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前到夏商的發展
●從禪讓到家天下
太康從不過問國事,自從繼位以後,整天只知道出外打獵遊玩。原本,打獵是上古先民賴以維生的方式之一,到了這時,領導階級已經將這種活動視之為娛樂。太康特別喜歡打獵,帶著隨從,常常一出獵,便好幾個月不回國都,如果他生在更早以前,他將是個受人尊敬的獵人,只可惜他生錯了時代,並且得到了他所不應該得到的地位。
后羿,領導著一個善於射箭的部落有窮氏,天生神力驚人,是神箭手當中的神箭手,當初啟為天子的時候,后羿曾參加兩次諸侯大會,親眼目睹了夏的華麗富貴,心中十分覬覦這個「天子」的地位,奈何夏啟勢力強大,各國擁戴,以致后羿無機可乘。現在,好不容易等到了太康這個無能的君主,怎能不好好把握機會?於是,趁著太康外出打獵許久不歸之際,點齊了軍隊,由他親自率領,進駐了無人防守的國都,同時派兵前去堵截在太康返回都城的道路上。
后羿早已經知道太康何時返回,因此,過了不久,太康的車隊便出現在道路的另一端。太康的臉上,掛滿了田獵豐收的喜悅歡心,突然看見后羿的軍隊橫亙在路前攔截,還以為是都城派人來迎接,便遣人前去詢問,一問之下,太康高掛的笑容凝結為一臉的錯愕,他怎麼也不敢相信,后羿竟然叛變了。
后羿派來的使者,對太康一點也不尊重,他大剌剌地對太康說道:「你呀!成天只知道玩樂,哪有作天子的資格?我勸你還是快快退位,讓有能力的人來做天子比較好。」說著順手往國都一指:「那兒是給有資格的人住的,我看你就別回去了,多找幾個地方打獵,玩它一輩子,不是挺愜意的嗎?」
太康聽得七竅生煙,奈何兵力不敵,只好暫時在城外紮營居住,堂堂天子,落得有家歸不得的下場。他派了人到處尋求援助,誰知道各部族早就看太康不順眼,認為他侮蔑了父親與祖父,不配當天子,根本不願意出手幫助太康,無依無靠的太康,只能四處漂泊,最後尋到了一處名為陽夏的地方,築城居住,多年後,病死在陽夏。
太康死去的消息傳回國內,夏的宗族推選太康的弟弟仲康繼位為王。這時的后羿,還只是一個權臣,雖然掌握了極大的權力,然而卻並沒有辦法讓天下部族皆盡順服,進而建立奪取共主地位的聲望,以致仲康繼任的時候,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垂涎已久的地位,依然落入夏的手裡,不過對后羿而言,這並不是太大的問題,他只要等待時機,樹立威名,共主的地位,絕對跑不掉。
仲康在后羿的淫威之下,王位坐得並不安穩,再加上他的年紀也大,身體又不好,過了沒幾年就生病死了,后羿趁著這個時候,派兵討伐東方始終不願歸順的有仍氏族長伯封,一戰立威,讓其他的部落不敢不聽話,隨即揮兵返回國都,進逼宮室,將剛剛即位,年少無知的夏王相給趕了出去,自己則公然稱王,完成了長久以來的宿願。
志得意滿的后羿,當初就是因為羨慕天子的豪華生活,才下定決心一定要奪取這個地位,如今,他終於如願以償,怎能不好好享福一番?因此,他比當年的太康更恣意田獵玩樂,全然不以國事為意,完全沒有想到當年太康之所以被他奪取地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臣子之中,有個叫寒浞的,是個來自東夷伯明氏的不肖弟子,被族人趕出來以後,投奔了后羿,由於懂得收買人心,逢迎諂媚,看上去頗為機靈乖巧,深得后羿的信任,到後來,后羿自己不處理政事,全部交給寒浞辦理。掌握了大權之後,寒浞就趁著后羿經常外出遊樂的機會,在國都內部署自己的勢力,並且買通了后羿親自傳授射箭絕技的弟子逢蒙。
這逢蒙,在后羿的教導指點下成了神箭手,可是他非但不知道感恩,反而一直希望后羿早點死去,好讓他成為天下第一的神射手,與寒浞密會之後,一拍即合,約定事成之後,由寒浞掌國政,逢蒙掌軍事。
