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少年漢武帝

9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少年漢武帝

導讀

他是漢武帝,承前啟後、開天闢地,立下不世之功業。他以其雄才大略,對內獨尊儒術,施行推恩令,鞏固王權,大力發展經濟;對外北抗匈奴,掃除外患,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啟中西交流之先河,奠定了大漢興盛的百年基業。

西元前156年,漢武帝劉彘出生於漢宮猗蘭殿。在眾皇子中他排行第十,母親出生寒微,又是再譙婦人,被封為膠東王似乎已是極致,但他的身份就這麼定了嗎?太子去世,儲位之爭波瀾再起。梁王劉武正當壯年,廣結人才,又得竇太后全力支持,他和母親能否扭轉乾坤,上位爭儲?

漢景帝英年早逝,劉彘改名劉徹,登上帝位。

但當時新舊政權交替,權貴朝臣各懷鬼胎,不足十六歲的劉徹能否順利應付?

少年登基,小皇帝意氣風發,他棄黃老之術,推行儒家思想,廣招賢才,查辦皇親國戚,驅逐在京王侯,打算大展身手做出一番事業,誰知推行太急,觸怒了許多權貴,引得竇太皇太后心生不滿,架空其權力,經此挫折,劉徹還能否再次崛起?

權力被架空,小皇帝放縱上林苑,到底意欲何為?淮南王劉安見小天子勢弱,心生謀反之意,劉徹能否應付?匈奴蠢蠢欲動,準備入侵,他又該如何做呢?

太皇太后去世,劉徹終於獨掌朝政,面對泱泱大漢,他如何闖出了開天闢地的偉業?

打開本書,打開一頁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看漢武帝的雄才偉略。

第一章傳奇從這裡開始

第一節 時代背景

漢武帝,名劉徹,字通,是漢朝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英主明君之一,他的曾祖父就是漢朝的創立者——高祖劉邦。漢朝建立初年,劉邦去世後,經歷了呂后干政的一段時間,皇位才得以由劉邦的四子劉恒繼承。劉恒即漢文帝,他在位二十多年,傳位給了兒子劉啟。劉啟就是漢武帝的父親漢景帝。

這樣算起來,漢武帝劉徹是高祖劉邦第三代子孫,可是他卻並非漢朝第四任皇帝。劉邦去世後,皇位傳給了太子劉盈。劉盈的母親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呂太后。呂太后開創了後宮干涉朝政的歷史先河,她見兒子劉盈年少懦弱,漸漸走上了政治前臺,把持了朝政。劉盈二十四歲時就去世了,呂后先後把他的兩個襁褓之中的嬰孩立為皇帝,臨朝稱制,繼續統攝大漢江山。直到西元前180年,呂后去世,漢室才恢復劉姓,劉恒繼任皇位,成為漢高祖劉邦的直系繼承人。所以歷史上稱劉邦為漢太祖,稱劉恒為漢太宗,認為這才是漢朝正統的血脈傳承。這也是漢武帝劉徹為漢朝第五位皇帝的由來,當然,如果算上劉盈的兩個幼兒皇帝的話,他應該是漢朝第七位皇帝了。漢朝建立之初,國家經歷了多年戰亂,國破家亡,民不聊生,所以漢初採取了與民修養生息的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鼓勵百姓們積極耕種生產,減輕農民負擔。尤其到了漢文帝劉恒時期,統治者清靜節儉,輕徭薄賦,使全國的百姓免受過分的勞役之苦,保證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耕作生產。戰亂的破壞留下巨大傷害,江山已經歸屬劉姓了,他們努力維持著和平,希望社會穩定,國家強盛,而經過多年的努力,百姓們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和平穩定帶來的幸福生活。當時,如果不是遇上特大的天災,諸如水災、旱災等等,人民家家可以自足生活。漢文帝晚期,在官府的倉庫裡糧食和錢財堆得滿滿的。據史書講,長安城內國庫裡的銅錢堆放在一起,因為時間太長久,用來穿錢的繩子都爛斷了,銅錢散亂在一起,多得無法計算;此時,糧倉裡的稻米,一層一層向上堆,堆得太高,許多糧食從糧倉裡流露到外邊,日久天長,糧食逐漸爛掉而不能再吃,可見當時社會的富有和繁榮。西元前156年,漢景帝劉啟即位時,漢朝已經建立國家五十年了,他繼續推行先帝們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天下呈現一片太平景象,史稱「文景之治」,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景觀。

許多史書記錄了文景之治的盛況,有人描述說當時平民百姓都能騎上自己的馬匹在大街小巷中往來奔走,田野裡的牛羊馬匹更是成群結隊。要是有人騎著一匹雌馬或者小馬,人們都會瞧不起他,嫌他太寒酸,因而不願跟他往來。就連看城門的小官吏也都能有好肉、好飯享用,可見當時天下之富。官位不高的小官吏們,因為生活優裕,直到自己的孫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也不願圖謀升遷。有的人總是幹一種官職,時間太長了,甚至把官名改變成了自己的姓。人們只記得他的官名,反而忘了他的姓名。有些看倉庫的就從兒孫起改姓「倉」或者「庫」,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於工作帶給自己富裕的生活多麼滿足,可以看出當時倉庫裡儲備了多麼豐盛的物資,這一切不僅是物質上的,也間接影響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人人溫飽自足,社會風氣也好轉。所謂「衣食足,知禮節」,文景時期人人自愛,把違法犯罪看成是一件嚴重的事情,人們互相勸勉多行善事,不願意因為做了壞事而受到他人的蔑視和朝廷的懲罰。根據史書上講,每年官方處決的犯人只不過才幾十個人,足可看出天下穩定和諧,國富民強,確實是盛世景象。

