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
大墓開啟 驚豔世界的劉賀
2015年底的南昌,位於鄱陽湖西岸的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一個被當地村民稱為“墎墩山”的小山包上,一座漢墓的考古發掘驚豔了世界⋯⋯
歷經五年之久的考古發掘,考古專家們探明,這個被當地村民作為祖墳山使用的墎墩山,是規模宏大的漢代諸侯國海昏國的墓園區的一部分。整個墓園佔地面積約4.6萬平方米,四周有墓園牆,有東門和北門,門外還有闕。墓的東門直通海昏侯國的都城 ── 紫金城。墓園內錯落有致分佈著大小九座墓葬和一座車馬坑。墓園地面建築各種要素齊全,祠堂、寢宮、便殿、廂房、墓園牆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統等基址均清晰可辨,和墓主活著時候的設置一樣。
大墓主槨室內部是按照墓主人活著時一樣的居室化佈局。墓室內高2.4米,分為左右兩側,右側為墓主人起居室,在東面,放置主人棺柩,棺側有架子,頂上還有幃帳,前面有起居用具。這是墓室最核心部分。起居室“事死如事生”,擺放有連枝燈、博山爐、托盤、耳杯,完整地體現了墓主人生前的享用物品。墓室的左邊為堂,在西面,是墓主人辦公和宴請賓客的地方。在堂裡發現了屏風、几案、宴飲器具等物品。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都安放在主槨室和四周的藏閣中。
墓室周邊的迴廊劃分為武庫、錢庫、糧庫、樂庫,埋藏有文史檔案、編鐘、武器、酒具等娛樂用具和日常用具。靠近墓道口的地方是車庫,兩邊都是車,中間還有鳴鑼開道的導行車。考古人員從藏閣中清理出土了數十件包括伎樂俑、隨侍俑、車馬俑、儀仗俑在內的各類木俑。木俑製作精美、形象生動。這些木俑都是為墓主專門製作的,用於為墓主人提供各種生活服務。
最令人震驚的是,這裡清理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隨著大墓主槨室的打開清理,大量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寶呈現在世人面前:數以萬計的竹簡和木牘(遣策和奏章副本),是中國考古史上極其重大的發現。還有大量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這些發現將使多種珍貴的古代文獻在兩千多年後得以重見天日。這些珍貴文物將為今人提供一份關於漢代及以前的歷史、文化、藝術、科技發展全新資料,其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不可估量。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大量儒學典籍被焚毀。而墓中出土的這些竹簡記載的文獻總字數據估算竟有數十萬字之多,其中是否包含沒有被焚毀的先秦典籍內容?這一遐想令人憧憬,相信到了揭秘的那一天,整個世界都將為之震撼!
大墓出土的一組繪有人物形象的屏風組件,在人物下面有題字,除能辨認“孔子”、“顏回”、“叔梁紇”等名人的名字外,還能清楚地看到“野居而生”的字樣。專家認定,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古代先賢孔子的最早圖像。這印證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西漢中晚期上流階層將崇儒作為一種時尚,有關的研究成果必將載入史冊。
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出土的大量黃金器件:在主棺打開之前,共出土馬蹄金、麟趾金、金餅等金器300餘件,金燦燦的“金餅”、“金板”成色和分量十足。據傳,馬蹄金是當年漢武帝征服西域大宛國後,為彰顯收穫汗血寶馬之功,特意按照汗血寶馬的馬蹄形狀鑄造用於宮廷賞賜的。誰擁有馬蹄金,就意味著誰擁有榮耀與恩寵。在國際文物市場,同樣的馬蹄金,據2012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拍賣價,每塊高達919萬元人民幣,而這樣的馬蹄金在除主棺之外的墓內竟出土了兩組,共計48塊。在主棺和內外棺之間發現的20塊金板,是漢墓考古史上首次發現,有專家認為這些金板可能是罕見的“金冊”,在古時用於冊封禮儀,是墓主人身份顯貴的重要信息。
此外,在北藏閣的錢庫中出土了堆積如山的五銖錢,足有十幾噸重。這次考古發現,成功獲得了漢代銅錢以一千文作為一個基礎單位的重要信息,將“千文一貫”的幣制往前推了一千年。有專家分析,這十幾噸重的銅錢數量足有兩百萬枚之巨,相當於當時漢代中期全國一年鑄幣的百分之一。墓主人身家之豐,令人咋舌!大墓還出土了大量工藝精湛的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以及錯金銀、包金、鎏金車馬器、樂器等。其中漆木器3000餘件,青銅器和鐵器3000餘件,玉器包括寶石、瑪瑙、綠松石等500餘件。特別是製作精巧的雁魚燈、酒器等生活用器,展現出西漢時期列侯以上貴族的生活狀況和當時高超的手工業工藝水平,再現了漢代貴族衣食住行文娛等方面豐富多彩的生活,對於深入了解西漢文化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和價值。其中展現出來祖先們的智慧和創造力讓人驚歎不已!
