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9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第五章 姬妾

三「妻不如妾」

  在中國傳統家庭中,妻扮演的不是單一的角色,而是一個「多重角色」。她的任務,至少有四種,即:輔佐丈夫、孝敬公婆、教育子女和管理家政。與此相對應,她的角色要求也有四種,即:賢妻、良母、佳媳、嚴婦。
  這四個角色都不好扮演。
  所謂「賢妻」,也就是「賢內助」。從理論上講,就是要做好一切後勤工作,解除丈夫的後顧之憂,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輔佐丈夫事業有成。從表面上看,這並無不妥。在女性不能外出工作,無法成就自己事業的歷史條件下,這似乎還是一個合理的要求。但是,我們必須記住,這個角色,是在「男尊女卑」和「夫主外、妻主內」的前提下設計的。也就是說,它是以男性為中心的。丈夫既然是妻子角色設計的中心,則一個妻的「賢」與「不賢」,便只有一個標準,即丈夫是否滿意。顯然,這是一個主觀的標準,而不是一個客觀的標準。「人心不同,其異如面」,每個男子,都有不同的性格,而這些性格的形成,又有氣質、稟賦、教養、閱歷等多方面的原因,誰能保證每個丈夫都有一個好性格?誰又能保證每個妻子都與丈夫性格相投?所以,一個妻子能否讓丈夫滿意,單從性格方面講,就是一個未知數。
  更何況,在包辦婚姻的情況下,夫妻雙方在婚前,不少是連面也沒有見過一次的,哪裡還會相互瞭解?在並不瞭解對方性格的前提下,卻又要求妻子讓丈夫滿意,豈不是「神話」?現代「自由戀愛」而結合的夫妻,尚且有不少在婚後發現「性格不和」而吵起架來的,況乎父母包辦者?然而,丈夫不滿意,尚可盡情發洩;妻子不滿意,卻只能委屈求全。這就在一開始,便把作妻子的置於一種十分尷尬和為難的境地,在她年輕的心靈上,投下終身難忘的陰影。
  於是,為了做一個賢妻,妻子們便只好去揣摩丈夫的心理,適應丈夫的性格。說得白一點,就是去看丈夫的「臉色」。然而這並不容易。且不說壓抑自己去適應別人有多痛苦,也不說這種適應是一個何等漫長的過程,即便這些難關都度過了,也不能保證丈夫認定她是賢妻,因為丈夫的性格、興趣和要求還會改變。丈夫變了,妻子反應不過來,還用老一套去奉承他,豈不又要自討沒趣?
  再說了,丈夫的要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辦得到的,也有辦不到的。正如賈母訓斥邢夫人時所說的:「他逼著你殺人,你也殺去?」遇到這種情況,做妻子的,又該怎麼辦呢?可見,看著丈夫的臉色做妻子,是很難的。
  更何況,一個標準的「賢妻」,不但應該讓丈夫滿意,而且還要能讓丈夫成為一個「好男人」。比方說,讓丈夫有出息、有作為、有成就、有功名等等。也就是說,妻子不但有關心丈夫、照顧丈夫的義務,還有輔佐丈夫甚至教育丈夫的責任。
  在傳統觀念看來,一個男人是否有出息或有作為,妻子的責任是很重大的。因為母親只擔任成人前的教育。男子一成人,就要娶妻,於是這個人就交給那做妻子的了。如果那男人居然竟「沒有出息」,那麼,做母親的是絕不會認帳的。因為世界上的母親都不會承認自己兒子不好和自己教育不成功。寬容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