就在劉啟即位的當年,西元前156年,劉徹出生了,他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他的母親是一位普通的皇妃。不管怎麼說,他生逢盛世,貴在天家,做為皇室子孫,盡可以享受先輩們積累下來的豐厚資產,過著安穩無憂的日子。可是劉徹沒有滿足眼下的榮華富貴,他勵精圖治,求新圖變,將漢家王朝推向了另一個嶄新的、幾無可比的高度,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的根基,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帝王之一,後人把他與開創封建社會的秦始皇相提並論,稱作「秦皇漢武」,以此來肯定他在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立下的不朽功績。

劉徹到底如何走向成功的呢?這一切還要從他富有傳奇色彩的出生以及少年時代說起。

第二節 一位傳奇女性

不甘沒落的貴族後裔

說起劉徹,有一位與他息息相關的人物不得不提,她就是劉徹的外祖母。如果說劉徹的一生是成功的,他的作為彪炳千古,史傳千載,那麼他的成功卻首先源於一個女人不甘沒落、不願沉寂的向上奮進之心。這個女人竟然是他的外祖母──臧兒。說起來多少有些牽強,可是事實不容猜疑,如果沒有臧兒,沒有她大膽的做法,歷史上必定少了漢武帝劉徹,少了一位勇於創新、奠定封建社會標準模式的劉徹。做為皇帝的外祖母,能夠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並且引得千百年來人們的普遍關注,確實算得上神奇和與眾不同,她到底做了什麼不同凡響的事情呢?漢武帝劉徹又受到了她的什麼影響呢?

女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發揮了多麼重要的作用,她們與男人一樣共同創造了歷史,創造了神奇,這一點可以從臧兒的身上再次得到體現。

臧兒是燕王臧荼的孫女。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分封了七個異姓王,臧荼就是其中的燕王。臧荼本來就是燕國貴族,他在秦末戰亂中看到劉邦勢力日漸強大,見機歸降,投降了漢軍,於是劉邦封他為燕王,讓他管理燕國。臧荼由此與家人在燕地(今北京)過著優越高貴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西元前200年,有人狀告臧荼密謀起兵造反,劉邦得知消息後,御駕親征,很快就剿滅叛軍,臧荼被殺,他的家人也因此流落民間,過上了溫飽難料的艱苦日子。臧兒就在這種情況下,流落到了都城長安附近,下嫁給了一位叫王仲的人。兩人結合後,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這時,王仲身患重病,一命嗚呼了。臧兒年輕喪夫,無法養活三個幼子,只好帶著他們改嫁了。這次,臧兒嫁給了附近一個姓田的人,過了幾年,她在田家又生了兩個兒子。

如果臧兒是個普通女人,她也許會安分守己地帶著五個孩子過日子了,她的命運也許就此不再出現奇蹟。可是她卻不同一般,她有一顆高傲的、不甘沒落的心,她是貴族後裔,她曾經過著奢侈浮華的生活,如今流落民間,無奈地嫁與村野鄙夫為妻,這並不是她所希望的,甚至是她所厭棄的。她渴望的是如何擺脫現在的困境,恢復昔日富貴的日子,可是她沒有忘記眼前的現實,她是叛逆臣子的後代,能夠苟且偷生已經不錯了,要想恢復往日富貴簡直比登天還難。

苦難沒有抹殺臧兒富貴的夢想,看著五個兒女一日日長大成人,她的這種夢想反而更加強烈了。終於有一天,她的大女兒王娡出嫁了,嫁給當地一個叫金王孫的人。一年後,王娡生下一個女兒,取名金俗,小夫妻兩個生活不算富貴,倒也其樂融融,看著新生的女兒,更加增添了無限情趣。這個時候,按說不管臧兒多麼雄心勃勃,多麼渴望恢復昔日富貴,與已經嫁作他人婦的大女兒王娡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事實卻非如此,臧兒榮華富貴的夢想正是通過這個已經生育一女的王娡來實現的。真可謂奇上加奇,這一對充滿神奇色彩的母女究竟要怎樣實現富貴通天的夢想呢?

當時社會比較落後,人們非常迷信,相術也由此走紅,深受世人推崇和信任。據說漢文帝的母親薄姬就曾經請有名的相士許負為自己相過面。許負見到身為魏國嬪妃的薄姬後大為驚訝,連聲說:「貴不可言,貴不可言,日後你的兒子會成為天子,你本人也是富貴無比啊。」薄姬深信不疑,後來魏王敗在劉邦手下,她被帶進漢宮做了織布的女工,命運給了她災難也給她帶來了一次機會,她有幸受到劉邦寵幸,並且幸運地生下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漢文帝,果真實現了許負當初的預言。這個故事更加重了時人對於相術的崇拜和信賴,為許多深陷不幸中的人們點燃了希望的火把,成為他們擺脫困境首先需要考慮到的問題。這個時候的臧兒,為了追求榮華富貴已經苦苦等待了十幾年,她那顆不知安分的心時刻激動著、躍躍欲試著。這時,一個意外的機會降臨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