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曲折發跡史
  要知道朱元璋手下的將領們多半是在滁州、濠州剛起兵時就跟隨他的人,多年來征戰有功。因此,劉基此時要想真正成為朱元璋的重要謀士,還有四件事要做:立德、立言、立行、立功。
  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同樣的道理,機會也留給有實力的人。此時朱元璋的勢力範圍已不再是以集慶為中心的小江南了,而是擁有包括浙東半壁江山在內的大江南了。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猶如一股春風,吹得朱軍兵強馬壯、士氣高昂,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此時,劉基的策略正好符合征伐陳友諒的基礎和機遇。於是乎,朱元璋採納了劉基的建議,並且很快就付諸行動。
  征伐陳友諒,對朱元璋是挑戰和機遇;對於劉基來說,也是挑戰和機遇;而對於陳友諒來說,更面臨著挑戰與機遇。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傳到陳友諒耳朵裡,他先是一怔,隨即馬上恢復了平靜,然後便自我解嘲道地:「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來。我正想趁機東進去攻占你朱元璋,你倒好,自己送上門來了。那好,休怪我手下不留情了。」
  這裡不妨來看看陳友諒的前世今生。
  姓名:陳友諒。
  本名:謝友諒。
  改姓原因:其祖父陳千一作為上門女婿「入贅」來到了陳家,便跟著姓了陳。
  出身地:湖北沔陽玉沙。
  出生年月:元延祐七年(西元1320年)。
  外號:小三(陳友諒排行第三)。
  家庭成員:父親陳普才,母親(姓名不詳),兄弟五個分別為陳友富、陳友直、陳友諒、陳友仁、陳友貴(合起來為富直諒仁貴)。
  家庭背景:世代漁民。
  成長經歷:用六個小插曲可以概括。
  小插曲一:一把木劍帶來的思考。
  陳友諒剛滿週歲時,陳普才按當地風俗為陳友諒舉行了一次「抓周」儀式,以試將來的志向和前途如何。結果,這天,面對桌子上擺滿的毛筆、木劍、筷子、章子、大餅之類的東西,「小壽星」陳友諒伸出小手,便直奔桌上那支精緻的小毛筆抓去。陳普才見狀,心裡嘆道:「看來又是窮酸書生的料了。」然而,說來也奇怪,小壽星的手就在要碰到毛筆時,突然停住了,然後一把抓起了旁邊的小木劍,舞了一圈後,便往地上丟。說來也巧,正在這時,陳家一頭小豬正好竄進家門,從桌前經過,那木劍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小豬身上,結果,木劍頓時斷為兩截。這時小壽星突然哇哇地哭起來,顯然是心疼那木劍被折斷……而這時,陳普才的頭搖得更猛,一邊思考著什麼,一邊在心裡嘆道:「當屠夫還不如當窮秀才呢!」當然,陳普才不會料到,陳友諒長大後既不當窮秀才,也不當莽屠夫,而是當了一方之王,他不用拿木劍殺豬,而是拿真劍殺「朱」(朱元璋)……當然,這個故事的真偽,拿一把木劍對著豬去試一下便知。
  小插曲二:一塊石頭引發的血案。
  相比於朱元璋苦難的童年,陳友諒則顯得幸福多了,六歲的陳友諒便在一個遠房伯伯開的私塾裡讀書。當時玉沙縣裡有一個惡霸叫馬鐵成,綽號「馬一刀」,他的兒子馬彪和陳友諒互為「同桌的你」。但有一次,陳友諒的伯伯處罰了調皮的馬彪,結果馬彪馬上搬來了父親。馬一刀豈是浪得虛名的,他一來就對伯伯進行了教訓,結果打得伯伯滿地找牙……而這一幕正好被陳友諒看到了,他拾起一塊小石頭,拿起自己平常喜歡玩的彈弓對著馬一刀就是一彈,結果就是這一塊小小的石頭,引發了一場血案。結果馬一刀的眼睛瞎了,陳友諒伯伯的私塾被砸了,只讀了四年書的陳友諒輟學了。
  小插曲三:一個水桶折射的定理。
  沒有學上了,陳普才把陳友諒送到了崇鳴寺。一是為了「避難」(馬一刀的尋仇),二來為了「深造(修練習性,鍛鍊品格)。於是乎,陳友諒和朱元璋都上了同一條路(當和尚)。寺裡的靜空長老給他安排的工種和朱元璋在皇覺寺裡的也差不多,每天的任務只有三樣:一是提水。到寺廟後山上的井裡去提水,並且要將寺裡的十來口大水缸都裝滿水。二是推石獅。每天推廟門口兩尊大石獅一百下。三是唸經(這個是偶爾為之)。光陰荏苒,五年後,只有十五歲的陳友諒變了,變得強壯無比,變得結實無比,變得力大無比,雙手竟然能搬起寺門前的大石獅。直到這時,陳友諒才明白師父的苦心:原來提水、推石獅、念佛經都是在練內功,挖內潛啊!
