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秦朝的崩裂

劉邦的第一桶金

  西元前209年仲夏,陳勝、吳廣拉開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後,起義很快成燎原之勢,人數從幾千到上萬的各路人馬數不勝數。這其中除了項梁、項羽在會稽起義,齊國人田儋自立為王外,劉邦也不甘落後,在沛縣展開了人生的奮起之旅。

  天下為之麋沸蟻動,雲徹席捲!這時的沛縣縣令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坐針氈。是啊,他一介書生,只懂舞文弄墨,怎麼懂得行軍打仗的事!眼看形勢如此發展下去,起義軍很快就會打來,當務之急是謀求自保。想到這裡,他馬上找來兩個最為倚重的「祕書」──蕭何和曹參來議事。可惜他不知道此時的蕭何和曹參早已達成共識,為自己想好了退路。

  議事廳裡,三人正襟危坐。

  「陳勝自從大澤鄉起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要攻的城還沒有哪一座能守得住。」蕭何首先分析了當前的形勢。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只剩下投降這一條路可走了嗎?」縣令一聽,嚇得面如白紙。

  「不戰而降,不是大丈夫所為。」曹參狠狠地將了他一軍。

  守又守不住,降又不能降,那該怎麼辦?縣令可憐兮兮地將目光再度轉向了蕭何。蕭何裝腔作勢地沉思片刻,然後煞有介事地為縣令指出了另一條路:請劉邦出山。

  劉邦又是何許人也?

  西元前256年,劉邦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里。因為家裡窮,他少年時便輟學混跡於街頭。

  儘管劉邦做的是「流氓」的勾當,但志向卻遠大,廣結朋友,在沛縣政府德高望重的蕭何也和他成了好朋友。後來,劉邦在蕭何的幫助下,當了一個小小的芝麻官──泗水亭亭長。一次,劉邦利用職務之便去了趟咸陽城,結果竟然碰到秦始皇出巡。

  在鑼鼓喧天中,眾人迅速分站成兩排。無論男女老少,都整齊地看著緩緩而來的一隊人馬。

  第一個映入劉邦眼簾的是一面迎風招展的皇旗,緊跟著是訓練有素的儀仗隊。儀仗隊的後面是雄糾糾氣昂昂的護衛隊,再後面才是秦始皇乘坐的豪華得令人咋舌的「黃金馬車」。

  皇旗、儀仗隊、衛士、黃金……對劉邦來說,只恨沒多生幾雙眼睛來看。

  「皇帝陛下!皇帝陛下!」

  眾人整齊地跪在地上,呼天喊地。

  劉邦還沒從驚羨中回過神來,雙腿就已經不聽使喚地跪在地上。良久,他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大丈夫當如是也!」

  劉邦情不自禁發出的這句感言,後來成了他終生的理想。「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從此,劉邦開始了自己不屈不撓的奮鬥之旅。

  秦二世篡位後,繼承了秦始皇熱愛建築的傳統,為了能讓驪山陵墓這項工程盡快完工,秦二世又從全國各地徵調了大量民工,小小的沛縣當然也不例外。

  縣令交給劉邦的任務是押著數百名勞役和囚犯前往驪山服役。一路上,劉邦對這一群面黃肌瘦的囚犯頗感同情,因此,他看管得比較寬鬆。就在這時,有人開始逃跑了,但劉邦依然我行我素,並沒有採取嚴格的措施。

  為了尋找活路,囚犯們在路上紛紛開逃。只過了幾天,數百人就只剩下數十人了。秦朝的規定很嚴格,當時的情況是「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因此,對劉邦來說,押去服役的人是一個都不能少的。現在少了這麼多,如何交差?劉邦當然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如果繼續往驪山走,他就算有十個腦袋也是沒用。

  「你們不是都想跑嗎?那就快跑吧,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你們自求多福去吧!」劉邦大手一揮,對剩下的囚犯說道,然後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眾人一聽,喜出望外,當然選擇了腳下抹油,溜之大吉。良久,當劉邦睜開眼時,發現仍有十多個人沒有走。其實他們不走,除了感激劉邦,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無處可逃。就算逃回家,還是會被抓來服役,而且會牽連家人。天下之大,竟沒有安身立命之處。

  事到如今已沒有回頭路可走,劉邦決定帶領大家走出一條活路。很快,走在前面的人發出了悽慘的喊叫聲,說是有條白蛇擋住了去路。

  劉邦提著三尺利劍衝到前面,朝著大蛇用力一揮,那蛇便一動也不動。

  眾人定睛細看,牠已經被斬成了兩段。據說,那天晚上,有人在蛇死的地方遇到一位老太太在哭。路人問是怎麼回事,那老太太說她兒子是白帝之子,剛剛被赤帝之子斬成了兩段。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

  總之,劉邦「斬白蛇」起義後,帶領這幫難兄難弟一起躲進一個叫芒碭山的地方,從此成了一位逍遙自在的山大王。這裡山高皇帝遠,沒人能找到他,追捕他的官兵也只能望山興嘆。

  蕭何雖然是官員,但他和劉邦卻是莫逆之交,他憑著敏銳的目光已知道腐敗的秦朝「氣數已盡」。因此,當縣令詢問他如何才能渡過義軍的難關時,他向縣令推薦了「山大王」劉邦。

  此時,縣令已別無選擇。他無可奈何地問道:「那我要派誰去才能把他請來呢?」

  「非殺狗的樊噲不可。他和劉邦是連襟,派他去找,輕車熟路。」蕭何慢條斯理地說。

  樊噲也是沛縣人,自幼家境貧寒,在街上殺狗賣肉為生。呂公見他高大雄武、誠實本分,就把小女兒呂嬃嫁給他。劉邦娶的是呂公的大女兒,樊噲娶的是呂公的小女兒,呂公把兩個寶貝女兒都嫁給貧寒人,並不講究什麼門當戶對。但從日後劉邦和樊噲飛黃騰達,尤其是劉邦成了一國之君來看,我們不得不佩服呂公識人的眼光和非凡的魄力。

  「樊噲只能算是劉邦的親人代表,我覺得身為縣裡的代表,夏侯嬰是不二人選。由他們兩個去,可以確保萬無一失。」曹參接著說。

  「好!」縣令大手一揮,樊噲和夏侯嬰便朝芒碭山奔去。

  事實證明,縣令還是一個有頭腦的人。樊噲和夏侯嬰前腳剛走,他突然想起什麼來,覺得請流寇劉邦到城裡來,無異於請虎下山、引狼入室。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