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歷史
我認識楊麟的祖父,是因為他父親的關係,跟楊麟家已是三代的交情。我在上海時,楊麟提出這個意見,我除了贊成以外,也答應把我所知道的資料提供給他作參考。他的動機跟我們是一樣的,撇開政治、黨派關係,撇開人我是非的意見,以自己親身所經歷、所見、所聞,講一個公平現實的歷史情況。
其實要這樣做,是很難的。抗戰到現在經過了五六十年了,我們中國的歷史經歷這麼大的轉變,可說是幾千年來的一個大變化。由於這個大轉變,許多歷史真實的事相都沒有了。我跟楊麟曾經提過的,要嘛在各省、各縣,乃至國民黨所保留在臺灣的中央研究院,或國內有些地方圖書館,把百年來舊的報紙、刊物(假定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破壞、燒毀的話)可以零零碎碎集起來。這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
記得十年前(一九九三年),大陸一般人所稱的左派首長,由鄧力群先生他們領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想要編寫一本真正歷史,由推翻滿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歷史,他們為這事開了一個會,想公平的講述這段歷史的經過。這件事情,曾在國外發行的一本《九十年代》的刊物登過。後來推出王震先生作名譽會長。王震先生大家知道的,是中共平定西北很有功勞的名將,不過,很奇怪的,把我也推為名譽會長了。因為他們希望對兩黨比較都有交情的人士參與,能很客觀的編寫一本歷史。
這個不相干,我提這個事的意思是,真的要對歷史有個公平講法是非常難的。老一輩的人差不多都過世了,尤其親身經歷,對各黨各派藕斷絲連有一點交情,真知道內容變化的人,並不多了。所以看了楊麟先生拿來的,這部歷史電視紀錄片的綱要,我就愈感覺這件事情的困難。因為這個構想,必須要有當時新聞紀錄的畫面,但是抗戰的新聞紀錄片太少,參與的人物也太少,楊麟現在都七十多了,他當時由祖父帶著一路走向大後方,也沒有錄影片子。因此我給楊麟提議,最近我看到的一部電影,你們要寫劇本可以參考一下。那是根據顧維鈞先生的回憶錄,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參加巴黎和會的歷史鏡頭,中間有新聞紀錄片。那麼,現在楊麟想要做這樣一個大題目,是很難的,尤其是像楊麟,像我,所知道的,只是西南半個中國這一邊,至於華北、西北、東北這方面的原始資料,就更欠缺了。
所謂抗日戰爭,以現在的立場來講,是全國性的,超越一切黨派的。至少當時在形式上,是以國民黨蔣介石先生所代表的那麼個局面,現在要回轉來講當時的情況,就很困難了。所以我以前就常常感嘆,現在也差不多這樣感嘆,我告訴青年學生們,古今中外的歷史,大半都是假的,人名、地點、時間是真的,內容是曲折複雜。因為都是後面的人寫的歷史,中間的經過,有時代的主觀成見插了進去。至於小說,我說都是真的,人名、時代、地點也許是假的,那些故事裡描寫的人情世故,悲歡離合,大部份是真有其事的。這就是說明,要講一個真實的歷史是比較難的。老實講,即使是親身經歷的回憶,也像是夢幻泡影一樣,都非真實。就連自己本身經歷過的事,要講起來都難,何況講一個歷史大變動的事實,那就更加困難了。
我認識楊麟的祖父,是因為他父親的關係,跟楊麟家已是三代的交情。我在上海時,楊麟提出這個意見,我除了贊成以外,也答應把我所知道的資料提供給他作參考。他的動機跟我們是一樣的,撇開政治、黨派關係,撇開人我是非的意見,以自己親身所經歷、所見、所聞,講一個公平現實的歷史情況。
其實要這樣做,是很難的。抗戰到現在經過了五六十年了,我們中國的歷史經歷這麼大的轉變,可說是幾千年來的一個大變化。由於這個大轉變,許多歷史真實的事相都沒有了。我跟楊麟曾經提過的,要嘛在各省、各縣,乃至國民黨所保留在臺灣的中央研究院,或國內有些地方圖書館,把百年來舊的報紙、刊物(假定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破壞、燒毀的話)可以零零碎碎集起來。這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
記得十年前(一九九三年),大陸一般人所稱的左派首長,由鄧力群先生他們領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想要編寫一本真正歷史,由推翻滿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歷史,他們為這事開了一個會,想公平的講述這段歷史的經過。這件事情,曾在國外發行的一本《九十年代》的刊物登過。後來推出王震先生作名譽會長。王震先生大家知道的,是中共平定西北很有功勞的名將,不過,很奇怪的,把我也推為名譽會長了。因為他們希望對兩黨比較都有交情的人士參與,能很客觀的編寫一本歷史。
這個不相干,我提這個事的意思是,真的要對歷史有個公平講法是非常難的。老一輩的人差不多都過世了,尤其親身經歷,對各黨各派藕斷絲連有一點交情,真知道內容變化的人,並不多了。所以看了楊麟先生拿來的,這部歷史電視紀錄片的綱要,我就愈感覺這件事情的困難。因為這個構想,必須要有當時新聞紀錄的畫面,但是抗戰的新聞紀錄片太少,參與的人物也太少,楊麟現在都七十多了,他當時由祖父帶著一路走向大後方,也沒有錄影片子。因此我給楊麟提議,最近我看到的一部電影,你們要寫劇本可以參考一下。那是根據顧維鈞先生的回憶錄,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參加巴黎和會的歷史鏡頭,中間有新聞紀錄片。那麼,現在楊麟想要做這樣一個大題目,是很難的,尤其是像楊麟,像我,所知道的,只是西南半個中國這一邊,至於華北、西北、東北這方面的原始資料,就更欠缺了。
所謂抗日戰爭,以現在的立場來講,是全國性的,超越一切黨派的。至少當時在形式上,是以國民黨蔣介石先生所代表的那麼個局面,現在要回轉來講當時的情況,就很困難了。所以我以前就常常感嘆,現在也差不多這樣感嘆,我告訴青年學生們,古今中外的歷史,大半都是假的,人名、地點、時間是真的,內容是曲折複雜。因為都是後面的人寫的歷史,中間的經過,有時代的主觀成見插了進去。至於小說,我說都是真的,人名、時代、地點也許是假的,那些故事裡描寫的人情世故,悲歡離合,大部份是真有其事的。這就是說明,要講一個真實的歷史是比較難的。老實講,即使是親身經歷的回憶,也像是夢幻泡影一樣,都非真實。就連自己本身經歷過的事,要講起來都難,何況講一個歷史大變動的事實,那就更加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