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扭轉乾坤:石牌要塞保衛戰

79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本書以1943年5月的「鄂西會戰」為論述核心,最後聚焦於扼守進入長江三峽門戶的「石牌要塞保衛戰」。又因奉命死守要塞之國軍第11師全師官兵,在師長胡璉將軍率領下,上下一心,浴血奮戰,不但擋下了日軍來勢洶洶的攻擊,使日軍不能再越此雷池一步,確保了重慶中樞的安全,而且還逆轉第6戰區連續戰敗的情勢,為戰區創造了反擊、並恢復會戰前陣線的戰機。由於第11師將會戰之局面,由「逆勢」轉為「順勢」,故本書遂以《扭轉乾坤》名之。
為完整鋪陳「石牌要塞保衛戰」發生的遠因、近因、戰鬥全過程、結果與影響,以及胡璉將軍發揚「黃埔精神」之勇敢與氣節表現;本書區分7章,述而論之,以完整呈現歷史的真相。
第一章〈導讀〉,概有:「緒論」、「相關軍語釋義」、「要圖調製與說明」、及「凡例」等4節;旨在對本書作一般性的概念及閱讀說明。
第二章〈日本侵華策略及其手段轉變〉,包括:「日本的大陸政策」、「蘆溝橋事變前的蠶食策略」、「蘆溝橋事變後的鯨吞策略」、及「武漢會戰後被迫以戰養戰」等4節;旨在說明日軍侵華「作戰線」,「由北向南」改變成「由東向西」的過程,為日後武漢以西地區的幾場會戰,鋪陳遠因。
第三章〈日軍的幾場「以戰養戰」會戰〉,包括:「日軍首次吞下敗仗的隨棗會戰」、「日軍思考直通重慶的宜昌作戰」、「宜昌不守是國軍最大戰略錯誤」、及「以劫掠為目的的豫南會戰」等4節;旨在說明駐武漢之日軍第11軍,以維護武漢北面「戰略翼側」安全,兼顧「持續戰力」維持,發動數場屬於「防禦」性質的「有限目標攻勢」小型會戰,為1943年該軍的「江北殲滅作戰」及「江南殲滅作戰」(即「宜南作戰」),儲備戰力,與形塑有利戰略環境。
第四章〈日軍進攻重慶之計畫與準備〉,包括「日軍的四川作戰計畫」、「日軍四川作戰的中止」、「日軍的江北殲滅作戰」、及「日軍江南殲滅作戰」等4節;旨在說明日軍大本營對「進攻重慶計畫」緣起、整備、中止之決策過程,以及第11軍對進入四川「念念不忘」之熱情,為1943年2至5月發動之鄂西長江南北兩岸作戰,鋪陳近因。
第五章〈國軍第6戰區的會戰整備〉,包括:〈國軍第6戰區之防禦工事設施〉、〈日軍若攻入三峽的嚴重後果〉、〈石牌要塞之戰略地位〉、及〈國軍之會戰指導〉等4節;旨在論述「鄂西會戰」前,國軍之戰場經營與作戰整備狀況,特別分析石牌要塞扼長江三峽入口,屏障陪都重慶安全,在地緣上的重要性。
第六章〈瀕臨崩潰的國軍鄂西防線〉,包括:「日軍渡江發動宜南作戰」、「日軍洞庭湖北畔的外線作戰」、「日軍攻破國軍丘陵地帶防線」、及「日軍攻向鄂西山岳地帶」等4節;旨在論述日軍第11軍「宜南作戰」(即「江南殲滅作戰」),依計畫按部就班順利進行,由鄂西長江南岸「湖泊河川地帶」,經「丘陵地帶」,攻至「山岳地帶」前緣,及國軍「鄂西會戰」一路敗退之全過程,鋪陳「石牌保衛戰」前之戰場狀況。
第七章〈胡璉師長守住石牌逆轉戰局〉,包括:「國軍退守鄂西山岳地帶」、「胡璉師守住了石牌要塞」、「第6戰區反敗為勝」、「胡璉將軍創造了黃埔精神的典範」等4節;旨在論述中、日兩軍在本階段之作戰經過、蔣委員長對戰局的焦慮與親下「固守石牌」指令的決策,更闡述第11師師長胡璉及其所率領的全師官兵,發揚「黃埔精神」,守住石牌,擋住日軍向長江三峽之攻勢,讓國軍第6戰區反敗為勝的狀況。
本書和2023年10月筆者出版的《瞄準平型關》一樣,不同於一般「流水賬」式的戰史著作,主要特點有三:一是,2018年8月19日,筆者陪同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先生走訪宜昌,實地了解宜昌以上長江江面及三峽入口之線的地形狀況(見照片3、4)。2023年8月20日,筆者又由宜昌經江北山路前往石牌,途中在一路觀察江面狀況及南岸地形,乘座渡輪到達南岸後,又仔細察看地區地形特性,走訪砲陣的遺跡(照片11~16)。也就是說,本書有關「石牌保衛戰」之撰寫,是建立在對「作戰地區地形特性」詳細偵察了解的基礎上。
二是,使用國軍、日軍雙方資料,並參考中國大陸之著作,兼顧「同源」與「異源」,俾相互對照,參伍異同,公正論述,以收用相徵驗之效,求取客觀結論。三是,每一狀況,均繪製標有「比例尺」之作戰要圖;作戰要圖大部分以色彩疊壓方式,顯示「等高線」,易看易懂。文中地名,即便小至鄉鎮村落,亦示於要圖之中,俾便閱者對狀況之了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