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草根天子劉病已
皇帝輪流做
元平元年(西元前74年)正值仲春時節,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空突然出現一顆足有月亮般大小的星星,由東漸漸向西飄去,後面追隨著無數的小星星,場面非常壯觀。據占卜高手分析:天下將有大事發生。
果然,同年四月,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就因病醫治無效,猝死於未央宮。漢昭帝在位一共十三年,自十八歲舉行成人冠禮(古制男子二十歲加冠,王侯可提前)到正式「執政」,只有短短的三年時間。
漢昭帝死了,誰來繼承皇位成了一個難題。如果按照劉邦當年定下來的慣例,一定是漢昭帝的兒子來做皇帝了。但問題是,直到漢昭帝死,上官皇后還沒有滿十五歲,沒有能力為漢昭帝懷上龍種。其他的妃嬪也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總之,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漢昭帝有后(皇后)無後(兒女)。」
漢昭帝既然無後,那麼皇位的繼承人選當然得從漢武帝的兒子裡再選「賢君」了。隨著燕王劉旦自作孽不可活被迫自殺,漢武帝的兒子就只剩下廣陵王劉胥了。
按理說這種場面最好了,直接把劉胥推上皇帝的寶座,省時省力又省心。但霍光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輕鬆,他反而眉頭深鎖,心有千千結,卻找不到傾訴的人。
終於有一個識相的郎官站出來說話了:「廣陵王不適合當皇帝啊。」只一句,但他把霍光心裡想要說的話說出來了,理由如下:漢武帝當年早早便把他排除在皇帝人選之外,現在怎麼可以再立他為皇帝呢?
霍光等的就是有人站出來,並且說出這樣的話來。於是,廣陵王劉胥被徹底打入冷宮。既然漢昭帝沒有兒子,漢武帝的兒子又死的死,碩果僅存的也不能「用」,那麼現在的辦法只有一個了,皇帝的人選從漢武帝的孫子輩也就是說從漢昭帝的「姪子」中來選。
劉賀是霍光的首選,劉賀是漢武帝第五個兒子昌邑王劉髆的兒子,劉髆因為命太薄,年紀輕輕就「無壽自終」,劉賀繼襲了其封號。霍光之所以把劉賀列為首選,原因有三:一是劉賀正好以漢昭帝「繼子」的身分繼承皇位;二是這樣他的外孫女便可以順理成章地做皇太后;三是劉賀年紀輕、威望低,便於駕馭。
總之,對於霍光來說,就是需要這樣有點嫩的「人才」。那麼,劉賀究竟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劉賀,就是:一個胸無大志且好色的庸才。他的「胸無大志」表現在:
1.喜歡遊玩和打獵。中尉王吉多次「忠告」劉賀:遊玩有害前途。但劉賀練就了左耳進、右耳出的本事,只當耳邊風來聽,話到他那裡就變成了:「遊玩有利健康。」
2.重小人親小人。郎中令龔遂也多次進行「忠告」:近小人就是遠前途。劉賀不以為然,依然整天和一些阿諛逢迎的人嬉戲遊樂,並美其名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話說霍光認定劉賀為皇帝的最佳人選後,派出四大使者去請劉賀,他們是:少府史樂成、宗正劉德、光祿大夫邴吉、中郎將利漢。四人接到火速請劉賀入京的命令,不敢怠慢,馬不停蹄地趕到劉賀的封地,對劉賀說:「請上路。」
「上什麼路?」劉賀摸不著頭緒。
「不是讓你上黃泉路,是皇帝路。」隨後,四大使者說出了請劉賀上京當皇帝的事。
面對天上掉下禮物的好事,劉賀當然開心得不得了,馬上準備行李上京去。臨行前,王吉怕劉賀「誤事」,特地送給他一個錦囊,上面只有一句話:「不輕易說話、不隨便做事、凡事三思而後行。」
皇帝輪流做
元平元年(西元前74年)正值仲春時節,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空突然出現一顆足有月亮般大小的星星,由東漸漸向西飄去,後面追隨著無數的小星星,場面非常壯觀。據占卜高手分析:天下將有大事發生。
果然,同年四月,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就因病醫治無效,猝死於未央宮。漢昭帝在位一共十三年,自十八歲舉行成人冠禮(古制男子二十歲加冠,王侯可提前)到正式「執政」,只有短短的三年時間。
漢昭帝死了,誰來繼承皇位成了一個難題。如果按照劉邦當年定下來的慣例,一定是漢昭帝的兒子來做皇帝了。但問題是,直到漢昭帝死,上官皇后還沒有滿十五歲,沒有能力為漢昭帝懷上龍種。其他的妃嬪也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總之,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漢昭帝有后(皇后)無後(兒女)。」
漢昭帝既然無後,那麼皇位的繼承人選當然得從漢武帝的兒子裡再選「賢君」了。隨著燕王劉旦自作孽不可活被迫自殺,漢武帝的兒子就只剩下廣陵王劉胥了。
按理說這種場面最好了,直接把劉胥推上皇帝的寶座,省時省力又省心。但霍光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輕鬆,他反而眉頭深鎖,心有千千結,卻找不到傾訴的人。
終於有一個識相的郎官站出來說話了:「廣陵王不適合當皇帝啊。」只一句,但他把霍光心裡想要說的話說出來了,理由如下:漢武帝當年早早便把他排除在皇帝人選之外,現在怎麼可以再立他為皇帝呢?
霍光等的就是有人站出來,並且說出這樣的話來。於是,廣陵王劉胥被徹底打入冷宮。既然漢昭帝沒有兒子,漢武帝的兒子又死的死,碩果僅存的也不能「用」,那麼現在的辦法只有一個了,皇帝的人選從漢武帝的孫子輩也就是說從漢昭帝的「姪子」中來選。
劉賀是霍光的首選,劉賀是漢武帝第五個兒子昌邑王劉髆的兒子,劉髆因為命太薄,年紀輕輕就「無壽自終」,劉賀繼襲了其封號。霍光之所以把劉賀列為首選,原因有三:一是劉賀正好以漢昭帝「繼子」的身分繼承皇位;二是這樣他的外孫女便可以順理成章地做皇太后;三是劉賀年紀輕、威望低,便於駕馭。
總之,對於霍光來說,就是需要這樣有點嫩的「人才」。那麼,劉賀究竟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劉賀,就是:一個胸無大志且好色的庸才。他的「胸無大志」表現在:
1.喜歡遊玩和打獵。中尉王吉多次「忠告」劉賀:遊玩有害前途。但劉賀練就了左耳進、右耳出的本事,只當耳邊風來聽,話到他那裡就變成了:「遊玩有利健康。」
2.重小人親小人。郎中令龔遂也多次進行「忠告」:近小人就是遠前途。劉賀不以為然,依然整天和一些阿諛逢迎的人嬉戲遊樂,並美其名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話說霍光認定劉賀為皇帝的最佳人選後,派出四大使者去請劉賀,他們是:少府史樂成、宗正劉德、光祿大夫邴吉、中郎將利漢。四人接到火速請劉賀入京的命令,不敢怠慢,馬不停蹄地趕到劉賀的封地,對劉賀說:「請上路。」
「上什麼路?」劉賀摸不著頭緒。
「不是讓你上黃泉路,是皇帝路。」隨後,四大使者說出了請劉賀上京當皇帝的事。
面對天上掉下禮物的好事,劉賀當然開心得不得了,馬上準備行李上京去。臨行前,王吉怕劉賀「誤事」,特地送給他一個錦囊,上面只有一句話:「不輕易說話、不隨便做事、凡事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