一切佈置妥當,就等后羿上鉤。
某日,逢蒙邀后羿一同出獵,師徒二人並肩而行,忽然,一頭豹子迅雷不及掩耳地從他二人面前竄出,逢蒙搭上了箭,「颼」地一聲射出,箭羽直沒入豹子身旁的樹根。
后羿大笑,說道:「怎麼啦?平常我不是教你射箭的時候要氣定神閒嗎!看我的吧。」口中一面說的時候,手自囊中抽出一箭,搭上了弓,那豹子怎能容許二人對牠如此戲弄?怒不可抑地吼叫著向二人撲了過來,后羿看也不看,隨手一箭就把豹子給射穿了。
「唉呀!」后羿一箭得手,還不忘補上兩句刺激逢蒙:「真是的,出手太急,這張漂亮的豹皮給我糟蹋了!」
逢蒙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心中更堅定了除掉后羿的想法。
兩人後來又打了不少獵物,后羿覺得逢蒙的臉色一直不大對,以為他還在為了豹子的事情耿耿於懷,並不以為意。
回到宮中,寒浞親自前來迎接,對后羿道:「大王,這次您又豐收而回啦?」
后羿心裡正高興,指著獵來的野鹿野兔山豬說:「這些?小意思!你趕快派人把這些東西拿去烹了,咱們吃個痛快。」
寒浞向逢蒙使了個眼色,逢蒙說道:「師父今日大展雄威,值得好好慶祝一番,這些獵物,不如拿來當作慶功宴上的下酒菜吧!」
后羿點頭稱是。
酒宴上,珍饈美饌堆積如山,寒浞不斷勸后羿進酒,同時歌功頌德:「大王神射,真乃蓋世英雄,天下無雙,來,微臣敬您一杯。」
后羿酒到杯乾,敬酒的卻別有心思,不消多時,便將后羿灌得酩酊大醉。
寒浞趁機離席,臨走前,與逢蒙偷偷對望一眼,逢蒙點了點頭。
「來啊……來啊,徒兒,咱們再喝……」后羿醉得厲害,話也說不清楚了。
「師父啊!」逢蒙對后羿說:「您知不知道,當初嫦娥娘娘為什麼要離您而去呢?就是因為您無才無德卻又想要霸佔王位啊!」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當初由於不喜歡丈夫的野心熾烈,趁著丈夫去打獵,偷偷地逃出宮去,再也不回來了,底下人為了怕后羿生氣,便將責任一律推給嫦娥,說她偷吃了大王的長生不老藥,一不小心吃得太多,結果飛到月亮上去了。
后羿當然不會相信這番胡說八道,反正嫦娥以外,他還有著數不清的美女,因此他從來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時逢蒙忽然向他提起,他醉得腦筋混成一團,哪裡聽得懂?口中嗯嗯啊啊了一陣,只說:「喝酒,喝酒!」
想不到醉眼惺忪之間,后羿竟然看見自己的愛徒,左手提弓,右手拉弦,做出準備射箭的姿勢。這個姿勢,后羿不知道見過逢蒙擺過多少次,只不過,這次的獵物,是他自己。
一旁不知何時湧入一群衛士,每個人手中,都提著弓箭,那是他們有窮氏賴以強大的象徵,但這時,所有的箭鏃,全都指著他。逢蒙一聲令下:「放箭!」后羿還沒有會意過來,便已遭到亂箭射死。
寒浞奪得權力,霸佔了后羿所有的財產和妻子,開始大舉擴張勢力,當時,夏的國君相,避居在商邱地方,還有少部分的部族奉其號令,寒浞命令自己的兒子澆率兵攻打相,相自知無力與其相爭,一路逃亡,先逃到了斟灌,又逃到斟尋,結果這兩個部族都被澆給攻滅了,無處可逃的相,被逮捕殺死。
相的妻子趁亂逃出,沒被澆的軍隊捕獲,逃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氏,當時她已懷孕,便在有仍氏生下了相的兒子少康。
