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首戰,奇謀顯露驚四方
話說元光初年(西元前134年)時,韓嫣因在宮內太過浪蕩,與宮女有染,終被王太后嚴旨賜死。
武帝不料居然驟失密友,一連數月,為之鬱鬱寡歡。想自己貴為天子,卻不能保得近身人,這皇位坐得也實在無趣。一夕之間,竟生出了念頭,也想隨韓嫣而去。然掂了又掂,覺此生尚有可為,又不忍棄了好運而去,數月糾結中,竟是幾番生不如死。
韓嫣死後,歸葬於祖籍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武帝便偷偷遣了使者去,吩咐縣令,務要好生厚葬。
時至今日,事已過去數年,武帝心頭仍不能平。這日,武帝喚來侍郎枚皋,先誇讚道:「君能馬上成文,朕早已領教。入侍以來,指事為賦,朕讀了已有數十篇,雖文辭稍欠工穩,然已深得乃父家傳。」
枚皋嘻嘻一笑,應道:「臣不通經術,故而文也欠佳。」
武帝揚了揚眉道:「哪裡!如此文賦,已屬不易!今日召你來,不為談文,朕有一事欲相托。」
枚皋見武帝神情嚴肅,不似說笑,連忙斂容道:「臣願聽命!」
武帝負手,在室內踱了幾步,才推心置腹道:「朕少年登大位,獨在深宮,所賴無重臣。如今更是喜怒無人可訴,甚是無趣。」
枚皋驚異道:「陛下,如今朝中重臣,文有張湯,武有韓安國,怎可謂無人?」
武帝仰頭嘆了一聲:「君有所不知。上大夫韓嫣殞命,迄今已有五年,朕只是久不能釋懷……」
枚皋心頭一震,急忙應道:「陛下心內之苦,臣已知。韓大夫冤死,朝中諸新晉無不憤懣。陛下召小臣來,是否要寫追思文?」
「正是。」
「小臣不才,然飛書馳檄,是看家本領。這便請涓人來研墨,陛下片刻可待。」
武帝一笑:「又自誇!你何時方知謙遜?」便喚了宦者進來,備好了案頭筆墨。
枚皋移膝至案前,提起筆來,注目庭前樹影,凝神不語。稍後,以舌吮筆尖三次,蘸了蘸墨,便走筆如飛。不過一刻工夫,在那簡牘上,即寫出了一篇大賦來。
武帝接過簡牘,才讀了三五句,忽便淚如泉湧:「枚君,真是好文筆……朕心悲,實不忍讀。」
枚皋面露惶悚之色,連忙叩首道:「臣有罪。」
武帝以袖拭淚,眼望窗外黃葉,嘆息道:「葉落五秋,只在不覺間啊!」
枚皋勸道:「陛下請寬心。韓大夫在世時,得陛下恩寵,並無一日辛苦。命雖夭,卻也強於做一世庸徒,免卻了勞心勞力。」
武帝又嘆了口氣:「我倒寧願他……辛苦而長壽。」
「陛下大可放心,韓大夫早亡,也定然早已成仙去了。」
「罷罷!普天之下,只你最會說話!你父若有你這一張嘴,當不至憤而棄官了……好了,閒話休提,著你攜帶此賦,前往陽翟韓大夫墳上,誦罷燒掉。」
枚皋怔了一怔,當下領悟,拱手受命道:「臣片刻不誤!今日即出京,趕往陽翟,定不負君命。」
「朕授你符節,此行何往,也無須告知他人。」
「陛下,臣已謹記。」
話說元光初年(西元前134年)時,韓嫣因在宮內太過浪蕩,與宮女有染,終被王太后嚴旨賜死。
武帝不料居然驟失密友,一連數月,為之鬱鬱寡歡。想自己貴為天子,卻不能保得近身人,這皇位坐得也實在無趣。一夕之間,竟生出了念頭,也想隨韓嫣而去。然掂了又掂,覺此生尚有可為,又不忍棄了好運而去,數月糾結中,竟是幾番生不如死。
韓嫣死後,歸葬於祖籍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武帝便偷偷遣了使者去,吩咐縣令,務要好生厚葬。
時至今日,事已過去數年,武帝心頭仍不能平。這日,武帝喚來侍郎枚皋,先誇讚道:「君能馬上成文,朕早已領教。入侍以來,指事為賦,朕讀了已有數十篇,雖文辭稍欠工穩,然已深得乃父家傳。」
枚皋嘻嘻一笑,應道:「臣不通經術,故而文也欠佳。」
武帝揚了揚眉道:「哪裡!如此文賦,已屬不易!今日召你來,不為談文,朕有一事欲相托。」
枚皋見武帝神情嚴肅,不似說笑,連忙斂容道:「臣願聽命!」
武帝負手,在室內踱了幾步,才推心置腹道:「朕少年登大位,獨在深宮,所賴無重臣。如今更是喜怒無人可訴,甚是無趣。」
枚皋驚異道:「陛下,如今朝中重臣,文有張湯,武有韓安國,怎可謂無人?」
武帝仰頭嘆了一聲:「君有所不知。上大夫韓嫣殞命,迄今已有五年,朕只是久不能釋懷……」
枚皋心頭一震,急忙應道:「陛下心內之苦,臣已知。韓大夫冤死,朝中諸新晉無不憤懣。陛下召小臣來,是否要寫追思文?」
「正是。」
「小臣不才,然飛書馳檄,是看家本領。這便請涓人來研墨,陛下片刻可待。」
武帝一笑:「又自誇!你何時方知謙遜?」便喚了宦者進來,備好了案頭筆墨。
枚皋移膝至案前,提起筆來,注目庭前樹影,凝神不語。稍後,以舌吮筆尖三次,蘸了蘸墨,便走筆如飛。不過一刻工夫,在那簡牘上,即寫出了一篇大賦來。
武帝接過簡牘,才讀了三五句,忽便淚如泉湧:「枚君,真是好文筆……朕心悲,實不忍讀。」
枚皋面露惶悚之色,連忙叩首道:「臣有罪。」
武帝以袖拭淚,眼望窗外黃葉,嘆息道:「葉落五秋,只在不覺間啊!」
枚皋勸道:「陛下請寬心。韓大夫在世時,得陛下恩寵,並無一日辛苦。命雖夭,卻也強於做一世庸徒,免卻了勞心勞力。」
武帝又嘆了口氣:「我倒寧願他……辛苦而長壽。」
「陛下大可放心,韓大夫早亡,也定然早已成仙去了。」
「罷罷!普天之下,只你最會說話!你父若有你這一張嘴,當不至憤而棄官了……好了,閒話休提,著你攜帶此賦,前往陽翟韓大夫墳上,誦罷燒掉。」
枚皋怔了一怔,當下領悟,拱手受命道:「臣片刻不誤!今日即出京,趕往陽翟,定不負君命。」
「朕授你符節,此行何往,也無須告知他人。」
「陛下,臣已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