這位墓主隨葬品中金玉寶貝之多,被專家稱為“漢代考古之最”,足以震驚世界!而且有的葬品只有帝王之家才能享有。比如在真車馬陪葬坑中出土了雕刻精美紋飾的鎏金、錯銀青銅車馬器,與《後漢書.輿服志》所載“龍首銜軛”的“王青蓋車”相似,這就提供了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帝王一級人物的信息。
這座大墓是如何被發現的?這個顯貴而富有的墓主人又會是誰呢?
要解開大墓被發現之謎,需要從五年前的一個傳言說起。
那是在2011年早春,南方最寒冷的時節。
春寒料峭的南昌,古玩市場卻湧起了一波熱浪。不少業內人都在傳遞著一個同樣的消息:有人要出手一條純金的金龍,這條金龍工藝精美,世所罕見。因為實在是太珍貴了,整個南昌的古玩市場,竟然無人敢接手。
金龍在古代是只有帝王一級才能擁有的寶物,這條金龍如果不是贋品的話,很有可能就來自某位帝王之墓。盜挖、買賣珍貴文物,一旦被查到,麻煩可就大了。因此,儘管有人心裡癢癢的,卻沒人敢接手。
這條信息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不久前,南昌市新建區警方接到了大塘坪鄉觀西村村民的報告,說幾天前有一夥外鄉人來到了觀西村,包租了當地老百姓的一棟房子。這夥人行蹤詭異,連續好幾天都是晝伏夜出。在他們外出的晚上,村裡的狗不斷地狂叫,而距離觀西村東南約一千米的墎墩山上,就會有一閃一閃的亮光閃爍。
墎墩山是當地村民的祖墳山,山上層層疊疊地堆滿了墳塋。不少墳墓因年代已久,後人也不知遷往何方,無人照料,已成荒塚。偶爾也會有外鄉人尋跡而來,在山上搞些祭奠先人的活動。也有不知名的墳墓被人盜挖過。一開始,村民們以為前幾天租房子住下來的這些外鄉人也是在墎墩山上搞紀念先人活動的,於是沒太在意。但是後來發現這夥人連續好幾天都是白天閉門不出,不知道躲在屋裡幹甚麼,而一到深夜,村裡的狗開始狂叫的時候,就是這夥人出門的時間,而後,遠處的墎墩山上就會亮起閃爍的光。村民覺得這夥人不像是幹正經事的,很有可能是在幹盜墓的勾當,就報了警。
警方連續盯梢、秘密偵查幾天後,初步判定這是一個來自河南的盜墓團夥。為了不打草驚蛇,警方決定繼續跟蹤偵查,待條件成熟時,再收網。
一天晚上,月黑風高。早春的寒冷把觀西村的村民們早早地趕進了被窩。到了深夜,村裡的狗又開始狂叫起來。寒冷寂靜的夜裡,此起彼伏的狗叫聲讓人感到格外刺耳驚心。第二天一早,早起的村民突然發現遠處墎墩山山包上的黃土一夜間堆得老高老高。好奇的村民趕過去看,發現山丘高處出現了新挖的洞。有膽子大一點的村民沿著洞壁上挖出的腳窩爬下去,感覺爬進去有十多米深,到了沒有腳窩的地方跳下去,咚的一下,有觸底的回音,裡面竟是空的。洞裡面有一米多高,寬有兩尺,裡面還有一些碎木塊。村民們判斷,這應該是昨晚盜墓賊留下的洞。
聯想到文物市場上有人出售金龍的消息,警方判斷,這個盜洞極有可能就是這個來自河南的盜墓團夥所為。看來這個團夥已經打開了墓穴,盜出了東西正在出貨。警方決定收網,很快,盜墓團夥成員被一網打盡。警方繳獲了金龍等文物以及作案工具等。
不久,警方將繳獲的物品送到文物部門鑒定。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警方送去的物品立即引起了國家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文物專家們從這些文物和盜墓賊挖出的木料判斷,被盜挖的應該是高等級貴族的墓葬,因為無論是金龍還是墓葬用的木料,在西漢時期,一般的諸侯貴族都是不可能享有的。@