少康從小在母親的諄諄教誨下成長,胸懷大志,一心想要恢復夏朝的霸業,長大以後,受族長委託,擔任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後來,澆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相竟然還有子嗣留在人間,於是派人去追殺少康。少康向西逃亡,一直逃到了有虞氏,才暫時居住下來。有虞氏的君主十分賞識少康,同時也一心嚮往夏朝的民生樂利,很願意支持少康的復國大業,不但仿效當初堯舜事蹟,將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贈與少康一塊封地。
少康辛勤建設封地,在那裡號召夏的遺民,後來,他聽說有個叫伯靡的,是夏的忠臣,當初曾經輔佐父親相,如今則努力收羅斟灌、斟尋的殘餘勢力,積極準備推翻寒浞,便派人與他聯絡。
伯靡一聽到相的遺腹子,如今竟已長大成人,不禁老淚縱橫,當下決定與少康聯合。兩造商議的結果,欲滅寒浞,必先翦其羽翼,何為寒浞羽翼?那就是寒浞的兩個兒子澆和殪,只要消滅了澆和殪,攻佔舊都,討伐寒浞,那便易如反掌了。
少康派出自己的兒子率兵引誘殪的軍隊,自己則親自領軍攻打澆,王者之師,打著夏的旗號,讓各地飽受寒浞荼毒的氏族望風來歸,而澆和殪的部隊,則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很快就被少康給消滅了。在此同時,伯靡的斟灌、斟尋之師,也已經揮兵攻陷了夏邑,寒浞敗亡。伯靡迎接少康回國即位,恢復了夏朝的統治。
後人將這段史事,稱作「少康中興」。
夏代自啟死後,隔了三代四王,才又重新奪回天子地位,從此夏的統治基礎,進入了相對之下較為穩定的時期,「王朝」的觀念,也才逐漸的為人所接受。
而少康在復國之後,則因為年輕時代歷盡了艱辛,了解人民疾苦,因而一切政治皆能以百姓為念,對於各地部落,也能講信修睦,因而獲得擁戴,成為一代賢君。他的繼任者,也多半能堅守一個作為君主所應有的德行,讓夏代得以持續的強盛。
●從禪讓到家天下
太康從不過問國事,自從繼位以後,整天只知道出外打獵遊玩。原本,打獵是上古先民賴以維生的方式之一,到了這時,領導階級已經將這種活動視之為娛樂。太康特別喜歡打獵,帶著隨從,常常一出獵,便好幾個月不回國都,如果他生在更早以前,他將是個受人尊敬的獵人,只可惜他生錯了時代,並且得到了他所不應該得到的地位。
后羿,領導著一個善於射箭的部落有窮氏,天生神力驚人,是神箭手當中的神箭手,當初啟為天子的時候,后羿曾參加兩次諸侯大會,親眼目睹了夏的華麗富貴,心中十分覬覦這個「天子」的地位,奈何夏啟勢力強大,各國擁戴,以致后羿無機可乘。現在,好不容易等到了太康這個無能的君主,怎能不好好把握機會?於是,趁著太康外出打獵許久不歸之際,點齊了軍隊,由他親自率領,進駐了無人防守的國都,同時派兵前去堵截在太康返回都城的道路上。
后羿早已經知道太康何時返回,因此,過了不久,太康的車隊便出現在道路的另一端。太康的臉上,掛滿了田獵豐收的喜悅歡心,突然看見后羿的軍隊橫亙在路前攔截,還以為是都城派人來迎接,便遣人前去詢問,一問之下,太康高掛的笑容凝結為一臉的錯愕,他怎麼也不敢相信,后羿竟然叛變了。
后羿派來的使者,對太康一點也不尊重,他大剌剌地對太康說道:「你呀!成天只知道玩樂,哪有作天子的資格?我勸你還是快快退位,讓有能力的人來做天子比較好。」說著順手往國都一指:「那兒是給有資格的人住的,我看你就別回去了,多找幾個地方打獵,玩它一輩子,不是挺愜意的嗎?」
太康聽得七竅生煙,奈何兵力不敵,只好暫時在城外紮營居住,堂堂天子,落得有家歸不得的下場。他派了人到處尋求援助,誰知道各部族早就看太康不順眼,認為他侮蔑了父親與祖父,不配當天子,根本不願意出手幫助太康,無依無靠的太康,只能四處漂泊,最後尋到了一處名為陽夏的地方,築城居住,多年後,病死在陽夏。
