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帝王 第一

  帝王是古代社會最高統治者,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口含天憲,個人意志直接影響國家走向,然而在晉朝皇帝卻有點另類,他們或早夭、或智商低下、或受制於門閥大族,僅僅成為點綴品,一旦門閥平衡打破,王朝隨即坍塌了。

1、和平演變

  在經歷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兩代人的精心謀劃後,泰始元年(西元265年)十二月十一日,在洛陽上演了一幕政治悲喜劇,主角是司馬炎和曹奐,結果是司馬炎上位,曹奐下課。司馬炎自稱皇帝,封曹奐為陳留王,改魏為晉,史稱西晉,改元泰始,建都洛陽。

2、儉約不到頭

  司馬炎剛即位不久,太醫院的醫官程據獻給司馬炎時尚皮草,上面裝飾了色彩絢麗的野雞頭毛,這可是件稀罕物品,他帶到朝堂上讓大臣們展覽。大臣們都交口稱讚,你看這色澤、你看這款式,嘖嘖。司馬炎說這東西好不好,大家異口同聲稱好。司馬炎卻當眾把它燒掉,說誰以後再做這些沒用的奢侈品,敗壞社會風氣定斬不赦。可是沒過幾年,日子過於平淡,他帶頭奢華,往日的節約宣言早已置之腦後。

3、皇帝的牛繩

  晉武帝司馬炎是那種含金湯匙出生的人,在做太子的時候生活一向都是極盡奢華,稱帝以後身為國家元首,開始知道當家不容易。大力提倡勤儉節約,要求大家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司馬炎也是個很會做秀的高手。有一次,祭祀用的牛的青絲繩斷了。他讓人用低廉的麻繩代替,表示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從細微做起。但也僅僅停留在作秀層面,沒過幾年,他又開始恢復到紙醉金迷的日子。

4、皇帝責任田

  司馬炎代魏以後,新朝初立,新氣象。他決定大力發展農業。為了表示對農業工作的重視,他以身作則,在洛水一帶為自己留了一塊責任田。泰始四年春耕時節,他到自家田裡,推了三次犁,表示他辛勤耕耘,以示天下表率。這件事被史官莊重記入史書,成了當年年度大事,各級部門連夜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皇帝陛下率先垂範重視農業工作的精神。

5、太子拜師禮

  晉武帝要幫太子舉行拜師禮,有關部門主管表示,太子不應該像平常普通孩子那樣向老師行禮,如果不區別,怎麼顯示太子的尊貴。晉武帝駁回說:「尊敬師長,就是尊敬知識和傳統,怎麼就會亂了君臣之道呢?」堅持讓太子對老師行跪拜禮。尊師重道,要從小做起,身為上司要以身作則,晉武帝這一點做得不錯。

6、為誰而鳴

  晉惠帝智商很低,有件事可以為證,有次到華林園去玩,他聽見池塘裡青蛙叫聲。便問隨從青蛙鳴叫是為公還是為私?隨從感到很可笑,又不好不回答,就說:「在官家裡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裡叫的,就是私人的。」又一年鬧災荒,到處餓死人。他聽到災情報告吃驚的說:「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報告的人聽了,哭笑不得,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哪裡來肉粥呢?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