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本蓄謀發動侵略戰爭與挑起戰端的外交策略
第一節 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圖謀挑起釁端
一 金玉均被刺事件及其後果
日本之所以挑起甲午戰爭,是它蓄謀已久的對外擴張戰爭方針的一個必然步驟。但是,它要真正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侵略戰爭,還必須等待有利的時機和尋找適當的藉口。西元1894年,對於日本來說,這樣的機會終於來到了。
進入西元1894年春季,中國社會表面上似乎太平無事,實際上早已危機四伏,而清朝當權者依然麻木不仁,不知居安思危。用當時一位外國公使的話說:「中國確實處於一種酣睡的狀態中,它用並不繼續存在的強大和威力來欺騙自己」。夢幻並不等於現實。正由於此,這一年成為中國的多事之年。
西元1894年剛好是慈禧太后的六旬壽辰。歷史往往有許多巧合之處。1874年慈禧四旬壽辰時,日本藉口琉球漁民遇難事件出兵臺灣;1884年慈禧五旬壽辰時,又發生了中法戰爭。40和50兩次整壽大慶都沒過好,她一直感到不怎麼舒心。這次六旬壽辰,她決定要空前隆重地舉行萬壽慶典,以顯示歌舞昇平、四海宴樂的太平景象。
慶典從正月就開始緊湊籌備。慈禧迭降懿旨,對醇賢親王福晉(光緒生母)著加賞銀,瑾嬪、珍嬪晉封為妃,施恩懋賞在廷臣工、所有南書房上書房行走各員、各省文武大臣,以及親王、蒙古王公和軍機章京等。內務府掌儀司營造司造辦處各員和御前乾清門侍衛等,都受到恩賞。中外臣工也在盡力準備進獻貢物,以邀寵幸。此時,正所謂:「相臣將臣,文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當然。」正當朝廷內外為籌辦慶典而忙碌不休之際,意外的事件卻接踵而至。西元1894年3月28日發生在上海的金玉均被刺事件,讓正在籌辦中的慶典罩上了一層不祥的陰影。
金玉均本是朝鮮開化黨領袖、甲申政變的主謀。政變失敗後,他和同黨樸泳孝在日本郵船千年丸船長辻覺三郎的幫助下,逃往日本長崎。隨後住在東京慶應義塾福澤諭吉家裡。福澤諭吉是日本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創始人,但同時又是日本擴張政策的鼓吹者,主張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稱之為「文明之戰」。他對金玉均、樸泳孝二人始終予以資助。此外,日本貴族井上馨、後藤象次郎、榎本武揚等人也對金玉均、樸泳孝青睞有加,以「供他日之用」。於是,金玉均化名岩田周作,樸泳孝化名山崎永春,在日本潛居下來。朝鮮政府見金玉均、樸泳孝安居於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甚感不安,曾經兩次向日本政府提出引渡要求,但都被拒絕。
朝鮮政府因要求引渡已無可能,便想出用暗殺手段除去金玉均、樸泳孝之一法。西元1885年夏,朝鮮政府一度派人行刺,但無結果。9月,袁世凱護送大院君李昰應回朝鮮後,於11月11日與朝鮮國王李熙筆談,也獻計採用暗殺方法。他寫道:「玉均聞日政府亦甚惡之。此時如購一壯士刺之,日人既不能辦朝鮮人,自必送交外署。加以遠配,搪塞日人,此亦甚易。」李熙深以為然,答曰:「至玉賊事,果是明見之論。當隨機圖之也。」不久,謠傳金玉均擬帶兵回國,一時風聲鶴唳,草木皆驚。朝鮮政府深慮金玉均之捲土重來,因此謀刺之心更切。
第一節 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圖謀挑起釁端
一 金玉均被刺事件及其後果
日本之所以挑起甲午戰爭,是它蓄謀已久的對外擴張戰爭方針的一個必然步驟。但是,它要真正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侵略戰爭,還必須等待有利的時機和尋找適當的藉口。西元1894年,對於日本來說,這樣的機會終於來到了。
進入西元1894年春季,中國社會表面上似乎太平無事,實際上早已危機四伏,而清朝當權者依然麻木不仁,不知居安思危。用當時一位外國公使的話說:「中國確實處於一種酣睡的狀態中,它用並不繼續存在的強大和威力來欺騙自己」。夢幻並不等於現實。正由於此,這一年成為中國的多事之年。
西元1894年剛好是慈禧太后的六旬壽辰。歷史往往有許多巧合之處。1874年慈禧四旬壽辰時,日本藉口琉球漁民遇難事件出兵臺灣;1884年慈禧五旬壽辰時,又發生了中法戰爭。40和50兩次整壽大慶都沒過好,她一直感到不怎麼舒心。這次六旬壽辰,她決定要空前隆重地舉行萬壽慶典,以顯示歌舞昇平、四海宴樂的太平景象。
慶典從正月就開始緊湊籌備。慈禧迭降懿旨,對醇賢親王福晉(光緒生母)著加賞銀,瑾嬪、珍嬪晉封為妃,施恩懋賞在廷臣工、所有南書房上書房行走各員、各省文武大臣,以及親王、蒙古王公和軍機章京等。內務府掌儀司營造司造辦處各員和御前乾清門侍衛等,都受到恩賞。中外臣工也在盡力準備進獻貢物,以邀寵幸。此時,正所謂:「相臣將臣,文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當然。」正當朝廷內外為籌辦慶典而忙碌不休之際,意外的事件卻接踵而至。西元1894年3月28日發生在上海的金玉均被刺事件,讓正在籌辦中的慶典罩上了一層不祥的陰影。
金玉均本是朝鮮開化黨領袖、甲申政變的主謀。政變失敗後,他和同黨樸泳孝在日本郵船千年丸船長辻覺三郎的幫助下,逃往日本長崎。隨後住在東京慶應義塾福澤諭吉家裡。福澤諭吉是日本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創始人,但同時又是日本擴張政策的鼓吹者,主張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稱之為「文明之戰」。他對金玉均、樸泳孝二人始終予以資助。此外,日本貴族井上馨、後藤象次郎、榎本武揚等人也對金玉均、樸泳孝青睞有加,以「供他日之用」。於是,金玉均化名岩田周作,樸泳孝化名山崎永春,在日本潛居下來。朝鮮政府見金玉均、樸泳孝安居於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甚感不安,曾經兩次向日本政府提出引渡要求,但都被拒絕。
朝鮮政府因要求引渡已無可能,便想出用暗殺手段除去金玉均、樸泳孝之一法。西元1885年夏,朝鮮政府一度派人行刺,但無結果。9月,袁世凱護送大院君李昰應回朝鮮後,於11月11日與朝鮮國王李熙筆談,也獻計採用暗殺方法。他寫道:「玉均聞日政府亦甚惡之。此時如購一壯士刺之,日人既不能辦朝鮮人,自必送交外署。加以遠配,搪塞日人,此亦甚易。」李熙深以為然,答曰:「至玉賊事,果是明見之論。當隨機圖之也。」不久,謠傳金玉均擬帶兵回國,一時風聲鶴唳,草木皆驚。朝鮮政府深慮金玉均之捲土重來,因此謀刺之心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