被大量保存下來,凌駕於全世界。

●中國皇朝歷史從西元前221年秦朝始皇帝開始,至西元1911年清朝末帝止,共計2132年,期間共有59個朝代被定位,總共出現331位帝王,其中柔弱之君115位(最多)、賢明之君91位、昏暴之君76位、平實之君49位。

在331位帝王之中,自然病死之君有202位、他殺或自殺者有129位.全國統一的帝國時代累計為1452年、分治紛亂的王朝時代為680年,足見統一安定時期比分治混亂時期多出一倍的時間,故整體政局相對穩定。

●中國境內共有56個民族,其中以漢族居多.約佔92%。在漫長五千年來的改朝換代、循環更替中,國內非但沒有分裂,反而各民族更加融合,團結成大中華民族。

●每個朝代粉墨登場,接續上演歷史大戲,期間從來沒有一個強權,能夠河山帶礪、長治久安、國祚永固,這是為何?因為人們有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國家也有興衰滅絕的鐵則定律:創世期→治世期→衰世期→亂世期,周而復始。

幾千年來唯一能夠完全統一中國的,只有「漢字」

●歷代開國君主建立新政權時,不可能隨即掌控全國,得需大費周章,去跟舊有勢力周旋對抗,才能依序降服,其中以清朝花費時間最久,長達42年:西元1683年(康熙22年),施琅攻奪台灣,降服明鄭政權(東寧王國),才真正達成統一全國局勢。

●西元1842年清道光年間中英爆發鴉片戰爭,滿清以長茅大刀對上蠻夷的長槍大砲,結果不堪一擊、迅速潰敗、昔有血滴子百尺之外取人首級,今有洋鬼子萬里之遙攻城掠地,此事驚醒隔鄰日本江戶幕府,為爾後的明治維新埋下伏筆、從此帝國列強,群魔亂舞,對中國威懾瓜分,使中國淪為次殖民地。

●中國也因此從自傲滅洋的天朝上國,瞬間轉變成自卑媚洋的東亞病夫(另有西亞病夫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最後被瓜分而淪亡)。

從西元1842年鴉片戰爭議和起至西元1949年新中國成立止,共計108年期間,中國從來沒有真正擁有主權完整的一天(在二戰期間,全亞洲真正享有主權獨立的國家僅有日本及泰國)。

●漢朝與清朝相距千年之遙,但我們對兩個朝代的歷史內涵認知似乎相隔不遠、差異不大。人類真正文明精進啟始於近代,可分三階段:

1883年,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因此顛覆傳統的陰陽兩極論思維,使人類告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千古慣性(改變作息)。

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實現人類騰空飛翔的夢想,推翻生物本能的定律(縮短距離)。

1969年人類首度登陸月球,開啟太空時代新的里程碑,使電腦、網路更加盛行發達,科技一日千里(節省時間)。

●歷史是由得勝者所擬、掌權者所寫,所以該君今朝被歌功頌德.尊崇備至;明日可能遭鞭撻謾罵、挫骨揚灰,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是雄才大略(禮讚)或好大喜功(貶謫),全憑當朝史官個人喜好,及朝廷政策,巧手一揮,下筆論定。

●中華文化悠久長遠,人文典故枝繁葉茂,使得國人對中國歷史概念雜亂叢蕪、枝末錯節,因此敬而遠之。

●最近拜電視宮廷連續劇竄紅叫座所賜,歷史古裝劇成為新的演繹題材,盛況空前。觀眾從劇情內容中,間接獲得豐富朝代知識,開始對隱晦模糊的歷史結構茅塞頓開.而加以溫故知新。

於是激起我一股動力,將歷代皇帝列表造冊,逐一盤點清查,將所得數據轉換成圖表分析呈現,並以觀眾的角度、粉絲的立場,匯整成籍,疑義相與析,與您共分享。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定律,就是「常變」;唯一不會終止的事物,就是「歷史」。

