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紫髯將軍的決策
赤壁之戰改變了很多人和事,一夜之間,我不再是躺在父兄基業上吃現成飯的小子,而是成了令曹操夢滅的孫仲謀,若干年後曹孟德在江邊嘆息:「生子當如孫仲謀!」可是當夜深人靜、東南風吹拂我臉頰的時候,我知道:我還是我……
張老夫子勸我投降的那一刻,我感覺心中一座曾經無比雄偉莊嚴的雕像一下子轟然倒塌了,一時間我很恨他,因為我知道他不是個懦夫,他只是對我沒信心而已。
「為什麼你這麼瞧不起我!」我在心中恨恨地詛咒這個老頭子,如果你對我這麼沒信心,當初為什麼把我扶上馬,對我勉勵有加?當初你把我高高地舉起,如今又狠狠地摔下,理由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你不是曹操的對手!」
我從未與曹操交手,你怎麼就知道我不是他的對手。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再理睬張昭。直到戰事結束後依然如此,我故意地誇獎周瑜和魯肅,而無視他的存在。看得出張老夫子很失落,我在心中暗笑,老張頭你也有今天!
可是我真的有必要這麼恨他麼?我心裡明白:張老夫子的心始終未變,他記得兄長和母親對他的臨終囑咐,他像父親一樣地呵護我,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他不願意我冒險,投降雖然可恥,可是以曹操款待荊州劉氏的情況看,張昭以為曹操一定會優待我。
如果迎戰,九成是死,一成是生。如果投降,九成是生,一成是死。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抱著渺茫的機率去冒險?張老夫子的心思大體便是如此。其實我能體會他的用心,基本上也可以說這是良苦用心了。我願意原諒他,可是我不願說出口。
抱歉,老夫子,我不再是那個在你肩頭哭泣的少年,我不再唯你是從!
──孫仲謀的獨白
29.戀上寡婦
建安十三年,孫權已經二十七歲,他不再是乳臭未乾的少年,也不再那麼依賴張昭和周瑜的指點。他雙目炯炯有神,當然時時也會呆滯無光,特別是在無聊會議走神的時候;他說話鏗鏘有力,偶爾也會語無倫次,特別是在張昭提出異議的時候。
這是他頗為驕傲的一年,他取下了殺父仇人黃祖的首級,這是他的兄長孫伯符也不曾做到的,可是他卻做到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孫權已經超過了孫策,當然不!然而孫權的心中,總是為此有一點小小的得意。
孫權的自作主張,從後宮開始。
他的正室,是當初母親和兄長為他做主聘下的會稽山陰謝家的女兒。然而孫權似乎並不喜歡這個女子。直到這一年的春天他才收獲了遲來的愛情,對於這樣一個年齡來說,孫權的愛情真的來得太晚了。更要命的是他愛上的是一個寡婦。
事情的緣起是討伐黃祖一役中平虜將軍徐琨的陣亡,這位徐將軍又與孫家頗有淵源,他的父親叫徐真,是孫堅的妹夫。孫策起兵一來,一直有賴於徐琨的協助,偏偏在這一場復仇大戰中,徐琨中流矢而死。
徐琨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女嫁給了同郡陸尚(陸議的族人)。次子嫁給了孫權的弟弟孫翊。可悲的是,兩個女婿都不長命,陸尚病死,孫翊則死於謀殺。一對姐妹花,從此便成了可憐的年輕寡婦。
更糟糕的是,兩位丈夫的先後死去,令人不得不聯想這對年輕貌美的姐妹花是否為剋夫的詛咒之花?如此一來,喪夫又喪父的徐家姐妹雖然國色天香,居然落得無人問津的境地。
「孤決定娶徐家的女兒為妃!」
孫權此言一出,內外俱驚。
「那可是一個剋夫的寡婦!」
雖然大家都這麼想,可是誰又敢直白地說出來。除了張昭,可巧張昭赴外郡視察民情去了。
「真是十足的色狼,大概他垂涎弟媳婦的美色已久,終於忍耐不住了!」
「可是他要娶的可是徐家的長女?」
「那不過是個替代品罷了!他真心所愛的其實是那個妹妹。」
如此荒誕的流言若是傳到張昭耳朵裡,張夫子一定會氣急敗壞的朝孫權大喊。
赤壁之戰改變了很多人和事,一夜之間,我不再是躺在父兄基業上吃現成飯的小子,而是成了令曹操夢滅的孫仲謀,若干年後曹孟德在江邊嘆息:「生子當如孫仲謀!」可是當夜深人靜、東南風吹拂我臉頰的時候,我知道:我還是我……
張老夫子勸我投降的那一刻,我感覺心中一座曾經無比雄偉莊嚴的雕像一下子轟然倒塌了,一時間我很恨他,因為我知道他不是個懦夫,他只是對我沒信心而已。
「為什麼你這麼瞧不起我!」我在心中恨恨地詛咒這個老頭子,如果你對我這麼沒信心,當初為什麼把我扶上馬,對我勉勵有加?當初你把我高高地舉起,如今又狠狠地摔下,理由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你不是曹操的對手!」
我從未與曹操交手,你怎麼就知道我不是他的對手。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再理睬張昭。直到戰事結束後依然如此,我故意地誇獎周瑜和魯肅,而無視他的存在。看得出張老夫子很失落,我在心中暗笑,老張頭你也有今天!