  小插曲四:一支箭射出來的愛情。
  長成帥小夥的陳友諒很快就情竇初開,遇上愛情了。他的邱比特之箭射中的是當地有名的潘大財主的千金潘金花。當時潘金花年方十六,追求的人多如牛毛,原因是她具有三大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錢多。據說當地人形容潘家,什麼都缺,唯獨不缺錢。二是貌美。潘金花人如其名,長得似一朵嬌貴滴豔的花朵。三是獨女。潘老爺子膝下無子,唯獨生了這個寶貝女兒,自然視為掌上明珠。能娶到她,財貌雙收,你說,追求者能不多嗎?也正是因為這樣,潘家的門檻都被踏破了。然而,潘金花這位集美貌智慧於一身的富二代,為了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拒絕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決定「自由戀愛」。但鑒於當時的條件,她選擇的方式是比武招親。誰有能力,誰有本事,誰最具親和力,誰人氣指數最高,我就跟誰。而剛從崇鳴寺學藝出師不久的陳友諒聽說後,喜不自勝,心道:都說機遇留給有準備的人,這話一點不假,我才藝學成歸來不久,便有嶄露頭角的機會了。接下來的過程可以參照選秀比賽,經過海選的大浪淘沙後,最後進入前十強的,陳友諒自然在其中。接下來的終極競賽,更是殘酷。海選的裁判是潘老爺子,而這時潘金花親自坐鎮來當主考官,一生的幸福就在此一舉了,她能不親力親為嗎?為了公平公正起見,潘金花把終極比武改成了三回合:一是文鬥,二是武鬥,三是戰鬥。文鬥很容易理解,就是比知識水準,看才氣。陳友諒四年私塾不是白讀的,因此,對對聯還是沒有問題的。據說,當時潘金花出的上聯是:人生如歌七音跌宕前程好。而陳友諒立即答道:愛情是酒五穀醞釀餘味長。潘金花聽了俏臉微紅,心裡卻心花怒放。第一回合,陳友諒敏捷的才思令潘金花對他印象非常好。第二回合,武鬥比的是搬石雕,意思很明顯,是想測測力氣和功夫。這個對於陳友諒來說是小菜一碟,他五年來一直推抱石獅,因此,自然也毫無懸念地過關了。前兩回合一過,闖過最後一回合比拚的只剩下五人。最後一輪的戰鬥才是最重要的,比射箭,不是十強選手互射,而是一致對外,向天空射白鷺。誰能又快又準地把白鷺射下來,誰就是「花魁」。他們來到野外,當地的白鷺很多,很快就有「一行白鷺上青天」,而這時潘金花宣布比賽開始後,除了陳友諒外,其他四位進入終極比拚的人,拔箭便射,結果由於出手太急,加上白鷺一直在向前飛,因此四人中只有一位射中了白鷺。那隻射中的白鷺直往地上掉。就在大家認為「花魁」非他莫屬時,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陳友諒搭箭上弓,唰的一聲,那離弦之箭穿透雲霄,一箭射中了三隻白鷺,三隻白鷺疊加在一起,下降的速度自然要快些,結果比先前射中的那一隻白鷺還先落於地上。這時場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掌聲是驚嘆,是祝賀,更是恭喜。就這樣,陳友諒一射定乾坤,抱得「白富美」潘金花歸。這一年,陳友諒十八歲,沒有舉行成年禮,卻舉行了結婚大禮。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