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得無厭 智伯率領韓、趙、魏三家攻滅范氏和中行氏以後,過了幾年,智伯又派人去向韓氏要土地(公元前四五五年)。韓康子不想給他,韓臣段規就勸韓康子說: 「不可以不給。智伯為人貪得無厭,而且生性殘忍剛愎▲,來求地不給他,必定派兵攻打我們。主君應該給他土地,讓他嚐嚐甜頭。他養成了習慣,又將向別國要求割地;別國不聽從,他必然發兵攻打,如此韓國可以免掉災難而坐觀局勢的變化。」 韓康子接受段規的建議,派人進獻一個萬戶的縣邑給智伯。智伯得了土地很高興,又派人去向魏國要求土地(公元前四五五年)。魏桓子不想給,魏臣趙葭▲勸諫說: 「智伯向韓求地,韓王給了;現在又向魏求地,假如魏不給的話,那就是魏國自恃強大。一旦激怒智伯,智伯必定發兵來懲罰我們的。還是給他吧!」 魏桓子無可奈何答應了,也派人送一個萬戶的縣邑給智伯。 智伯連連得地,非常高興,又派人向趙國要求蔡、皋▲狼等地;趙襄子卻拒絕不給。於是智伯就跟韓、魏兩國締結密約,準備討伐趙國(公元前四五五年)。 趙襄子召見大臣張孟談,告訴他拒絕割地的事,並說: 「智伯這個人很陰險,表面上跟你親熱,暗中卻在搞鬼。最近三次派專差到韓、魏去,都不讓我知道,大概就要發兵來攻打趙國了。現帶我選那個地方來防備比較好呢?」 張孟談說: 「主君應該定居在晉陽,那是簡主(趙襄子的父親趙簡子)最賞識的大臣董閼▲安于刻意經營的地方,尹澤(趙臣)也模倣他的治績。現在他們的政教遺風還保存在那裡。」 「就這麼辦吧!」趙襄子說。 趙襄子就派延陵生率領戰車和騎兵先到晉陽去,隨後自己也帶文武朝臣趕到。趙襄子巡視了城郭,調查了府庫倉●▲,就召見張孟談,說道: 「這裡的城郭很堅固,府庫很充實,軍糧也夠吃,但是沒有箭;怎麼辦呢?」 「據我所知道的,當年董子治理晉陽,宮殿的圍牆是用荻▲、蒿▲、楛▲、楚等木做成的,有的楛▲木高達丈餘;主君可以把它拆下來用。」張孟談回答。 於是就抽幾支木材來試試,堅硬的程度就是像箘▲簬▲那樣好的箭竹也比不過。 「箭是夠了,但是銅卻很少;這該怎麼辦?」趙襄子又問。 「據我所知道的,董子治理晉陽時,宮殿都是用鍊過的銅做柱腳;把它拿出來用就用不完了。」張孟談回答。 「董子準備得很周到。」趙襄子說。 當趙襄子的號令已妥當,防禦的武器也完備了,智伯和韓、魏的聯軍才開到晉陽城。兩方展開惡鬥,經過三個月之久,晉陽還是安然無恙。三國聯軍改採包圍戰術,從四面八方包圍晉陽城(公元前四五四年),並潰▲決晉水灌淹▲晉陽(公元前四五三年)。晉陽被包圍的第三年,城內人都在樹上搭房子住,把鍋吊在樹上做飯。當軍資糧餉快用完,士卒都疲憊不堪的時候,趙襄子信心動搖了,就找張孟談商量道: 「到了這種地步,看樣子無法守住晉陽,我想投降算了。你看怎麼樣?」 張孟談說: 「我聽說過:『國家將要滅亡而不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