而從史書的記載看,南昌新建這個地方,在漢代的歷史上曾經是諸侯國海昏國的都城紫金城的所在地。盜墓團夥挖出的文物極有可能就來自與某一代海昏侯有關聯的人物的隨葬品。所幸的是,盜墓賊可能是由於晚上的作業時間不夠,一晚上下來,只打開了一個小墓穴,從中盜挖出了金龍等文物。而邊上另外一個可能更有價值的墓穴雖然已經打進去十幾米深,打穿了好幾層厚厚的防護木板,但因為作業的時間不夠,最終沒能打開大墓。眼看曙光將現,遠處的村裡開始出現有人早起活動的跡象,盜墓賊們不甘心地留下了堆成小山一樣的黃土,選擇了倉皇離開。
文物考古發掘一般都是跟隨著盜墓者的足跡而進行的。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開始對被盜墓賊光顧過的這個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大墓開啟 驚豔世界的劉賀
2015年底的南昌,位於鄱陽湖西岸的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一個被當地村民稱為“墎墩山”的小山包上,一座漢墓的考古發掘驚豔了世界⋯⋯
歷經五年之久的考古發掘,考古專家們探明,這個被當地村民作為祖墳山使用的墎墩山,是規模宏大的漢代諸侯國海昏國的墓園區的一部分。整個墓園佔地面積約4.6萬平方米,四周有墓園牆,有東門和北門,門外還有闕。墓的東門直通海昏侯國的都城 ── 紫金城。墓園內錯落有致分佈著大小九座墓葬和一座車馬坑。墓園地面建築各種要素齊全,祠堂、寢宮、便殿、廂房、墓園牆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統等基址均清晰可辨,和墓主活著時候的設置一樣。
大墓主槨室內部是按照墓主人活著時一樣的居室化佈局。墓室內高2.4米,分為左右兩側,右側為墓主人起居室,在東面,放置主人棺柩,棺側有架子,頂上還有幃帳,前面有起居用具。這是墓室最核心部分。起居室“事死如事生”,擺放有連枝燈、博山爐、托盤、耳杯,完整地體現了墓主人生前的享用物品。墓室的左邊為堂,在西面,是墓主人辦公和宴請賓客的地方。在堂裡發現了屏風、几案、宴飲器具等物品。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都安放在主槨室和四周的藏閣中。
墓室周邊的迴廊劃分為武庫、錢庫、糧庫、樂庫,埋藏有文史檔案、編鐘、武器、酒具等娛樂用具和日常用具。靠近墓道口的地方是車庫,兩邊都是車,中間還有鳴鑼開道的導行車。考古人員從藏閣中清理出土了數十件包括伎樂俑、隨侍俑、車馬俑、儀仗俑在內的各類木俑。木俑製作精美、形象生動。這些木俑都是為墓主專門製作的,用於為墓主人提供各種生活服務。
最令人震驚的是,這裡清理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隨著大墓主槨室的打開清理,大量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寶呈現在世人面前:數以萬計的竹簡和木牘(遣策和奏章副本),是中國考古史上極其重大的發現。還有大量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這些發現將使多種珍貴的古代文獻在兩千多年後得以重見天日。這些珍貴文物將為今人提供一份關於漢代及以前的歷史、文化、藝術、科技發展全新資料,其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不可估量。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大量儒學典籍被焚毀。而墓中出土的這些竹簡記載的文獻總字數據估算竟有數十萬字之多,其中是否包含沒有被焚毀的先秦典籍內容?這一遐想令人憧憬,相信到了揭秘的那一天,整個世界都將為之震撼!
