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弓難棄,將軍忍別戰場
項羽戰亡之際,天寒地凍,本是蕭瑟季節;然而在垓下北郊,漢軍大營內,卻是一派喜慶。眾將士經多年征戰,皆勞頓不堪,此時忽然沒了敵手,頓覺身心俱暢。兒郎們在軍帳內歇息數日,只覺得憋悶,都跑出軍帳來,相互角力,比試擲石,以此嬉戲。
數日內,自晨至昏,漢王劉邦不知受了多少臣下致賀,諸臣都稱滅楚為「萬世之功」,諛辭不絕,翻來覆去,直聽得耳朵竅裡都冒出油來。
故而這日晨起,劉邦便喚來左丞相曹參,吩咐傳令諸將:「所有虛禮皆免,都不要來絮聒了,各自守住營壘,不擾民便好。」
曹參走後,劉邦又喚來陳平,劈面便嗤笑道:「你看諸將,都是血濺戰袍、創痕遍身,獨你這典軍者,袍上連個血漬都沒有,若非天佑,便是你躲懶,哪裡像個上戰陣的人!來來,寡人也須沾些你的福氣,今日無事,為我誦讀《太公兵法》,先養養神再說。」
陳平道了一聲:「臣慚愧。」便席地坐下,拿過案頭一卷簡冊,展開來讀。
劉邦脫了鞋履,箕踞於榻上,閉目聆聽。喧囂中,有了這書聲琅琅,便覺分外提神,聽到精妙處,不時撫膝讚嘆。
正在悠然之間,忽聞天際傳來一陣雷鳴,如山崩地裂,震耳欲聾。劉邦渾身便是一顫,興致全消。
那滾雷又響了數聲,便戛然而止。劉邦忙爬起來,倒趿鞋履衝出帳去,仰起頭來望天。只見漫天彤雲密布,一派欲雪天氣,他臉色便發白,倒吸一口冷氣道:「冬日裡,如何打雷?莫非是天象示警?」當即命中郎將徐厲,速去傳太史令來。
陳平此時走出大帳,卻一伸臂,攔住徐厲道:「且慢!」
劉邦回首瞥了一眼,笑道:「陳平兄,又有何高見?」
陳平道:「今日聞冬雷,正當其時,君上何須問太史令?」劉邦睜大雙目,訝異道:「哦?這又是何道理?」
「冬日雷震,夏日雨雪,皆為逆天之象。應合這人間之事,恐是喻示:倒行逆施者,必難久長也。」
「莫非說這冬雷,是應了項王敗亡?」
「正是。此天象所應人事,必為項王之死,而無他!烏江浦距此地,不過五百里。依臣之推算,呂馬童等諸將,最遲於今日,就該攜項王首級歸來。」
「哦?」劉邦被提醒,心內不覺一動。再望望大營內外,見兒郎們也都為冬雷所驚嚇,停住了嬉戲,面面相覷。
劉邦便有些惱恨,對徐厲道:「項王死了,居然能嚇得住活人!你去傳令,命兒郎們擂鼓奏樂,鬧他一鬧。」
待徐厲領命退下,劉邦便與陳平返回帳內。不須片時,大營各處便是金鼓齊鳴,兼以絲竹之聲,一片鼓噪。
陳平聞之,不由大喜,抬眼望了望劉邦,以為君上也必是滿面喜色。卻不料,只見劉邦神色黯然,僵坐於榻上,動也未動一下。
項羽戰亡之際,天寒地凍,本是蕭瑟季節;然而在垓下北郊,漢軍大營內,卻是一派喜慶。眾將士經多年征戰,皆勞頓不堪,此時忽然沒了敵手,頓覺身心俱暢。兒郎們在軍帳內歇息數日,只覺得憋悶,都跑出軍帳來,相互角力,比試擲石,以此嬉戲。
數日內,自晨至昏,漢王劉邦不知受了多少臣下致賀,諸臣都稱滅楚為「萬世之功」,諛辭不絕,翻來覆去,直聽得耳朵竅裡都冒出油來。
故而這日晨起,劉邦便喚來左丞相曹參,吩咐傳令諸將:「所有虛禮皆免,都不要來絮聒了,各自守住營壘,不擾民便好。」
曹參走後,劉邦又喚來陳平,劈面便嗤笑道:「你看諸將,都是血濺戰袍、創痕遍身,獨你這典軍者,袍上連個血漬都沒有,若非天佑,便是你躲懶,哪裡像個上戰陣的人!來來,寡人也須沾些你的福氣,今日無事,為我誦讀《太公兵法》,先養養神再說。」
陳平道了一聲:「臣慚愧。」便席地坐下,拿過案頭一卷簡冊,展開來讀。
劉邦脫了鞋履,箕踞於榻上,閉目聆聽。喧囂中,有了這書聲琅琅,便覺分外提神,聽到精妙處,不時撫膝讚嘆。
正在悠然之間,忽聞天際傳來一陣雷鳴,如山崩地裂,震耳欲聾。劉邦渾身便是一顫,興致全消。
那滾雷又響了數聲,便戛然而止。劉邦忙爬起來,倒趿鞋履衝出帳去,仰起頭來望天。只見漫天彤雲密布,一派欲雪天氣,他臉色便發白,倒吸一口冷氣道:「冬日裡,如何打雷?莫非是天象示警?」當即命中郎將徐厲,速去傳太史令來。
陳平此時走出大帳,卻一伸臂,攔住徐厲道:「且慢!」
劉邦回首瞥了一眼,笑道:「陳平兄,又有何高見?」
陳平道:「今日聞冬雷,正當其時,君上何須問太史令?」劉邦睜大雙目,訝異道:「哦?這又是何道理?」
「冬日雷震,夏日雨雪,皆為逆天之象。應合這人間之事,恐是喻示:倒行逆施者,必難久長也。」
「莫非說這冬雷,是應了項王敗亡?」
「正是。此天象所應人事,必為項王之死,而無他!烏江浦距此地,不過五百里。依臣之推算,呂馬童等諸將,最遲於今日,就該攜項王首級歸來。」
「哦?」劉邦被提醒,心內不覺一動。再望望大營內外,見兒郎們也都為冬雷所驚嚇,停住了嬉戲,面面相覷。
劉邦便有些惱恨,對徐厲道:「項王死了,居然能嚇得住活人!你去傳令,命兒郎們擂鼓奏樂,鬧他一鬧。」
待徐厲領命退下,劉邦便與陳平返回帳內。不須片時,大營各處便是金鼓齊鳴,兼以絲竹之聲,一片鼓噪。
陳平聞之,不由大喜,抬眼望了望劉邦,以為君上也必是滿面喜色。卻不料,只見劉邦神色黯然,僵坐於榻上,動也未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