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出生「三怪事」

  說劉邦,首先要了解他的來龍去脈。他出生在沛縣豐邑中陽里村,他的父親劉太公和母親劉媼是當地老實的農民。他在家裡排行第三,他的大哥叫劉伯,二哥叫劉仲,而「季」是最小的意思,劉太公應該是認為劉邦是最小的,不會再有更小的了,所以沒有按「伯仲叔季」這個傳統來排,而是直接替劉邦取了「季」字。但後來,劉太公又生了個兒子,無奈之下,他只好替這個小兒子取名為劉交。
  對此,《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是:「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
  當時的沛縣雖屬於泗水郡,但卻與山東的薛郡和河南的碭郡交界,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帶,環境特殊,人居複雜,治安也差,是一個毫不起眼的縣城。而中陽里村更是一個被世人忽略的地方,劉邦的父母又都是道地的農民,按理說劉邦的出生應該是不顯山不露水才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劉邦的出生卻在當地產生了轟動效應,為什麼呢?
  第一,劉邦母親的懷孕很不可靠。
  據史書記載,劉邦落入娘胎與其母之前回了一趟娘家有關。當時交通工具非常落後,出門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劉媼一介女流,在路上一折騰,自然非常累。於是,她坐在大澤邊上的一棵大柳樹下休息。
  也許是累極了,微風吹來,她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
  然後,故事進入了高潮階段:「……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史記.高祖本紀》)
  眼看突然下起了大雨,擔心妻子的劉太公馬上去尋妻。當他走到大澤邊時,遠遠地看見了驚人的一幕:在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之中,一條巨大的赤色蛟龍伏在妻子身上……於是,「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這樣的記載自然不可靠,但卻為劉邦的出生披上了神祕的外衣。
  第二,劉邦的相貌很不一般。
  翻看中國的史書時,總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有點名氣的人,不管是聖賢還是大惡,出生和長相都很離奇,如商湯是玄鳥的後代、劉邦有七十二顆大痣、朱元璋腳踩七星等。
  《史記.高祖本紀》中說:「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可見劉邦的長相有三個特點:一是鼻梁突出,長相威武,可以稱之為容顏美;二是兩頰蓄著烏黑的長鬚,可以稱之為美髯公;三是左邊大腿上長有七十二顆黑痣,可以稱之為「黑腿」。
  無獨有偶,《合誠圖》是這樣記載的:「赤帝體為朱鳥,其表龍顏,多黑子。」
  從相貌上來看,大腿或腳底痣多是大富大貴的象徵。據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小時候,曾到舅父家做小童。他的舅父當時任元朝的千總。
  有一天,朱元璋替舅父洗腳,看見他腳底有一顆黑痣,於是好奇地問:「腳底有痣,有什麼作用?」舅父驕傲地說:「腳踏一星,能管千馬萬軍!」
  他是千總,這句話確實不假。朱元璋一聽,脫口而出:「那我腳底有七顆痣,腳踏七星,能管天下太平了。」日後,朱元璋果然成了開國皇帝。
  但是,老實的劉太公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他看著劉邦大腿上密密麻麻、一字排開的小黑痣時,瞬間有種失落感。他已經有了兩個兒子,本想來個尾上結大瓜──生個女兒,調節一下家裡的陰陽比例,沒曾想生了個「醜八怪」。
  好在劉太公的失落心理隨著劉邦的長大逐漸改變了。他發現,劉邦大腿上的黑痣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二顆。
  古人對「七十二」這個數字情有獨鍾。古代奉行陰陽論,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陰陽是中國古代傳統哲學和文化思想的基點,籠罩著大千宇宙、細末塵埃。按照陰陽論的推斷,「七十二」這個數字相對應的是一個「赤」字,而劉邦母親又是因赤色蛟龍而懷孕,所以,原本身為平民後代的劉邦一躍成為「赤帝」的化身,這也使他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第三,劉邦的出生不孤單。
  在中陽里村,還有一個人與劉邦同一天出生,他就是盧綰。