可是我真的有必要這麼恨他麼?我心裡明白:張老夫子的心始終未變,他記得兄長和母親對他的臨終囑咐,他像父親一樣地呵護我,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他不願意我冒險,投降雖然可恥,可是以曹操款待荊州劉氏的情況看,張昭以為曹操一定會優待我。
如果迎戰,九成是死,一成是生。如果投降,九成是生,一成是死。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抱著渺茫的機率去冒險?張老夫子的心思大體便是如此。其實我能體會他的用心,基本上也可以說這是良苦用心了。我願意原諒他,可是我不願說出口。
抱歉,老夫子,我不再是那個在你肩頭哭泣的少年,我不再唯你是從!
──孫仲謀的獨白
29.戀上寡婦
建安十三年,孫權已經二十七歲,他不再是乳臭未乾的少年,也不再那麼依賴張昭和周瑜的指點。他雙目炯炯有神,當然時時也會呆滯無光,特別是在無聊會議走神的時候;他說話鏗鏘有力,偶爾也會語無倫次,特別是在張昭提出異議的時候。
這是他頗為驕傲的一年,他取下了殺父仇人黃祖的首級,這是他的兄長孫伯符也不曾做到的,可是他卻做到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孫權已經超過了孫策,當然不!然而孫權的心中,總是為此有一點小小的得意。
孫權的自作主張,從後宮開始。
他的正室,是當初母親和兄長為他做主聘下的會稽山陰謝家的女兒。然而孫權似乎並不喜歡這個女子。直到這一年的春天他才收獲了遲來的愛情,對於這樣一個年齡來說,孫權的愛情真的來得太晚了。更要命的是他愛上的是一個寡婦。
事情的緣起是討伐黃祖一役中平虜將軍徐琨的陣亡,這位徐將軍又與孫家頗有淵源,他的父親叫徐真,是孫堅的妹夫。孫策起兵一來,一直有賴於徐琨的協助,偏偏在這一場復仇大戰中,徐琨中流矢而死。
徐琨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女嫁給了同郡陸尚(陸議的族人)。次子嫁給了孫權的弟弟孫翊。可悲的是,兩個女婿都不長命,陸尚病死,孫翊則死於謀殺。一對姐妹花,從此便成了可憐的年輕寡婦。
更糟糕的是,兩位丈夫的先後死去,令人不得不聯想這對年輕貌美的姐妹花是否為剋夫的詛咒之花?如此一來,喪夫又喪父的徐家姐妹雖然國色天香,居然落得無人問津的境地。
「孤決定娶徐家的女兒為妃!」
孫權此言一出,內外俱驚。
「那可是一個剋夫的寡婦!」
雖然大家都這麼想,可是誰又敢直白地說出來。除了張昭,可巧張昭赴外郡視察民情去了。
「真是十足的色狼,大概他垂涎弟媳婦的美色已久,終於忍耐不住了!」
「可是他要娶的可是徐家的長女?」
「那不過是個替代品罷了!他真心所愛的其實是那個妹妹。」
如此荒誕的流言若是傳到張昭耳朵裡,張夫子一定會氣急敗壞的朝孫權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