太康死去的消息傳回國內,夏的宗族推選太康的弟弟仲康繼位為王。這時的后羿,還只是一個權臣,雖然掌握了極大的權力,然而卻並沒有辦法讓天下部族皆盡順服,進而建立奪取共主地位的聲望,以致仲康繼任的時候,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垂涎已久的地位,依然落入夏的手裡,不過對后羿而言,這並不是太大的問題,他只要等待時機,樹立威名,共主的地位,絕對跑不掉。
仲康在后羿的淫威之下,王位坐得並不安穩,再加上他的年紀也大,身體又不好,過了沒幾年就生病死了,后羿趁著這個時候,派兵討伐東方始終不願歸順的有仍氏族長伯封,一戰立威,讓其他的部落不敢不聽話,隨即揮兵返回國都,進逼宮室,將剛剛即位,年少無知的夏王相給趕了出去,自己則公然稱王,完成了長久以來的宿願。
志得意滿的后羿,當初就是因為羨慕天子的豪華生活,才下定決心一定要奪取這個地位,如今,他終於如願以償,怎能不好好享福一番?因此,他比當年的太康更恣意田獵玩樂,全然不以國事為意,完全沒有想到當年太康之所以被他奪取地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臣子之中,有個叫寒浞的,是個來自東夷伯明氏的不肖弟子,被族人趕出來以後,投奔了后羿,由於懂得收買人心,逢迎諂媚,看上去頗為機靈乖巧,深得后羿的信任,到後來,后羿自己不處理政事,全部交給寒浞辦理。掌握了大權之後,寒浞就趁著后羿經常外出遊樂的機會,在國都內部署自己的勢力,並且買通了后羿親自傳授射箭絕技的弟子逢蒙。
這逢蒙,在后羿的教導指點下成了神箭手,可是他非但不知道感恩,反而一直希望后羿早點死去,好讓他成為天下第一的神射手,與寒浞密會之後,一拍即合,約定事成之後,由寒浞掌國政,逢蒙掌軍事。
一切佈置妥當,就等后羿上鉤。
某日,逢蒙邀后羿一同出獵,師徒二人並肩而行,忽然,一頭豹子迅雷不及掩耳地從他二人面前竄出,逢蒙搭上了箭,「颼」地一聲射出,箭羽直沒入豹子身旁的樹根。
后羿大笑,說道:「怎麼啦?平常我不是教你射箭的時候要氣定神閒嗎!看我的吧。」口中一面說的時候,手自囊中抽出一箭,搭上了弓,那豹子怎能容許二人對牠如此戲弄?怒不可抑地吼叫著向二人撲了過來,后羿看也不看,隨手一箭就把豹子給射穿了。
「唉呀!」后羿一箭得手,還不忘補上兩句刺激逢蒙:「真是的,出手太急,這張漂亮的豹皮給我糟蹋了!」
逢蒙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心中更堅定了除掉后羿的想法。
兩人後來又打了不少獵物,后羿覺得逢蒙的臉色一直不大對,以為他還在為了豹子的事情耿耿於懷,並不以為意。
回到宮中,寒浞親自前來迎接,對后羿道:「大王,這次您又豐收而回啦?」
后羿心裡正高興,指著獵來的野鹿野兔山豬說:「這些?小意思!你趕快派人把這些東西拿去烹了,咱們吃個痛快。」
寒浞向逢蒙使了個眼色,逢蒙說道:「師父今日大展雄威,值得好好慶祝一番,這些獵物,不如拿來當作慶功宴上的下酒菜吧!」
后羿點頭稱是。
酒宴上,珍饈美饌堆積如山,寒浞不斷勸后羿進酒,同時歌功頌德:「大王神射,真乃蓋世英雄,天下無雙,來,微臣敬您一杯。」
后羿酒到杯乾,敬酒的卻別有心思,不消多時,便將后羿灌得酩酊大醉。
寒浞趁機離席,臨走前,與逢蒙偷偷對望一眼,逢蒙點了點頭。
「來啊……來啊,徒兒,咱們再喝……」后羿醉得厲害,話也說不清楚了。
「師父啊!」逢蒙對后羿說:「您知不知道,當初嫦娥娘娘為什麼要離您而去呢?就是因為您無才無德卻又想要霸佔王位啊!」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當初由於不喜歡丈夫的野心熾烈,趁著丈夫去打獵,偷偷地逃出宮去,再也不回來了,底下人為了怕后羿生氣,便將責任一律推給嫦娥,說她偷吃了大王的長生不老藥,一不小心吃得太多,結果飛到月亮上去了。
