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高歡為何總能壓制宇文泰?
曾有人說,中國出現過兩個南北朝時期。
這第一個南北朝時期,指的當然是魏晉十六國之後、楊堅篡周代隋完成天下大一統之前,南北兩方陣營相對峙的時代。
第二個南北朝時期,指的則是靖康奇禍之後,南宋與金相對峙時代。
但是,我們比較一下,所謂的「第二個南北朝時期」,南宋與金帝國之間雖然時有殺伐,但彼此內部政權是比較穩定的。
它們的滅亡,並不是死於內亂,而是雙雙亡於剛剛崛起的蒙古新貴之手。
在第一個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雙方內部的變幻頗多,卻又各不相同。
南朝這邊,劉宋、蕭齊、蕭梁這幾個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輪番上陣與北魏相抗衡。
北朝那邊,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定,不動聲色地接住了南朝方面宋、齊、梁的大戰。
但是,到了後面撐不住了,北方六鎮起義,國內大亂,北魏一下子崩塌,分裂成了東、西兩魏。
一開始,東、西兩魏的大本營分別在洛陽和長安。
洛陽是原先北魏的首都,不說別的,單說這一點,就可以知道,這紛爭不息的兩魏局勢,一定是東強西弱。
事實也是如此,東魏繼承了北魏的部分人口和軍隊,西苞汾、晉,南極江、淮,東盡海隅,北漸沙漠;而西魏僅占據經濟凋敝且人口稀少的陝西、寧夏及甘肅部分地區。
因此,東魏的決策者高歡,對西魏怎麼看都不順眼,恨不得早一天吞下西魏,完成北方的統一。
不過,西魏的實際當權者宇文泰,卻是個永遠不肯服輸的主人,張牙舞爪地與高歡對抗。
於是,兩魏之間就發生了「小關之戰」、「弘農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等一系列戰爭。
「小關之戰」的爆發時間是東魏天平三年(西魏大統二年,西元536年)十二月,當時,高歡倚仗自己擁有優勢兵力,兵分三路西征,自己親領一路,司徒高敖曹一路,大都督竇泰一路,與宇文泰激戰於今陝西潼天以東地區。
宇文泰面對強大來敵,沉著應戰,採取了「集中精銳,各個擊破」的戰術,先以精騎潛出小關,襲滅竇泰一路,然後回師北上,一路擊潰高歡。
該戰,以西魏勝利告終。
為了擴大「小關之戰」後取得的戰果,東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統三年,西元537年)八月,宇文泰親率獨孤信等十二將東伐,發動了「弘農之戰」。
宇文泰初戰告捷,先克槃豆,再取東魏糧食基地弘農,迫降了宜陽、邵郡等地。
高歡勃然大怒,於同年十月集結起二十萬之眾,以排山倒海之勢撲向占據了弘農的宇文泰部。
宇文泰駐紮在沙苑,聞高歡來犯,遂引軍於渭曲布陣迎戰。
由此,打響至為慘烈的「沙苑之戰」。
宇文泰以逸待勞,部署得當,正奇相搭,虛實相間,經過一番格殺、血拼,最終擊潰了高歡,並尾隨掩殺,斬殺了一萬多東魏軍士,俘虜了七萬多人,全取了河東,進而占據了洛陽城郊的金鏞城。
為了挽回頹勢,高歡於東魏元象元年(西魏大統四年,西元538年)整頓兵馬,發起了「河橋之戰」。
他讓侯景、高敖曹圍困住據守金鏞城的東魏大將獨孤信,自己親率主力向西,與前來救援金鏞的宇文泰激戰於河陰。
雙方鏖戰了兩個多月。
儘管互有勝負,旗鼓相當,但對宇文泰來說,他是客場作戰,不但糧運難繼,而且各方面的排程難於執行,時間一久,便難於支撐。
最後,宇文泰僅留下都督長孫子彥繼續據守金鏞,自己燒營而遁。
高歡歡呼著追殺到崤山,勝利而還。
此戰,高歡一舉收復了南汾、潁、豫、廣四州。
我們看,「小關之戰」、「弘農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這四場大戰,高歡連輸三場,卻未傷及根本;但宇文泰僅僅輸在第四場,卻舉國大震,人心浮動,變亂四起。
其中,沙苑所俘軍人趙青雀、雍州百姓于伏德等叛亂影響很大,讓宇文泰疲於奔命、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不過,高歡雖然在「河橋之戰」獲勝,卻只是慘勝,其得力猛將高敖曹、大都督李猛、西兗州刺史宋顯都在這場大戰中喪生,再也無力西進。
於是,雙雄之間的爭霸,暫時告一段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