歷史雖是過眼雲煙,但是人們常常沒有從中記取教訓,前車之鑑、殷鑑不遠,時常執迷不悟、重蹈覆轍,讓悲劇歷史一再重播,先人憾事重覆上演。

●歷史的洪流脈絡,將無始無終、連綿不絕的延續下去………但唯獨封建皇朝政權例外,它已一命嗚呼、壽終長眠,永不再復返。

黃國煜謹識

推薦序一

歷史不應該是枯燥的,前提是要有能讓人讀得下去的書籍文/洪維揚(日本歷史作家)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即便捨棄掉傳說未能確定的部分,大致上還是有將近四千年之久!然而也因為源遠流長導致讀起來並不輕鬆,特別是在南北分裂的時代,加上繁多難記的人名和枯燥易混淆的事件,不少人在學生時代視歷史課為枯燥無味的課,尤有甚者,一部分非歷史系的學生在大一修完中國通史後,一輩子不會再碰觸與歷史相關的書籍。是以,若能有一部簡單易懂、且又輔以表格整理歸納的歷史書,就能讓更多非學院派的人士領略歷史的醍醐味,本書《速解中國皇朝歷史》正是有著上述優點的書籍。

本書共分八章,第一章概述世界文明的起源以及上古世界簡史,將敘述的文字放在大量的表格裏,清楚易懂又不致於造成讀者的負擔。第二章介紹中國地理文化,包含中國地理疆域、歷代國都及其古名、史上有名的古都、禹貢九州、影響現代人至深的五德終始說以及目前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

第三章為認識中國歷史朝代,從這一章起進入本書的敘述重點,也多了史學上的專有名詞。儘管乍看之下要面對更為專業的內容,但是請讀者不要因此而打退堂鼓,在重點式的條列以及表格輔助的陳列下,整體閱讀起來也就不覺得那麼難懂了。第四章為認識中國歷代朝廷政治,具體列舉並分析、歸納歷朝歷代覆亡的原因,此外還簡介秦漢以來的中央政權體制、學制和兵制,最後一節列出中日韓封建時代最後政權君主一覽表以及這三個政權的一些有趣小故事,頗值得一讀。

第五章為認識中國歷代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有別於同類書籍以朝代分章敘述的框架。本章共有十一節,每節探討一個歷史上多個朝代曾共同發生過的主題(不論好壞),藉由打破個別朝代的局限將歷史上同性質的人物及事件一網打盡,更能讓讀者跨越朝代的區隔,進而達到對歷史的深入理解。舉例來說,該章第十節的標題為中國歷代宦禍,作者整理出歷史上東漢、唐、明這三個宦官為禍最烈的朝代,除列舉三個朝代具代表性的宦官外,作者還很用心的說明東漢、唐、明三朝宦官為禍的性質上的差異以及宦官之禍最終的結局以及對該王朝的影響,凡此種種不難看出作者的用心。

第六章為認識中國皇帝,作者將中國三千年來數百個皇帝做了評比並就其在位的政績予以分類。接著針對廟號、諡號、年號以及避諱做解釋,特別是前兩者廟號和諡號,兩者的意涵和差異恐怕連歷史系學生也不見得能夠區別。至於和避諱有關的一些小常識,有不少連我也是首次聽聞,對作者的博學感到佩服至極!

第七章是認識中國后妃及重要女傑,顧名思義是以女性為主要的敘述對象。中國向來重男輕女,女性即便貴為皇后也不見得能在歷史留名,要在歷史留名必須有做出影響或改變歷史的事情(不管是好的或壞的);相反的只要能做出影響或改變歷史的事情,即便不是貴為皇后,也能在歷史上留名。當然後人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與史上才高八斗的文人以詩文唱和的名媛才女了,作者在這部分也不令讀者失望,用了部分篇幅來形容這些極富魅力的名媛才女。

第八章為認識中國歷史朝代的更替,亦即是對歷朝歷代的簡介,這一章幾乎占了全書的一半,較少閱讀歷史書籍的讀者可能難以承受這樣的篇幅。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將近四千年的中國歷史只用約半本書的字數描述,由於我本人也有寫作的經驗,深知在眾多資料中取捨的困難,對作者的用筆更感佩服。

為了不破壞讀者閱讀的興趣,因此只針對本書內容做簡單介紹,想知道本書完整內容還是請各位看官靜下心來耐心閱讀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