后羿當然不會相信這番胡說八道,反正嫦娥以外,他還有著數不清的美女,因此他從來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時逢蒙忽然向他提起,他醉得腦筋混成一團,哪裡聽得懂?口中嗯嗯啊啊了一陣,只說:「喝酒,喝酒!」
想不到醉眼惺忪之間,后羿竟然看見自己的愛徒,左手提弓,右手拉弦,做出準備射箭的姿勢。這個姿勢,后羿不知道見過逢蒙擺過多少次,只不過,這次的獵物,是他自己。
一旁不知何時湧入一群衛士,每個人手中,都提著弓箭,那是他們有窮氏賴以強大的象徵,但這時,所有的箭鏃,全都指著他。逢蒙一聲令下:「放箭!」后羿還沒有會意過來,便已遭到亂箭射死。
寒浞奪得權力,霸佔了后羿所有的財產和妻子,開始大舉擴張勢力,當時,夏的國君相,避居在商邱地方,還有少部分的部族奉其號令,寒浞命令自己的兒子澆率兵攻打相,相自知無力與其相爭,一路逃亡,先逃到了斟灌,又逃到斟尋,結果這兩個部族都被澆給攻滅了,無處可逃的相,被逮捕殺死。
相的妻子趁亂逃出,沒被澆的軍隊捕獲,逃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氏,當時她已懷孕,便在有仍氏生下了相的兒子少康。
少康從小在母親的諄諄教誨下成長,胸懷大志,一心想要恢復夏朝的霸業,長大以後,受族長委託,擔任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後來,澆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相竟然還有子嗣留在人間,於是派人去追殺少康。少康向西逃亡,一直逃到了有虞氏,才暫時居住下來。有虞氏的君主十分賞識少康,同時也一心嚮往夏朝的民生樂利,很願意支持少康的復國大業,不但仿效當初堯舜事蹟,將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贈與少康一塊封地。
少康辛勤建設封地,在那裡號召夏的遺民,後來,他聽說有個叫伯靡的,是夏的忠臣,當初曾經輔佐父親相,如今則努力收羅斟灌、斟尋的殘餘勢力,積極準備推翻寒浞,便派人與他聯絡。
伯靡一聽到相的遺腹子,如今竟已長大成人,不禁老淚縱橫,當下決定與少康聯合。兩造商議的結果,欲滅寒浞,必先翦其羽翼,何為寒浞羽翼?那就是寒浞的兩個兒子澆和殪,只要消滅了澆和殪,攻佔舊都,討伐寒浞,那便易如反掌了。
少康派出自己的兒子率兵引誘殪的軍隊,自己則親自領軍攻打澆,王者之師,打著夏的旗號,讓各地飽受寒浞荼毒的氏族望風來歸,而澆和殪的部隊,則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很快就被少康給消滅了。在此同時,伯靡的斟灌、斟尋之師,也已經揮兵攻陷了夏邑,寒浞敗亡。伯靡迎接少康回國即位,恢復了夏朝的統治。
後人將這段史事,稱作「少康中興」。
夏代自啟死後,隔了三代四王,才又重新奪回天子地位,從此夏的統治基礎,進入了相對之下較為穩定的時期,「王朝」的觀念,也才逐漸的為人所接受。
而少康在復國之後,則因為年輕時代歷盡了艱辛,了解人民疾苦,因而一切政治皆能以百姓為念,對於各地部落,也能講信修睦,因而獲得擁戴,成為一代賢君。他的繼任者,也多半能堅守一個作為君主所應有的德行,讓夏代得以持續的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