  從某個角度來看,盧綰很幸運,不但與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還同地生,這就注定了他極為不平凡的一生。
  盧綰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大地主,屬於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而劉邦的父親卻來自貧苦大眾,屬於一無所有的「小人物」。正是因為身分不同,盧、劉兩家以前是不來往的。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同一天兩家都生了兒子後,盧老爺竟不顧自己「高貴」的身分和地位,提著雞蛋等禮品主動去了劉家。兩家從此成為「莫逆之交」,這讓許多人跌破眼鏡。
  《史記》對此記載如下:「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里。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里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兩家羊酒。」
  總之,蛟龍纏身而孕,腿上長有七十二顆黑痣,和地主家的兒子同日生。三管齊下,劉邦的出生讓小小的中陽里熱鬧起來。
  劉邦出生有「三怪事」,但也留給後世一道謎──年齡之謎。
  關於劉邦的出生時間,《史記》和《漢書》這兩部最權威史料都沒有記載。但根據種種資料顯示,大概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他是在秦始皇嬴政三歲那年出生的,也就是西元前256年;還有一種說他是在秦始皇嬴政十二歲那年出生的,也就是西元前247年。
  那麼,劉邦出生於西元前256年的說法又源自哪裡呢?
  南朝時著名的歷史學者裴駰在為《史記》作註解時,引用了西晉學者皇甫謐的一段話:「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漢十二年,年六十三。」
  秦昭王五十一年即西元前256年,這就是劉邦出生於西元前256年的出處。皇甫謐可能是參考了其他記載劉邦歷史的權威史料,而且這些史料記載了劉邦的年齡資訊,皇甫謐於是採納了其中一種。
  裴駰是為《三國志》註解的著名史學家裴松之之子,他胸懷韜略,博學多才,和父親裴松之、孫子裴子野,並稱「史學三裴」,他推引的話自然很有分量。
  然而,三百多年後,唐代學者顏師古提出了另外一種觀點。
  顏師古不是一般的人,他的爺爺顏之推是位名人,代表作有《顏氏家訓》。而顏師古在為《漢書》作註解時,引用過晉代一位名叫瓚的學者的一段話:「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壽五十三。」
  按顏師古的說法,劉邦即漢王位時虛歲四十二歲,而那一年是西元前206年,如此推算,他出生於西元前247年。
  這就是劉邦年齡的第二種說法的主要來由。
  要知道秦始皇的出生時間是沒有爭議的,《史記.秦始皇本紀》明確記載:「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
  秦昭王四十八年即西元前259年,所以秦始皇出生於西元前259年。
  如果按裴駰的記載,劉邦出生於西元前256年,他確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如果按顏師古的記載,劉邦出生於西元前247年,他比秦始皇小十二歲。
  以上兩種說法,哪種才是歷史真相?
  《漢書.惠帝紀》記載,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時,與呂后生下的第一個男孩劉盈才五歲。《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在擔任亭長職務時,「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其中「兩子」是長女魯元公主、長子劉盈。
  劉盈的年齡可以確認,但魯元公主出生時間史無記載,不過根據西元前202年劉邦將她嫁給四十一歲的趙王張敖來看,她的年齡應該在十四五歲,因為在那個早婚早育的年代,女子一般會在十四五歲的年紀出嫁。由此推斷,劉邦大概四十來歲時娶了呂雉,隨後生下了長女魯元公主,起義前一年生下長子劉盈。
  無獨有偶,《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項羽單挑劉邦的事大概發生在西元前203年,這一年,項羽剛好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
  如果按第一種說法,西元前203年,劉邦五十三歲,項羽找比他大二十四歲的人單挑,確實有些不講武德。但如果按第二種說法,劉邦當時四十五歲,一個三十歲的人找四十多歲的人單挑,於情於理還是說得過去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