大墓出土的一組繪有人物形象的屏風組件,在人物下面有題字,除能辨認“孔子”、“顏回”、“叔梁紇”等名人的名字外,還能清楚地看到“野居而生”的字樣。專家認定,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古代先賢孔子的最早圖像。這印證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西漢中晚期上流階層將崇儒作為一種時尚,有關的研究成果必將載入史冊。
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出土的大量黃金器件:在主棺打開之前,共出土馬蹄金、麟趾金、金餅等金器300餘件,金燦燦的“金餅”、“金板”成色和分量十足。據傳,馬蹄金是當年漢武帝征服西域大宛國後,為彰顯收穫汗血寶馬之功,特意按照汗血寶馬的馬蹄形狀鑄造用於宮廷賞賜的。誰擁有馬蹄金,就意味著誰擁有榮耀與恩寵。在國際文物市場,同樣的馬蹄金,據2012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拍賣價,每塊高達919萬元人民幣,而這樣的馬蹄金在除主棺之外的墓內竟出土了兩組,共計48塊。在主棺和內外棺之間發現的20塊金板,是漢墓考古史上首次發現,有專家認為這些金板可能是罕見的“金冊”,在古時用於冊封禮儀,是墓主人身份顯貴的重要信息。
此外,在北藏閣的錢庫中出土了堆積如山的五銖錢,足有十幾噸重。這次考古發現,成功獲得了漢代銅錢以一千文作為一個基礎單位的重要信息,將“千文一貫”的幣制往前推了一千年。有專家分析,這十幾噸重的銅錢數量足有兩百萬枚之巨,相當於當時漢代中期全國一年鑄幣的百分之一。墓主人身家之豐,令人咋舌!大墓還出土了大量工藝精湛的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以及錯金銀、包金、鎏金車馬器、樂器等。其中漆木器3000餘件,青銅器和鐵器3000餘件,玉器包括寶石、瑪瑙、綠松石等500餘件。特別是製作精巧的雁魚燈、酒器等生活用器,展現出西漢時期列侯以上貴族的生活狀況和當時高超的手工業工藝水平,再現了漢代貴族衣食住行文娛等方面豐富多彩的生活,對於深入了解西漢文化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和價值。其中展現出來祖先們的智慧和創造力讓人驚歎不已!
這位墓主隨葬品中金玉寶貝之多,被專家稱為“漢代考古之最”,足以震驚世界!而且有的葬品只有帝王之家才能享有。比如在真車馬陪葬坑中出土了雕刻精美紋飾的鎏金、錯銀青銅車馬器,與《後漢書.輿服志》所載“龍首銜軛”的“王青蓋車”相似,這就提供了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帝王一級人物的信息。
這座大墓是如何被發現的?這個顯貴而富有的墓主人又會是誰呢?
要解開大墓被發現之謎,需要從五年前的一個傳言說起。
那是在2011年早春,南方最寒冷的時節。
春寒料峭的南昌,古玩市場卻湧起了一波熱浪。不少業內人都在傳遞著一個同樣的消息:有人要出手一條純金的金龍,這條金龍工藝精美,世所罕見。因為實在是太珍貴了,整個南昌的古玩市場,竟然無人敢接手。
金龍在古代是只有帝王一級才能擁有的寶物,這條金龍如果不是贋品的話,很有可能就來自某位帝王之墓。盜挖、買賣珍貴文物,一旦被查到,麻煩可就大了。因此,儘管有人心裡癢癢的,卻沒人敢接手。
這條信息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不久前,南昌市新建區警方接到了大塘坪鄉觀西村村民的報告,說幾天前有一夥外鄉人來到了觀西村,包租了當地老百姓的一棟房子。這夥人行蹤詭異,連續好幾天都是晝伏夜出。在他們外出的晚上,村裡的狗不斷地狂叫,而距離觀西村東南約一千米的墎墩山上,就會有一閃一閃的亮光閃爍。
墎墩山是當地村民的祖墳山,山上層層疊疊地堆滿了墳塋。不少墳墓因年代已久,後人也不知遷往何方,無人照料,已成荒塚。偶爾也會有外鄉人尋跡而來,在山上搞些祭奠先人的活動。也有不知名的墳墓被人盜挖過。一開始,村民們以為前幾天租房子住下來的這些外鄉人也是在墎墩山上搞紀念先人活動的,於是沒太在意。但是後來發現這夥人連續好幾天都是白天閉門不出,不知道躲在屋裡幹甚麼,而一到深夜,村裡的狗開始狂叫的時候,就是這夥人出門的時間,而後,遠處的墎墩山上就會亮起閃爍的光。村民覺得這夥人不像是幹正經事的,很有可能是在幹盜墓的勾當,就報了警。
警方連續盯梢、秘密偵查幾天後,初步判定這是一個來自河南的盜墓團夥。為了不打草驚蛇,警方決定繼續跟蹤偵查,待條件成熟時,再收網。
一天晚上,月黑風高。早春的寒冷把觀西村的村民們早早地趕進了被窩。到了深夜,村裡的狗又開始狂叫起來。寒冷寂靜的夜裡,此起彼伏的狗叫聲讓人感到格外刺耳驚心。第二天一早,早起的村民突然發現遠處墎墩山山包上的黃土一夜間堆得老高老高。好奇的村民趕過去看,發現山丘高處出現了新挖的洞。有膽子大一點的村民沿著洞壁上挖出的腳窩爬下去,感覺爬進去有十多米深,到了沒有腳窩的地方跳下去,咚的一下,有觸底的回音,裡面竟是空的。洞裡面有一米多高,寬有兩尺,裡面還有一些碎木塊。村民們判斷,這應該是昨晚盜墓賊留下的洞。
聯想到文物市場上有人出售金龍的消息,警方判斷,這個盜洞極有可能就是這個來自河南的盜墓團夥所為。看來這個團夥已經打開了墓穴,盜出了東西正在出貨。警方決定收網,很快,盜墓團夥成員被一網打盡。警方繳獲了金龍等文物以及作案工具等。
不久,警方將繳獲的物品送到文物部門鑒定。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警方送去的物品立即引起了國家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文物專家們從這些文物和盜墓賊挖出的木料判斷,被盜挖的應該是高等級貴族的墓葬,因為無論是金龍還是墓葬用的木料,在西漢時期,一般的諸侯貴族都是不可能享有的。@
而從史書的記載看,南昌新建這個地方,在漢代的歷史上曾經是諸侯國海昏國的都城紫金城的所在地。盜墓團夥挖出的文物極有可能就來自與某一代海昏侯有關聯的人物的隨葬品。所幸的是,盜墓賊可能是由於晚上的作業時間不夠,一晚上下來,只打開了一個小墓穴,從中盜挖出了金龍等文物。而邊上另外一個可能更有價值的墓穴雖然已經打進去十幾米深,打穿了好幾層厚厚的防護木板,但因為作業的時間不夠,最終沒能打開大墓。眼看曙光將現,遠處的村裡開始出現有人早起活動的跡象,盜墓賊們不甘心地留下了堆成小山一樣的黃土,選擇了倉皇離開。
文物考古發掘一般都是跟隨著盜墓者的足跡而進行的。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開始對被盜墓賊光顧過的這個墓進行搶救性發掘。